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三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分析.doc_第1页
山东省第三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分析.doc_第2页
山东省第三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分析.doc_第3页
山东省第三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分析.doc_第4页
山东省第三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第三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一、背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精神疾病服务网络较健全,因此国外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多为登记病例研究,有关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现况调查资料较少。国内沈渔村等先后于1982年和1993年对我国部分地区进行了两次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获得了我国局部地区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但到目前为止尚缺乏国际公认的全国的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资料。1984年,在山东省卫生厅的领导下,引进当时较先进的精神疾病流行学研究技术,首次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山东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调查人口为118998人,精神疾病的总患病率为9.76,首次掌握了我省当时精神疾病的患病现状及分布特征,这一研究填补了我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资料的空白,为制定我省精神卫生工作“七五”和“八五”规划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时隔10年之后的1994年,为及时掌握全省精神疾病的发病趋势,动态观察全省精神疾病的患病水平、分布特征、流行规律、治疗康复情况,在山东省卫生厅、民政厅、公安厅和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努力下,于1994年在原框架人群范围内进行了山东省第二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调查人口为84767人,精神疾病的总患病率为13.24,较10年前明显升高,重性精神疾病的致残率高达70%以上,60%的精神疾病患者得不到较系统有效的治疗。该研究结果对调整全省精神卫生经济政策和制定山东省精神卫生工作“九五”和“十五”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大大推动了山东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近1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省的社会经济情况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价值观念及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贫富分化日趋明显,下岗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在这些危险因素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掌握精神疾病的实际患病率对制定“山东省精神卫生工作十一五规划”,完成山东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3年-2010年)的目标要求,为国家精神卫生立法提供参考依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华医学基金会的大力资助下,我省与河北、青海、甘肃、西安、沈阳4省2市同时起步,自2004年底开始,组织实施并完成了全省第三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二、方法根据山东省的地理地貌、经济状况、文化特征和既往的调查患病水平将山东省17个地市分成5个层面,即西部地区聊城、菏泽、德州,南部地区济宁、枣庄、临沂,胶东半岛烟台、威海、青岛,鲁中地区济南、泰安、莱芜、淄博和靠近东部地区的潍坊、滨州、东营、日照。从这5个层面内随机抽取聊城、济南、枣庄、潍坊、烟台5个地市作为调查地区。每个调查地区抽取4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抽取4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调查300人。共抽取了20个县(市)、区,80个村和居委会,24000人。实际调查23968人,因拒访、外出、疾病等原因,实际完成22684人筛查。全部调查人口年龄均在18岁以上。为便于与国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比较,本次研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一般健康问卷作为筛查工具,用当前国际通用的美国精神学会诊断手册第四版作为诊断标准。三、结果在22684人被调查者中,2711人有明确的精神疾病诊断,精神疾病的总患病率为11.95%。按全省9300万人口计算,全省各类精神疾病患者约1111万人。各类精神疾病的患病情况见表。各类精神疾病的患病情况疾病诊断患病例数患病率全省患者人数估计(万)心境障碍其中 抑郁症10439974.604.40427.80409.20焦虑障碍10214.50418.50物质使用障碍6592.91270.63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病性障碍其中 精神分裂症1921540.850.6879.0563.24智力障碍1250.5551.15躯体形式障碍550.2422.32癔病性精神障碍500.2220.46合计271111.951111.35本次调查中,两种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患病率分别为0.68和4.40,据此推算,目前全省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达63万,有抑郁症患者409万。在被调查的精神疾病患者中,一半以上的患者从未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治疗,多数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经济情况相对较差,相当比例的患者生活于特困家庭。本次调查中精神分裂症致残率高达80,精神疾病肇事肇祸率较10年前明显上升,而且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与1994年的调查结果相比,精神疾病的总患病率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贫富分化日趋明显,下岗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精神疾病的实际患病率特别是抑郁症和焦虑障碍等疾病的发病率有大幅度升高,精神分裂症也明显升高。二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由于饮酒、吸毒等不良行为,导致了酒依赖、毒品依赖等患者的明显上升。三是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痴呆、老年期精神疾病等老年人精神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四是由于西方文化和社会各种现实因素对家庭的冲击,家庭和婚姻面临的挑战明显增加,家庭和婚姻问题的增多是精神疾病发生率的上升危险因素。五是由于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这一弱势群体尚没有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体系,很多患者患病后不能及时系统治疗,或根本不去医治,因此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导致了累积病人的增加。六是由于本次采用了国际化工具,工具先进,灵敏度高,调查程序严谨,因此调查中漏诊的患者相对较少,也是本次调查中患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四、对策与建议一、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11.95%的精神疾病高患病率已用事实清楚说明,精神卫生问题已不仅仅是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他不仅给患者本人和家庭造成巨大痛苦,而且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安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政府和社会应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全面实施2004年省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精神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管理,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投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和监控,提高精神疾病患者获得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切实着手解决精神卫生这一日益突出的危及人们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问题。二、加大对重性精神疾病监管和救助重性精神疾病特别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是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危害最大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具有发病年龄小、易复发、致残率高、需终身治疗等特点,由于对该类患者医疗救助不足,监管力度不够,患者时常流落街头,肇事肇祸发生率极高,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他们饱受社会歧视,生活十分悲惨,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人员。目前我省有这类患者63万,是潜伏于社会中的巨大隐患,无异于一颗颗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另外,自杀是409万抑郁症患者最大危险,尽管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将大大增加患者自杀死亡的风险。因此,加强对重性精神疾病的医疗救助和监管是解决目前精神卫生突出问题中重中之重。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