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98.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辨证:风痰卒中脏腑,萌币清窍。治法:化痰祛瘀,疏通经络。方名:温胆汤(加减)处方:制半夏6克 陈皮6克 茯苓6克 甘草3克 竹茹9克 枳壳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临床效果:临床应用温胆汤方,再作辨证加减,共治疗20余例患者,均获较为满意的疗效。男,53岁,社员。于1976年6月4日下午劳动回家,突然头痛呕吐,昏迷不醒,抬至县医院,查肛温37,血压160/80mmHg,呼吸21次/分,脉搏60次/分,神志不清,瞳孔等大,角膜反射极迟钝,深反射消失,心肺(0),肝脾未触及。初诊以脑血管意外,而予以止血、抗感染、降低颅内压、吸痰、输氧抢救。三天后,开始苏醒。醒后四肢可轻微摆动,无明显定位症状,查脑脊液棕黄色,潘氏试验(艹),白细胞4万/mm3,红细胞10万/mm3,糖50mg%,因而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七天后患者又渐入昏迷,说话含糊不清,喉中痰鸣,四肢能运动,二便欠爽,舌苔白腻,脉弦滑。证系风痰卒中脏腑,蒙闭清窍,治宜化痰祛瘀,疏通经络。投以“温胆汤”方加田七粉6克,秦艽12克,胆南星9克,共服药10剂,神志清楚,说话流利,自诉喉中痰已消除,四肢可抬举,扶起可坐立数分钟,饮食能进,但体倦无力,不能行走,继投上方加用黄芪30克,西党参15克,地龙9克,当归9克 ,补益气血,又进10剂,在别人协助下可进厕所、洗脸、料理自己,共住院22天要求出院,出院时又带回上方15剂继续服用。两个月后随访,患者已活动自如,并能参加一些轻微体力劳动。按:“温胆汤”方源出千金方,方中法夏辛温性燥,功能燥湿化痰,和中止呕;陈皮理气化痰,气顺则痰降;茯苓健脾利湿,引痰湿走下焦而去,甘草和中补土,截痰之源,脾旺则痰无所生,枳壳破气行痰,协陈皮之力。妙在一味竹茹,性甘微寒,清热上扰,虚烦不眠,惊悸呕涎等症。此用以治疗风痰卒中脏腑,蒙蔽清窍之证,亦每收良效。399.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辨证:瘀血内阻,郁而发热,热伤经脉,血不循道,溢而为患。治法:行气活血,祛瘀生新方名:血府逐瘀汤处方:当归9克 生地黄15克 桃仁15克 红花9克 枳实9克 赤芍15克 柴胡6克 甘草3克 桔梗4.5克 川穹4.5克 牛膝9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临床效果:女,11岁。于1973年11月10日入座。患儿当日中午欲外出时,突然昏倒在地,呕吐一次,急送医院救治。检查:体温36.7,脉搏98次/分,血压110/60mmHg,白细胞32,400/mm-3.呈昏睡状,面色苍白,瞳孔等大,对光反应迟缓,颈部强直,四肢发凉,心肺肝脾未发现异常。当即给以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注射,并给以输液。至入院第三天,病情未见好转,处于半昏迷状态,体温38.3,瞳孔右,大于左,对光反应迟钝,右侧鼻唇沟变浅,颈强直明显,克氏布氏征均为阳性,右侧明显。入院至第四天作腰穿,脑脊液呈血性,上清为淡黄色,临床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认为主要是瘀血内阻,溢而为患,治当行气活血,祛瘀生新。余诊后投以“血府逐瘀汤”方。并用少量西药冬眠灵,鲁米那镇静。服药10剂,头痛大减,脑膜刺激症状消失,精神佳。复查脑脊液,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其后适当调理,观察情况稳定,病获痊愈,于1973年12月17日出院。按:“血府逐瘀汤”方源自医林改错,其功能为活血化瘀。主治瘀血凝阻,兼挟肝气郁滞,症见胸痛、胁肋痛、头痛失眠、心悸易怒者。文献记载不少人用以治疗心绞痛、脑震荡后遗症亦有良好效果。余用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年临床观察,证实疗效颇佳。实践中体会到,若在该病初期,首先用以凉血止血之犀角地黄汤加减治之,待病情稳定,再以此方治之,收效甚为理想。400.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辨证:瘀血内阻,经遂不通治法: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方名:加减化瘀止痛汤处方:当归10克 赤芍9克 桃仁9克 红花9克 川穹6克 丹参9克 田七末3-6克 (冲服)生地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肝火炽盛者可酌加羚羊角、黄连、龙胆草;肝阳上亢可酌加钩藤、白芍、生龙骨、生牡蛎;热结胃肠大便不通者可加大黄适量(后下)。临床效果:详细观察治疗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用“加减化瘀止痛汤”方加减治疗,均在短期内痊愈。男,20岁。于1976年7月8日初诊。患者在18天前突然感剧烈头痛,并有喷射状呕吐,在当地诊治无效,即转此入院诊治。入院后经作腰穿等检查后,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予以止血、镇静、激素等药物治疗已112天,收效不著。患者仍诉头痛如初,尤以后头及双颞侧头部疼痛更甚。且伴口苦,咽干,纳差,大便结,小便黄,不时呻吟。求余会诊。诊其脉弦稍数,舌质黯红,舌苔黄。此乃瘀血内阻,经遂不通,不通则痛。治当急以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投以“加减化瘀止痛汤”,方中去生地,加入乳香4.5克,木通6克,钩藤15克,大黄9克(后下)。服用2剂,头痛已减,大便通利,脉舌同前。继以上方去大黄,加入柴胡6克,栀子9克;又进2剂,诸症再减。原方“加减化瘀止痛汤”去生地、桃仁、红花,加入乳香4.5克,白蒺藜9克,钩藤10克,连进5剂,头痛已止,脉转细弱,舌淡少苔,复查脑脊液恢复正常。味稍觉头晕乏力。乃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当补气血,改投以补气养血之剂,其方为:党参15克 北芪12克 首乌115克 杞子9克 茯苓9克 白芍15克 女贞子9克 炙草9克 ,进药5剂,体质恢复,精神如常。于7月25日痊愈出院。401.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辨证:肝风挟痰,上蒙清窍治法:平肝潜阳,祛风化痰,开窍醒神方名:平肝复醒汤处方:珍珠母30克 (先煎)石决明30克 (先煎) 杭白芍9克 嫩钩藤15克 菊花15克 石菖蒲9克 胆南星3克 天竺黄9克 郁金9克 枳实6克 羚羊角粉0.6克(冲服) 水煎服,昏迷时用之。临床效果:女,75岁。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史,体质肥胖,面色红润。于4天前因气恼而觉胸闷气塞,心情不快,其后突然感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 2025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单元检测试卷
- 河南省许平汝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 《直播营销与案例分析》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有机化学原料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行政文件归档与文档管理制度
- 新疆的瓜果和特产
- 2025年文化艺术策划师文化活动营销方案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发展模式研究与案例分析及答案
- 监察部管理制度
- 教师库管理制度
- 企业管理: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 2025年江苏省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合作协议书7篇
-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方集
- 炭黑生产工(初级)职业技能鉴定理论备考试题(附答案)
- T-SHAEPI 010-2024 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技术标准
- 预备役退出申请书
-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操作手册
- 植物基食品生产设备创新-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