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五针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doc_第1页
膝五针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doc_第2页
膝五针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膝五针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关键词】 膝五针 中医辩证 老年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疗效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退行性关节炎、膝增生性关节炎。主要病变为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是由于关节退化、关节软骨破坏所致的慢性骨关节病,属中医骨痹范畴。20072011年我院采用膝五针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00例,其中,男87例、女113例;年龄4281岁,平均58.5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10个月;双膝发病64例,单膝发病136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95年修订标准:前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骨赘形成;年龄40岁。排除标准:有明显外伤史;膝关节侧向试验、抽屉试验、麦氏试验均阳性;各种滑膜炎患者;骨结核、骨肿瘤及类风湿关节炎病;膝关节畸形,如“O”形腿、“X”形腿等。1.3 治疗方法1.3.1 中药辨证治疗(煎服) 日1剂,连续煎取2遍,分2次口服,连服7日为1个疗程。1.3.1.1 气滞血瘀型 本组共47例,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处方:羌活、独活、秦艽、桃仁、红花、地龙、甘草、牛膝、防己各10g,川芎15g,当归20g,五灵脂30g,制没药、制香附各6g。兼湿热者加苍术、黄柏;兼气虚加黄芪;兼血虚加鸡血藤;关节痛剧加水蛭、白花蛇;关节冷痛加制附片、桂枝;关节灼痛加元参、丹皮;血瘀郁热者加忍冬藤、公英;关节肿硬,痰瘀互结者,合用二陈汤。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乳香活血化瘀止痛;五灵脂、地龙祛瘀通络;羌活、秦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牛膝活血,强壮筋骨;甘草调和诸药。合而共起活血化瘀、通络蠲痹之功1.3.1.2 寒湿痹阻型 本组53共例,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组成:当归12g,桂枝去皮9g,芍药9g,细辛1.5g,甘草5g,通草3g,大枣8枚。主要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本方从组成看,是桂枝汤去生姜,大枣,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当归苦辛甘温,补血和血,与芍药合而补血虚。桂枝辛甘而温,温经散寒,与细辛合而除内外之寒。甘草、大枣之甘,益气健脾,既助归、芍补血,又助桂、辛通阳。加通草通经脉,使阴血充,客寒除,阳气振,经脉通,手足温而脉亦复。该型效果不明显者加独活寄生汤君药辅之,可收到较好效果。1.3.1.3 肝肾亏虚型本组共100例,方用老寒腿方加减,组成:首乌20 g,熟地20g,桑寄生20g,独活20g,狗脊20g,当归20g,丹参20g,鸡血藤20g,川牛膝10g,木瓜10g。主要功用滋补肝肾同,强筋壮骨,活血养血,通络止痛。遇寒加重,得温舒,局部无红热加淫羊藿、制川乌、制草乌,局部红肿加萆薢、白花蛇舌草,局部刺痛,压痛舌质或暗有瘀斑加土鳖、苏木或制乳香、制没药。1.3.2 中药熏洗治疗(外用) 二草二皮汤辩证加减1.3.2.1 药物组成伸筋草60透骨草60五加皮60海酮皮60加减:冷痛加细辛、川乌、草乌、桂枝各30-60肿胀者,肢体沉困加萆解、防已各30-60刺痛皮色紫暗加苏木、丹参、乳没各30-60红肿热痛加大黄、芒硝、栀子各30-60关节坚肿、僵直、顽痰凝结加白芥子、半夏各30-60,肌肉萎缩或关节有响声加木瓜、威灵仙、老鹳草各60-901.3.2.2 熏洗方法 上药相混装入大小适当的布袋中,扎口放人盆中,加水1 5002 000ml,浸泡2小时,煮沸后文火煎510分钟,将病膝置于盆上用蒸汽熏蒸,待水温下降,能为人体耐受时,将布袋挤干,置于病膝;凉后再加热,如此反复。每次持续4060分钟,每天2次,每剂药用2天,6剂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和保暖。1.3.3.1针灸治疗方法 总侧:舒筋通络 活血止痛 滑利关节1.3.3.2膝五针 患者平卧,患肢屈膝暴膝关节,取鹤顶穴、两侧膝眼穴、阴陵泉、阳陵泉共五穴,常规消毒后,两侧膝眼分别用1.5寸30号毫针快速进针后快速提插运针,鹤顶快速进针后平补平泻,取3寸30毫针阴陵泉快速进针后透至阳陵泉平补平泻。严重时可加膝关穴。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定疗效。痊愈:患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或基本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好转:患膝关节疼痛、肿胀减轻,运动功能好转;无效:关节疼痛、肿胀无变化。2 治疗结果 24个疗程评定疗效。痊愈162例,占81%;好转30例,占15%;无效8例,占4%。随访2个月以上,治疗效果稳定。3 讨论 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在临床上极为多见。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体力劳动、绝经期前后妇女、身体肥胖及创伤、关节畸形等因素有关。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究其发病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3种情况:气滞血瘀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伤痛,形伤肿。”说明损伤气血可导致作肿痛。由于膝关节的扭、闪、挫伤致膝关节内外组织损伤,脉络受损,血溢于外,阻塞经络,致气滞血瘀,经络受阻,膝关节及周围组织失养,致使伤部发生疼痛,故该型患者均有外伤史。风寒湿痹型。三因方曰:“三气侵入经络”,“在骨则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不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不仁,在皮则寒,逢寒则急。”可见本病可因中年以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复受风寒湿外邪乘虚而入所致病。该型虽有本虚,但根本原因在于邪实,故而治疗上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辅以补气血、益肝肾。肝肾亏虚型。内经有云 “肾主骨”、“肝主筋”。肾精足则骨髓得以滋养,筋骨坚强;肝血旺则疏泄正常,筋得血润则筋强劲有力。但是,随着人体的衰老,肝肾亏虚,筋骨不荣,肾虚不能主骨充髓,肝虚则无以养筋以束骨利机关,骨痿筋弱,导致骨质退行性变化而发生本病。因而在内治法中,投以滋补肝肾、养血填精等药物。分型辨治再配合药物熏洗,能将药力透过皮肤直达经脉,摄于体内,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加快,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并起到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松弛肌肉、分离粘连的作用,而达镇痛、祛邪、消炎的效果。综上所述,针刺结合中药辨证施治,再配合药物熏洗,对中老年骨性关节炎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 刘洪旺,刘志刚,孙宝金.退行性膝关节性关节病的中医辨证施治.中国骨伤,1997,10(4):2728.3 娄玉钤 娄高峰,娄多峰论治风湿病,20074倪海厦讲针灸大成第一作者:何峰 中西医结合骨科主治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