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水的分析方法.doc_第1页
漂水的分析方法.doc_第2页
漂水的分析方法.doc_第3页
漂水的分析方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次氯酸钠溶液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次氯酸钠溶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氢氧化钠经氯化而制得的次氯酸钠溶液。 2引用标准GB/T 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2化学试剂杂质滴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3049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通用方法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8170数值修约规则 3技术要求3.1外观:浅黄色液体。 3.2次氯酸钠溶液应符合下表要求。 4试验方法试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三级水规格。 4.1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4.1.1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兰色消失为终点。反应式如下: 2H+OCl-+2I-=I2+Cl-+H2O I2+2S2O32-=S4O62-+2I- 4.1.2仪器和设备 一般实验室仪器 4.1.3试剂和溶液 4.1.3.1盐酸(GBT 622):1+1溶液; 4.1.3.2碘化钾(GB/T 1272):100gL称取100g碘化钾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摇匀; 4.1.3.3硫代硫酸钠(GB/T 637)标准滴定溶液:c(Na2S203)=0.1molL按GBT 601配制及标定; 4.1.3.4淀粉溶液(HG B 3095):10gL按GBT 603配制。该溶液使用前配制。 4.1.4试样及其制备 吸取样品(5.4)20mL,置于内装20mL水并已称量(精确至0.01g)的100mL烧杯中,称量(精确至0.01g)然后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5分析步骤 吸取试样(4.1.4)10.0mL,置于内装50mL水的250mL碘量瓶中,加4mL盐酸溶液(4.1.3.1),迅速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4.1.3.2)盖紧瓶塞后加水封,于暗处静置5min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4.1.3.3)滴定至浅黄色,加入2mL淀粉溶液(4.1.3.4)继续滴定,至兰色消失即为终点。 4.1.6分析结果的计算 有效氯含量(X1)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按式(1)计算 X1=cV0.03545/(m10.0/500)100=177.25cV/m(1) 式中:c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4.1.3.3)的实际浓度,mol/L; V一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4.1.3 3)的用量,mL; m一一试样(4.1.4)的质量,g; 003545一一与1.0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有效氯的质量。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 4.1.7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 4.2游离碱含量的测定 4.2.1原理 在不含次氯酸根的介质中,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粉色既为终点。反应式如下: OCl-+H202=Cl-+O2+H2O OH-+H+=H2O 4.2.2仪器和设备 一般实验室仪器 4.2.3试剂和溶液 4.2.3.1过氧化氢(GB/T 6684); 4.2.3.2盐酸(GB/T 622)标准滴定溶液:c(HCl)=0.1000mol/L,按GB/T 601配制及标定; 4.2.3.3酚酞:10g/L,按GB/T 604配制。 4.2.4分析步骤 吸取试样(4.1.4)50.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滴加过氧化氢(4.2.3.1)至溶液不冒气泡为止,加23滴酚酞(4.2.3.3)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4.2.3.2)滴定,至微粉色为终点。 4.2.5分析结果的计算 游离碱含量(X2)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按式(2)计算: X2=cV0.04/(m50.0/500)100=40cV/m(2) 式中:c一盐酸标准滴定溶液(4.2.3.2)的实际浓度,mo1/L; V盐酸标准滴定溶液(4.2.3.2)的用量,mL; m试样(4.1.4)的质量,g; 0.04与1.000m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氢氧化钠的质量。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 4.2.6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4。 4.3铁含量的测定 4.3.1原理 在不含次氯酸根介质中,用抗坏血酸将溶液中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在pH44.5缓冲溶液体系中,二价铁离子同邻菲罗啉生成橙红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反应式如下: 2Fe3+C6H8O6=2Fe2+C6H6O6+2H2+ 2Fe2+2C12H8N2=Fe(C12H8N2)32+ 4.3.2仪器和设备 一般实验室仪器 4.3.3试剂和溶液 4.3.3.1过氧化氢(GB/T 6684); 4.3.3.2盐酸(GB/T 622):0.lmol/L,按GBT 601配制; 4.3.3.3铁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0.lmg铁,按GB/T 602配制; 4.3.3.4铁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0.0lmg铁,取(4.3.3.3)溶液稀释10倍,该溶液使用前配制; 4.3.3.5乙酸(GB/T 676)-乙酸钠(GB/T 694)缓冲溶液:pH4.5,按GB/T 603配制; 4.3.3.6抗坏血酸:20gL按GB/T 603配制; 4.3.3.7邻菲罗啉(GB/T 1293):2g/L按GBT 603配制。 4.3.4标准曲线的绘制 4.3.4.1标准参比溶液吸光度的测定 依次取0.0、1.0、2.0、3.0、4.0、6.0、8.0、10.0mL铁标准溶液(4.3.3.4)于100mL容量瓶中,然后加入2.5mL抗坏血酸(4.3.3.6),10mL缓冲溶液(4.3.3.5),5mL邻菲(口罗)啉(4.3.3.7),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不加铁标准溶液的参比溶液调整仪器的吸光度为零,在波长5l0nm处,选用合适的吸收池,测定标准参比溶液的吸光度。 4.3.4.2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标准参比溶液所含铁的毫克数为横坐标,与其相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3.5分析步骤 4.3.5.1试样吸光度的测定 吸取试样(4.1.4)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10mL,滴加过氧化氢溶液(4.3.3.1)至不冒泡为止,然后加入2.5mL抗坏血酸溶液(4.3.3.6)l0mL缓冲溶液(4.3.3.5),5mL邻菲(口罗)啉溶(4.3.3.7),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20min,用不加试样的空白溶液调整仪器吸光度为零后,测定样品吸光度。 4.3.5.2分析结果的计算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试样吸光度相对应的铁含量mg。 铁含量(X3)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按式(3)计算: X3=m11/1000/m50.0/500100=m1/m(3) 式中:m1一试样吸光度相对应的铁的含量,mg; m一试样(4.1.4)的质量,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 4.3.5.3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1。 5检验规则5.1本标准检验结果判定采用修约值比较法,数据处理按GB 8170执行。 5.2出厂的次氯酸钠溶液应由生产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每批产品都必须符合本标准要求,并附有质量证明书。 5.3使用单位有权按本标准规定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验收。 5.4次氯酸钠溶液用槽车或贮槽将装运时,从上、中、下三处取出等量试样,混匀;用罐(桶)装运时,应由总数的10取样,但小批时不得少于由3罐(桶)中取样。 取样量不得少于500mL。将采好的样品放人清洁、干燥带磨口塞的棕色广口瓶中,瓶上应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批号数量、取样日期及取样人姓名等。 5.5本标准所规定的全部技术指标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其中有效氯及游离碱含量指标为出厂检验项目。生产正常时,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5.6检验结果如果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数量的包装中采样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时,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5.7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应由质量监督部门仲裁。 6标志、包装、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