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与情感态度价值观.doc_第1页
文言虚词与情感态度价值观.doc_第2页
文言虚词与情感态度价值观.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虚词与情感态度价值观 迎河中学 陈雁内容摘要 文言虚词数量虽然很少,高考考察的只有常见的18个。可是它在文言文中用法灵活多样,一个虚词往往有好几种用法,好多种解释;使用频率也比实词高;语法功能也比实词强。文言实词虽然数量多,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借助文言虚词的帮助(组合、联结、修饰、辅助等)才能组成完整的句子。而且很多文言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实现都离不开文言虚词的帮助。本文就从这一角度展开了论述。关键词 文言虚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教学一直以来都呈现出低效无趣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文言虚词与我们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差别太大,又多分布在不同的篇章文本中,没有可把握的系统性,而且因虚词本身具有“一词多义”、“ 一词多用 ”和“一词多性”的特殊性,所以学生很难把握。而我们也知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的三大目标之一。从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是育人的根本目标。先阶段高中语文教材现代汉语文本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很容易达到。可是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本因使用的是文言文,文本中的这一目标实现起来便困难很多。而作为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要想让学生深入透彻的把握文本中蕴涵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必须要借助文言虚词的帮助。换句话说,要想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把握文言文中蕴涵的情感、作者的态度及价值取向,就一定要学好文言虚词。因为它们是把握人物形象的关键,了解作者情感及意向的钥匙。例如项羽之死“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一句中的“遂”是“于是、就”的意思。这是一个表示连接关系的连词。虽然没有实际意思,却是把握人物形象,揣摩作者情感态度的关键。有了“遂”,西楚霸王的骁勇善战,极度自负便显露无遗,项羽这一人物也随之从文本中跳跃出来,变得栩栩如生,形象可感。没有“遂”便失了这层意思。既然虚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关系这么密切,那么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呢?结合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我们觉得可以从下面两方面入手:一是对表语气的文言虚词要关注它所表达的语气及态度。我们知道,语气词虽然没有实际含义,但却是理解文本的关键。很多句子没有语气词和有语气词表达的意思是有很大区别的。而这写语气词中就潜藏了人物性格,作者的情感及态度价值观。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我们都知道这是烛之武的一句牢骚话,有了语气词“矣”,烛之武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读者就能知道,原来英雄也和我们凡人一样,有不满也爱发牢骚。正是语气词“矣”把烛之武和读者的距离拉近了。了解了烛之武,读者就会爱上这一人物,进而就会学习他具有的临危不惧,爱国的精神品质。二是对表语法功能的文言虚词要弄清它所表达的关系。文言文中还有一类虚词是表语法关系的,这类虚词和上类虚词一样有着重要作用。过秦论的“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中的“然”在这句中是表转折关系的虚词。这个转折连词表明了秦亡原因不是因陈涉比六国强大,而是因不施仁政。细细品味这一连词我们还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懂得“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由上可见,学习文言虚词有助于我们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根本目标。而把握了文本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过来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往学生怕文言文,就是因为我们只教字词,剥夺了学生把握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