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研究生考试外国哲学专业哲学综合历年试题.doc_第1页
南京大学研究生考试外国哲学专业哲学综合历年试题.doc_第2页
南京大学研究生考试外国哲学专业哲学综合历年试题.doc_第3页
南京大学研究生考试外国哲学专业哲学综合历年试题.doc_第4页
南京大学研究生考试外国哲学专业哲学综合历年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0年考试科目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B卷(限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专业考生做)1、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要说明你对哲学党性原则的理解。 2、你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范畴有几种含义?这些含义之间有何联系? 3、简析“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 4、剖析“真理是人类经验的自制形式”这一命题的错误实质。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有人说,与毛泽东晚年实行的政策相比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的政策是“后退”了。你认为这 一说法对吗?请运用有关哲学原理说明理由。 2、辨证法、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之间有何异同?请举例说明。3、为什么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请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001年考试科目一:311 马克思主义哲学 A卷(限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考生做)B卷(限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专业考生做)1、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试述相对与绝对的辨证关系。 2、 简要说明唯物辩证法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本质内容。 3、 如何理解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 4、 如何理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2、 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即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什么?举例说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与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的本质区别。 3、有人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人自然就没市场了。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这一观点。2002年考试科目一:311哲学综合 A卷(限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考生做)B卷(限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专业考生做)1、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如何理解时间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2、 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动力与源泉? 3、 如何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 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辨证关系的论述?2、 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思想关系只是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关系是人们维持生存的活动形式(结果)“(列宁选集,第一卷,第18页),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 试论述客观真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之间的辨证关系。 3、 试论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之间的辨证关系。 2003年考试科目一:311哲学综合 伦理学、宗教学在A、B组任选一组逻辑学在A、C组任选一组 A卷(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专业考生做)1、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2、 简述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 3、 我们说,”意识并不是自然界从来就有的,但它却在自然界有着自己深厚的基础和前提,这就是物质形态普遍的反映特性“。请从物质形态普遍反映特性的角度简述人类意识的起源。2、 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试从认识的历史演化的角度说明”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 试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3、 名词解释(任选三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回忆说(柏拉图)2、 奥康剃刀(或奥卡姆剃刀)(中世纪哲学) 3、 温和怀疑论(休谟)4、 公意(或总意志)(卢梭)4、 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亚里士多德如何论述美德伦理,他心目中恢宏大度的君子是什么样子的,这与其中庸之道有什么关系?这种美德伦理在今天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2、 唯理论和经验论各自的思想特点是什么?英国经验主义与大陆理性主义平行发展,为什么不能相互完全替代? 3、 什么是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什么叫先天综合判断?此类判断对于自然科学有什么意义?科学能够证明”人为自然立法“的命题吗?南京大学2004年哲学综合 2004年A卷一:简答题(103)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前提?2,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3,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突破我们。”试用认识论基本原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二:论述题(202)1,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实际上何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务地现状。”请你根据这段话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地理解。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面向工人阶级利益的价值指向性与其科学性的辨证统一。三:名词解释(任选三,103)1,四因说(亚里士多德)2,上帝之城(奥古斯丁)3,单子(莱布尼茨)4,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四:论述题(任选2题252)1,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他如何解释理念派生万物的两条途径?理念论的方法论与其对理想国的阐述有什么联系?试举出这种思维方式对后来一两个哲学家的深刻影响。2,洛克如何论述经验论,批驳天赋观念说?人的心灵真的像一块白板吗?简要论述一下英国经验论对后来英美哲学的影响。3,什么是康德的“道德绝对命令”?他如何论述三条先验的道德原则?义务论伦理的理论前提是什么?你同意这种伦理标准吗?为什么?南京大学2005年哲学综合2005A卷一,简答题(103)1,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与根本质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2,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应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请你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3,如何理解人是一种社会历史性的存在?二:论述题(202)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用“选择论”和“建构论”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请你谈谈对这种观点的认识。2,试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法国的感觉论,经验论唯物主义的区别和联系的认识。三:概念解释(任选3题103)1,“流溢说”(普洛提诺)2,“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安瑟伦)3,“我思故我在”(笛卡儿)4,本原行动(费西特)四:论述题(任选2题252)1,论述巴门尼德存在论对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变革及其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影响。2,简要分析近代英法两国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发展和演变。3,康德认识论是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请结合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思想,试述黑格尔对康德这一思想的发展。南京大学2006年哲学综合A卷1、 简单题(每题10分,共40分)1、唯物辩证法是如何理解运动、变化、发展的?2、人类对事物的质的理解有一个从“实体质”向“关系质”的发展过程,试述对这一观点的理解。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理念的观点?4、“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5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第289页),试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原理阐述在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学理依据。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感性认识的理性渗透和理性认识的感性渗透的观点?三、名词解释(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2、怀疑主义(晚期希腊)3、社会契约论(卢梭)4、同一哲学(谢林)四、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1、简述中世纪哲学关于上帝存在的两个著名的证明,为什么说安瑟伦(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是先天证明,托马斯 阿奎那的证明是后天证明(阿奎那的“五路”证明)?它们和希腊哲学有什么联系?2、莱布尼茨的唯理主义认识论是如何批判洛克的经验论的?他的天赋观念论和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有何差异?如何评价莱布尼茨的认识论?它对后世的影响如何?3、什么是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在其认识论(先验感性论和先验分析轮)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如何理解这一革命的哲学是意义?你如何评价这一革命?南京大学2007年哲学综合A卷1、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唯物主义是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中的作用的?2、 马克思恩格斯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引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第286页),试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3、 认识论中的反映概念在历史上的演进经历了哪几个基本发展阶段?2、 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角度来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意义,这种物质生产的理论层面从表面上看与人类自由的理论层面是不完全一致的,你是如何理解这种表面上的不一致?2、 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原理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学理依据。3、 概念解释:(任选三题,每题10分,共30分)1、 阿派朗(阿那克西曼德)2、 光照说(奥古斯丁)3、 利维坦(霍布斯)南京大学2008年哲学综合 A组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所有的唯心主义者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直接面对自然对象或现实的社会存在,但他们又坚持认为只有思维和精神才是世界的本体。这其中的逻辑环节是怎么过渡的?2.历史唯物主义所理解的社会交往具有哪些特征?3.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把实践指认为其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种实践概念尽管具有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特点,但毕竟包含着主体能动性的内容。而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说,只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客观矛盾运动才构成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你是如何理解这种表面上的不完全一致的?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们分):1.有一种观点认为,哲学只应该研究认识论,而不应该研究本体论,本体论问题是没有意义的。你对这种观点有何评论?2.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变革结合起来”。根据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理解,应该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既然如此,似乎只需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就可以了,经济基础一变,由它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就自然改变了。你对上述看似矛盾的两种观点是如何理解的?三、概念解释:(任选3题,每题lO分,共30分)1、奴斯【阿那克萨戈拉】2、奥卡姆剃刀【威廉奥卡姆】3、真观念(斯宾诺莎)4、绝对命令(康德)四、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l、试述巴门尼德存在论的基本思想,请举例说明他对后世哲学家的影响。2、试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及其在启蒙运动中的意义。3、黑格尔是如何论述思想的客观性的,请谈谈你白己的看法。南京大学2009年哲学综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试分别说明实践的普遍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含义。2、如何理解生产力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3、邓小平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请运用有关哲学原理阐发这句话的深刻内涵。3、 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有人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今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因此,加强文化建设最具有根本性意义。你对此有何评论?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但在当前现实的历史条件下,要发展就要讲求效率,就要在人和人之间展开竞争,这似乎又和“以人为本”的要求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