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考试大纲.doc_第1页
心理学考研考试大纲.doc_第2页
心理学考研考试大纲.doc_第3页
心理学考研考试大纲.doc_第4页
心理学考研考试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考研考试大纲心理学考研 2009-09-19 17:03 阅读26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普通心理学 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认知过程 2情绪、情感和意志3能力与人格(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2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三)心理学的发展简史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哲学的影响;生理学的影响。2主要的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学派;机能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垮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学派。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神经系统的构成1神经元2突触3神经系统4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二)脑的结构与功能1脑的结构2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3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三)脑功能学说 1 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三、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编码3感觉的测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费希纳对数定律;史蒂文斯幂定律。(二)视觉1视觉刺激2视觉的生理机制3视觉的基本现象:色觉;视觉对比;马赫带;视觉适应;后像;闪光融合。(三)听觉1听觉刺2听觉的生理机制3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1皮肤感觉2嗅觉和味觉3动觉4平衡觉5内脏感觉 四、知觉()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二)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 形状知觉2 大小知觉3深度和距离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五、意识和注意()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功能3无意识现象4 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种类与特征3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认知理论 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认知理论: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认知资源理论;双加工理论。(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分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编码六、记忆(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提取4工作记忆(四)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遗忘的含义;遗忘的进程;遗忘的原因。(五)内隐记忆1内隐记忆的含义2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4 思维的种类5思维的过程(二)概念 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结构4概念的形成(三)推理1三段论推理2条件推理(四)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与基本过程2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式;启发式。3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成分3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和想1表象:表象的含义;表象的特征;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2想象:想象的含义;想象的种类。八、语言与言语()语言与言语概述1语言与言语的概念及其特征2语言的结构 3言语的种类4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二)语言加工的生理机制1言语的发音机制2语言加工的中枢机制(三)语言的理解1语音知觉2词汇的理解3句子的理解4文本的理解5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 九、动机与意志()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 2动机的功能3动机的种类 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 2需要的种类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三)动机理论1本能2驱力理论3唤醒理论4诱因理论5认知理论(四)意志行动1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2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3意志行动中的挫折:挫折的含义;挫折情境的形成;挫折的反应;挫折的承受力。4意志的品质十、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概述 1 情绪、情感的含义 2 情绪、情感的功能3 情绪的维度和两极性4 情绪、情感的分类(二)情绪的生理机制1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2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三)表情1面部表情2体态表情3语调表情(四)情绪理论 1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2坎农一巴德学说3认知理论(五)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十一、能力(一) 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3能力、才能与天才(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2能力的结构(三)能力的理论1能力的因素说2能力的结构理论3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个体差异1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3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气质与性格1气质概述:气质的含义;气质的类型;气质理论2性格概述:性格的含义;性格特征(三)认知风格1场独立性场依存性2冲动型一沉思型3同时性一继时性(四)人格理论1特质理论2类型理论(五)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实验心理学考查目标1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2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3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一、实验心理学概述()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 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3实验设计与实施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5研究报告的撰写 二、心埋实验的变量与设计 ()心理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二)心理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1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2因变量的种类与控制3无关变量及其控制(三)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 2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3准实验设计4真实验设计:完全随机单因素设计;完全随机多因素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四)实验研究的效度1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2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3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三、反应时法()反应时概述1反应时的研究意义和历史发展2反应时实验的种类(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2机体因素(三)反应时技术及其发展1反应时技术减法法;加法法;开窗实验。2反应时技术的发展四、心理物理学方法()阈限的测量1极限法:极限法的特点;绝对阈限的测定;差别阈限的测定;极限法的变式。2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的特点;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的测定;误差的控制。3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恒定刺激法的特点;绝对阈限的测定;差别阈限的测定;不肯定间距的不稳定性;恒定刺激法的变式。(二)心理量表法1量表的类型:直接量表和间接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心理量表的评价。2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感觉比例法;数量估计法;制作等比量表应注意的问题。3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差别阈限法;感觉等距法;评价量表。4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三)信号检测论1信号检测论的由来:电子侦查系统中的信号检测问题;人类感知过程的信号检测问题。2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统计学原理;最优决策原则。 3辨别力指数d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4信号检测论的应用:有无法;评价法;迫选法。五、主要的心理学实验(一)听觉实验1听觉现象的测定:声音的心理特性;声音的掩蔽;听觉疲劳与适应2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声音方向定位线索;听觉空间方向定位的实验方法。3语音知觉实验:语音及其声学特点;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二)视觉实验1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视敏度的测定;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 2颜色视觉: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三)知觉实验1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2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大小恒常性实验;形状恒常性实验。3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空间知觉实验;运动知觉实验。4知觉与觉察实验:无觉察知觉的测定;盲视的实验。 (四)学习实验1条件性学习实验2认知性学习实验(五)记忆实验 1感觉记忆的实验2短时记忆的实验3长时记忆的实验4工作记忆的实验 5内隐记忆的实验(六)情绪实验1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2面部表情的测3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七)注意实验1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2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3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4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1概率2正态分布3二项分布4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5抽样分布 (二)参数估计1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2总体平均数的估计3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三)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原理2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3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4方差齐性检验5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四)方差分析1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4两因素方差分析5事后检验(五)回归分析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 3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六)卡方检验1拟合度检验2独立性检验(七)非参数检验 1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2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三、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3经典测量理论和真分数理论模型(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1测量的信度:信度的定义;信度系数的估计;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2测量的效度:效度的定义;效度的估计;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3信度和效度的关系(四)心理测量的误差 1测量误差的定义 2测量的随机误差来源及控制3测量的系统误差来源及控制4测量误差的估计(五)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1题目的难度2题目的区分度3题目的综合分析和筛选(六)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1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2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3题目编制技术(七)心理测验的施测 1测验的设计 2施测的程序和步骤(八)测验常模1常模与常模团体 2分数转换与合成 3常模的编制 4几种常用的常模 (九)标准参照测验 1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2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3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4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十)心理测验理论的新发展1经典测验理论的局限2项目反应理论 3概化理论 4测验等值 四、心理测验的应用()成就测验 1成就测验的定义2成就测验的编制 3成就测验的标准化 (二)智力测验1智力测验的定义 2个体智力测验 3团体智力测验 (三)能力测验1能力倾向测验2特殊能力测验 3创造力测验 (四)人格测验1人格测验的定义2自陈测验3投射测验 4情景测验 (五)其他常用的心理测验1心理健康测验 2态度测验3兴趣测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2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3能够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个体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一、发展心理学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横断研究 2纵向研究 3聚合交叉研究 4双生子研究 (四)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1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3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4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1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 (一)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1染色体、DNA和基因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 4显性和隐性基因 5遗传疾病 (二)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 1胎儿的发育过程 2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四、婴儿心理发展()婴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三)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1动作发展的规律 2动作发展的阶段 3动作发展的训练 (四)婴儿言语的发展 (五)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1婴儿感觉的发展 2婴儿知觉的发展(六)婴儿气质的发展 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 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七)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1婴儿的情绪发展 2婴儿的依恋 3早期同伴交往五、幼儿心埋发展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三)幼儿的游戏 1游戏理论 2游戏种类及其发展 (四)幼儿语言的发展 1词汇的发展 2句子的发展 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五)幼儿认知的发展 1记忆的发展 2思维的发展 (六)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心理理论 2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3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 4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5同伴关系、六、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 (一)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 (三)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1书面言语的发展2内部言语的发展 (四)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1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2元认知及其发展 (五)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发展 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3品德发展 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二)生理发育1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 (三)认知发展1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2辩证思维的发展(四)自我发展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五)社会性发展1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反社会行为(六)情绪 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2常见情绪困扰3情绪调节的ABC理论八、成年期心理发展()成人期发展任务理论(二)认知发展1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认知老化的代表性观点 :感觉功能理论;加工速度理论;抑制理论;工作记忆理论。(三)人格发展 1自我发展理论 2稳定性与可变性(四)生命的终结 1死亡的意义2死亡焦虑 3临终心理 4死亡应对 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二、学习及其类型()学习的实质与作用(二)学习的作用(三)学习的分类1学习主体分类2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3奥苏伯尔的学习性质分类4学习结果分类: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我国的学习结果分类。三、学习的主要理论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说;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3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早期探索;班都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的完形一顿悟说;托尔曼的认知一目的说;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2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 :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三)学习的建构理论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3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4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四、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1学习动机的答义 2学习动机的分类 3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习动机的培养 2学习动机的激发 五、学习的迁移 ()学习迁移的实质与作用1学习迁移的实质 2学习迁移的分类 3学习迁移的作用(二)学习迁移的主要理论1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2学习迁移的现代理论(三)学习迁移的条件与促进 1学习迁移的条件 2学习迁移的促进 发展心理学分析:在6门考试科目中,也许最让考生为难的是发展心理学,因为其知识点涉及多种教材,同时既有本学科基本知识又有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从所列知识点的体系看,显然大纲所依据的蓝本是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但光看这本书远远不够,有多处知识点这本教材都没有涉及,如:(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1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一)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1染色体、DNA和基因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3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4显性和隐性基因5遗传疾病(二)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1胎儿的发育过程2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以上知识点与刘金花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刚好一致。另外有多处知识点是现有教材都不具备的,如:1、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心理理论是20多年来西方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前沿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也是近5年来大陆学者非常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它的意义在于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心理学实验范式,进而推动了该学科的发展。2、认知老化:认知老化是限制老年人工作活动能力和降低其生活独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表现为感知速度减慢,工作记忆下降,抑制无关刺激影响的能力减弱,现场依赖性增强等。解释认知老化的理论有多种:感觉功能理论把认知老化归之于老年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功能衰退的结果;加工速度理论,Salthouse 提出的认知老化的加工速度理论( PST),假设许多认知任务都受少数一般加工限制的影响, 加工速度是年龄相关的关键性一般加工限制, 系成人年龄与认知成绩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 并遵循限时机制和同时机制而运作: 随着加工速度的慢化, 个体同时加工的信息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造成较差的认知成绩. 工作记忆理论认为工作记忆年龄差异的本质在于任务加工成分的差异。工作记忆的年龄差异可能是造成一系列认知作业表现年龄差异的原因抑制功能理论,由Hasher 和Zacks 1988提出抑制能力降低的假设,认为工作记忆的年龄差异是由于老年人对无关刺激的抑制能力减退造成的。Chiappe和Hasher 等在对存在阅读困难的不同年龄被试进行分析后发现,与年龄相关工作记忆能力的降低来自于抑制控制效能的降低, 而非工作记忆容量的衰退。Sweeney 等对被试的眼球运动进行观察,发现老年被试的空间位置信息记忆的准确性和青年人一样;但当存在视觉干扰时,老年被试有意抑制眼球运动的能力却有显著的降低。教育心理学分析:教育心理学所列知识点应是本学科基本知识,一般教材都能涵盖,邵瑞珍的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体系与大纲很一致,但邵瑞珍已经过世了,看来没有机会参加命题了;资深而权威的冯忠良的教育心理学(人教版)就很值得一看了;陈琦的教育心理学(北师大版)有广度有深度,看一下也可。但有个问题,对同一知识点,不同教材触及的广度和深度是不样的,应该看到什么广度和深度,大纲上是看不出的,最好办法是有时间可以多看点。心理统计与测量考查目标1正确理解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方法 2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3掌握各种测量理论和各种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对其结果进行解释。一、描述统计()统计图表1统计图 2统计表(二)集中量数1算术平均数2中数3众数(三)差异量数1离差与平均差2方差与标准差3变异系数(四)相对量数1百分位数2百分等级3标准分数(五)相关量数 1积差相关2等级相关3肯德尔等级相关4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5相关二、推断统计()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1概率 2正态分布 3二项分布 4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 5抽样分布 (二)参数估计 1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 2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3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三)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原理 2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3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4方差齐性检验 5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四)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 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4两因素方差分析 5事后检验 (五)回归分析 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 3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六)卡方检验 1拟合度检验 2独立性检验 (七)非参数检验 1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2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三、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 3经典测量理论和真分数理论模型(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1测量的信度信度的定义;信度系数的估计;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2测量的效度效度的定义;效度的估计;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3信度和效度的关系(四)心理测量的误差 1测量误差的定义 2测量的随机误差来源及控制3测量的系统误差来源及控制4测量误差的估计(五)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1题目的难度2题目的区分度3题目的综合分析和筛选 (六)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1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2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3题目编制技术(七)心理测验的施测 1测验的设计 2施测的程序和步骤(八)测验常模1常模与常模团体2分数转换与合成 3常模的编制4几种常用的常模 (九)标准参照测验 1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2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3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4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十)心理测验理论的新发展1经典测验理论的局限2项目反应理论 3概化理论 4测验等值 四、心理测验的应用()成就测验 1成就测验的定义2成就测验的编制 3成就测验的标准化 (二)智力测验1智力测验的定义 2个体智力测验 3团体智力测验 (三)能力测验1能力倾向测验2特殊能力测验 3创造力测验 (四)人格测验1人格测验的定义2自陈测验3投射测验 4情景测验 (五)其他常用的心理测验1心理健康测验 2态度测验3兴趣测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 普通心理学 100 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70 分 实验心理学 60 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 7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65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 10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30 分 简答题 5小题, 每小题1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