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庭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doc_第1页
[教育]家庭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当前,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竞争的加剧,离异家庭的增多,升学压力的增加, 以及独生子女的问题等等,使中学生出现的心理困扰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突出。通过调查有以下结果:冲动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学习焦虑、过敏倾向和孤独倾向八大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占36.36%。冲动倾向10.57%、自责倾10.36%、身体症状9.84%、恐怖倾向9.43%、 对人焦虑 6.81%、学习焦虑4.18%、过敏倾向3.66% 孤独倾向1.76%。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接受教育的第一间学校。因此,孩子们心理健康问题,跟家庭环境的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家庭环境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简要论述家庭环境和孩子的心理健康。一、 家庭的心理氛围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每个家庭都有着一定的心理氛围。家庭的心理氛围体现着家庭的精神面貌,也体现着家庭内部的一种稳定的、典型的、占优势的情绪状态。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抚养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团结友 爱,有自信心等特征。这是因为,文明家庭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孩子置身其中感到愉快;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并尊重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另外,温馨的家庭能使孩子获得支持感,当孩子犹豫、彷徨,或遇到困难、挫折 、灰心气馁时,可以从家庭的关怀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相反,生活在不和谐气氛、紧张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诸如,喜怒无常,闷闷不乐,胆小怕事,固执己见,不听劝说,不能自制,不爱交际,自卑、孤僻、冷漠和 撒谎欺骗等等心理障碍或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还可能形成反社会人格。因为在空气沉闷、压抑,充满矛盾冲突的不和谐家庭中,首先受到伤害的是孩子,令其受到无所适从的心灵上的创伤。二、 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孩子的心理健康1、 溺爱型这一类家长对子女过于宠爱,过于关心,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应,一味满足,一味迁就,百依百顺。这种娇生惯养的家庭首先会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具有自私、任性、放纵的坏习惯;有依赖、懒惰的品行,还可能形成蛮不讲理、霸道的坏脾气。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侵蚀,情绪不稳定,狭隘、过度自傲或自卑,意志薄弱,缺乏自信,交际困难以及软弱无能。容易形成骄横、任性、执拗的性格或者依赖、懦弱、自卑的性格。当孩子长大成人面临与其家庭提供给他的环境迥然不同的社会竞争时,则会无力承受任何心理上的挫折而缺乏信心,灰心、失望而导致失败。2、 专断型持这种教养态度的父母往往强迫孩子按父母的意愿办事,而且用惩罚来强制执行。不许孩子有差错或失误,否则就遭到打、骂、恐吓或其他惩罚。这种教育的后果,首先会使孩子时时处于紧张的状态,失去安全感;使孩子同父母的关系对立,失去归属感;使孩子学会粗鲁待人,产生不容忍、不团结的行为。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表现为情绪很不稳定,恐惧、胆怯,情感冷漠;因惧怕失败而退缩、消极,意志力差;因逃避惩罚养成说谎话、表里不一的不良品质,孤癖、不合群,自悲感强。自尊、自信、自爱和首创精神等许多宝贵的性格特征便随之而被毁掉,并逐渐形成粗暴、敌意和冷淡的性格,或者形成执拗、逃避和神经质的性格,也可形成依赖、情绪不安和自卑的性格。由于家长带给孩子的不仅是肉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压抑和侮辱,在得不到温情,又面临暴力的情况下,孩子极可能离家出走,严重时则可能轻生。3、 纵容型采取放任教养态度的父母以不干涉原则为建立家庭关系的基础,彼此“和平共处”。父母对子女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孩子的言行没有严格的要求和必要的约束,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孩子做了错事,不是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正确引导。同时,不鼓励儿童去探索、求得成就以及尝试新的事情,不指导儿童去确定他们的行为是否恰当。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自然容易形成冷酷的、攻击的、情绪不安的性格,从小不懂得爱和关心,情感冷漠、自控力差、意志薄弱,自以为是、任性、固执、自由散漫、社会适应性差。4、 民主-权威型民主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精心培养,爱而不惯,严而不苛,信任尊重,民主平等,循循善诱,启发开导,以发挥孩子行动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类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积极的情感交流,既尊重、理解孩子,又对孩子事事处处提出严格要求;既高度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又积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激励孩子去做其喜欢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既让孩子直言不讳,敢于发表意见,又对孩子的幼稚和错误循循善诱,而不是无端训斥。这种教养方式的家庭首先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孩子置身其中感到可靠。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并尊重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另外,温馨的家庭能使孩子获得支持感,当孩子犹豫、彷徨,或遇到困难、挫折时,可以从家庭的关怀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因此,在民主和睦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意志坚强,有自信心,能与人和睦相处。他们具有积极的、向上的、热诚的、友善的性格,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三、 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孩子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与父母的心理健康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比例就比较少;而家长自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则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竟高 达60.0%,换句话说,有一半以上孩子的行为问题与其父母心理健康不佳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调查数据还表明:母亲的心理健康与其子女心理健康相关程度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