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薛涛诗歌中的女性意识.docx_第1页
论薛涛诗歌中的女性意识.docx_第2页
论薛涛诗歌中的女性意识.docx_第3页
论薛涛诗歌中的女性意识.docx_第4页
论薛涛诗歌中的女性意识.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论薛涛诗歌中的女性意识专 业: 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 李 向 东学生姓名: 袁 茜学生学号: 1020041609中国贵州贵阳 2014年5月目 录一、薛涛的生平1(一)薛涛生平4(二)薛涛地位4二、薛涛女性意识的形成原因5(一)何谓女性意识5(二)薛涛女性意识的形成5三、薛涛诗歌中女性意识的体现6(一)大胆追求爱情6(二)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9(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10四、小结12参考文献:12摘 要中唐著名女诗人薛涛,虽沉沦为地位低下的乐伎,但其才情高洁,文采风流,深得当时诗人、名士、官吏们的赞赏。她的诗歌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抒发自己对爱情大胆追求,渴望女性人格的独立,关注现实,展现了这位走进男性世界的女诗人与传统女性迥然不同的生活道路与情感世界。从中流露和表现出了其强烈的女性意识,这对现代女性来说具有积极健康的影响意义,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关键词:薛涛;乐妓;诗歌;女性意识Abstract Xue tao, a famous female poet in the Tang dynasty ,was sink into the low status of the le-prostitutes, but her talented, romantic literary grace, was deeply appreciated by the poet, celebrities, mandarin. Her poems with unique female perspective expressed their fearless pursuit to the love , the desire for womens independence of personality and sh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reality, which showed the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emale poet who stepped into the male world and the traditional women about life and the emotion world. The strong female consciousnesses containing in her poem have an positive and healt effect on modern women,which is worthy of our attention.Key words: Xue Tao; Poetry ; Feminine consciousness; 一、薛涛的生平 唐代时期,政治开明、社会风气开放、诗风兴盛,涌现了一大批女诗人。其中,薛涛堪称唐代诗坛最具影响力的女诗人。唐朝诗人王建就曾赞她:“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一作唐胡曾寄薛涛。薛涛与同时代的李冶、鱼玄机、刘彩春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可见其在当时诗坛的地位。除了诗词外,薛涛富有传奇性的一生,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套用明代锺惺浣花溪记里的话来说就是:“天遣此女增人间一段奇耳!” 明钟惺浣花溪记里有此句: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一)薛涛生平薛涛,中晚唐女诗人,字洪度。明钟惺名媛诗归薛涛诗附传载:“涛本长安良家女,父郧,因官寓蜀而卒,母孀,养涛及笄,以诗闻外。”这与我们所知道的薛涛天资聪慧,八九岁就能诗,通晓音律,多才艺,因为父死家贫,所以十六岁堕入乐籍的事实是相符合的。入乐籍之后,薛涛与当时前后更换的剑南西川节度使多有诗文往来。而韦皋任节度使期间,曾拟奏请朝廷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其为“女校书”。薛涛一生交游广泛,与当时的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薛涛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定居于浣花溪。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薛涛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二)薛涛地位薛涛才情高洁,曾有锦江集五卷行世。她不仅有以清词丽句见长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传世,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且关怀现实的作品。薛涛是全唐诗中录诗最多的女诗人,共录诗歌八十九首,堪称唐代诗坛最具影响力的女诗人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此外,她还与同时代的李冶、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历来文人对薛涛的诗评价都比较高,付润华甚至称她:“能昂首于任何诗人之前毫无愧怍” 姜楠.论薛涛诗作悲凉格调的成因J.学术论坛.2003(6).引付润华所作濯锦江边的女诗人。由此可见,薛涛在文人乃至世人心目中的地位。古人皆以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薛涛一代名妓能得此赞誉,足见薛涛的影响力之大,而这一点在当时乃至后来的朝代中都是不可多得的。二、薛涛女性意识的形成原因(一)何谓女性意识女性意识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而言,其主要是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并对男性权力表现出质疑和颠覆。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的心理情感以及表达女性的生命体验。相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在古代,更多的女性接受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位,扮演着相夫教子的家庭角色,只有极少部分女性能够对男性权力提出质疑并试图颠覆。所以,古代女性的女性意识多表现为后者,即主要是审视自己的心理情感和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薛涛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也不例外。(二)薛涛女性意识的形成我们常说,相对于男性意识而言,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主要是女性作家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对社会人生、女性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与把握,是女性作家自我意识的流露和表现。在古代社会,作为一个乐妓,“生来是个女性,命运已给她终生的不幸。如果没有知识,浑浑噩噩像牛马般过一世,倒也令人省事。最不幸的是去吃了智果,从模糊中醒过来,认识了自己也是一个人” 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女性诗人薛涛正是在那样卑微而没有尊严的生活中,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于是,她以诗歌为载体,去抒写她一生的曲折坎坷,展现她作为诗人和乐伎两种不同角色的感受。在薛涛的诗歌中,表现出了她对爱情的大胆袒露,对乐伎生活的不甘,对社会生活、政治的关注。在诗歌创作中,薛涛审视了自己,宣泄了个人的情感、志向。可以说,她的诗歌抒写出了封建社会中男性意识规范下的女性意识,真实细腻地反映了作为女性的自我,自然地流露出自我的女性生命意识及情感。也正是这些,形成了她作品所具有的特有艺术魅力。众所周知,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繁荣、强盛的时代,实施的是较为开明、开放的政策。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感染着这个时代的女性。在思想文化领域,唐代采取“兼收并蓄”的开明态度,儒、佛、道三家鼎立。此外,封建礼教也没有发展到禁锢人心的地步,使这个时代的女性得以从传统社会所赋予的女性角色的期待中挣脱出来。与此同时,唐代受南北朝及民族大融合的影响,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渗透到唐代社会各个领域中,胡化下的社会众妇女有较多的自由,地位较高。薛涛从小就受到了较好的家庭教育,在儿时就已出显出诗才,十五、六岁在蜀地已颇负诗名。父亲的去世,使她失去了庇护,为生活所迫而加入乐籍,这培养了她自主的个性和特立独行的行为。作为乐伎,身份低微,但薛涛交游广泛,参与社会,被罚赴边关,使她的女性意识表现得更为强烈。总之,在多种多样因素的影响下,薛涛的女性意识得以释放和彰显,并逐步成熟。三、薛涛诗歌中女性意识的体现(一)大胆追求爱情谈到薛涛的爱情,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第一个就是剑南节度使韦皋,他可以说是薛涛生命中的第一个情人。薛涛原本也是官宦之女,但她因父亲薛陨亏空钱粮而沦为官妓。是韦皋发现了她,可以说,韦皋是她的伯乐。因此,薛涛带着感恩的心委身于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由此也可以见得,这个男人给她的更多的是父亲般的关怀。薛涛第二个情人是比她小十岁的元稹。元稹才可以说是薛涛真正所爱的人。对薛涛而言,这段感情是刻骨铭心的。但这一段感情并没有得到善终,最终因为元稹的离去而结束。在当时薛涛所处的时代,由于受儒家礼教思想的束缚,女性的心理和行为深受压抑。她们大多都不敢去展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不敢大胆追求爱情,尽管作为女性渴望拥有诚挚的爱情和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如果说,那时的官家小姐或普通妇女有这样的想法还可能实现,那么对于作为乐伎的薛涛来说,这些都只能是奢望。她永远地失去了传统女性应该得到的爱情与婚姻,尽管在后人看来她实现了一般女性难以实现的人生价值,获得了即便是男子也难以获得的才名,保持了自己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薛涛的心里不是不难过、不寂寞的。但很明显,偌大的体制和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她无法撼动的。面对无法改变的社会现实,薛涛只能在诗歌中释放、宣泄被压抑的心理。受道家返璞归真、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薛涛将自身的这些情感寄托到了山水、自然景物之中。虽然在文史中并没有薛涛正式入道的相关记载,但是她晚年常著道服,且从她的诗作中不难看出她与道教关系密切。也正因为此,多数研究者都将她视为女冠诗人。薛涛渴望在纯净的自然中摆脱尘世烦扰,真切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审视以及感悟自己的心理情感。在她的诗作中,人们可以体验到一种自由、充盈的境界。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而薛涛的诗作正是融情于景的代表。这样大胆表露女性思想感情的佳作,比起那些男子的闺阁之作,更加真实。脱离了乐藉恢复自由身后,薛涛在浣花溪畔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她在池上双鸟中表达了自己对元稹的一片痴心:“双栖绿池上,朝去暮飞还。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姜军.唐诗大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在这首诗中,薛涛通过写双凫的亲昵来衬托自己的孤独与凄苦,委婉地表现出自己对夫妇相依为命、共同抚育儿女的这种美满家庭的渴望。可见在独居生活中,薛涛对爱情生活的美好是向往渴望的,她希望能与元稹长相厮守,了此一生。而在另一首诗歌鸳鸯草中,她这样写道:“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 姜军.唐诗大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在薛涛眼中,鸳鸯草是幸福的,它们的叶子两两相对,就好像鸳鸯成双成对,尽情地享受这春日的美好时光。尽管前两句表现了自己对鸳鸯草两两相对的羡慕之情,但她还是很清楚自己的现状,所以才有了后两句的无奈。她虽然摆脱了乐妓身份,但是仍无法消除过去生活对于自己的影响。这首诗正表现了薛涛对此的无奈和不甘。曾经是乐伎的她,不敢对正常的朝夕相伴的家庭生活有奢望,只希望能像这鸳鸯草一样,尽情地享受甜蜜的爱情,将一切抛诸脑后。同时,这首诗也显示出“诗人善于以一种细腻的观察从自然界平凡的事物中发掘美好的特质,并表达出来诗人对最质朴、最真情的爱情的渴望。” 尹艳辉.自由与爱情:薛涛的女性情感世界J.成都大学学报.2004(3).不难看出,诗人细腻情深的真爱难以得到回报,因而,她常常陷入一种爱而不能、感情失落的苦闷之中。如她的春望词四首所示:“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揽草结同心,将以遣知音,春愁整断绝,春鸟复哀吟。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姜军.唐诗大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春望词四首写于薛涛隐居浣花溪时期。此时,她虽刚年过二十,却已经饱经人生的沧桑。在她十二年屈辱的乐伎生涯中,可以说是有喜有悲。在她了却世俗功名后,唯一的梦想就是希望自己的爱能托付给一个忠诚而又热忱的男子。然而,她既是苦寒出身的贫家女,也曾经是乐伎的女子,因此很难真正地拥有自由,更不可能收获到与她真正相配的美好爱情。她一次次的付出,一次次让“结同心”的美梦幻灭。凄风苦雨的日子就像锦江的流水一般绵延不尽,但比这样的日子还要多的,是烙在她心灵上的创伤。她沉浸在知己难求、知音难觅的痛苦里,美好春天的来临只能更引起她对相思的惆怅。而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流逝,只能使她更伤怀于无法把握爱情又无力留驻青春。“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薛涛看着枝头美丽的花朵,就像是看着自己的美丽容颜,只是在徒劳地开放,兀然地凋零。“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花开同赏、花落同悲的知音仿佛在天边,不识相的春风怎能知道风华绝代的才女满腔的幽怨,春鸟的啼叫仿佛是诗人心底的哀吟,而窗外曼舞的柳絮更让她想起了那些三心二意的男人。春望词四首可谓是寂寞愁绝、声声悲苦,诗歌融情于景,春天的一草一木皆化成了诗人惨淡身世、悲愁绝望。全诗看似极其简单,但直抒情怀、明白如话地表达了孤独之感、失恋之悲。这样的简单,是繁华之后的简约,是万奈俱寂后唯一的清音,是诗歌的至境。年华易逝,知音难求,这便是薛涛的身世之感。薛涛有过热烈的爱情追求,有过痛苦的相思和哀叹,但她从没有过低眉屈膝的乞怜与哀求。她独居浣花溪四十余年,生活虽孤苦,但人格高尚,精神始终高雅。她的一生更是将自己的朝思暮想、幽怨渴盼和对爱情的专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虽违反了封建社会为女子所规定的教条,但却真实地剖析了自我、阐释了自我,抒发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薛涛敢于向封建传统礼教发起挑战,具有冲破封建牢笼、反对封建礼教束缚,张扬女性自由的意义,表现出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二)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薛涛父亲的早世,虽然造成了她在某些个性方面有所缺失,但在另一方面,却培养了她独立自主的个性,使她在温柔的表面下,有着一颗坚强的心。为了独立自主,薛涛选择入乐籍领取禄俸,后来脱离乐籍,也是为了个人自由。作为乐伎,薛涛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处卑微,比如她的柳絮咏曾写道:“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依,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姜军.唐诗大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在这首诗中,薛涛以弱不禁风的柳絮自比,写出了作为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以及四处漂泊的无助。但也正因为此,她要求自己在“喧嚣的尘世中尽可能保持安静”,不能忘记女性的尊严,不流俗于众人,“出淤泥而不染”,以自己的才华去赢得别人的尊重,保持自己的人格。比如,武元衡在上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不久,曾写了一首题嘉陵驿:“悠悠风旆绕山,山驿空濛雨似烟。路半嘉陵头已白,蜀门西更上青天。” 姜军.唐诗大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针对他诗歌中表露的愁苦、畏难情绪,薛涛续写了这首续嘉陵驿献诗武相国:“蜀门西更上青天,强为公歌蜀国弦。卓氏长卿称士女,锦江玉垒献山川。” 姜军.唐诗大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在这首诗中,薛涛自身对新任节帅只有殷勤期望之情而没有一丝阿谀奉迎之气,且着意翻新,独抒己见,其诗魄丝毫不输给男子。类似的诗作还有贼平后上高相公等,由此也可见薛涛的诗品和人品。北宋宣和书谱中曾云:“妇人薛涛,成都娼妇也,以诗名当时,虽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风致。”在薛涛的诗中,她常常用竹、菊、蝉等自然景物自喻,以托物言志的方式,大胆地描画着自我形象。比如她的诗酬人雨后玩竹:“南山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姜军.唐诗大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在酬人雨后玩竹中,她以竹的精神为自己树立标准,寄寓着她劲洁傲骨,迎风斗雪,不畏强势的精神。这也是她人生价值的理想境界和追求,展现出了她独特的女性魅力和其不朽的诗歌才华。此外,还有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寮同赋秋菊:“自有兼材用,那同众草芳。献酬樽俎外,宁有惧豺狼。” 姜军.唐诗大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又如蝉:“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姜军.唐诗大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这两首诗分别以傲霜斗雪、淡雅朴素的秋菊以及高洁孤傲的蝉自喻,以物喻志,毫不讳情地表白着自己的精神追求,寄寓着她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不卑不亢的高傲品质以及不放弃女性人格尊严和骨气的高傲态度。薛涛被罚松州后,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份的卑微低下。十离诗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女子在那样的社会中受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并将她肯定自我价值的思想在诗中大胆的表现了出来。这样的社会现实和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让她在回到成都后不久便想办法脱离了乐伎生活。虽然的男尊女卑的社会容不下她的理想,也无法改变她作为传统女性的角色,但是薛涛却并没有因此在诗酒琴音中堕落,去放纵自己。恰恰相反,她更加渴望女性人格的独立。她用内心的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化解生命中的遗憾,追求高贵的品格,不卑不亢,表现出女性对生命意识和价值的内省和感悟。这一点,在上文所引的诗歌中表露无遗。可以说,薛涛的存在,是在封建专制社会中,一名文化女性对依附男性的反抗、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尽管当时的她可能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仅仅是出于想要独立和自由的愿望。然而,薛涛,还是以自己的才情和魅力对千年后的现代女性的独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女性角色定位的男权封建社会,对于国家大事,女性是不能过问评论的。女性的社会责任被限定在相夫教子之中,很少参与社会活动,这就决定了女性狭窄的生存空间和认知世界。感时忧国,也向来是男性文人创作的主要题材。然而,薛涛因其从小受到的教育和特殊的身份,走出了狭隘的生活空间。比起其他女性来说,薛涛的视野更为广阔。她对生存状态的思索已开始挣脱出个人小圈子的拘囿,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社会和时代的背景之中。薛涛出身官宦人家,从小受到了传统的忠君忧国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作为乐伎的特殊身份,使她接触到的男性比一般女性更多,且多是官员、文人。据诗文显示,她与当时得六位剑南西川节度使以及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人都有唱酬交往。薛涛耳濡目染,对当时的政治形势有一定的了解,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她不凡的政治眼光。同时,她置身底层,对统治阶层有较清醒的认识。此外,薛涛曾被罚赴边松州,使她从闺阁中走向了更加广阔的社会,亲眼目睹了边关战士、普通百姓的苦楚。作为女性,她对普通百姓有着更深的同情怜悯。这一系列思想都可以从她的诗歌中看出来。如谒巫山庙:“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姜军.唐诗大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诗里,薛涛用楚襄王游高唐梦巫山神女的故事,曲折地表达了她对君王“朝朝夜夜”、“为雨为云”,耽于淫乐,贻误国事的隐忧,评论颇为委婉,体现了她对国家的关切。后人赞其:“工绝句,无雌声。”再如她的筹边楼:“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姜军.唐诗大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此诗是她对时事政治关心的真实写照。这首诗就李德裕所建的筹边楼发出议论。诗以“最高层出见边头”作结,这“高”和“见”,对应首句的“平临云鸟”,而“见边头”则和次句“壮压西川”是个鲜明的对照。其表现的是面前岿然不动的高楼,曾经是全蜀政治军事的中心,而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