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哲敏、王小谟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2013及历届最高科技奖获奖人.docx_第1页
郑哲敏、王小谟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2013及历届最高科技奖获奖人.docx_第2页
郑哲敏、王小谟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2013及历届最高科技奖获奖人.docx_第3页
郑哲敏、王小谟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2013及历届最高科技奖获奖人.docx_第4页
郑哲敏、王小谟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2013及历届最高科技奖获奖人.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哲敏、王小谟获2013国家科技奖及历届最高科技奖获奖人郑哲敏简历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早期在水弹性力学研究中取得成就。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 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 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 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3年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24年10月2日 生於山东省济南市19431947年 西南联合大学电机工程系及机械工程系学习,获工程学学士学位19471948年 任清华大学助教19481952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科学硕士、理学博士学位19521954年 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19551956年 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561978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弹性力学组组长,第四研究室副主任,爆炸力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781989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19821986年 任力学学报主编1986年 兼任中国科学院海洋工程中心主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大会委员会委员1988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主任王小谟简历:王小谟 (1938.11.11- ) 雷达工程专家。上海市金山县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电子工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信息产业部科技委副主任。60年代创造性提出脉内扫描方法,使雷达系统大大简化。70年代担任JY-8雷达主持设计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自动化引导雷达。80年代主持设计的JY-9雷达,具有较好的低空性能,在国外的演习和综合评分中名列前茅,获得了国内外多部订货,是国际上优秀低空雷达。从事雷达科研30余年,设计研制了多种型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雷达,尤其在三坐标雷达和低空雷达方面卓有建树,为国家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军事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分别获1986年、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要论文有计算机模拟试验法-雷达发展概率的计算、三坐标雷达的最佳设计等。中新网2月14日电 一年一度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将揭晓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选结果。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1999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根据条例,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条例的规定,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负责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并向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提出评审建议。在奖项中,每年不超过两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自2000年国家科技奖开评以来,共有18人获此殊荣,平均年龄超过80岁。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公布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评选流程,要摘取这项桂冠,需经过重重筛选。其评选流程为:省级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或最高奖获得者个人推荐院士、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咨询、打分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评选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审定科技部核准报国务院批准国家主席签署证书,颁发奖金。据了解,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科技部部长担任,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和著名科学家及有关专家15至20人为委员,以保障评选工作的科学性、公正 性和权威性。组成人员人选,由科技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为确保最高科技奖的公正,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实施的是记名投票方式,每一位评审委员都必 须对自己的一票负责。到会委员必须有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才算有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历届获奖人情况简介2000年度至2010年度,共有18位专家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年度获奖人吴文俊(1919.05) 男,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隆平(1930.09) 男,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2001年度获奖人黄 昆(1919.092005.07) 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王 选(1937.022006.02) 男,计算机应用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2002年度获奖人金怡濂(1929.09) 男,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2003年度获奖人刘东生(1917.112008.03) 男,地球环境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永志(1932.11) 男,航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2004年度获奖人空缺2005年度获奖人叶笃正(1916.02) 男,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孟超(1922.08) 男,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教授。2006年度获奖人李振声(1931.02) 男,小麦遗传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07年度获奖人闵恩泽(1924.02) 男,石油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吴征镒(1916.06) 男,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2008年度获奖人王忠诚(1925.12) 男,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徐光宪(1920.11) 男,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2009年度获奖人谷超豪(1926.05) 男,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孙家栋(1929.04) 男,航天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航天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