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团化饲料企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探讨.doc_第1页
关于集团化饲料企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探讨.doc_第2页
关于集团化饲料企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探讨.doc_第3页
关于集团化饲料企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探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集团化饲料企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探讨庄进元随着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涌现出一大批跨地域的集团化饲料企业,这些饲料企业无一不是从小企业或某一区域性企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在技术方面,早期靠的是某一产品在低水平行业中的领先,以高回报甚至暴利的模式进行跨地域粗放型扩张;后来随着行业逐渐走向成熟,更多的是以低成本、低价位产品,靠规模进一步发展;近年来,行业发展日益成熟,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区域性优势企业不断涌现,如六和、海大、广顺、禾丰、扬翔、双胞胎等。集团化饲料企业历经多年的发展,在资金、规模、整体实力等方面已取得一定优势,但就技术而言,跨地域的集团化饲料企业与一些专业化区域性优势企业相比,并不具有什么优势。这无疑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打造集团化饲料企业的技术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跨地域发展?相信以上提到的一些集团化饲料企业为此已经作了很多探索,本文将从当今饲料行业发展、集团化饲料企业技术管理、饲料专业技术人员从业理念及个人价值取向等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关于集团化饲料企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探索性意见。 1 当今饲料行业发展特点 我国饲料行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为养殖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据统计,我国2006年饲料总产量达1.11亿t,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随着饲料行业的发展,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行业的技术进步也表现明显,体现在涉及饲料行业的各个方面,如饲料加工设备、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产品、饲料原料、饲料质量保证体系、饲料教学科研等。 就饲料产品技术而言,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农副产品(主要是粮食加工副产品)为主的混合饲料时代,此阶段无技术可言,只是将可饲用的农副产品混合在一起,方便饲用而已。 80年代:属于产品技术打基础的起步阶段,很多基础知识和基础数据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行业发展已初显雏形。 90年代:发展成熟阶段,饲料行业基础薄弱,但基于我国人口众多,肉食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使为养殖业提供物质基础的饲料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产品技术相应全方位飞速发展,短短几年预混料、浓缩料、配合饲料等产品层出不穷,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000年至今:行业发展很快进入成熟后阶段,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明显。在一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性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倒下了不少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企业,尤其是一批国有跨区域的集团化饲料企业,最具代表性的属曾经号称“国有饲料第一”的江西民星集团。 近年来饲料行业的发展特点: 总体规模不断上升,预测到2020年我国饲料总产量将突破1.5亿t。 饲料行业已进入低利润或微利时代,竞争进一步加剧。 行业发展的集中度将越来越高,饲料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和企业间的联合将进一步显现。 饲料行业发展呈现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形成优势企业,如广东温氏集团、湘大集团、正虹集团等。 专业化程度越来越显现优势,如:通威、海大的水产料,广东恒兴的虾料,大北农的预混料,安佑及成农的教槽料和乳猪料,等等。 饲料行业进入规范运作阶段,如食品安全、环保和无公害等的强有力措施实施。 从业人员专业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管老板(资产所有者)、还是职业经理人,其个人的专业素养将决定其在行业内的发展空间。 2 集团化饲料企业的技术体系现状分析 集团化饲料企业是随行业发展而发展的,其运作模式在最先学习正大集团的同时,各自不断探索适应本身发展的企业文化背景,因此,这些企业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色。但就技术体系而言,不外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组织体系 集团总部(技术部)片区(技术中心)分公司(技术部/品管部)。 (2)技术团队 配方技术线路:技术部(部长/技术总监)片区(分专业的配方师/营养师)分公司(技术经理); 产品研发线路: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研发人员)试验基地(技术人员+专业饲养员); 品管线路:品管部(质量总监)片区(质量总监/品管专员)分公司(品管经理); 技术服务线路:技术服务部(兽医总监)分公司(技术服务人员); 检化验线路:总部(检测中心/中心化验室)片区(检测中心)分公司(化验室)。 (3)技术设施:主要是用于研发和检测的设施。 (4)技术体系的管理机制。 (5)技术载体:核心预混料产品。 集团化饲料企业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 技术组织体系较为完善,但不够规范,存在管理职责不明确,不能按线路发挥管理职能的问题。对技术体系重视不够,技术的相关职能更多地是从属于其他部门。 技术团队配备完善,但专业化程度不够,人员素质偏低,人员本地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公司所在区域的发展考虑不够。 技术设施配备不够完善,专业化程度不一。在自我无条件实施时,很少借助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条件,不少是流于形式。 技术体系的管理机制缺乏一整套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机制等,还有老板(资产所有者)或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知识资本的认识不够。 技术载体:核心预混料产品。主要表现为: (1)过去曾一度作为企业技术的核心,企业制胜的法宝。其实预混料即把在配合饲料中加量小的组分,先进行预混以方便使用,确保均匀;其作用更多的应理解为一种技术保障,有了它不至于导致某一营养素的缺乏,仅此而已。但绝大部分企业仍故作神秘,让某一个人或极少数人操作,因此,缺乏技术人员集体智慧的综合,不是这出问题就是那出问题;缺乏应有的检查和监督,甚至出现严重的失误和违规事件。 (2)集团化饲料企业往往集中生产预混料,为了便于生产运输,品种尽量少,这样就存在“一包药打天下”的情况,对不同区域适应性差;加上长途运输质量无法保证。 (3)预混料产品被集团化饲料企业作为技术载体的同时,赋予它技术附加值的载体,利润的重要来源。往往将产品价格定得较高,而内部考核机制又不健全,这样无意之中导致分公司在保证利润的情况下,产品定位出现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束缚了自己的发展。 3 饲料专业技术人员从业理念及个人价值取向 谈到集团化饲料企业技术体系建设,就不能不谈及作为技术体系的主体从事技术工作的饲料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一些企业中的从业人员有以下特点: (1)由于饲料行业发展较快,给从业人员提供了很多机会和诱惑,因此在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学校毕业后从事过其他工作,然后才转过来做技术,这部分人员尽管学的是专业,但真正做起技术来却不够专业。 (2)这几年,新进入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中,一般本科及本科以下人员已经很少了,而硕士、博士等高学历者居多,这些人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但缺乏实战经验。在饲料行业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他们已没有过去企业技术人员成长的磨练经历,这无疑是一种遗憾!加之,在过分崇尚高学历的氛围笼罩下,他们也难免心浮气躁,无心钻研。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对饲料专业技术人员从业理念及个人价值取向也影响深远。饲料技术的知识价值如何体现?既是技术人员自身需思考的问题,也是企业老板需思考的问题。行业要发展,技术要进步,知识经济在饲料行业中也必将得到体现! 4 集团化饲料企业技术体系运作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当今饲料行业发展特点、集团化饲料企业技术体系现状的分析、饲料专业技术人员从业理念及个人价值取向的分析,不难看出集团化饲料企业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饲料专业技术人员从业理念及个人价值取向的偏差,如何调整到理想的状态来适应行业未来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从事多年集团化饲料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实践,提出以下观点: (1)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层老板要认识到饲料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技术同质是表象,不同质是内在的,是关键;要认识到技术(知识资本)是运营资本之一,不能否定较高的薪酬激励是引进高技术人才的又一关键。 (2)国家和饲料行业管理部门不时提出未来企业技术创新是饲料行业创新的主体,但国家对科研院校的科研技术体系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改革不同步,上述理念无法体现。同样饲料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企业技术体系也无承载能力,企业也就不是高技术人才发挥能力的首选。 (3)集团化饲料企业要对技术体系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如薪酬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等。否则,好的人才无法引进,就是来了也会因一系列的原因而离开。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