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玉质好坏的理解.doc_第1页
对玉质好坏的理解.doc_第2页
对玉质好坏的理解.doc_第3页
对玉质好坏的理解.doc_第4页
对玉质好坏的理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玉质好坏的理解所谓读玉就是对玉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玉方法,同样对于白玉的玉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 对于开料师傅来说,料的硬度高,切得时间久,料对锯片有粘力,切边整齐不出毛口等等就是玉质好的表现。 - 对于雕刻师傅来说雕刻时雕细部线条不易起崩就是玉质好。 - 对于打磨师傅来说比较能磨平整,不易斑斑驳驳,同时比较容易打出光泽和油性就是玉质好。 - 对于普通玩家来说油润以及看不到结构会说玉质好。 - 对于资深玩家来说玉一眼看上去的老气感,玉质感以及一种天生的高贵之气是玉质很好的表现。 究竟应该怎么去衡量玉质好坏?市面上常常看到一些新手拿到玉一上来比比白度,然后打侧光看看结构,这样能正确评价玉吗?这样的结果就是把好的青海料和俄料当做顶级的籽料买来了,因为那些料既白又看不到结构,但那些料真比籽料好吗? 但开料师傅也会跟你说:不-那些料的硬度比好的籽料还是低一些。雕刻师傅也会说:不-那些料雕特别细的线条还是要比籽料易起崩口。打磨师傅更对你说:不-那些俄料青海料很难打磨平整光滑,比较容易斑斑驳驳,要靠比较复杂的打磨方法才能取得与籽料类似的光泽和视觉效果。资深老玩家会对你说:不-那些料的油润度,手感,玉质感,内光都是无法和籽料比的,时间玩久了还是会变得干涩。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其实这就像让你评价那个女孩长得漂亮,而你就找些最白的女孩,然后拿着放大镜去看那个皮肤更细,看不到毛孔。哈哈,那不是太可笑了,但事实上很多初级玉友就是用这种可笑的方法来评价玉的,才会把好青海料和好俄料当极品籽料买来。 那什么是玉质的本质?而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玉质方方面面的表现? 其实玉质的本质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 细腻度,交织度,致密度,纯净度,籽玉所有的表现形式(细腻度,油性,糯性,光泽,玉质感,老气度,内光等等)都是源自于这四点,这四点是白玉品质的根本,对这四点了解透了,就可以解释上面的种种差异。 - 细腻度:很多人往往会把籽玉结构大小误认为是细腻度,其实不是这样的,细腻度就是白玉里面颗粒的大小,籽料与山料以及俄料和青海料的差别主要就在细腻度上,籽料的颗粒一般都较各种山料小得多,这就是为什么籽料会有比俄料青海料有更好油润度和手感的原因。为什么用羊脂来描述顶级的白玉籽料就是因为羊脂极细腻,摸上去有一种能把它融化的感觉,只有细腻度很好的料盘后才会有这种感觉,另外细腻度很好的料如果致密度也够好的话,那打磨出来的玉就会有很强的玉质感,所谓玉质感是一种既柔和又强烈的光泽同时又蕴含着很强内光,玉质感强的玉件天生就有一种高贵之气。 俄料和青海料普遍颗粒较大,也就是细腻度较差,表现在不容易打磨平整光滑,同时手感会较生涩,这是因为晶体的颗粒会比周边硬,所以颗粒越大这个差异也就越明显,所以青海料和俄料打磨时往往会产生亮点或斑驳感,现在的打磨技术还是可以把这些料打磨的看上去很细腻很油滑,但却无法改变其颗粒大的本质,所以经过较长时间盘玩以后就会变得生涩,为什么呢?举个例子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你用水泥浇注成一块石板,水泥颗粒很细腻,所以表面比较光滑,在上面越走越油滑光亮,但你如在水泥中加了很多石子或黄沙,那就不太容易磨平整,但用机器还是可以磨平的,但时间长了,水泥的地方硬度较低就凹下去了,而黄沙和石子由于硬度较高就突起了,这样时间久了反而变毛了。这就是俄料青海料盘久会变得生涩的原因,其实它们本来就是这样,人为磨光还是会变回它原来的样子的。 要说的是细度其实是没有底的,就像白度一样,细中还有更细的,所以很多玉友会问我这料的细度是不是顶级的,其实这是不对的,细腻度是不能顶级来表述的。 - 交织度:籽料的交织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结构,它是用来衡量白玉里面的晶体相互缠绕交织的指标,交织度是玉料产生韧性的基础,总之交织越充分的玉料韧性越好。 怎样的结构(交织度)是最好的,是打侧光看不到结构吗?这是不对的,其实很多青海料就是打侧光基本看不到结构,这说明青海料交织发育不全,所以青海料韧性不足,切起来比较软,同时发脆,所以一般来说青海料是三种产地中品质最差的,俄料就比青海料好多了,至少能看到云絮结构,虽然一般结构较大,说明交织的还不够,于田料的结构(交织)有方向性,所以不同方向切于田料有的方向容易起崩口,有的方向就还好。 总的来说,白玉需要有交织,交织越细密韧性越好,对于看玉料来说就是不打光看不到结构,打侧光能看到很细密很均匀的结构就是在交织度方面好的料子。 - 致密度:是籽料晶体间隙大小的指标,致密度不等同于密度,虽然跟密度有很大关系,同时致密度也不是大家平时所说的结构,我是知道很多人把看结构当成了看致密度,这是不对的,那怎么看致密度,如果是开料的话看致密度就是看锯片拉出的痕迹是不是油亮的,那成品怎么看致密度呢?成品看致密度就是看光泽,光泽强烈一般致密度较高,但这又和打磨方式有关,所以你要比较几块玉的致密度,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分别把这几块玉对着布用力摩擦,光泽变强越多的就表示致密度越高,当然这只是给新手用的,对于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感觉到一块玉的致密度。 用同样打磨方式,致密度高的玉料出来的光泽就会比较油亮,出来成品视觉效果就会比较好,玉质感往往会比较强。 - 纯净度:是玉料的纯度,是棉,僵花,玉花,沁色,水线,纹等瑕疵多少的指标,那有这些东西是不是就一定不是好玉呢?其实不是这样的,纯度只是一个指标,还是需要与其他指标综合来看,同时也看瑕疵在什么位置,到什么程度,比方一个美女身上长了一颗小痣,是不是就不是美女了呢,当然不是。那么长在脸上呢,也不一定,要看多大,是不是影响美观,说不定还是颗美人痣,更添了几分美丽,但如果脸上有几十颗上百颗黑点或痣,即使是小的,那也是麻皮,如果更是大的,那就丑陋不堪了,其实看白玉的瑕疵也是如此,要看具体程度了,这样大家应该都明白了。 有了这四个白玉的要素,大家就可以理解本篇顶部的玉质的各种表现:- 开料时硬度高-致密度高- 开料时对锯片有粘力-交织度高- 雕刻时不易起崩*织度高- 打磨时比较容易磨得平整光滑-细腻度好- 打磨时比较容易打出光泽-致密度高- 结构细密-交织度好- 油性-细腻度和致密度好- 糯性-细腻度和交织度- 内光强-细腻度交织度和致密度- 玉质感强-细腻度,致密度都很好,交织度也比较好- 老气感-细腻度,致密度,交织度,纯度都不错而产生的一种综合的感觉 所以油糯性,内光,玉质感,老气感对于玉质的把握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最后两项),因为他们是几项玉质要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