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G.科林伍德(1889-1943)科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哲学系,后留校研究和任教。主要著作有宗教与哲学(1916),心灵的思辨(1924),艺术原理(1938)历史的观念(1936)。表现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认为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而任何再现艺术都是名不副实的艺术。都是“伪艺术”。从而否定了艺术认识生活的基本功能。著有艺术原理,在书中片面强调艺术的表现特征而根本否认艺术的再现特征,即否认艺术的基本只能是反映和说明显示社会生活,并把再现艺术的美学理论斥之为所谓技巧论,他背离了西方古典美学的优秀传统,抛弃了“艺术模仿自然”种的合理内核,突出的体现了他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艺术原理艺术原理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兼考古学家罗宾乔治科林伍德探讨关于艺术的原理的一本著作,在书中,作者先论证了(作者所说的)技艺、巫术艺术和娱乐艺术不属于真正的艺术,从而提出真正的艺术是对情感的表现,是想像性活动;然后又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了感觉、意识、想象、情感、思维和语言等现象。通过对这些方面详尽的论述,作者最终阐明了他的艺术理论。作者在书中涉及到了许多的理论知识点,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点读书心得。1、关于技艺。在书中作者关于技艺的论述占用了相当的篇幅,他对于技艺以及艺术技巧论的论述主要是服务于将技艺从“真正的”艺术中区别出来的观点。关于技艺,作者这样认为:“在本书中,具有这种含义(指作者在前面论述的影响对“艺术”概念正确把握的陈旧含义)的艺术将被称为技艺。这正是古拉丁语中的Ars和希腊语中的“技艺”所指称的东西,即通过自觉控制和有目标的活动以产生预期结果的能力。”(艺术原理第15页)。从上述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技艺”,作者主要强调的是“通过自觉控制和有目的的活动”和“产生预期效果”这两个方面,也就是说真正的艺术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无目的的活动并且没有预期效果,即是随机的、无法预料的效果。作者严格区分艺术与技艺,对艺术的技巧论进行了驳斥。他认为艺术创作与有计划有目的的技艺不同,本质上是一种无计划无目的的创造活动。很显然,这种说法是太过于绝对了。正如译者王至元在译者前言中所说的“他的这种见解抹煞了或至少是贬低了理性、世界观和逻辑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指导作用,明显地违反了艺术创作的普遍事实。他有关艺术与技艺之间差别的种种说法固然使问题具体展开了,但未能把握艺术与技艺的真正区别。例如一切技艺与艺术一样都包含着创造和探索,而一切艺术也都包含着与技巧类似的创作目的和技巧手段,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程度和具体内容方面。”(同上引第3页)。2、关于再现。在书中,作者提出再现是一个技巧问题,所以根据本文第一点的论述,自然而然的,再现就不应当属于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也不可能是再现性的。首先作者区别了“再现”和“模仿”的定义,认为:“再现必须与模仿相区别。说一件艺术作品是模仿,是根据它对另一件艺术作品的关系,后者给前者提供了艺术精妙的典范。说一件艺术品是再现,是根据它对“自然”中某种事物的关系,也就是对某种非艺术品的关系。”(同上引第42页)。其次作者给出了再现艺术的真正定义:“再现艺术的真正定义,并不是说制造品相似于原物(在这种场合,我称再现是刻板的),而是说制造品所唤起的情感相似于原物唤起的情感(我称他为情感再现)。”最后作者指出再现的目的,并将其分类:“再现总是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这个目的在于重新唤起某些情感。重新唤起情感如果是为了它们的实用价值,再现就成为巫术;如果是为了它们自身,再现就称为娱乐。”通过这样一层层的论述,最终完成了作者的“再现不属于真正的艺术”的论点的论证,单从论述过程来看,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问题是再现是不属于真正的艺术的吗?事实上,再现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从古到今,相当一部分的流芳百世的艺术作品都是以再现生活为题材和手段的。如果把真的把再现干干净净的从“真正的”艺术中出来,那么艺术中还能留下些什么呢?对于这一点,译者认为:“科林伍德本人作为一个表现派美学的代表人物,如果他仅仅是较多地强调艺术的表现功能,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他走得太远了,竟然干脆把(反映实际生活的)再现艺术从艺术王国中驱逐出去,从而一笔勾销了艺术认识生活的基本功能。但是,既然他根本否认“真正的艺术”具有再现实际生活的特征,那么,这种艺术所表现的情感就不大可能是现实生活引起的现实情感,而只能是一些谁也说不清来历的神秘情感,例如后来苏珊朗格所讲的那种人类情感。”(同上引第5页)。总而言之,“艺术原理一书的中心思想,是片面强调艺术的表现特征而根本否认艺术的再现特征,即否认艺术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说明现实社会生活,并把主张艺术再现的美学理论斥之为所谓技巧论,因为再现必然意味着运用手段去达到一个目的,而这在科林伍德看来,只能是技艺的而非艺术的特征。这样,他就背离了西方古典美学的优秀传统,抛弃了艺术模仿自然(古典美学中自然一词即指现实生活)中所包含的合理内核,突出的体现了他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在他看来,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而任何再现艺术都是名不符实的艺术,都是所谓伪艺术。”(同上引第3页)马克布洛(鲁)赫马克布洛赫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年鉴学派”早为人知,言必称“新史学”的大有人在,他的封建社会也已有了中译本。最近,伽利玛出版社将布洛赫的作品结集历史、大战、抗战(LHistoire,la Guerre,laRsistance),校订者是他的儿子埃蒂安,厚达1176页。与此同时法国的人类科学出版社从德文本译出乌尔里希劳尔夫(Ulrich Raulff)的马克布洛赫:二十世纪的历史学家,可作学术史,也可当作史论阅读,评者称笔法精严。此类学者评传,实是初学者的法门,既有总体的学术脉络,又有“八卦”可读。目录学术生涯主要作品联合抵抗运动家庭教育背景一战入伍形成“精神氛围”经济与社会史年鉴展开学术生涯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1886年7月6日出生于法国里昂。19041908年他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08年1909年在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1912年之后,在蒙彼利埃和亚眠的中学任教。1920年他以题为国王与农奴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斯特拉斯堡大学(19211936)、巴黎大学(19361940)等著名学府担任教授。主要作品布洛赫的早期作品著作包括法兰西岛(1915)、国王和农奴(1920)、创造奇迹的国王们(1924)、和(致力于欧洲社会的比较历史研究)(1928)等。1929年1月布洛赫和另一位同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共事的史学家费弗尔(18781956)合作,创办社会经济历史年鉴杂志,标志着年鉴学派的形成。布洛赫的后期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法国农村史(1931)和封建社会(两卷,1940)两部重要著作中。联合抵抗运动1944年3月21日,德国占领军电告,法国抵抗运动在里昂的总部被法国警察破获,其首领为法籍犹太人马克布洛克(误作Block),化名纳波那(Narbonne)。他是游击队组织“自由射手”在里昂的代表,与“战斗”和“解放”组成“联合抵抗运动”(MUR),1944年3月8日被捕,被盖世太保搜出一部无线电接收机和若干文件。此后便是审问和酷刑,患上支气管肺炎。1944年6月16日,此人与其他抵抗运动成员三十人在一片田地里被处决,法警留下的照片上的老年男人满脸胡须,首字母MB,他便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布洛赫,卷宗里有他使用的假证件,姓名是莫里斯布朗夏。布洛赫的个人历史,在长久以来并不被学人重视,似乎他是与政治无涉的学者,或者说政治归政治,学术归学术,与权力关系无关。但是大家往往忘记个人经验在求知中所起的作用,他始终是处在当时的政治、学术和文化漩涡之中的,著述中自有一种伦理在,不是普通的卫道,而是勇于剖析历史,不掩其恶。家庭教育背景布洛赫1886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从小学业出色,18岁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在这一时代结识了他后来的合作者,同为“年鉴”创始人的吕西安费弗尔(Lucien Febvre)。获得史地课教师资格后,1912年被任命到蒙彼利耶,后转到亚眠。其间曾结识汉学家马塞尔格拉内和涂尔干的弟子路易热尔内。后得到一年奖学金,就读柏林大学,从卡尔兰普雷西特讲授的“新社会史”中获益甚多。他是从当代史的研究中得到启示的。此时,他主张一种“综合精神”,结合亨利贝尔(Berr)的“普遍历史”、保罗维达尔(Vidal)的人文地理、菲斯泰尔德库朗热(Coulange)以机构为线索而进行的乡村经济史、涂尔干效仿数理模型的社会学。此时他已有结论,传统的史学无法企及科学的高度,他主张以“现象”来代替传统史学的“事件”,所谓现象则包含着对事件的分析。一战入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布洛赫应征入伍,参加了索姆河战役和马恩河战役,曾经经历一战中最残酷的“女士小路”的争夺战。而战争是后来的“新史学”的一个入口。固然战争要求决心和勇气,但是在前线的物质环境中,他也不得不以自己的生命和身体来书写个人的战争史。他戏称在残酷的战斗中,仍不由得从炮弹的落点、声音和烟雾来判断其种类,仿佛事实本身就会说话。而堑壕战士兵的处境,工具、武器、声音背景、地貌环境、谈话话题、战俘的家乡所在,这些都是传统历史所不能容纳的。他意识到,观察应当是历史学家的第一任务,应该像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细节和痕迹。由此,史料的范围将重新定义。形成“精神氛围”一战后,1919年布洛赫被任命到刚刚收复的阿尔萨斯的斯特拉斯堡大学,1920年以国王与农奴获得博士学位,1927年获得中世纪史的教席。从到斯特拉斯堡,布洛赫开始一段近二十年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时间。他在斯特拉斯堡主要的收获是结识社会学家莫里斯阿尔布瓦克斯(Halbwachs)。在这一时期,他转向与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合作,曾研究谣言或小道消息的机制,以“社会心理机制”来研究中世纪对于国王的信仰,认为他有通过触摸来治疗疾病的神力,他所说的“精神氛围”,便是此后的“社会心态”了。经济与社会史年鉴1929年他与费弗尔合作办经济与社会史年鉴,主要的合作者还有阿尔布瓦克斯和布罗代尔。他们主张多学科的研究,“在时间中研究人类的历史”。在利用传统史料的同时,从人类学入手,研究习俗、心理态度、价值系统、民众想象、物质环境、口头见证等等。所谓人类的,就是所有属于人类、依赖人类、为人们服务的东西,人所表达的表明人类存在、活动、趣味和方式的东西。改变了对历史的概念,也改变了历史研究的方式,其影响深远。历史学家也不会放弃传统的是非曲直的判断,要裁断,但不是通过某种道德论,而是通过分析,让事实说话,读者自己得到答案。无疑,“新史学”在这一点上,成为反省历史和进行一些平反工作的方法论。人文关怀贯彻始终在1939年,他得到了索邦大学的教席,出版封建社会的第一部,这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著作。同年,二战爆发,布洛赫入伍。1940年退伍。他反对当时法国政府所谓的犹太人法,也反对法国的犹太人组织,始终认为自己是共和国的一分子。在这一年他曾写作古怪的战败。在德军占领南部自由区后,他投身抵抗组织。此后所发生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倒在田地里的布洛赫最后想些什么,我们不知道了。他是将人文关怀贯彻始终的,即使是风景,在于他也是人类的风景。“在风景的线条的背后,在工具和机器的背后,在最冷峻文字的背后,在表面上完全与建立者无涉的机构的背后,正是历史要去捕捉的人类。如若不然,便只是些渊博的做作了。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文章有马克布洛赫及其史学思想(张和声著,见史林1993年第4期)、试论马克布洛赫的史学功用思想(李新冲著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0年2期)、马克布洛赫“倒溯法”探析(王科著,见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不该被遗忘的声音读马克布洛赫的为历史学辩护(蔡波著,见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年第9期)、为史学而辩护马克布洛赫的治史情怀(朱定秀著,见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等。吕西安费弗尔年鉴学派的创始人吕西安费弗尔吕西安费弗尔(Lucien Febvre),年鉴学派的创始人。18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学未小学教材讲解
- 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
- 天气预报项目讲解
- 现代化医院护理服务体系建设
- 秦岭生态环保汇报
- 文化相关条例解读
- 小学宣讲活动汇报
- 外研版三起课程讲解
- 眼科医院营销答辩策略规划
- 现代生殖技术发展与应用
- 砍伐桉树合同范文
- GB/T 3520-2024石墨细度试验方法
- 桥梁真石漆施工方案
- 孕产妇高危五色管理(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 小儿高热惊厥课件
- 13电磁铁的应用(讲义)
- 佳能相机IXUS210(PC1467)说明书
- 2024年七年级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附答案)
- 2024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招聘140人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医美代运营合作协议书范本
- 《希腊神话》导读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