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素成词不成词.doc_第1页
词素成词不成词.doc_第2页
词素成词不成词.doc_第3页
词素成词不成词.doc_第4页
词素成词不成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词典标注词性 来源:本站 作者:编辑01 时间:2008-07-26 点击: 1 摘要正确区分词与非词,是词典标注词性的必要前提;坚持科学地给词归类,是词典标注词性的主要原则;逐词逐项标注词性,是词典标注词性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词典标注词性 词典标注词性,一直是语言界和辞书界备受关注的事。因为这一问题相当复杂,处理好这一问题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传统的现代汉语语文词典,几乎均没有标注词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词类研究的逐步深入,标注词性的词典逐渐多起来了。如江苏少儿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用法词典(以下称用法)、语文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以下称规范)、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的应用汉语词典(以下称应用)就是有一定代表性和一定影响的几本。这些词典在标注词性上进行了大胆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恰当地评价取得的成果,继续探讨有待解决的问题,不仅对词典标注词性的实践,而且对丰富词典学、语法学的理论,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正确区分词和非词,是词典标注词性的必要前提 词典标注词性的对象应该是“词”,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词和非词的确定,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词的两头都有划界问题:一头是如何区别单独成词的语素和单独不成词的语素;另一类是如何决定什么样的语素组合只是一个词,什么样的语素组合构成一个短语。”就语素而言,有的能独立成词,如“人、天、小、五、不”等,是成词语素;有的不能独立成词,如“伟、丽、览”等,是不成词语素;有的一个语素从形式上看是两个或几个音节,如“葡萄、琵琶、忐忑”等;还有的语素,成词有一定的条件,如“朋、习、民”等;有些语素在书面语、科技文献中能单独成词,一般语体中不能单独成词,如“氧、院、楼”等。语素是不是词的问题,主要考虑一个因素,即能不能单用,而语素组合问题就复杂了。“大致涉及五个因素。第一,这个组合能不能单用,这个组合的成分能不能单用;第二,这个组合能不能拆开,也就是这个组合的成分能不能变换位置或者让别的语素隔开;第三,这个组合的成分能不能扩展;第四,这个组合的意义是不是等于它的成分的意义的总和;第五,这个组合包含有多少个语素,也就是它有多长。” 问题非常复杂,但矛盾又无法回避。对词和非词必须比较明确地作出判断,否则,给词标注词性在科学性上就会有问题。可以这样说,正确区分词和非词,是词典标注词性的必要条件。用法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凡例”中说:“本词典对单字和单字义项区分词和非词。凡成词的单字和单字义项标明词性,不成词的单字和单字义项用(素)(即“语素”)表示。复词一般都标明词性。”“词组、成语等分别用词组、成(成语)、习(指熟语、惯用语、谚语等)表示。姓氏不标词性。”如: 马名。哺乳动物(素)大:蜂勺。姓。 (用法)“马”分别不同情况标注名词、语素,把词和非词区分得很清楚。姓氏单独列出,表示比较特殊。这种做法,是务实的态度。 规范的做法是:“一个字在一个义项下,既能独立成词,又能作语素的,按词的语法功能标注词性;只能作语素的,比照类似的词标注词性。语素义的词性,只表示它在合成词中的性质,并不表示由它组成的合成词都具有这种性质。”(“凡例”)如:“马勺、马蜂、马蝇”中的“马”标注为形容词,显然缺少科学性,尽管在“凡例”中有说明,但实际上“语素义的词性”这种提法,本身就是矛盾的。再说,把姓氏标作名词,也欠妥当。一般是连名带姓作一个名词,单独一个姓,可看作类似前缀性质的语素。 应用的做法同规范大致相同,“马”有两个义项标注名词,而“马蜂”中的“马”则标注形容词,姓氏标注为名词。该词典在“凡例”中说:“比词小的语素,虽不是词,但也属词汇范畴,为了区分其语法类别,也一律标注词类。”可见,该词典是不区分语素和词的。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区分词和非词这一点上,用法是旗帜鲜明的。这种做法,尊重了语言事实,区分了不同的情况,既有科学性,也有可操作性,是可取的。 二、坚持科学地给词归类,是词典标注词性的重要原则 科学地给词归类,是词典标注词性的重点和难点,但也是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科学地给词归类,主要是要坚持科学的词类标准以及科学地执行这个标准。李行健先生在规范的“前言”中说:“我们敢于标注词性,是因为词类划分的研究工作已有了长足的进展,为标注词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的确如此,词类问题经过三次大讨论,有了很大进展,其中一些问题已形成共识。如划分词类的依据,陆俭明先生认为,“最佳的出路是以词的语法功能为划分的依据”,而怎样依据词的语法功能给汉语词分类?“以下三方面都可以作为我们提取划分汉语词类标准的依据:1词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如作主语、谓语等;2词跟词结合的功能,如前加不、很或后带了、着等;3词所具备的表示类别作用的功能,实际就是词的语法意义,如计数功能、指代功能、连接功能等。”。邢福义先生也指出:“语法上所说的词类,指词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点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词的语法特点,包括词在形态、组合能力和造句功能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给词定性归类时,必须紧紧扣住词的语法特点。” 考察词的语法功能或语法特点,重点是考察其组合能力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这可作为给词归类的主要标准。 根据这一标准来看几组例子。 博爱名。指对人类普遍的爱。 (用法) 博爱动。普遍地爱:自由、平等、众生。 (应用)两本词典标注的词性不同。其中用法没有用例,使读者很难判断这“名词”是根据其语法功能来定的。编者很可能是根据其意义“指对人类的普遍的爱”来确定词性的。“博爱”一词在辞海中的释义是“旧谓泛爱一切人”。这一解释是动词性的。应用有两个用例,其中有一例是带宾语的,这是动词的语法特征。因此,应用比较可信。 满眼形。不加程度副词。充满眼睛:一红丝。充满视野: 走进庭院,看见的桃花。 (用法) 满眼名整个眼睛:都是红丝泪水。名整个视野:最 喜山花开的红梅。 (应用)两本词典标注的词性不同。从语法功能考察,“满眼”能作主语、定语,不受副词“很”、“不”的修饰。从词义考察,它同“满目”、“满脸”、“满脚”等相类似,具有“处所”义。因此,它作为名词比较合理。应用是合理的,其释义也同词性一致。而用法的释义是动词性的,与所标的词性不一致。 插花动。掺杂,夹杂;不带宾语:一地l五颜六色的灯泡着安 装在大门上。 (用法) 插花形交错的;穿插的:两家一块一地。形交替着;替换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摘要正确区分词与非词,是词典标注词性的必要前提;坚持科学地给词归类,是词典标注词性的主要原则;逐词逐项标注词性,是词典标注词性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词典标注词性 词典标注词性,一直是语言界和辞书界备受关注的事。因为这一问题相当复杂,处理好这一问题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传统的现代汉语语文词典,几乎均没有标注词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词类研究的逐步深入,标注词性的词典逐渐多起来了。如江苏少儿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用法词典(以下称用法)、语文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以下称规范)、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的应用汉语词典(以下称应用)就是有一定代表性和一定影响的几本。这些词典在标注词性上进行了大胆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恰当地评价取得的成果,继续探讨有待解决的问题,不仅对词典标注词性的实践,而且对丰富词典学、语法学的理论,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正确区分词和非词,是词典标注词性的必要前提 词典标注词性的对象应该是“词”,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词和非词的确定,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词的两头都有划界问题:一头是如何区别单独成词的语素和单独不成词的语素;另一类是如何决定什么样的语素组合只是一个词,什么样的语素组合构成一个短语。”就语素而言,有的能独立成词,如“人、天、小、五、不”等,是成词语素;有的不能独立成词,如“伟、丽、览”等,是不成词语素;有的一个语素从形式上看是两个或几个音节,如“葡萄、琵琶、忐忑”等;还有的语素,成词有一定的条件,如“朋、习、民”等;有些语素在书面语、科技文献中能单独成词,一般语体中不能单独成词,如“氧、院、楼”等。语素是不是词的问题,主要考虑一个因素,即能不能单用,而语素组合问题就复杂了。“大致涉及五个因素。第一,这个组合能不能单用,这个组合的成分能不能单用;第二,这个组合能不能拆开,也就是这个组合的成分能不能变换位置或者让别的语素隔开;第三,这个组合的成分能不能扩展;第四,这个组合的意义是不是等于它的成分的意义的总和;第五,这个组合包含有多少个语素,也就是它有多长。” 问题非常复杂,但矛盾又无法回避。对词和非词必须比较明确地作出判断,否则,给词标注词性在科学性上就会有问题。可以这样说,正确区分词和非词,是词典标注词性的必要条件。用法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凡例”中说:“本词典对单字和单字义项区分词和非词。凡成词的单字和单字义项标明词性,不成词的单字和单字义项用(素)(即“语素”)表示。复词一般都标明词性。”“词组、成语等分别用词组、成(成语)、习(指熟语、惯用语、谚语等)表示。姓氏不标词性。”如: 马名。哺乳动物(素)大:蜂勺。姓。 (用法)“马”分别不同情况标注名词、语素,把词和非词区分得很清楚。姓氏单独列出,表示比较特殊。这种做法,是务实的态度。 规范的做法是:“一个字在一个义项下,既能独立成词,又能作语素的,按词的语法功能标注词性;只能作语素的,比照类似的词标注词性。语素义的词性,只表示它在合成词中的性质,并不表示由它组成的合成词都具有这种性质。”(“凡例”)如: “马勺、马蜂、马蝇”中的“马”标注为形容词,显然缺少科学性,尽管在“凡例”中有说明,但实际上“语素义的词性”这种提法,本身就是矛盾的。再说,把姓氏标作名词,也欠妥当。一般是连名带姓作一个名词,单独一个姓,可看作类似前缀性质的语素。 应用的做法同规范大致相同,“马”有两个义项标注名词,而“马蜂”中的“马”则标注形容词,姓氏标注为名词。该词典在“凡例”中说:“比词小的语素,虽不是词,但也属词汇范畴,为了区分其语法类别,也一律标注词类。”可见,该词典是不区分语素和词的。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区分词和非词这一点上,用法是旗帜鲜明的。这种做法,尊重了语言事实,区分了不同的情况,既有科学性,也有可操作性,是可取的。 二、坚持科学地给词归类,是词典标注词性的重要原则 科学地给词归类,是词典标注词性的重点和难点,但也是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科学地给词归类,主要是要坚持科学的词类标准以及科学地执行这个标准。李行健先生在规范的“前言”中说:“我们敢于标注词性,是因为词类划分的研究工作已有了长足的进展,为标注词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的确如此,词类问题经过三次大讨论,有了很大进展,其中一些问题已形成共识。如划分词类的依据,陆俭明先生认为,“最佳的出路是以词的语法功能为划分的依据”,而怎样依据词的语法功能给汉语词分类?“以下三方面都可以作为我们提取划分汉语词类标准的依据:1词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如作主语、谓语等;2词跟词结合的功能,如前加不、很或后带了、着等;3词所具备的表示类别作用的功能,实际就是词的语法意义,如计数功能、指代功能、连接功能等。”。邢福义先生也指出:“语法上所说的词类,指词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点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词的语法特点,包括词在形态、组合能力和造句功能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给词定性归类时,必须紧紧扣住词的语法特点。” 考察词的语法功能或语法特点,重点是考察其组合能力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这可作为给词归类的主要标准。 根据这一标准来看几组例子。 博爱名。指对人类普遍的爱。 (用法) 博爱动。普遍地爱:自由、平等、众生。 (应用)两本词典标注的词性不同。其中用法没有用例,使读者很难判断这“名词”是根据其语法功能来定的。编者很可能是根据其意义“指对人类的普遍的爱”来确定词性的。“博爱”一词在辞海中的释义是“旧谓泛爱一切人”。这一解释是动词性的。应用有两个用例,其中有一例是带宾语的,这是动词的语法特征。因此,应用比较可信。 满眼形。不加程度副词。充满眼睛:一红丝。充满视野: 走进庭院,看见的桃花。 (用法) 满眼名整个眼睛:都是红丝泪水。名整个视野:最 喜山花开的红梅。 (应用)两本词典标注的词性不同。从语法功能考察,“满眼”能作主语、定语,不受副词“很”、“不”的修饰。从词义考察,它同“满目”、“满脸”、“满脚”等相类似,具有“处所”义。因此,它作为名词比较合理。应用是合理的,其释义也同词性一致。而用法的释义是动词性的,与所标的词性不一致。 插花动。掺杂,夹杂;不带宾语:一地l五颜六色的灯泡着安 装在大门上。 (用法) 插花形交错的;穿插的:两家一块一地。形交替着;替换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着:几种款式的衣裳一着穿。动把摘下来的鲜花插入瓶中时作艺术 安排,以唤起美感,陶冶性情:他正在表演。动头发上戴花:小姑 娘头上插一朵花。 (应用)两本词典标注的词性有很大区别。用法作动词,但在“插花地”中,“插花”作定语,这不是动词的语法特征。应用作形容词,但用例有“插花着穿”,带“着”是动词的语法特征;中用例成了一个短语,这个义项可以删去。这个词可有三个义项,其中一个是形容词,两个是动词。 从以上例子可看出,要科学地给词标注词性,必须以词的语法功能或语法特点为依据。而在释义和举例中,也必须很好地反映这一原则。否则,会削弱词典标注词性的科学性。 三、逐词逐项标注词性,是词典标注词性的基本方法 一个词往往有多个义项,如何标注词性?几本词典的共同做法是逐词逐项标注词性。应用是“逐词逐项标注词类或语类”,规范是“随义项逐条标注词性”,用法也采用同样的方法。 从理论上讲,这也是成立的。一个词往往有几个相互有联系的意义,而意义又是语法类别的物质承担者。不同的意义有可能形成不同的语法类。这不同的语法类也即成为不同的“语法词”。因此,就有必要对同一“词汇词”中不同的“语法词”标注词性。 编辑动。在书籍、报刊的出版过程中,对稿件、资料进行整理加 工;常带宾语:他正准备一本儿童读物。也可以带补语:这部书已经一 好了。名。(1)担任编辑工作的专业人员。(2)从事编辑工作的中级 专业技术职务。 (用法) 编辑动对资料、文章或书稿进行整理和加工:这部书稿请王 先生一加工中小学语文课本。名(位,名,个)从事编辑工作的 人:我在出版社当责任一。名从事编辑工作人员的一种中级专 业技术职务名称,高于助理编辑,低于副编审。 (应用)两部词典的释义和词性标注基本相同,都是三个义项,其中一个是动词,两个是名词。也都是动词在前,名词在后,这反映了这三个义项不仅有联系,而且有时间或逻辑顺序的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