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第二期建设项目.doc_第1页
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第二期建设项目.doc_第2页
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第二期建设项目.doc_第3页
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第二期建设项目.doc_第4页
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第二期建设项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第二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单位:东莞市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中心编制日期:2010年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第二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目 录1项目概况12项目工程分析12.1现有工程污染源分析12.2扩建项目工程分析22.3“以新带老”分析3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4.1建设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4.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5主要环境保护措施105.1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105.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116风险评价137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148项目选址与布局合理性分析149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410“三同时”验收内容1511公众参与1612结论1613建议16181项目概况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位于东莞市东城区牛山社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43682.96 m2,工程分两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已于2004年3月建成投入运营(于2004年6月通过东莞市环境保护局的审批,批复号为1382号)。第一期工程总投资约为2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为44150 m2,已建成的建筑物包括1栋门诊综合楼和1#、2#、3#三栋住院楼,并有门/急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检验科、病理科、麻醉科、MR室、DSA室、神经电生理室、手术室、医技检查、中西药房、注射室等专科及功能检查室,设病床床位400张,日门诊病人1200人次,医护人员及行政人员约600人,达到了中型综合性医院的规模和功能。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分院目前病床使用非常紧张,医疗用房严重不足,病区不能按专业分科设置,且布局和流程欠规范,其现有规模已不能满足市民就医住院需要。为扩大普济分院住院病区,解决市民就医住院难等问题,东莞市人民医院拟新增投资4992.03万元扩建普济分院,进行第二期工程建设。普济分院第二期工程拟在紧邻现有一期工程病区东面的现有三栋厂房基础上进行改建,并在工程竣工后增加病床360张。二期工程规划用地面积为18695.30 m2,建筑占地面积为6625.40 m2,总建筑面积为20405 m2,其建成后将新增4#、5#和6#三栋住院楼。扩建后,项目病床位总数为760张,日门诊病人为1200人次,建筑物主要包括1栋门诊综合楼、6栋住院楼(分别为1#、2#、3#、4#、5#、6#住院楼)、两座污水处理站、两间发电机房等。2项目工程分析2.1现有工程污染源分析项目扩建前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1)医疗废水及生活污水;(2)备用发电机燃油尾气、机动车尾气及污水站臭气等;(3)冷却塔、发电机、水泵、风机、鼓风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以及汽车进出医院噪声;(4)医疗垃污水站栅渣、污泥、一般生活垃圾。现有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详见表1。表1 现有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污染种类污染物名称现有项目产生量治理削减量现有项目排放总量治理措施是否达标废气废气量,万m3/a6.2506.25SO2,t/a0.020600.0206由排风机抽引至地面5米高处排放不达标NOx,t/a0.018800.0188烟尘,t/a0.002200.0022废水废水量,万t/a11.08404011.08404医疗废水t/aCODcr 21.23017.4773.7535 经院内现有污水站处理后排放达标BOD512.738 11.9640.7745氨氮2.5481.8760.6716SS10.1909.4260.7643 总余氯/0.0212粪大肠菌群个1.361016个/a1.3591016个/a1.70109个/a生活污水t/aCODcr7.7766.631.146达标BOD55.1844.9480.236SS3.8883.6550.233氨氮0.6480.4430.205动植物油1.0371.0210.016固废废水污泥,t/a27270收集后送往东莞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达标格栅渣t/a330医疗垃圾,t/a2602600生活垃圾,t/a3003000环卫部门处理噪声60105dB(A)1535dB(A)2类标准达标2.2扩建项目工程分析项目扩建工程部分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1)医疗废水、生活污水;(2)发电机尾气、机动车尾气、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微生物气溶胶;(3)污水站水泵、风机、发电机等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及进出医院汽车噪声等;(4)医疗垃圾、住院病人及医护人员生活垃圾、污水站污泥等。扩建项目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2所示。表2 扩建项目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污染种类污染物名称产生量治理削减量排放总量拟采取措施是否达标废气废气量,万m3/a22022SO2,t/a0.07260.02860.0440燃油尾气经水喷淋处理后再由15m排气烟管排放达标NOx,t/a0.06600.04400.0220烟尘,t/a0.0077 0.003740.0040废水废水量,万t/a7.873207.8732医疗废水t/aCODcr 16.03812.1893.849 经新建污水站处理后排放达标BOD59.623 8.341.283 氨氮1.925 1.2830.642 SS7.698 6.4151.283 粪大肠菌群数1.031016个/a1.0291016个/a3.21010个/a生活污水t/aCODcr4.3743.4990.875达标BOD52.9162.6240.292SS2.1871.8950.292氨氮0.3650.2190.146动植物油0.5830.510.073固废废水污泥,t/a7.97.90收集后送往东莞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达标格栅渣t/a1.71.70医疗垃圾,t/a129.6129.60生活垃圾,t/a248.4248.40环卫部门处理噪声75105dB(A)1535dB(A)2类标准达标2.3“以新带老”分析1、由于一期工程污水处理站已建成投入使用,为了避免对周围敏感点(尤其是西面的出租屋居民)及项目内部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建议项目采用生物除臭的方法进行处理后由15米高排气筒排放,此方法脱臭效率可以达到90%左右,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的要求。采取上述整改措施后,现有污水站的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和项目自身的影响较小。2、建议采用碱液吸收处理装置对现有的发电机燃油尾气治理,燃油尾气经水喷淋处理达标后再由15m排气烟管排放。3、现有一期工程产生的污废水中不含铬、银、汞等重金属废水及放射废水,但检验化验废水中含微量的氰化物,氰化物属于剧毒物质。扩建后项目应将化验废水单独收集,并委托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不排入污水站处理。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水环境水环境现状评价对象为同沙水库与黄沙河。根据东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08年10月22日对同沙水库的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同沙水库水质监测指标除BOD5、CODcr达标外,其余指标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要求,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同沙水库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原因是东莞的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尚未建设完善,一些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仍无法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处理,这些污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排放进入同沙水库,导致同沙水库水环境质量恶化。项目纳污水体-黄沙河各监测断面除pH、SS、氯化物、汞、六价铬达标外,其余监测指标均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要求,这说明黄沙河水环境质量现状不乐观。主要原因是一些沿岸的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生产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排放进入黄沙河,导致其水质状况恶化。2、环境空气根据监测结果,项目评价区域G1、G2监测点SO2、NO2、PM10的浓度均较低且相应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G1、G3监测点的NH3、H2S的小时平均浓度均可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有害物质“NH3最高允许浓度0.2 mg/m3、H2S最高允许浓度0.01 mg/m3”要求,同时G3监测点的NH3、H2S的小时平均浓度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医院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氨1.0 mg/m3、硫化氢0.03 mg/m3”的要求。这说明目前项目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普济分院西侧的出租屋受现有一期工程污水站的臭气影响不大。3、声环境从监测结果可以知,各监测点的昼夜间噪声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要求(即昼间60 dB(A)、夜间50 dB(A)).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受外环境噪声干扰较小。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建设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建设期污染源主要包括施工噪声、装修废气及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等。施工噪声:预测结果表明,项目厂房改建及装修阶段如果不采取任何噪声控制措施,本项目施工场界噪声均不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且周边300米范围内,各施工阶段昼间施工噪声无法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且夜间超标较为严重。本项目距离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主要为医院现有一期工程住院部,其次为西面的出租屋和东南面的光明中学,本项目建设期拟采取必要且有效的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如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对高噪声设备采取消声减震措施等,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周围声环境敏感点的不良影响。装修废气: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建筑装修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这些材料中可能含有甲醛、甲苯、二甲苯、乙醇、氯仿类有机蒸气及氡、氨等,以上物质都具有相当的致癌作用。如不采取必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措施,使其达到室内空气环境的相关标准,必将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长期生活工作在这样的室内环境中,会因污染物的不断累积而诱发各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医院在选择装修材料和涂料的时候应选用对环境污染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产品,室内装修材料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环保型装修材料,应防止装修材料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挥发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工作人员生活污水:本项目二期工程对厂房进行改建及装修阶段工作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9 m3/d。工作人员不在施工场地食宿,日常工作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现有的化粪池预处理后拟接入现有污水站处理达标后排放,不对附近地表水体产生直接影响。此外,在厂房改建及装修阶段可能会有少量的建筑垃圾产生。对于这些废物,应集中处理,分类收集并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4.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扩建后项目平均污废水排放总量约526.5t/d(最高日污废水产生量为782.54t/d)。现有一期工程产生的污废水经现有污水站处理、扩建工程产生的污废水经新建污水站处理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排放标准后一并排入下水道,最终排入黄沙河。根据预测分析,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外排污废水在正常排放的情况下,虽然会给黄沙河带来一定的污染物贡献,但对黄沙河的污染贡献值相对较小,不会对纳污水体带来明显不良影响,也不会使黄沙河目前的水质现状发生大的改变。将达标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情况下评价河段污染物浓度贡献值对比可知,不经处理事故排入引起纳污水体评价范围内CODcr、BOD5及氨氮浓度贡献值明显高于项目废水处理达标正常排放所引起的贡献值,对水质影响较大,如不及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将可能导致黄沙河水质的进一步恶化。所以本项目污废水必须做到达标排放,杜绝事故排放,并做好事故应急措施(如对应两个污水站各设置1个废水事故应急池,建议应急池大小至少应为8个小时的废水流量,分别为120m3和150m3,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把污废水暂时存放,待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后再进行达标处理,而不是直接外排)。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发电机尾气及污水站恶臭根据估算模式预测结果,发电机燃油尾气及污水站各大气污染物中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仅为7.37%,说明这些污染物在评价范围内的地面浓度增值均较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本项目拟采用碱液吸收处理装置对发电机燃油尾气分别进行治理,燃油尾气经水喷淋处理后再由15m排气烟管排放。根据工程污染分析可知,采用上述措施后,发电机尾气各项污染物的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二级排放限值的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此外,为将污水站恶臭影响尽可能地降低,建设单位应采用生物除臭的方法对污水站恶臭进行处理后由15米高排气筒排放,此方法脱臭效率可以达到90%左右,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的要求。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污水站的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和项目自身的影响较小。(2)机动车尾气本项目不设地下停车场,扩建后共设地面停车位422个。停车场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无组织排放的机动车汽车尾气,主要污染成分一般以CO、NO2、THC为主。根据预测结果,NO2日排放量为1.13kg/d,CO日排放量为0.65kg/d,THC日排放量为0.22 kg/d,废气排放量比较小,建议本项目加强绿化,选择一些速生抑尘的树种,以减少机动车尾气对周围环境及项目自身的不良影响。(3)微生物气溶胶医院通过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及时杀灭病人可能散播的致病性微生物,可保证医院各类环境菌落总数达到国家标准,既保障就诊病人的健康,也可避免致病性微生物向医院周围环境扩散,不会对周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不会造成疾病流行。(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经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推荐模式(ver1.1)计算,项目没有超标点,即本项目的NH3和H2S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点基本无影响,可不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周围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院区西面10m左右的出租屋(临近现有污水站),建设单位通过采取生物除臭、加强绿化的措施后,污水站恶臭对其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经大气环评助手中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程序计算结果,最终确定本项目现有污水站及新建污水站卫生防护距离均为50m。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周围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主要为院区西面的出租屋,其距离本项目现有污水站约10m,距离新建污水站约140m,不能满足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为了减轻本项目污水站尤其是现有污水站恶臭对敏感点产生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应在污水处理站周围尤其是院区西面加强地面绿化,此外建议对污水站采用生物除臭的方法进行处理后由15米高排气筒排放,该脱臭效率可以达到90%左右,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的要求,另外排气筒位置应距离居民区15米以上且排气口不得正对敏感点(如西面出租屋及项目内的住院楼)。采取上述措施后,污水处理站的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和项目自身的影响较小。3、声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1)机械设备噪声环境影响项目选址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根据预测结果可知,其各厂界预测点的昼夜间叠加预测结果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要求。这说明本项目各机械设备在采取合理的消声隔音等措施后,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能够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另外从项目总平面布局看,项目主要噪声设备备用发电机主要分布在医院门诊综合楼北侧发电机房及5#住院楼的东南面发电机房内,与西面出租屋相隔较远,且由于发电机仅供停电应急时使用,使用频率较低,故在采取了相应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后,其噪声影响较小。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预测是在充分考虑了各机械设备采取消声、隔音措施以及墙体隔音效果以后得出的结果。因此,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务必采取相应有效的噪声污染控制措施,以将本项目机械设备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降至可接受范围内。(2)机动车辆噪声影响本项目配置地面停车位共有422个,主要分布在医院出入口附近。运营期间,进出医院的车辆行车速度较慢,噪声值可基本控制在65 dB(A)以下,项目布局可较好地控制医院的人流、车流和物流,能够保持道路畅。因此停车场机动车辆行驶噪声对环境影响不大,但停车场需设置指示牌加以引导,避免车辆不必要的怠速、制动、启动,同时应禁止车辆在医院内鸣笛。(3)社会噪声门诊部就诊人员的嘈杂声可达6575 dB(A),经距离衰减和墙体隔声,门诊部的社会噪声对住院楼造成的影响较小。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一般性固体废物对于纸张、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的垃圾分别放置,给以明确标识,尽量做到分类放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2)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是污染程度及危害程度最广泛、最严重的一类危险废物。本项目已签订东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服务协议书(综合性医院),运营期产生的医疗废物收集后送往东莞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2)污水处理站污泥医院的污水处理站污泥如不及时清运会产生恶臭影响环境,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其中相当部分转移到了污泥中,使污泥也具有了传染性。医院污水站污泥和格栅渣属于危险废物范畴,应一并送往东莞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5、内外环境污染因素对本项目的影响分析本项目属于社会福利性项目,具有声环境和大气环境敏感性。本评价主要从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两方面分析项目自身环境污染因素及外界污染因素对医院内部的环境影响。(1)内部环境污染因素对本项目的影响本项目运营期对医院内部环境可能产生的污染源有:发电机燃油尾气、机动车尾气、污水站臭气;发电机、水泵、风机、机动车噪声等。在采取相应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后,项目污染源对周围环境及项目自身影响较小。(2)外界因素对医院内部环境影响分析项目选址四至情况为东面为百分百科技园及东莞市宗发印刷有限公司,北面主要分布着美冠灯饰厂、汽车维修公司及医院餐厅等,西面为出租屋且临近新街路,西北面隔新街路为恒生泡棉厂,南面则分布着东莞华达利服装有限公司及一些小作坊。根据现场调查以及对搜集的相关环评资料分析可知,这些工厂不属于大型污染企业,不存在大的废气和噪声污染源。在项目自身采取合理布局、加强院区绿化、住院楼朝向工业厂房的一侧安装隔声窗等污染防治措施后,来自外界污染因素对本项目内部环境的影响有限。另外,结合项目选址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及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分析,本项目选址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较好,能够满足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二类区标准要求;且项目各厂界监测点的昼夜间噪声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要求(即昼间60 dB(A)、夜间50 dB(A)),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受外环境噪声干扰较小。综上所述,外界因素对本项目内部环境影响较小。但由于本项目具有大气环境和声环境敏感性,建设单位仍需采取一些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将外环境对医院内部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5主要环境保护措施5.1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1、尽量选用低噪声系列工程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避免在中午(12:0014:00)和夜间(22:007:00)施工,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高噪声机械设备。2、选用环保型装修材料;装修完成后,加强室内通风换气,用新鲜空气稀释室内空气污染物,使浓度降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定期清除空调滤网、管道、风口和风机排管中的积尘、污垢及其它杂物,空调系统的制冷机组要定期检查、清洗和消毒。3、厂房改建和装修阶段,施工人员日常工作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现有的化粪池预处理后接入现有污水站进行达标处理后方可排放。4、此外,在厂房改建及装修阶段可能会有少量的建筑垃圾产生。对于这些废物,应集中处理,分类收集并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5.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1、水污染防治措施扩建后项目将设两座污水处理站。一期工程产生的污废水经现有污水站(处理规模为350t/d)处理、二期工程产生的污废水经新建污水站(处理规模为450t/d)处理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排放标准后一并排入下水道,最终排入黄沙河。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发电机尾气采用碱液吸收处理装置对发电机燃油尾气治理,燃油尾气经水喷淋处理达标后再由15m排气烟管排放。发电机尾气排放口朝向不得指向环境敏感点。(2)污水站臭气对污水站各处理池体加盖,对臭气进行收集后送生物除臭装置处理;加强绿化建设,在污水站附近选择栽种一些能吸收恶臭气体的绿化树种,并合理配置。(3)机动车尾气防治措施地面停车场机动车尾气为无组织排放,由于停车场周围扩散条件较好,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明显。此外,建议本项目加强医院内机动车辆的管理,并加强绿化建设,如种植对SO2有较强的吸收能力的植物(如夹竹桃、垂柳等),种植一些能吸收NOx树种(如夹竹桃、光叶石楠、南海桐等),以减少机动车尾气对周围环境及项目自身的不良影响。(4)微生物气溶胶防治措施加强室内空气消毒,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的监测、诊断和报告制度。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2)应急发电机房(柴油发电机)、污水处理站设备间采取屏蔽、减振、隔音等措施,减少噪声强度。对风机等产生的气流噪声,采用消声器降低噪声。做好水泵设施的基础隔振及进出管道的弹性连接,管道支架与墙体作弹性支承连接,管道穿墙设置弹性垫层。所有给水水泵出口采用消声式止回阀,以消除水锤。(3)选用低噪声的冷却塔,噪声值小于65分贝,并应考虑使用隔声屏。(4)在安装电梯、变压器等的时候加上减震措施,以减少低频噪声对住院病人的影响。(5)对进出医院机动车辆进行分流控制,加强医院进出车辆的管理。医院内汽车禁止鸣笛,以减少车辆行驶噪声。(6)为降低医院外界干扰噪声和医院就医人群活动噪声对医院内部声环境的影响,要求医院内部布局合理,并采取场界绿化等措施。(7)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1988)中病房、手术室允许噪声级(表8-2)以及隔声窗(HJ/T17-1996),住院病房及手术室应加装级通风隔声窗(30dBRw25 dB),确保可达到室内允许噪声级的要求,并尽可能地减少外界干扰噪声对住院病人产生影响。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垃圾采取分类收集措施,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开,对具传染性的有害废物与一般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统一清运处理;医疗废物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管理;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对医疗废物收集房采取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及时对暂时贮存地方、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污泥必须做好消毒处理,达到GB184662005的要求:蛔虫卵死亡率大于95;粪大肠菌值不小于102;每10g污泥(原检样中),检不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医疗废物及污水处理站污泥、栅渣等均送往东莞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6、内、外部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对项目应急发电机房、污水处理站设备间采取屏蔽、减振、隔音等措施,减少噪声强度。对进出医院机动车辆进行分流控制,加强医院进出车辆的管理。医院内汽车禁止鸣笛,以减少车辆行驶噪声。(2)根据项目平面布置图,本项目5#、6#住院楼分别临近东面厂房和南面厂房、小作坊,建议住院楼临近东面或南面一侧可布置走廊或卫生间,以适当阻隔噪声影响。(3)建议对东侧和南侧临近外界噪声源的5#、6#住院楼病房安装通风隔声窗。预测结表明:安装通风隔声窗后,本项目5#、6#住院楼各个楼层的昼夜间室内噪声均可以达到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中“住宅室内允许噪声级”的二级标准的要求,可为本项目5#、6#住院楼各个楼层的住院病房营造良好的治疗与休养环境。(4)对发电机燃油尾气进行达标治理,发电机尾气排放口朝向不得指向环境敏感点。对污水站各处理池体加封盖板,对臭气进行收集后送生物除臭装置处理。加强医院绿化,利用植物吸收大气中有毒有害物质以及隔尘。(6)除项目自身采取合理布局、加强院区绿化、住院楼朝向工业厂房的一侧安装隔声窗等污染防治措施后,来自外界污染因素对本项目内部环境的影响有限。此外,建设单位还可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以尽可能地将外界污染影响降至最低,如与周边各企业建立良好关系,定期调查了解周边工厂各污染源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并协助环保部门进行适当的监督。同时当地环保部门也应加大对医院周围企业的监管力度,对各排放污染物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其污染物能达标排放,不对所在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不良影响。6风险评价本项目运营期都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包括根据本项目特点,项目潜在的环境风险包括:(1)二氧化氯消毒剂的使用;(2)污水事故排放风险;(3)病原微生物传播疾病风险;(4)医疗废物收集处置风险;(5)火灾风险;(6)氧气瓶存放风险。建设方应按照本评价中提出的建议,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并制订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将项目运营期的环境风险降至最低,避免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7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本项目属社会服务项目,其清洁生产主要是实施清洁能源、节水、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等措施。本项目运用了一系列“绿色技术”,从节才、节水、节能措施与方案来看,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是较高的,节水、节能和清洁能源措施及方案是经济、技术可行,而且实用性强。本项目属于社会区域类项目,非工业污染源,且其SO2排放量小,可不设定SO2控制指标。因此根据东莞市总量控制要求,并结合项目排污特征,本次评价总量控制对象确定为项目污废水产生的COD。根据工程分析核算,本项目外排污水量为189540t/a, COD排放量为9.622t/a,因此,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为COD:9.622t/a。8项目选址与布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选址符合当前的产业政策要求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其土地利用符合东莞市东城区光明片区控制性详细性规划的相关要求。本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弃物在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及项目自身影响较小,与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相符合;且项目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后,外环境污染对本项目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项目选址区域具有水、电、暖供应有保障,交通便利等条件。故可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是合理合法的。9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的建设,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环境效益。本项目总投资4992.0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230万元,占总投资的4.61%,环保投资收益主要体现在间接效益,即减少了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排放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通过采取合理环保措施,在保护项目环境的同时,不仅减少因项目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10“三同时”验收内容根据本项目污染源排放情况,项目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内容可见表3所示。表3 项目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一览表污染源治理措施控制因子治理效果执行标准污废水医疗废水自建污水处理站,其中现有污水站采用“厌氧水解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新建污水站处理工程则拟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过滤+消毒”工艺CODcr、BOD5、SS、氨氮、动植物油、粪大肠杆菌、总余氯等CODcr60 mg/LBOD520 mg/LSS20 mg/L氨氮10 mg/L动植物油5 mg/L粪大肠杆菌500个/L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污水废气发电机燃油尾气采用碱液吸收处理装置对发电机燃油尾气治理,燃油尾气经水喷淋处理后再由15m排气烟管排放SO2、NOx及烟尘SO2550 mg/m3 NOx240 mg/m3烟尘18 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二级标准及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污水站恶臭采用生物除臭的方法进行处理后由15米高排气筒排放NH3及H2S氨1.0 mg/m3硫化氢0.03 mg/m3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医院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要求固废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统一清运处理安全、无害化处理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