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下学期四年级语文 第四周第2课时 总第11课时课题:第九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型:新授 编制人:田斐 王虹 审核人: 学习目标:1、借助字词典自学生字词。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我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学习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通过对重点句的理解,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一、课前延伸知识链接:地震:由于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进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断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课前积累:描写人物外貌的语:一表人才,风度翩翩,披头散发、虎背熊腰、相貌堂堂描写人物神态的词:目瞪口呆、神采奕奕、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眉飞色舞二、自主学习:自学生字生词(1)认读并注音:洛( ) 杉( ) 废( ) 墟( ) 昔( )曼( ) 疾( ) 掘( ) 堪( ) 砸(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爆( ) 砾( ) 墟( ) 矶( ) 曼( )暴( ) 烁( ) 虚( ) 肌( ) 漫( )(3)词语、句子会理解会运用(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重点理解以下词语:昔日、废墟、疾步、绝望、开辟、破烂不堪(选择其中一个造句)造句: 2、我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积极思考: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课文讲述了( )发生在( )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历尽艰辛,经过小时的挖掘,终于( )的感人的故事。 3、这是一对( )父与子。三、 小组探究、反馈点拨::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小组同学讨论。如: (1)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2)“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四、当堂达标: 1、写出下列词语fix xigu jbng bngzh knc( )( )( ) ( )( )shj kip chndu Zihi xngf( )( )( )( )( )2、多音字组词。中( )( ) 好( )( )( )( ) ( )( )便( )( ) 着( )( )( )( ) ( )( )四、 课后提升: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你想对阿曼达和阿曼达的父亲说点什么吗?把你想到的写下来。教后记: 2013-2014学年下学期四年级语文 第四周第3课时 总第12课时课题:第十课慈母情深 课型:新授 编制人:田斐 王虹 审核人: 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会读生字词:攥着、陷入、忙碌、噪声、疲惫、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2、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3、通过细读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重、难点)一、课前延伸:知识链接:梁晓声 ,男,1949出生。生长在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众多,儿时家境贫困。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有一种情怀,不需要喧哗就触动心弦。有一种美丽,朴实无华却最神圣伟大那就是母爱。母爱是漂泊的心永远的港湾,离家的人不变的牵挂。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二、自主学习:1、我要自读课文2遍,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然后借助工具书,理解并掌握。2、我想把下面词语读一读,再抄写两遍: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 龟裂 忙碌 陷入 攥着 3、通过自学,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2)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3)皮肤因寒冷干燥而龟裂。( )(4)目光迅速地向周围看。( )4、文中有许多描写母亲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我想选择几句喜欢的摘抄下来。 5、质疑。读完课文之后,我还有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我想记下来,上课与同学讨论。3、 小组探究:1、 画出课文中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和动作的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和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的。2、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1)以小见大 (2)对比四、 反馈点拨:(教师针对学生探究回答情况进行适时点拨)五、当堂达标: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画横线的句子说明母亲很。()、画“ ”的句子说明母亲。()、“母亲说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说明母亲 。(4)、同事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说明母亲 。(5)、“我”看到母亲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6)、看到这位母亲,不禁让我想起了唐代孟郊的诗句:六、课后提升:搜集一些有关母爱的诗句、赞美母爱的语言,想与大家分享。教后记: 2013-2014学年下学期四年级语文 第五周第1课时 总第13课时课题:第十一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课型:新授 编制人:田斐 王虹 审核人: 学习目标:1、认识“迪、腼、腆、誊、版、谨、慎”7个生字,会写“嚷、迪、腼、腆、誊、描、餐、版、谨、慎”10个生字。掌握“腼腆、誊写、出版、谨慎”及“得意扬扬、推门而入、失声痛哭、满怀信心、一如既往”等词语。2、读懂课文,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评价。3、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学习重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应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一、课前延伸:【课前积累】(有关父爱的名言)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父爱同母爱一样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二、自主学习: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min tin zo go tng xi ch bn q t jng shn( ) ( ) ( ) ( ) ( ) ( )2、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用“ ”划出母亲评价的语句。用“”划出父亲评价的语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中的那几个阶段?三、 小组探究:1、“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2、 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篇诗又是如何看待的?3、勾出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学习作者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1)有感情地朗读勾画的相关句子。(2)交流语言句型建议:作者抓住母亲(父亲或“我”) 描写,通过朗读写出(感受到是一种的爱。)四、反馈点拨:(教师针对学生探究回答情况进行适时点拨)五、当堂达标:1、比一比,再组词。楼( )豪( )慎( )誉( )缅( )遭( )励( )搂( )毫( )镇( )誊( )腼( )糟( )厉(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 )我的诗写得很糟糕,( )母亲仍一如既往地鼓励我。(2)( )母亲一直在鼓励着我,( )我一直在写作。(3)我们( )要有来自母亲的爱的力量,( )要有来自父亲的严格要求。(4)( )父母对我的评价是那么的不同,( )他们的出发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我的爱。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鼓舞( ) 严厉 ( ) 兴奋( ) 赞赏( )六、课后提升: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受过怎样的表扬或批评,你又是如何看待这种爱的呢?教后记:2013-2014学年下学期四年级语文 第五周第2课时 总第14课时课题:第十二课学会看病 课型:新授 编制人:田斐王虹 审核人: 学习目标1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打蔫、怔住、喋喋不休、艰涩、坠入、忐忑不安、拖沓、倚靠”等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打蔫儿、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母亲要让孩子学会独立的用心。学习重难点1、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母亲的感情变化,感受特殊的母爱方式。2、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炼意志的意识。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搜集母爱有关的资料。课前延伸:回忆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作者对乌塔的敬佩之情.二、自主学习:1、用心地把课文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2、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要多读几遍。3、通过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4、读完课文之后,我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三、小组探究:1、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呢?2 两人一组,品读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3、读最后一段,回答问题:她是怎样向儿子倾诉的?找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四、当堂达标: 1、我会认读下面的词语,还能说说词语的意思。喋喋不休 雪上加霜 按图索骥 忐忑不安 毫无疑义 来日方长 2、母亲让儿子独自去看病之后,心理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做出决定( )( )( )3、选择关联词填空。与其不如 既然就即使也 虽然但是(1)( )我是母亲,( )应该及早地都会他看病。(2)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 )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3)( )我们已有效地控制了“流感”,( )不能掉以轻心。(4)( )在这边死等着,( )想办法自己趟过去。五、课后提升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教后记:2013-2014学年下学期四年级语文 第五周第3课时 总第15课时课题:语文园地三 课型:新授 编制人:田斐 王虹 审核人: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本单元课文。2、体会每篇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3、表达作者的感受,体会父母的爱。重难点: 表达作者的感受,体会父母的爱。学习方法: 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