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那一片灵动的月华评张虹琴水调歌头绍兴文澜中学 赵卓青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听课总会有一种审美疲劳。就像看风景或是电视剧,左看右看,大同小异;上看下看,如出一辙。就像韩剧看了又看,终于不想看了。有一天静想了一下,原来那些课太雷同了,都是同一套路,也有完美的,一环套一环,课堂如流水行云,潺潺直下,但完美得就像是假的,于是腻了。(其实我也上过这样的课,因为要力求不砸场,所以事先操练N次,练到激情全无,怨气横生。所以虽然在这样乱弹,心里还是理解的。)语文课的灵气与活力哪儿去了?有时听课时,我还真盼望谁来个小插曲(罪过啊,天下最毒妇人心哪。上课的兄弟姐妹,饶恕我吧),给课堂一点灵动。这次听课时,还真遇到了。张虹琴,水调歌头。一个是我熟悉的姐妹;一首,是我狂恋的佳作。在衢州的赛场上,演绎了一片灵动的月华。灵动之一:破洞生花 从心底讲,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选择,这个灵动,我宁愿张虹琴没有。幸好结果尚佳,所以它成了锦上之花,今天还可以拿它说说话。在课堂抒情的、漂亮的、流畅的进行到半时,虹琴运用她美好的声音范读了(听她朗读是一种享受,可与刘飞耀媲美)。也许是过于忘情了,她竟然漏了一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听课教师立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他们和我一样,有疑惑的,有为她焦急的,也有急切的关注她如何处理的。(我那时的反应是:将嘴型调整为O ,心上升到喉咙口,手心开始启动冒汗机制。)下面的骚动显然惊动了她,她愕然了一下,又读下去了。虹琴的朗读打动了学生,学生自发的鼓掌、颔首、微笑(也许有学生也发现了老师的错失,出于对老师的爱护,他们选择了缄默感谢孩子的爱,也悲哀于这样的成熟)。张老师说:还鼓掌吗?老师漏读了一句话呢。(我当时想:勇于认错还是好孩子。比那些当没事发生的强多了。这对孩子还是做人的教育呢。)同学们说,这两句能漏吗?学生们马上研究词句,认真的思索起词句下面的含义来。妙啊,一个差错,不但没有让老师方寸大乱,反而成为一个新的切入点,引导了学生自主发现的思维。(当听课老师在猜测张老师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破洞生花时,我将嘴与心与手调节到正常状态,开始笑出了声。)王曜君老师点评时,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我当场就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恭恭敬敬、端端正正的抄下:“有些老师,面对的是学生,眼里闪烁的是教案。”是啊,预设总是思维的结晶,是老师对文本、学生、课堂研究后的最佳设计,没有精彩的预设,哪有精彩的生成。但问题是,有一些老师只会死死咬住预设,不敢越雷池一步,课堂一旦生变,或漠然置之,或心慌意乱。往往对产生的“异”绕道而行、讳莫如深。殊不知没有自然的生成,就意味着课堂没有创造和发现;没有灵动的课堂,就没有学生的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张老师的急智告诉我们:教师只要自然的随学路改变教路,那么破洞一样能开出美丽的鲜花。就像有位评委这样评价张老师:如果漏句是事先预设,足见其智慧;若漏句是差错,更见其智慧。至于怎样才能有急智,我想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了。灵动之二:以外养内新课标颁布以来,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语文课程的拓展,自然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但后来演变至“无拓展便非好课”,拓展若洪水泛滥,也便不得不令人担忧。我们看到有一些课,文本尚未细读,语言尚未品味,便飞也似的冲进拓展里去了,于是,“大语文只剩下了大,语文没有了”(李海林教授言)。语文课一时呈现出“以内养外”之怪现象乱耕生活、思政、科学、历史之田,荒了文字、文学、文化等自己之地。这样的拓展,是“作秀”,是“表演”。巴班斯基说“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凡是与学生“学”无关的课外拓展都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语文课的拓展,中心只有一个语文本身。真正的拓展,应该强化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更好的深化发现的成果。它应该有度、有效、有法。我们来看一下水调歌头的拓展。拓展之“有度”。教学过程行进到“赏析词格”之时,张老师引进了两首诗李白之把酒问月与月下独酌。诗挺长的,很怕她会像通常处理的一样,又在那儿集体朗读、个别朗读,说体会谈发现。想不到她只将其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用红色强调出来,与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简单比照。就投影“向上看一首诗的继承,可知其推陈出新之妙;向下看一首诗的影响,则可见其衣被百代之力(周啸天)”,轻轻巧巧的入正题去了。要用则用,用完则弃,真有点古人所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之感。后来听人批评说,这两诗大可不必引入。虽然也有点赞同,但我更感谢张老师的这个拓展。因为她给我们演示了拓展的重要原则有度。拓展的基点是文本,拓展的材料围绕文本,材料的运用还是应该围绕文本。引入的材料,只需用其所需,不必追求完整,否则会舍本逐末,以致于“内”、“外”紊乱。拓展之“有效”。语文课的拓展应该是以外养内。教学中的拓展所起的作用应该辅助课堂教学:例如活跃学生思维,增强思维深度、扩大思维广度;将文本内外的语言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活泼的语文学习环境;增强课堂的文化性,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需求,引导学生寻找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域。这样的拓展是有效的。张老师有两个拓展环节是这方面的典范。其一,引进“芭蕉事”。那个关乎诗、情的故事娓娓道出,老师匠心独具,此故事既点出 “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文学手法,引导了学生“品诗”之法;同时,又将文本内外的语言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当学生知道了“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其实是因为“是君心事太无聊”后,要体味出“不关我月,是君离愁别恨太浓郁”便水到渠成了。其二,是课堂将近尾声时,张老师用仿句拓展:千年后,你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轻轻叩我额头,当地一弹,挑起回音袅袅,我明白_。这个拓展,关注点在于了解学生读了诗歌的体验,用来提升学生对文章的发现,关注的是文本和学生的体验。且题干语言诗意,也是一种有效的演示与拓展。但可惜的是,没有精彩的回答,我想,或许换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可能会更有效些。拓展之“有法”。我觉得,拓展也是需要方法的。倘若拓展永远是课堂结尾处引入若干材料,形成1+1的形式,那未免也令人生厌。拓展,最好“随风潜入夜”,入池塘则为池水,进海洋则为海水,能自然的融入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最好“无招胜有招”,大音稀声。当然这是理想境界。首先还是想想多些招数吧,等方法多了,熟了,才能见招拆招,摘叶飞花立能伤人(开个玩笑,嘻嘻)。张老师的课堂里,至少用了四种方式:一教师课堂用语做示范。张老师一张嘴,就把好多老师震住了: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党地会掉下好多个“月”字来。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千里婵娟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 哎呀,说得太美了。等等,只是语言美吗?非也非也,细听听,再想想,张老师的话里有多少首古诗呀。这就是课堂最有效的拓展啊。教师的语言,尤其是语文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而言,就是示范,是学习的样板。即使今天张老师语言中的诗情不能被每个学生接受理解,单就那语言中的文学味,也能提高语文的“诱惑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内动力。我自己上课也喜欢插几句古诗,当然,是事先找好的。课堂上则装做无意中随口而出,一段时间后,有家长告诉我两个消息:一,孩子在家开始背古诗,说是课堂上要用,或者是课堂上老师说过这诗;二,觉得语文老师好厉害,要是自己说话也能这样就好了。我很为自己的小伎俩窃喜。你瞧,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又宏扬了文化精髓;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自己的形象分数。一举而多得,何乐而不为?所以,不管学生是否听得懂,先将美好的呈现出来,将孩子的语文视界拓展开来。说不定,学生“跳一跳”,真的摘到了!二引进材料作比较。有些内容,尤其是诗歌,有时候不能一下子读懂。很需要教师运用一些手段指导。比如引进类似的材料作比较,做铺垫。如张老师引进的“谁人多事种芭蕉”故事,既有趣,又有效。学生开心的听故事的同时,自然理解了“移情于景”的写法,鉴赏“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就有基础、有方法了。比较,是品味语言的快车道。三引进资料增深度。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但我总有这样的体会,有些老师的拓展材料,不仅让学生的思维加深,也深深的挖掘了我的脑子。印象深刻的是郭初阳与杨聪两大才子,听到他们引入的材料,总令我感觉自己的阅读量太小、思维能力太差,那种天壤之别让自己羞愧得难以站稳。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名家的文艺评论观点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观点,使得语文进入到文化的深度,语文课堂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使命。当西风东渐,传统文学退缩到只剩下语文课堂时,语文教师的肩膀沉重了。虽然要语文承担有些为难,但总得有人做,只要做了,总会有些效果。张老师所引入的周啸天诗词精品鉴赏的话,虽然难些,但对于座中的某些学生,未尝不是一种兴趣的导向,一种文学鉴赏的引领。或许某天,某位同学真成了诗词鉴赏大师,亦有张老师今日拓展之功。四语言运用练能力。我说的自然是课中两个仿句。这个说得都有些腻了,不必多说了。丰富的拓展穿插在教学流程中,根据教与学的内容目的不同而呈现其丰富多采的形式。课堂因之呈现出灵动的色彩。值得商榷的是,课堂中引用苏轼的“三分诗,七分读,便是十分”有断章取义、曲解原意之嫌,至少不该投影,对学生是误导。建议使用余光中的“一首诗是要读出来,生命才算完成,朗读者要像演奏家一样,把诗歌的潜在生命激发出来,这样才能吸引人。” 灵动之三:匠心独具 在新课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避免课堂脱离“新课程理念”,因此极力倡导课堂要“自然生成”,就不备课、不写教案,以给学生的思维腾出最大的“自由空间”。其实精彩的生成,其基础是教师的预设,好的预设像一条射线,以文本为基点,可延伸,可拓展,甚至可以突破到预料范围之外。这样的预设提供了可延伸的学习场基,才使课堂生成别样精彩。 张老师的预设是课堂精彩生成的基础。她的朗读品味鉴赏拓展,四个环节,粗线条的预设,确立了由浅入深的进程,确立了诗歌学习的方向,给学生的发现提供了平台。比如以下几个设计可圈可点:“何处停顿特别好?” 由朗读的停顿入手切入文本的研读。(朗读环节)“兼怀子由的兼能读出什么?”由小序的词切入情思的研读。(品味环节)“不关我月,是君”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零售药店新人员岗前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客服代表招聘面试题集与答案详解
- 深圳技术工作劳动合同5篇
- 2025年中国花艺设计师认证考试预测题及解析
- 碳排放管理办法法律
- 护士资格证考试血液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查对制度考核试题(答案+解析)
- 评判性思维护理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乡镇林业站护林员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大全
- 2025年血液科VTE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十八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知识科普大赛介绍宣传组织动员备赛课件
- 《汽车文化(第二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化脓性扁桃体炎
- 物业管理服务流程与标准手册
- DB3502∕T 090-2022 居家养老紧急事件应急助援规范
- 精微广大-绘画的功能和种类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绘画
-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课件
- 数据退役方案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2024口腔医学专业考核标准
-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