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大学物理A2》考试试卷题库试题.pdf_第1页
安徽建筑大学《大学物理A2》考试试卷题库试题.pdf_第2页
安徽建筑大学《大学物理A2》考试试卷题库试题.pdf_第3页
安徽建筑大学《大学物理A2》考试试卷题库试题.pdf_第4页
安徽建筑大学《大学物理A2》考试试卷题库试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体动理论气体动理论 40224022、在标准状态下,若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 2 1 2 1 V V ,求其内能之比。 解:注意是求氧气和氦气的内能之比,氧气和氦气是大量气体分子构成的宏观物体。在 标准状态下意为两气体的TP,相同,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RTPV, RT RT PV PV 2 1 2 1 ,所 以 2 1 2 1 V V 2 1 。故有: 6 5 2 3 2 5 2 1 2 1 RT RT E E 。 50635063、当氢气和氦气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相等时,求它们的质量比和内能比。 解 : 由 理 想 气 体 的 状 态 方 程RTPV, HeH 2 , 2 1 4 2 )( )2(2 2 HemolHe HmolH He H M M M M ;所以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由RT i E 2 知: 3 5 22 He H He H i i E E 。 热力学热力学 43414341、气缸中有一定量的氦气(视为理想气体) ,经过绝热压缩,使其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问 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为原来的几倍? 解 :Tv , 因 为 已 知 体 积 比 , 求 温 度 比 , 所 以 用 ( 9 2 ) 式 比 较 方 便 : 1 21 2 1 2 1 21 1 1 )( T T V V TVTV 。对单原子气体3/5,代入得: 3 1 1 2 1 2 2 v v T T 。 例题例题 1:判断下面两图中,cba过程中dQdEdA,的正负。 b (b) 绝热线 V P c b a a c P V 等温线 (a) 解: (a)由于ca,两点在同一等温线上, ac E=0。所以cba过程,内能不变。又 因为 V 减小,A=0。由热一律知AEQ0. 例题例题 2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一个过程,体积由 V 缩小到 V/2,这过程可以是 _;_;_. 在 PV 图上画出相应的过程。哪一过程外力的功最大?哪一过程内能 增量最大? 2 V V P V 这过程可以是等压、等温、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外力的功最大。内能增量也最大。 4101、某理想气体状态变化时,内能随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中 AB 直线所示,A-B 表示的 过程是: (A)等容过程; (B)等压过程; (C)等温过程; (D)绝热过程。 A E V B 对理想气体:VTVE,由理想气体的 状态方程:T P R V ,要满足、成正比关 系,必须。所以是等压过程。 0260热二律的开氏说法和克氏说法是等价的,表明在自然界中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客观过 程都是不可逆的。开氏说法指出了功热转化功热转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克氏说法指出了热传递热传递的过 程是不可逆的。 4135:根据热二律知: (A)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B)热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D)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5070:不可逆过程是 (A)不能反向进行的过程; (B)系统不能回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 (C)有摩擦存在的过程或者非准静态过程;)有摩擦存在的过程或者非准静态过程; (D)外界有变化的过程。 光的量子性光的量子性 41814181、用频率为 1 的单色光照射某一种金属时,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 1k E,用频率为 2 的单 色光照射另一种金属时,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 2k E, ,如果 21kk EE ,那么, (A) 1 一定大于 2 (B) 1 一定小于 2 (C) 1 一定等于 2 (D D) 1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 43814381、金属的光电效应的红限依赖于 (A)入射光的频率(B)入射光的强度 (C C)金属的逸出功)金属的逸出功(D)入射光的频率和金属的逸出功 3550.3550.在杨氏双缝实验装置上,若在 21 S,S前面分别加一同质同厚的偏振片 21 P,P,若想在屏幕上 仍能看到很清晰的干涉条纹, 21 P,P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21 P,P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平行或接近 平行) 55375537光强为 0 I的自然光垂直通过两个偏振片,它们的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 0 60 设偏振片 没有吸收,求出射光强I与入射光强 0 I之比。 解:光强为 0 I的自然光垂直通过第一个偏振片后,光强变为 2 I0 ,通过第二个偏振片后,光强 8 I 60cos 2 I I 0020 ,所以 8 1 I I 0 。 3173317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在两缝后放一个偏振片则: (条 纹间距 d D x ) (1)干涉条纹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加强。 (2 2)干涉条纹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减弱。)干涉条纹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减弱。 (3)干涉条纹间距变窄,且明纹的亮度减弱。 (4)无干涉条纹。 35383538两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一束自然光垂直入射其上时,没有光线通过,当其中一偏振片慢慢 转动 180 度时,透射光强度发生的变化为: (1)光强单调增加(2)光强先增加,后又减小至 0。 (3)光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 (4)光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再减小至 0。 机械振动机械振动 5507、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谐振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试指出曲线 1、2、3 分别表示什 么曲线? 2 avx, 3 1 t 由三者的位相关系知:曲 线 1、2、3 分别表示avx,。 3028、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E,如果谐振动振幅增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 变为(16E) 。 5315、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合振动的振幅为cm20,与第一个简谐振动的位相差 为 6 1 ,若第一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cm3 .17,则第二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10)cm,第 一、二两个简谐振动的位相差 21 为( 2 ) 。 3401 、 两 个 同 方 向 、 同 频 率 的 简 谐 振 动 , 其 振 动 表 达 式 分 别 为 : ).(5sin(102), 2 5cos(106 2 2 2 1 SItxtx 。它们合振动的振幅为() ,初位相为 () 。 解:) 2 5cos(102)5 2 cos(102 22 2 ttx,由此知,这是两个同方向、同频率 且位相相反的谐振动的合成,于是有: 1 x 2 x x 振幅,104 2m A 初位相 2 。 机械波机械波 5201、一平面谐波在介质中以速度u=20m/s 自左向右传播,已知传播路径上的某点 A 的振动方程 为)4cos(3 ty(SI),另一点 D 在 A 点右方 9 米处,求: (1)若取 x 轴方向向左,并以 A 为坐标原点,试写出波动方程,并求 D 点的振动方程。 (2)若取 x 轴方向向右,以 A 点左方 5 米处的 O 点为 x 轴原点,再写出波动方程,并求 D 点的振动方程。 A D x u o AD u y x 解(1) :以 A 为坐标原点的波动方程为)(4cos3 u x ty,将 x=-9 代入波动方程。 即得 D 点的振动方程: ) 20 9 (4cos3 tyD=3cos( 5 14 4 t). (2):以 A 点为坐标原点的波动方程为)(4cos3 u x ty,将 x=5 代入波动方程得 o 点的振动方程:tty 4cos3) 20 5 (4cos3 0 再以 o 点为坐标原点的波动方程为:) 20 (4cos3 x ty 将 x=14 代入波动方程,D 点的振动方程: D y=3cos( 5 14 4 t). y 3084、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其振幅和圆频率分别为,A,波速为u,设0t时的波形 曲线如图, (1)写出此波的波动方程; (2)求距 0 点 8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3)求该质点在0t时 的振动速度。 x 0 y u 已知:A、,现求。 0t时,0 点处质点0, 0 vy 2 ,cos0 A。又因为0v 2 。原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 cos( tAy,故波动方程为波动方程为: 2 )(cos u x tAy。将 8 x代入波动方程得该处质点的振动方程该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 4 cos( 8 tAy。将0 t代入 AtAv 2 2 ) 4 sin( 。 3330、图为一平面谐波在st2时刻的波形图,波的振幅为m2 . 0,周期为s4,求图中 P 点处 质点的振动方程。 )(mx )(my p u 解 1:先求出 0 点处质点的 振动方程:st2时,0, 0vy 2 2),2cos(0 A,又因为0v所以 2 2 , 因为 24 2 ,所以: 22 3 。0 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 22 cos(2 . 0 ty 该波的波动方程为: 2 )( 2 cos2 . 0 u x ty。 将 2 x代入得 P 点的振动方程: ) 22 cos(2 . 0 2 ) 2 ( 2 cos2 . 0 t u typ。 解 2:周期 T4,这就意味着波形向 x 正向传播了 2 T ,所以当0 t时的图形为: )(mx p 当0 t时,0 p x,0sin Avp。 于是: 2 ,cos0 A。因为0 p v 所以 2 ,代入振动方程有:) 22 cos(2 . 0 ty。 3287、当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下述各结论哪个是正确的? (1)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增大时,其弹性势能减小,总机械能守恒。 (2)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都作周期性变化,但两者的位相不相同。 (3)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的位相在任一时刻都相同,但两者的数值不相等。 (4)媒质质元在其平衡位置处弹性势能最大。)媒质质元在其平衡位置处弹性势能最大。 )(my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 例例 1、用白光光源进行双缝实验,若用一个纯红色的滤光片遮盖一条缝,用一个纯蓝色的滤光片 遮盖另一条缝则 (A)干涉条纹的宽度将发生变化 (A) 产生红光和蓝光两套彩色条纹 (B) 干涉条纹的亮度将发生变化 (C) 不产生干涉条纹不产生干涉条纹 练习题册光的干涉练习题册光的干涉(一一)第第 7 题题:以白光入射于相距mmd250. 的双缝,距缝cm50处放置屏 幕,问将观察到第一级明条纹彩色带有多宽? 解:干涉条纹的特点是:中央明纹为白色(各单色光汇合) ,其它各级明纹形成由紫到红的彩带。 现求第一级明纹彩带的宽度。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00 A7600_A4000 m d D d D x 410 10271040007600 .)( 例例 3、用波长为的光照射双缝,P 点为第三级明纹,则 1 S和 2 S到 P 点的波程差 3; 若 P 点为第三级暗纹,则 1 S和 2 S到 P 点的光程差 2 5 。 思考题思考题 1(光的干涉(一)第五题(光的干涉(一)第五题) 、 用很薄的云母片(58. 1n)覆盖在双缝实验中的一条缝上,这时屏幕上的第七级明纹移到原来 的 0 级明纹的位置上,如果入射光波长为 0 5500A,试求云母片厚度。 解:先从干涉的角度考虑:本来没有光程差的中央明纹处,现有了 7 倍波长的附加光程差。即原 来0sin d,现在 7sind 再从几何的角度考虑:光程差enrerne) 1( 。 于是有:en)1(7 ,可得 1 7 n e 第七级明纹原位置 0 1 S 2 S 思考题思考题 2、利用杨氏双缝实验可测透明液体的折射率。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如 P 点的坐标对应 第三级明纹位置,则 21,S S到 P 点的光程差为多少?(3) 。若将整个装置放入某种透明液体中, P 点为第四级明纹,求该液体的折射率。 因为 n n 443,所以有: 3 4 思考题思考题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光的波长为,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个缝,若玻璃纸 中光程比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5 . 2,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 (A)仍为明纹(B)变为暗纹(C)即非明纹也非暗纹(D)无法确定 例例 4、光的干涉(二)第 1 题:空气中有一透明薄膜,其折射率为n,用波长为的平行单色光 垂直照射该薄膜,欲使反射光得到加强,薄膜的最小厚度是多少?欲使透射光得到加强,薄膜的最小 厚度是多少?(见卷(见卷 3) 解:K 的取值必须满足e为正值且为正值的最小值。 例例 5、 (817 36 P)白光垂直照射到空气中一厚度为 0 3800A的肥皂水膜上,试问水膜正面呈现 什么颜色?背面呈现什么颜色?(1.33 水 n) 解:颜色由决定,且在可见光范围。水膜正面应考虑反射光的干涉。第一句话给出四个条件: 白光,垂直照射,薄膜周围为空气, 0 3800Ae 。由(5)式 2 2en k 2 ,解得: 12 4 k ne 下面是 K 的取值问题 当1k时, 0 1 20216A(红外线) 2k 0 2 6739A(红光) 3k 0 3 4043A(紫光) 4k 0 4 2888A(紫外线) 因此,水膜正面呈紫红色。同理可解得水膜反面呈蓝绿色。 第七级明纹后来位置 例例 6、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如图。若薄膜的 厚度为e,且 321 nnn, 1 为入射光在 1 n中的波长,则两束光的光程差为: (1)en22(2) 1 1 2 2 2 n en (3) 2 2 12 2 n en(4) 2 n en2 11 2 例例 7、图)(a为一块光学平板玻璃与一个加工过的平面一端接触,构成空气劈尖见(a) ,用波长为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看到反射光干涉条纹(实线为暗条纹) ,如图)(b所示,则干涉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