七年级下历史期末测试题1.doc_第1页
七年级下历史期末测试题1.doc_第2页
七年级下历史期末测试题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24分) 1.2006年,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研讨会在杭州圆满落幕。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理由是( ) A大运河是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而开的。 B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C大运河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D为中国南北的和谐统一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2.电视剧贞观长歌演绎了唐太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是( ) 虚心纳谏 轻徭薄赋 统一文字 北击匈奴 A B C D3.“贞观之风,一时复振”是史书对哪一时期改革成果的肯定?(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4.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 B唐蕃会盟碑 C唐昭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5.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华人称为“唐人”,把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人是唐人的后代 B在唐朝中国开始对外交往 C唐朝的对外政策比较开放 D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6.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于干戈(战争)”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7.刘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舍”,由此推断,这一朝代应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8.我国目前有省级行政区34个,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还有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9.被誉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的是( ) A希腊人 B意大利人 C印度人 D阿拉伯人 10.下列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是( )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 11、某电影制片公司正在拟拍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雍正大帝,如果请你负责服装道具,下面道具中,你必须准备的是( ) A佛经大藏经卷子 B“杯酒释兵权”用的酒杯 C出使西洋用的海船 D“军机处”的官署牌 12、“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即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 A两宋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二、材料分析题(26分,13题7分,14题10分,15题9分)。 13.材料一: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材料二: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回答下列问题: 列举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写出明朝时对外交流的重要历史事件。(2分) 材料二反映清朝对外采取的什么政策?(1分)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严重后果?(2分)1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处理好坏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乃至当今社会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唐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唐朝注意密切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巩固和促进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发展。宋元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也是没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时代。 “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是出自唐朝时哪一皇帝?体现了唐朝时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分)吐蕃人是现在哪族的祖先?请列举一例加强唐朝与吐蕃之间友好关系的例子。(2分)与北宋并立的是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2分)与南宋对峙的又是哪一个?(写出政权名称)(1分)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元朝时,开始形成了哪一新的民族?(1分)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几个?(2分)15.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灿烂辉煌。某班历史兴趣小组拟以此为主题编一份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版块和整理的材料。 【一】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 它们一个大拱横跨洨河两岸,跨宽37.37米,拱高仅7.23米,桥面坡度平缓,大拱两肩各建有两个小拱,桥型显得匀称轻盈。桥身两侧的栏杆、栏板还刻有石狮和龙形等花纹,十分生动精美。 【二】伟大的发明 它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的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提供了条件。 请回答: 版块一介绍的我国古代建筑,是哪个朝代由谁设计主持建造的?(2分)版块二介绍的是我国古代哪项发明?为充实版块二的内容请你再推荐两项发明。(3分)版块二的这项发明在中国用于航海始于何时?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曾远远超过西方,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却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对此简要谈谈你的认识。(2分)(至少两点)(2分)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DBDBD BDDDC DA 二、 材料题 13、朝、日派遣唐使 ,鉴真东渡等 郑和下西洋 闭关政策 进一步导致闭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