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中华文化历史篇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历史篇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历史篇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历史篇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历史篇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中华文化(历史篇)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1、杜宇: 杜宇为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一说因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去,其魂化作杜鹃鸟,后因称杜鹃为“杜宇”。2、随园食单;随园食单是清代 著名文学家 袁枚 所著。是我国清代一部系统地论述 烹饪技术 和 南北菜点 的重要著作。3、春秋大一统: 西汉董仲舒提出的。董仲舒的社会理想是一个大一统的和谐安定社会。大一统是他所述春秋的 根本含义。4、中体西用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 自然科学 和 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 等 社会科学。1861年(咸丰十一年), 冯桂芬 在校邠庐抗议中,最早揭示了 这种 思想。二、列举题(20分,每题5分)1、成都茶馆的社会功能。2、西学传播的重要途径。3、司马迁史记对中国的影响。: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史记,不但在中国 史学史 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开创我国 传记文学 的先河,为我国 古代文化 建立了 不朽的丰碑。近人 梁启超 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 不但是中国 史学家之父,也是全世界 古代 最伟大的 历史学家 之一。4、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三、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1、中国茶文化与酒文化的异同。2、西方文化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有哪些?3、试就家乡的饮食风尚,说明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质。四、论述题(30分,选做1题)1、从地名的命名看成都的街名及其命名特点。2、今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对中国有何意义?试就文化传播、国力宣扬、民族自尊等方面,直抒己见。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1、换亲婚:换亲婚 两个男子,甲把自己的妹妹给乙为妻,交换乙的妹妹做媳妇,这就叫换亲婚,即“换亲”。2、祢庙:先祖和先父。亦泛指祖先。庙(廟) mio 供奉祖先 的 房屋3、生辰星占4、乡试:乡试 是 明、清时在 各省 省城和京城举行的 科举考试。二、列举题(20分,每题5分)1、烝(zheng) 报 婚 的含义及其实例。中国 古代婚俗 的一种。古籍中所说 “烝”是指 父亲死后,儿子娶庶母;“报”是指: 兄、叔死后,弟娶 寡嫂,侄娶 婶母。起源于 奴隶制社会,曾经是 符合 上层社会 道德规范 的 制度与习俗。 例如:宋国公子鲍之娶襄夫人,公子鲍为其庶孙,后来襄夫人派人杀死嫡孙昭公,立公子鲍为宋君。2、纳彩和纳征的俗称: 纳采俗称“定亲”, 纳征又称“纳币” ,俗称为“完聘”,是六礼中最关键的一项。附注:【六礼】即: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此为六礼。古代的婚姻礼仪。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3、八股文的结构:“破题”、“承题”、“起讲”、“领题”、 “题比”。“起比”、“中比”、“后比” ”、“束比”、“落下4、列举五个 黄道星宫。白羊宫、金牛宫、狮子宫、巨蟹宫、天秤宫、双子宫、室女宫、三、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1、科举制度的历史贡献。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及其现代价值,科举是中国古代最为健全的文官制度。它渊源于 汉,始创于 隋,确立于 唐,完备于 宋,兴盛于 明、清两代。如果从隋大业元年(605)的 进士科 算起,到 清 光绪三十一年(1905)被废除, 科举制度在中国有整整1 300年的历史。可谓是深入人心,不仅如此,科举制度还曾“出口”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家,对东方文明的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科举制度也传到了西方,并且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西方各国普遍实行的文官制度就 脱胎于 中国的 科举制度。2、书院的办学特色。1.灵活多样 的 经费 筹集方式,2.院址 地理位置 优越,强调 修生养性的理念3.名师主讲,兴学重教,风气浓厚 4.办学模式 灵活,教学管理 科学3、什么是大传统、小传统?:大传统与小传统 是 美国 人类学家 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1956年出版的 农民社会与文化 中提出的一种 二元分析 的框架,用来说明在 复杂社会中 存在的 两个 不同文化层次 的传统。大传统 是 指以城市为中心,社会 中少数上层人士、知识分子 所代表的文化;小传统 是指 在农村中多数农民所代表的文化。四、论述题(30分,选做1题)1、“六礼”各程序的要略和婚礼的价值。 要略:中国从周朝开始就规定了婚礼的严格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因为婚礼需要六个程序,简称“六礼”。古人云:“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即:完成了婚礼的,是合法婚姻,受法律保护,没有完成婚礼的,是非法同居,不受法律保护。价值:中国式传统婚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固定的程序和仪式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所有程序和仪式都是都是为了教育和约束新郎、新娘严肃对待婚姻问题,防止草率结婚,轻率离婚,认真履行夫妻义务,勤俭持家,孝敬父母,亲友和睦、邻里互助、以构建和谐社会。2、传统书院的历史贡献。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1、瓦子:瓦子 又称 “勾栏”、“瓦肆”、“瓦舍”,是一种 表演场所,以 极其丰富 的 曲艺 说唱 杂技 等表演为内容,一种更为大众性的享乐消费。在 北宋 汴京 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大小勾栏50余座。2、瓮城:【解释】大城外的小城,用来加强防御 引申-翁中捉鳖3、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 孔子的弟子 及其 再传弟子 编撰而成。它以 语录体 和 对话文体 为主,记录了 孔子 及其弟子 的言行,集中体现了 孔子的 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 及 教育原则 等。4、仁者爱人:仁者爱人是 孟子 仁者爱人中的一句。译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二、列举题(20分,每题5分)1、列举出三位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2、苏轼曾经仕宦过的三座城市:杭州, 密州、徐州、湖州3、列举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至少列举五个)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4、简要列举不同学科对“城市”的概念界定:1、经济学: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2、社会学: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3、地理学: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三、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1、在古代中国,为什么统治者代表的“政治力量”和读书人所代表的“文化力量”之间会形成一种相互依靠又相互冲突的关系?2、中国古代城市中茶馆、酒肆的主要功能。3、谈谈佛教传入对中国古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什么影响?四、论述题(30分,选做1题)1、论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思想在空间形态上的演变。2、梁启超评论曾国藩实现了古代士人孜孜追求的三不朽的伟业。请你以曾国藩为例,谈谈你对三不朽的认识与评价。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1、观象授时: 观测天象 以 确定时间。 早在4300年前古人就已经能“观象授时”,并确定了 阴历 二十四节气 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重要节气。“观象授时”这一术语是 清代 毕沅 在 夏小正考证 中 首先 提出来的2、姑舅表婚: 所谓姑舅表婚就是 姑与舅 的子女 互为婚配,这是一种 近亲 婚配方式。3、誊录: 所谓“誊录”是指把 考生的 卷子 按 原来的内容 派专人 全部誊录一遍,然后把誊本 送 考官审阅,目的在于防止 考试舞弊。誊录制度 首次使用是在 宋真宗 景德二年(1005年),至景德四年(1007年)颁定亲试进士条例(科举术语)4、破题: 唐 宋 时 应举诗赋 和经义 的起首处,须用几句话 说破 题目要义,叫破题.明 清 时八股文的头两句,亦沿称破题,并成为一种固定的程式。二、列举题(20分,每题5分)1、纳彩和纳征的俗称。2、中国古代代表东南西北四方的四种神兽。3、科举考试的流程(以清代为例)。先参加 院试 考 秀才,成为秀才 后参加 乡试 考 举人,考上举人 参加 会试 成为 贡士,成为 贡士后 参加 殿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4、近代教会书院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三、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1、八股文的是与非。:(一)要求生徒恪守儒家正统,以宋儒,尤其是程朱一派理学家的传注为准则,否则便为异端邪说.并且,还提出今后务须颁降四书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五经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性理诸书,从而以儒学,特别是程朱理学来统一人们的思想,支配人们的行为.(二)严禁生员议论天下利病,不许对当世政治有任何评说.这就使生员只能将精力放在互相观摩,切蹉八股文字上,后来的文人结社即起源于此。2、婚姻的四重含义。:婚姻是指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一男一女互为配偶的结合。其含义是:1、婚姻必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2、婚姻是男女双方以终身共同生活为目的的两性结合。3、婚姻须为一男一女的结合。4、男女的结合必须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才具有夫妻身份并受到相应保护。一夫一妻制,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婚姻关系,有利于对子女的抚育,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3、古代 观象授时 的 标准星 有哪些?冬季: 北河. 三天狼。参宿四.春季:。大角。角宿一。轩辕十四。夏季:。心宿二。织女。天津四。秋季。车五二。北落师门。毕宿五四、论述题(30分,选做1题)1、余秋雨曾说:“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的时候叫做又爱又恨。”你的态度呢?试结合科举制度的特点、功用和影响等内容说出你的理由。2、“六礼”各程序的要略和婚礼的价值。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1、观象授时2、士:本义指 一切 成年男子.后来常用于 贵族官员 的统称. / 士,是作为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也是 最高级 的百姓。3、糊名: 糊名 在宋代 常称为 “弥封”,就是要把试卷 卷首的 考生姓名、籍贯和初定等第 都要封住或者裁去,以防 评卷官 徇私作弊。糊名法 起源于中国古代 隋朝 的科举考试,(科举术语)4、乡试: 乡试是 明、清 时在 各省省城 和 京城 举行的 科举考试。:二、列举题(20分,每题5分)1、列举 中国古代 代表 东南西北 四方的 四种神兽。/: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龟蛇合体。2、 “一夫一妻”含义。是指一个男人只能有一个妻子,一个女人只能有一个丈夫,即 一男一女 结为 夫妻配偶 的 个体婚姻 的形式。3、八股文的结构。“破题”、“承题”、“起讲”、“领题”、 “题比”。“起比”、“中比”、“后比” ”、“束比”、“落下4、中国古代的书院。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 白鹿洞书院 嵩阳书院 应天书院 三、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1、古代观象授时的标准星有哪些?冬季:北河.三天狼。参宿四.春季。大角。角宿一。轩辕十四。夏季:。心宿二。织女。天津四。秋季。车五二。北落师门。毕宿五2、用雁为礼 的 象征意义。1 雁为候鸟,秋天往南飞,春天北归,来去有时,从不失时节,所以 用雁来象征 男女双方 信守不渝 的象征 ; 2 雁为 随阳之物,大雁 行止有序,雁群在 迁徙飞行时 成行成列,领头的是强壮之雁,而 幼及弱者 追随其后,从不逾越。将这个原则用于 嫁娶,长幼 循序而行,不越序 成婚. 3雌雄雁 一配而终,象征 忠贞 和 白头偕老3、科举制度的历史贡献。四、论述题(30分,选做1题)1、举例说明天文与古代政治、文化的关系。2、钱穆先生在新亚书院学规中曾说:“中国宋代的书院教育是人物中心的,现代的大学教育是课程中心的。我们的书院精神是以各门课程来完成人物中心的,是以人物中心传授各门课程的。”试结合这句话,谈谈传统书院的办学特色,以及现代大学发展应该如何利用传统书院教育形式。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1、春秋大一统: 西汉董仲舒提出的。董仲舒的社会理想是一个大一统的和谐安定社会。大一统是他所述春秋的根本含义。2、崔杼弑其君:齐国棠公的妻子,是东郭偃的姐姐。东郭偃是崔武子的家臣。棠公死,东郭偃为崔武子驾车去吊唁。崔武子看到棠姜很美,便很喜爱她.让东郭偃为他娶过来。齐庄公和棠姜私通,经常到崔家去,把崔武子的帽子赐给别人。3、杜宇: 杜宇为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一说因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去,其魂化作鹃鸟,后因此称杜鹃为“杜宇”。4、中体西用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体”,即根本的意思。“用”,即具体的措施。“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二、列举题(20分,每题5分)1、司马迁史记对中国的影响为何?2、西学传播的重要途径。3、我们现代人了解历史真相的途径。4、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中西 文化之间 的差异 造就了 中西 饮食文化 的差异,而这种 差异 来自 中西方 不同的思维方式 和 处世哲学。中国人 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 注重 “以人为本”。 三、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1、传说中的蜀国经历了哪几个时代?2、试就家乡的饮食风尚,说明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质。3、西方文化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四、论述题(30分,选做1题)1、台湾文化与中国渊源密切,如何借鉴古人的智慧,完成现阶段两岸和解共创互利的新局面?2、试论西方文化中的“人格独立”观念对中国传统的“家庭本位”制的冲击。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1、儒与儒家2、衍圣公: “衍圣公”,是 孔子嫡派 后裔的 世袭封号,开始于 西汉 元始元年,各朝皆置。3、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 北宋年间 的一场 文字狱,结果 苏轼 被抓进 乌台,被关4个月。乌台指的是 御史台,汉代时 御史台 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 御史台为 乌台,也戏指 御史们 都是 乌鸦嘴。4、瓮城:【解释】大城外的小城,用来加强防御二、列举题(20分,每题5分)1、四书: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2、列举出三位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3、湘军将领三人:左宗棠,曾国藩, 蔡锷, 彭德怀,贺龙,罗荣桓4、简要列举中国古代城市的特征三、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1、什么是“经”? :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 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金刚经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经典之一。 著作具有权威性的:经典作家。2、“中国”的含义是什么? 中原。3、略谈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及“城”与“市”的结合和“城市”的形成。四、论述题(30分,选做1题)1、谈谈你对当今少儿“读经”潮流的看法。2、论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思想在空间形态上的演变。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1、仁者爱人:仁者爱人是孟子仁者爱人中的一句。译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2、治统与道统 道统:宋 明 理学家 称 儒家学术 的思想授受的系统,他们自以为是继承周公和孔子的道统的/ 治统:治国传统3、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 及 教育原则 等。4、瓦子 瓦子又称“勾栏”、“瓦肆”、“瓦舍”,为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 曲艺 说唱 杂技 等表演 为内容,一种更为大众性的享乐消费异军突起。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大小勾栏50余座。二、列举题(20分,每题5分)1、列举出三位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贡,颜回2、苏轼曾经仕宦过的三座城市杭州,密州、徐州、湖州3、列举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至少列举五个)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4、简要列举不同学科对“城市”的概念界定1、经济学: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2、社会学: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3、地理学: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三、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1、在古代中国,为什么统治者代表的“政治力量”和读书人所代表的“文化力量”之间会形成一种相互依靠又相互冲突的关系?2、为什么曾国藩并没有遭遇“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3、谈谈佛教传入对中国古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什么影响?四、论述题(30分)1、梁启超评论曾国藩实现了古代士人孜孜追求的三不朽的伟业。请你以曾国藩为例,谈谈你对三不朽的认识与评价。“立德 立功 立言 三不朽”,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一种最高理想境界。2、试论中国古代城市中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