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师 道 德 和 人 格 的 作 用 教育是培养人的职业,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关注到人的灵魂;而教师的工作就是研究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由此可见,教师工作属精神生活性质。一个成功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某个科目,更会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层次,从而作用到他的生活乃至整个人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固然表达了为人弟子者对师长的尊敬,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正是反映了教师在学生精神领域中的重大影响。“教师是被雇佣来影响或触动学生的人生的,并不仅仅是被聘来教历史或体育。你接触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你得让他学历史、体育以及数学或科技,同时你得让他洗抹布,装订纸张甚至侧身翻筋斗。”在工作的各个层面,教师都必须具有崇高的师德,教师人格的感召力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下面每个接受教育的学生的发展。我结合近十载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对教师道德和人格力量的一点感悟。一、首因效应中国人有句古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英文中同样有“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这恰好显示出了人类语言文化上的共性,同时强调了万事开头的重要性。而教学生涯的开端将影响你今后整个教育的成功与否。教学的开端能使你获得成功,也同样能打击你的信心,使你最终放弃。执教初期你的作为,就是将来你的教学工作的一个精确预示。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在踏上教育岗位时,尤其在第一次与学生打交道时,就要注意自身修养的作用,力求给学生一开始就形成一个美好的印象。因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第一印象起了很大作用。这种由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称为“首因效应”。青少年在心理上对任何新的环境,学习内容,新的教师都很容易产生好奇感,且有探究的心理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教育心理学指出:“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教师与学生初次见面留下的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1、第一次见面,注意仪表 学生第一次见到老师不可能了解他的专业知识或内涵修养。在第一次见面中,首先作为审美对象进入学生视野的是老师的仪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仪表有很强的示范意义。教师亲切自然的态度,端庄大方的仪容,温文尔雅的气质,美观得体的衣着,既有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又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和环境。教师与学生第一次谈话,要做到充分的准备,体现出思维的灵敏度,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并且要注意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使他们一开始就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和体贴,就愿意进入心灵交换,消除隔阂。2、第一堂课,备课充分 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教学组织能力基本上是在课堂上体现出来的。第一堂课,任课老师要力求给学生知识渊博,耐心教学的良好印象。课堂上教师的每一言每一语甚至每个字,都将作为信息输入,储存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效应和反馈。第一堂课上好了,对于树立自己的威信,使学生产生崇拜感,从而“尊其师,信其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第一次课,教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艺术。教学目的要明确,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运用准确生动,朴实自然或含蓄幽默,深刻犀利等各种风格的教学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美好心灵,增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作为一名外语教学的教师,则更应全面,正确地掌握语音,语调,词汇等基础知识及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广博的人文地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在今后的课上不至于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从而使教师能有效地进行教学。3、第一次板书,精心设计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也是教师对教材的一种艺术再创造,所以它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方面,板书设计醒目,字体工整,清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都有利于形象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引导思考,加强学生记忆,它不但能使学生从中获得知识,而且还能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4、第一次作业,批改认真学生对教师对自己作业的评价,有时是极为重视的。一个带表扬性的“Good” 或“Well done”,也许会使一个学生从此非常认真的对待这门课的作业,而一个马虎或疏忽的错批,漏批也同样可能使一个学生从此失去对教师的尊敬。很多科目的作业量是相当大的,尤其对那些带多个班的老师来说,批改作业确实是一种负担。但老师对学生作业的认真批改,对学习能起到绩效强化的作用。因此,新教师在第一次批改作业时,就要严格认真,并坚持下去,留给学生一丝不苟的印象。教师要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就要注意自身的文化和道德素养,从而为今后的顺利工作打下基础,但千万别误解为第一次做好了,今后就能掉以轻心,马虎对待。No pains, no gains.第一印象或开端固然相当重要,但路遥知马力,育人的工作是要放真心进去的。只有不断地努力,不断地以学生为重点,教师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二、平等第一,表扬为主原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首先要具备的心理要素就是平等待人。学生对教师来说,不是班级记事簿上的一个名字或一个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学生是个性独特的人,每个学生就是“一个有个性,一个独特的人的世界”。学生需要老师的关爱,真诚和平等,老师能否给学生平等健康的爱,不仅是方法问题,也是本身的素质问题。“无论班级有多少学生,教师应把自己的心平等地分给每一个人。”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做到这一点的重要与不易。1、维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建立在人的尊重需要基础之上的。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树怕伤皮,人怕伤心。作为一个新教师,自己也刚由学生过来,深知老师对学生的感染力,因此要特别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内心尤其脆弱。树要高大,离不开枝叶的代谢或修剪,人也如此。人的能力就其存在形式看,可分为潜在的能力和发挥出来的能力两类。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潜能大大高于其实际发挥出来的能力。一个学生的成绩不好,不等于他其他能力低人一等。教师不能以成绩取人,随意挫伤该学生的自尊心,相反要给予他更多的鼓励,鼓励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婉转地指出他在学习方法,态度上的不足。即使一时达不到要求,教师也要有耐心,启发帮助,而不应冷落,鄙视他们,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应是平等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层次有不同,但在人格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的。2、大声表扬,悄悄批评,多鼓励,少打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世界上生活的好地方”(戈登德莱顿)学生在心理上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肯定和承认。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有的学生沉默寡言但钻研学习;有的外向活泼,成绩平平但文体出色;有的对学校,班级组织工作兴趣浓厚,经常发表独到的意见和建议他们都不是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索者,并且有较强的表现欲。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为他们创造条件,发掘学生潜力。教师还要用恰当的方式,随时表扬鼓励或暗示他们有想象力,创造力。在这同时,也要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妥当的,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建立在鼓励基础上的纠正,在学生看来,是一种原动力。在这一方面,欧美基础教育能给我们一点启示,美国的基础教育十分强调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对于学生标新立异的想法,创作,不论多么不可思议,教师都不予打击,而给以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的独立性大大增强,思维相当活跃,决不人云亦云,科研能力也同样提高。用他们的一句话来说:“Nothing improves a childs hearing more than praise.” (没有什么比表扬更能让孩子听得进了)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有三种学习。一是原初的学习,二是教育性学习,三是自主高效的学习。原初学习受遗传因子和理解水平的限制影响,尽管有一定目的性,但对环境的选择力不大,自主性不强。教育性学习即我们进行的“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的参与。教师在学习者和学习对象之间起中介和载体的作用。而自主高效的学习指学生经过教育之后,把教师“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学会自我学习,因而可以摆脱教师中介,直接进行高效学习。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师的任务,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在教育过程中完成的。只有在你的教学内容,思想,你的个人素质对学生产生了终身性的作用时,教育才可真正称为“有效”,即西方教育学中的“effectiveness”。“You can teach a lesson for a day, but if you teach curiosity, you teach for a lifetime .” (教一节课只为了一天,而教会了兴趣,那就是一生) 这句话是 “The First days of school”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师知之在先,知之较多;学生知之在后,知之较少。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了解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前人的文化成果加以消化,进行一番取舍组织加工,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观点。教育是学生的一种学习形式,其主体是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教育心理学论一再强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到学生将来就业,适应社会,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有兴趣地进行学习。教师的作用是能为学生提出适当的目的,从而提高学习的高效率。学问是教不全,教不完的,教学内容的传授总是有限的;而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将教师的目的化为学生的目的,便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作为一种学习,教育产生于学习者对学习能力的需求,终结于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养成。它的终结以教师的隐退为标志。但教师的精神却永远融入了学生的心灵,滋润着学生的未来生活。学生是教师内在素质的体现者,学生的成长是教师价值的体现,生命的肯定。因此,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他们做人,把对真知的追求与人格教养紧紧联系在一起。综上所述,教师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这个职业不同于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下交通地形测绘协议3篇
- 保释人员责任声明3篇
- 合同管理商业领域用语3篇
- 商业店铺租赁解除合同法律问题3篇
- 父爱如山学生演讲稿(4篇)
- 新农村房屋买卖合同(20篇)
- 所长就职演讲稿(4篇)
- 煤炭粉碎与化肥生产考核试卷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机关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
- 化学实验室质量控制与实验误差分析考核试卷
- 楼板结构开洞施工方案
- 锂电行业异物管控
- 生态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安置房收楼合同协议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人文英语3》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养老服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年吉林省高职高专单招考试数学卷试题真题(含答案)
- (一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历史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详解)
- 龙门吊安装、拆卸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 中医康复理疗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引导
- (3月省质检)福建省2025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