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就业平等权实现状况.docx_第1页
妇女就业平等权实现状况.docx_第2页
妇女就业平等权实现状况.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妇女就业平等权实现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地位的提高。我国妇女就业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男女两性的就业机会并不平等,妇女在就业中遭受不平等的现象较为普遍。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的一项调查“在就业过程中,受过何种歧视”的回答中,只有 29%的人认为没有受到过歧视,有 71%的人认为受过各种歧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和国内专业的招聘网站智联招聘联合推出了 2009 毕业生就业状况大型调查。调查发现,竟然有 74%的求职者遭遇过就业歧视。在接受调查的 111 家企业中,51%的企业曾因性别、年龄、地域、相貌等因素拒绝过应聘者第一层次:宪法及其宪法判例 美国关于女性就业权利保护在宪法层面是找不到关于男女平权原则的直接规定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主要宪法依据是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和第五修正案及其相关宪法判例。 第十四修正案本是保护个人法律权利平等的性质,但是联邦最高法院打破了对女性定位的成见,创设了以性别歧视为由,裁定法律违反第十四修正案法律平等保护的司法先例。从此,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成为女性权利平等保护的重要宪法渊源。 第五修正案则是从消除种族歧视角度,最高法院得出这样的结论:“以性别区别分类,就和以种族、外国人身份、国别区别分类一样,天生可疑,必须予以严格的司法审查。”自 Frontiero 案后,宪法第五修正案也成为女性权利平等保护的重要宪法渊源。 第五和第十四修正案共同成为女性权利平等保护的重要宪法依据,只是在作用对象上有所区别,第十四修正案约束各州的行为,而第五修正案约束联邦政府的行为。 第二层次:联邦立法 联邦立法是国会在联邦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自主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国会根据联邦宪法的具体授权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由于宪法第十四和第五修正案中的平等保护内容直到 1971 年之后才被联邦最高法院运用于对女性权利的平等保护,可以说,从实际发挥作用的时间来看,联邦立法才是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最初法源,也是内容最全面、适用范围最广的法源。 相关立法规定多集中在第七章,将反对职业性别歧视,保障女性就业平等的相关内容编入了反对就业歧视中。第三层次:行政命令 行政命令是由总统单方面发布和修订的指示。修正后的 11246 号行政命令是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重要法源。 1961 年,肯尼迪总统发布第 10980 号行政命令建立了妇女地位总统委员会(the United States 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该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评估女性在经济、家庭和法律制度中的地位。 11246 号行政命令还明确规定了监督和领导积极行动计划实施的主体。该行政命令授权行政事务委员会(the Civil Service Commission)监督、领导和指导行政系统内部的积极行动计划的实施。 亚洲部分地区应对女性就业不平等的措施 台湾:2002 年 3 月 8 日开始施行的两性工作平等法(2007 年修订),仅有 40 个条文,却是台湾地区规范两性工作权平等的根本大法。关于两性工作平等事项,性别工作平等法优先适用。性别工作平等法的制定与实践,对于台湾地区保障女性就业平等权的法制工作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法参考了日本、美国、德国、欧盟及联合国等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相关立法,分别就“性别歧视的禁止”、“性骚扰的防治”、“促进就业措施”和“申诉救济”做出了详尽的规定。 香港: 国际条约:1997 年香港回归前夕,我国政府正式通知国际劳工局局长,有 46 个国际劳工公约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继续适用于香港。这其中除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外,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这两个人权公约当中也有多处关于反歧视的规定。 宪法性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性文件,为香港法律的来源。基本法第 25 条确认了香港居民享有受基本法所保护的平等权,即“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基本法和香港人权法案确立了所有人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是香港女性就业平等权立法的基础。 专门性法律:香港对女性就业平等权的保护主要集中在性别歧视条例和家庭岗位歧视条例之中。性别歧视条例和家庭岗位歧视条例首次将基于性别、婚姻状况、怀孕、家庭岗位的歧视行为及性骚扰规定为违法行为。韩国应对女性就业不平等的措施 宪法: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得因性别、信仰或者是社会地位的因素,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所有领域中收到歧视待遇(第 11 条)。韩国宪法还规定,在就业、工资和工作条件方面性别平等(第32 条第 4 款)。政府为保障生育做出努力(第 36 条第 2 款)。 妇女发展基本法(1995 年) 男女雇佣平等法(1988 年) 预防和消除性别歧视法(1992 年)我国女性就业平等权宪法保护制度的构建 国家和政府对妇女实现劳动就业权创造便利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这是保护妇女基本人权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和社会应当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就业权利由此成为国际人权公约、各国宪法保护的重点。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 6 条第 1 款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工作权,包括人人应有机会凭其自由选择和接受的工作来谋生的权利,并将采取适当步骤来保障这一权利”。 从我国立法情况看,我国宪法没有关于公民平等就业权的明文规定。我国宪法只在第 42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行政诉讼法、民法中都没有对女性在就业中遇到的各种不平等待遇加以规定和提出处罚一 我国女性就业平等权宪法保护制度的构建 一、完善宪法关于女性就业平等权的规定 首先,将就业平等自由的思想写入宪法,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认识的误区。其次,在宪法中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女性就业歧视的规定,这不仅使女性就业平等权获得宪法层面的保护有了确定的宪法依据,同时也是对宪法人权保障体系的完善。 二、完善宪法中性别平等权规范的可操作性 具体有:对“性别歧视”要进行详尽的文字界定。将“性别平等权”具体化。细化“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充实宪法第四十八“平等权利”的原则性规定,对妇女权利进行更为具体明确的规定。 三、强化宪法中性别平等权规范的可诉性 四、建立女性就业平等权的宪法诉讼救济机制 二 明确妇联的职责、推动保护女性就业平等权非政府组织的建立 一、参考美国妇女地位总统委员会,全国妇联应在职能范围能,利用其人力、物力资源定期做出数据统计,并要求做出报告。 二、虽然韩国女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歧视,但是韩国的妇女 NGO 却非常活跃,她们在推动反歧视运动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此方面,建议我国政府一方面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