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述语言和语言学语文学 Philology A 定义:为了阐发古代经典的经义而对文字词汇语法所作的研究,是经学的附庸,没有把语言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 又叫“前语言学”. B 四个重要的传统 古印度 巴尼尼 公元前四世纪 首次提出“动词静词介词小品词”术语 古希腊 底奥尼修公元前四世纪 古阿拉伯 西巴希维首次提出“词根”术语 中国传统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解释文字的形音义目的是为了读懂古代典籍语言学的诞生和发展语言学的诞生 十九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用历史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研究印欧语的亲缘关系. 使语言学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为什么?)语言学的发展2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i的语言学思想 提出了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的主张。 区分了语言、言语和言语活动。 论述了语言系统性与符号的价值。 区分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提出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概念。 提出了建立符号学(semiotics)的思想。语言学的分科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从理论上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结构。应用语言学 (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方法,可以说是一门语言教学法的学科。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一切运用语言学理论解决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科。这些都是语言的边缘学科。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 linguistics)又叫静态语言学. 它以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状态中的语言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语言的内部结构规律,分析各种语言单位,描写语言规则,而不考虑时间的因素.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 or historical linguistics)又叫动态语言学。它研究语言的历史发展,描写和研究语言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演变方式,研究这种演变在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 语言的性质语言和言语言语是个人说话的行为和结果. 外部言语是指说(写)出来的可使别人感知的话. 内部言语是指没有说出来的内心的话,是个人深思默想时才使用的工具. 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被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1 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 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所以研究语言必须从观察言语现象入手,必须注意言语中表现出的大量的语言事实.2 语言是抽象的规则,言语是其具体的运用. 索绪尔“1+1+1+1+1=1”的公式就是对言语和语言关系的精确概括.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的符号性1 符号和语言符号A 什么是符号 符号是事物的代表,是指代他事物的标记。 符号由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构成。形式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内容则是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如红绿灯)视觉符号(文字),听觉符号(军号)B 语言是一种听觉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声音,即语音,语言符号的内容是符号表达的意义,即语义。C 语言符号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语言符号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体。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索绪尔曾把语言符号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你不能切开正面的同时而不切开它的反面.) 研究语言的原则必须把形式与意义结合起来。2 语言符号的特点 任意性 生成性 线条性 系统性任意性 声音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声音与意义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完全是使用语言的社会集团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习惯。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四个方面:A 不同的语言可以用相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意义. B 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 C 同一语言中可以用相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意义D 相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 关于语言符号音义结合性质的争论: 自然派 习惯派符号性 A 不要把造词的理据和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混同起来。 语言符号的组合是有理据的,但是单个符号音义结合是任意的。 B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可理解为个人使用语言的随意性。生成性人一生中掌握的语言符号数量有限,可是他能用有限的符号造出无数的句子,这种由有限到无限的质变,称为语言的生成性。线条性语言符号在形式上表现为一连串的声音,只能在一维的时间轴上延伸,不能在空间的平面铺开。 这种线条性表现为 A 它体现为一个理论上可以无限延伸的长度,但由于发音机制和听觉容量的局限,它的实际长度是有限的。 B 这长度只能在一个向度上测定,也就形成了语言的组合结构。系统性 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A 层级性(语素 词 词组和句子B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言结构中的每个词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词组合,又可以和别的词替换的两种关系中.组合关系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线条关系就叫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也可看成是在语流中形成的语言单位前后相继的序列关系.聚合关系在语言单位的某个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聚合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纲,语言装置就是靠这两种基本关系运转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非经济基础、非上层建筑)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交际功能为语言的基本职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人类语言和动物鸣叫的区别 单位的明晰性 音义的任意性 后天的传授性 使用的地域性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1 语言的全民性A 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成员服务.B 语言不同于思想文化(沙龙?)2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A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 “观念是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的”; 语言是同思维直接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和词组合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得人类社会中思想交流成为可能了.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交际成为可能; 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论争:把语言和思维完全割裂开来;把语言和思维等同起来抹杀了各民族语言的特点,否定了人类语言的多样性,在语言研究中主张用对思维的研究代替语言的研究.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新论: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上述观点只承认语言与抽象思维有关,而否认语言在直观思维、表象思维中的存在。B 语言与思维的区别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二者区别是:1 工具不等于工具服务的对象。 2 语言的单位和思维的形式并不完全对应。A概念用词表达,但概念和词不是一一对应。同义词是几个词表达同一概念. 除词之外,词组也可以表达概念. 实词表达概念,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实词和概念也不一一对应。B判断要用单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单句均表达判断.(只有陈述句才表达判断.)C推理要用复句表达,但推理和复句也不对当3 语言具有民族性,思维具有世界性 A 句子成分顺序各语言不尽相同(中定中;英语中定/定中) B 不同语言词汇方面不对应现象普遍语音语音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并且负载着一定意义,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声音。语音学语音学是以人类的语音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内容:研究说明语音的性质语音的单位结构语音的分类语音的结合和变化以及语音单位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语音的属性语音具有自然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语音的生理属性:发音器官(呼吸器官+喉头声带+声道)的发音动作,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了语音的生理属性。发音器官1 呼吸器官 由肺、气管、支气管组成,这是发音的动力源。2 喉头、声带-发音体3 声道 -声音的共振器和调节器 (咽腔+口腔+鼻腔)各发音器官中,能够活动的叫主动发音器官;不能活动的叫被动发音器官。物理属性声音的四大要素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声学特征)1 音高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人可以通过喉部肌肉运动控制声带的松紧使声音高低发生变化2 音强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取决于声音振幅的大小。语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用力大,气流强,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3 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4 音质 音色一个声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个性特征.音质决定于声波的形式.语音音质的三个方面的决定因素:A 发音体不同 B 发音方法不同 C 共鸣器的形状不同社会属性 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社会性表现在四个方面:1 语音传达意义的功能是社会所赋予的.(语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它本身没有意义,但有传达意义的功能.这种功能只有当语音与一定的意义结合成为语素或词时才能体现出来)2 一种语言或方言里用什么声音表达什么意义是任意的,是由使用某种语言或方言的社会因素决定的3 不同的语言或方言都有各自不同的语音系统,且不同的语音系统中所包含的音素及其数目都不尽相同。4 有些音在几种语言里都有,但是它们在各自的语音系统中的作用不同。语音的分类 音素和音标1 音素从音质的角度切分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 音素的识别3 音标用来标写音素的符号叫音标.4 国际音标国际上通用的一套标音的符号,1888年由国际语音学会制订公布.优点 A 一音一符,一符一音 B 形体简单清晰,容易掌握 C 国际通用严式记音(音素)+宽式记音(音位)词汇词汇和词汇学什么是词汇词汇是一种语言里全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词汇词) *固定短语(成语谚语等)是词的等价物思考:为什么词汇里包括固定短语? 1 结构具有凝固性. 固定短语虽然是由几个词组成的,但不能随便拆开或改变,是造句的最小单位. 2 意义具有整体性. 固定短语和词一样,它的意义不等于组成单位意义的简单相加. 3 功能相当于词.什么是词汇学1 定义:词汇学是研究语言建筑材料-词汇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词汇发展的内部规律,即认识词汇内部结构、组成、分类、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词的性质、结构、意义、分类、作用等.2词汇学的分支学科:描写词汇学,历史词汇学和词汇学1 描写词汇学: 研究某个时期的词汇系统的学科. 2 历史词汇学: 研究词汇的产生和发展,即从历史上去研究词汇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的学科. 3词汇学: 从理论上对词汇进行研究,即研究词汇的一般理论的学科.词汇的性质:系统性和民族性1 词汇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2 词汇具有系统性A 上位词与下位词B 对称系列词3 词汇具有民族性A 不同语言中的词在音义结合上有差异B 各种语言往往用不同的语言单位表达同一概念。 C 各种语言中词汇中的上下位不对称(例如brother)词汇的分类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根据词在词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划分)1 基本词汇词汇中最稳固的核心部分,是被人们长期使用着的那部分词,是构成新词的基础。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A 全民常用性B 历史稳定性C 构词的能产性2 一般词汇词汇中除去基本词汇之外的所有成员。外来词、方言词和古语词1 外来词从其它民族的语言中吸收来的词,又叫借词。按借用的方式,可分为四类:A 音译型 B 意译型用本民族的语言材料把外语词的词义翻译过来构成的词。(例:美学)C 音译加意译(例:芭蕾舞 ballet)D 半音译半意译(例:New deli 新德里)F 音译兼意译(例:vitamin-维他命)2 古语词古代书籍中流传下来的词语。 A 历史词语 太守 知府 尚书B 文言词语 之 也 兹 此致3 方言词被普通话所吸收的来源于方言区的词语。(例:阿飞 坎儿)专业词语、阶级习惯语1 专业词语又称术语,它指的是各种行业、各门学科的专门用语。术语特点: A 单义性 B 无感情色彩2 阶级习惯语在某种社会集团中通行,并不普遍地为其它社会成员所使用的特殊词语。A 阶级习惯语B 隐 语C 禁忌语词和固定短语词和词的构成1 词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A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单位或要素.但语素不能独立运用.)B 词是最小的造句单位(区别词和词组,一般采用“插入法”)2 词的构成词由是语素构成的.A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B 语素的分类 a 自由语素、粘着语素(根据语素的构词能力的不同而划分)自由语素是既能单独成词,又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例:red-reddish)故自由语素又称为成词语素粘着语素是只能跟别的语素在一起才能成词的语素,这只能出现在复合词或派生词里,作为复合词或派生词的一个构词成分。又称为不成词语素。样 核 睛-实语素子 儿 家-虚语素 b 词根语素、词缀语素、词尾语素(根据语素在词的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划分)词根是一个词的核心,是该词词汇意义的基本组成部分。(例:interact action)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的语素,它一般给词根增加附加性的词汇意义或表达某种语法意义。(例:dis-)词缀可分为前缀、中缀、后缀.(根据词缀对于词根的相对集团,)词尾是粘附在词根或后缀之后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语素. 词尾是相对于词干(词根+词缀)而言的.(例:readers)*词缀与词尾的区别:词缀是构词语素,在这个词根上有无这个词缀代表的是不同的词;词尾语素只是构形语素,词尾的变化只是表示词的不同形式,并非构成不同的词;3 构词法与词的结构类型A 构词法指语素构成新词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合根法指词根语素组合起来造成新词(复合词)的方法.(例:人民 公民)附加法指给词根语素添加词缀以造成新词(派生词)的方法.注意:给词根语素添加或变换词尾也属于附加法,但属于构形法.减缩法在固定词组中选择一定的语素或音节、字母来构造新词的方法.(例如彩色电视机-彩电;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B 词的结构类型:词的结构类型是根据词干内部语素的组合关系来决定的。 a 单纯词词干由一个词根构成的词。(例:人) b 复合词词干由两个以上词根语素构成的词。(例:感情 深入) c 派生词词干由词根与词缀语素组合后产生的词。三种情况:词根+后缀 前缀+词根 前缀+词根+后缀 d 缩略词用减缩法构成的词。固定词组(例:成语、惯用语、谚语、专有名词等)概念:固定词组是词的固定组合,是大于词而在句中的作用相当于词的词汇单位。所谓固定组合,是指它的结构不能随意改变。说它在句中的作用相当于词,是指它的性质和功能跟词一样,具有一个完整的意义,能够独立运用,是语言中的造句单位。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1 成语的特点:A 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a 成分不能随意调换 b 成分次序不能随意颠倒 c 不能随意插入其它成分B 表示一个整体的意义C 作用相当于词2成语的运用A 了解其整体意义B 掌握其感情色彩 惯用语是人们口头上经常使用的固定词组,它的结构较为短小,汉语一般是以三个 音节组成的动宾词组。(例:背黑锅)专有名词 词义词的词汇意义什么是词义词义是以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和主观评价,以及词在特定的使用范围内所产生的意义。1 词义是通过语音形式表达出来并固定下来的。2 词义和客观事物的联系:词义和客观事物是一种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注意:A 词义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首先,词义通过人脑的抽象思维活动对客观事物作出的概括反映。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其次,同一事物可以用不同的词义来表达。“死”:“去世、死亡、丧命、逝世、完蛋” B 词义与客观事物有密切的联系思考:客观存在的事物是词义形成的基础,那么,有些词如“神仙、上帝、魔鬼”之类是否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呢?答:这些词义是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对客观事物一种错误认识而形成的臆想,但它们仍然离不开客观存在的事物, “神仙、上帝、魔鬼” 不外是人的化身,只是对人的形象做了某些加工而已。词义的构成:词的词汇意义由若干层次上的意义融合而成的。1 词的理性意义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客观事物概括而形成的意义。它以概念为基础,又概念义。(概念义是词汇意义的核心部分)词的概念义分析:词的概念义可以分为表示对象特征(或事物、行为、性状特征)和表示适用特征两个方面。 对象特征:指词的概念反映事物一般本质特点的内容。例:黑板:用来书写的 或长或方的 黑色 硬 板。 2 词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褒义词表明说话人对该词所表示事物持赞许的态度.贬义词表明说话人对该词所表示事物持贬斥的态度. 中性词则并不特别表示说话人的感情.3 语体色彩词在运用于特定语境中所产生的表现不同语体特征的附加意义.语体色彩分两类:书面色彩(词义比较文雅、庄重、严密)公文体 政治体 科技体 文艺体口语色彩(通俗易懂、明快自然)4 形象色彩构成要素只起形象识别的作用,给人一种强烈的形象暗示,并影响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例:神女峰;桃红)词义特点: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1 词义的概括性:词义是对所指对象的抽象概括,而不是指一个个的具体对象.3 词义的模糊性:词义所概括的范围往往缺乏明确的界限(例:上午;大)4 词义的民族性A 一个词的意义所概括的范围大小不同B 词义的上下位词不同C 词义的感情色彩有别义素和义素分析法义素义素是借用分析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的方法,对义项进行再分析,得到的构成词义的最小单位或语义特征。(义项:是词典中解释词义的单位,一个意义列为一条解释的项目)义素集合在一起时,才表现为一个词或义项的意义。义素分析的方法和程序1 义素分析的方法对比法(拿一群词(处在一个共同的语义场中)放在一起从意义上进行对比)2 语义场在语义上处于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词语也处于一个场中3 义素分析的程序: A 确定对比词群 B 确定共同义素 C 确定区别义素D 给出义素矩阵例:“椅子、凳子、沙发”义素分析 语法什么是语法(词法+句法)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中词的构成与变化的规则与组词成句规则的总和。1 词的构成与变化的规则:词的构成规则构词法; 词的变化规则构形法2 组词成句的规则(句法)a. 由词组成词组或短语b. 由词或词组组合成句子.语法的各级单位语素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 词 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短语 词组 词与词的组合,分为固定短语和自由短语两类 句子 语言中具有一定语调,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最小的使用单位。 句组句群、句段、超句体 表达一个完整意思、大于句子的语言片段。语法的性质和特点:抽象性、稳固性1 抽象性(语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语法的抽象性与词汇的抽象性抽象的对象不同 词汇:事物语法:句子抽象的依据不同 词汇依据的是意义;语法依据的是单位间的关系 理解语法的抽象性应从两方面着手:语法关系的抽象性 语法单位的抽象性2稳固性 稳固性指语法的基本格局未变; 稳固性不是不变性; 稳固性是相对于语音词汇而言的语素和词语素和语素变体1 语素2 语素变体=语音变体+语义变体语素的语音变体:在语音方面形成互补关系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的结合体往往便是同一语素的语音变体(例“一”)语素的语义变体:语义上可能有一些变异(义项)词和词的构成 (汉语)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而且还是词根语素) 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复合:词根+词根;派生:词根+词缀)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1) 并列式 (书本) (2) 偏正式 (树叶) (3)述宾式 开车 (动词+名词动宾式) (4) 述补式 (走开) (动词+副词动副式)(5) 主谓式自由和粘着一个语言单位如果加上一定的语调等条件可以独立成为句子,即可以单说,这样的形式就是自由形式,否则就是粘着形式。 所有的自由语素都是词,但词不一定都是自由形式,大多数虚词都是粘着的。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语法手段:把具有共同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形成的类就是语法手段语法形式:表达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任何语法形式所表达的意义都是语法意义。语法手段:把具有共同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形成的类就是语法手段。常见的语法手段:语序,虚词,附加法,内部曲折,异根,重叠,语调1 语序利用词或词组在语言结构中的排列顺序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2 虚词又称功能词或辅助词,指基本上没有词汇意义而专门表示语法意义的词。3 附加法用增加或替换词尾或词缀造成词尾变化的方法.(变化的对象:词本身:词尾或者词缀)内部屈折利用词根语素语音的部分变化来造成词形变化的方法(内部曲折变化的对象是:词本身:词根语素)A 利用元音变化:toothteethB 利用辅音变化:spend-spentC 利用声调音长等非音质音位的变化5 异根:利用历史来源不同而词汇意义完全一样的不同词根表达同一词的不同语法意义的方法。(good-best)(英语中的一些特殊变化,用一般语法无法解释的现象)6 重叠:用词根语素或词干的重复出现来造成词形变化的方法7 语调:运用语音高低升降变化来组织词语,使之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综合手段与分析手段1 综合手段利用词自身的语音形式变化(内部曲折、附加法)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这些变化是综合利用了词的内部语音形式的可能性2分析手段利用词和词的关系表示语法意义的所有手段叫分析手段。(语序、虚词、语调、重叠发生在词与词之间的外部联系上)综合手段(英语)和分析手段(汉语)有相互补充的关系。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1 语法意义:指语法形式在组织一定语法单位的过程中产生的意义。语法意义的特点:A 语法意义是高度抽象的意义B 语法意义必须是语法形式体现出的意义(施事 受事 工具)语法意义可以概括为两大类范畴:词法范畴综合手段词形变化性、数、格、时、体、态、人称句法范畴分析手段语序、虚词、语调等3 语法范畴:把某些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意义概括起来形成的类别(单复数、阴阳性)(概括有共同特点的语法意义)(是对语法意义的概括,语法范畴我们可以理解为即使语法意义的两大范畴:即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语法范畴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表现出来。 性 gender:阴性、阳性、中性 数 number:单复数 格 case:主格、宾格、所有格、工具格、方位格 时 tense: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 体 aspect:一般进行完成完成进行 态 voice:主动态/被动态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及其类型1 什么是句法结构是词和词、词和词组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组合起来所形成的结构单位。一个句法结构通常称为一个结构体。2 句法结构的类型:主谓 述宾 述补 偏正 联合 同位 兼语 连谓 介宾 所字结构 方位句法结构的层次性1 什么是句法结构的层次性语言单位之间由于组合次序的先后而形成的层层包容的关系。层次分析法(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 )又叫二分法1 定义:根据句法结构中每个单位先后组合次序依次找出直接成分的方法。显性句法结构和隐性句法结构 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显性结构指的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制约形成的相连成分间的单一的句法结构关系特点:成分之间是连续的成分间的关系是单一的成分间的关系必须是直接成分关系隐性结构显性结构所不能包容的非连续性间接成分间的语义关系特点:成分之间可以是非连续的可以是间接成分间的关系一个成分可以和其它成分发生多种关系 显性意义与隐性意义显性意义:句法的直接成分间由语法形式表现出的各种语法关系。如主谓、述 宾等。隐性意义:隐藏在显性意义之后的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动作与施事、动作与受事、动作与结果等关系。显性意义与隐性意义的对立统一显性意义与隐性意义同时存在于句法结构中,互为依存,显性意义是一种表层的语法结构关系,隐性意义是一种深层的语法结构关系,显性意义与隐性意义并非对立的关系,主语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或工具、结果等:句式变换与歧义句式:又叫句型,是句子的句法结构模式同义句式与变换转换同义句式能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深层意义的若干句式转换同义句式之间变来变去的关系,运用一定的规则把一种句式变为另一种句式的方法运用转换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转换必须在深层意义不变的基础上进行,转换允许表层意义句法意义的改变转换是对具体句子进行转换,只能改变词和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不能替换实词本身转换有一定的规则,需要运用一定的手段:移位:指句式构成成分的相对位置的改变替换:主要指虚词语调等语法成分的换用(“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添加:主要指语法成分的增加删除:主要指去掉一些语法成分歧义:又称多义;某种语言现象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实际上对它有不止一种的解释。 歧义必须以同形为先决条件歧义类型口头歧义(同音词)书面歧义(词汇歧义与组合歧义)词汇歧义主要是由于词的多义所造成的组合歧义:语法组合歧义(一般歧义结构以二重歧义为主)1 词类不同(例:菜不热了)(V or adj)2 词和结构同形3 结构关系不同(进口彩电)(主谓or偏正)4 层次组合不同(一个工人的建议)语义组合歧义词类组合1 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不同2 名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不同消除歧义的手段语音制约:1轻声 2声调 3重音 4停顿语法制约语义制约上下文制约语境制约语言的发展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什么是语言的发展:语言结构要素的历史变化,也就是语言在保持其基本面貌的同时,新的结构要素的产生和旧的结构要素的消亡,使语言日益丰富、完善、精密,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口语是诉诸听觉的,书面语诉诸视觉的.口语是边想边说的,句子比较短小,结构简单,常有重复、颠倒、脱节、补说,还有口头禅、废话等;书面语是写给人看的,不受时间限制,可以修改,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句子较长,不允许重复、颠倒.口语变化较快,书面语变化慢;在一定情况下会产生言文脱节现象.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语言中的变化首先是从口语的变化开始的.书面语产生后对口语有反作用,使口头形式定型化严密化.语言发展的原因语言发展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1 社会发展推动了语言的发展A 新事物新概念(例:克隆)B 新思维新语法2 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推动语言的发展方言的产生是社会分化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后形成的语言的分化和统一是语言发展中两个基本过程.3 民族之间的接触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结构要素之间的制约关系:语言结构要素(语音 词汇 语法)的矛盾引起语言的发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渐变性不平衡性1 主要指语言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词汇发展速度最快,因为它和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2 词汇内部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基本词汇是非常稳定的)3 语言发展演变的速度不是匀速的语言的分化和统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和社会方言,都是语言分化的产物,民族共同语和标准语的形成,都是语言统一的结果.语言的分化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分支,它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决定语言之间是方言还是语言这不是由语言自身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因素,也即政治上的分合情形来决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春节后返京安全培训
- 城市交通规划合同续签咨询重点基础知识点
- 工厂人员技能与安全培训体系
- 车辆配件购销合同协议
- 超市零食承包协议合同
- 选秀球员青训合同协议
- 车位兜底代理合同协议
- 进境维修物品担保合同协议
- 通信销售总包合同协议
- 公司入职培训
- 《致大海》00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16章 智慧物流与海外仓
- 《游园不值》1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广东省广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防藏药的护理措施
- 高中物理 选修一《机械振动》大单元教学设计
- PLC在建筑物自动化和智能化中的应用
- 第11课《及时治小伤》教学设计
- 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
- 神经外科轮转出科小结护士
- 体育运动中的功能性训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