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_第1页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_第2页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_第3页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_第4页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学校名称: 山东理工大学 中心名称: 空间地理信息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网址: 中心联系电话:中心通讯地址: 山东淄博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申报日期: 2009-5-20 山东省教育厅制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空间地理信息实验教学中心所属学科名称测绘科学技术隶属部门管理部门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立时间1960年中心建设发展历程空间地理信息实验教学中心始建于1960年,当时学校名为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由于非金属矿床开采、地质等专业教学的需要,成立了矿山测量实验室,依托该实验室举办过多期测量培训班;1980年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被合并到原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开始独立招收四年制地质与矿山测量中专生;1983年,开始招收四年制中专工程测量专业学生,同年成立工程测量教研室,并将矿山测量实验室改名为测绘工程实验室。1987成立控制测量教研室和普通测量教研室,1988年开始招收三年制专科学生,1993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工程测量专业学生,2001年正式合并到山东理工大学,在原来测绘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了普通测量实验室和精密测量实验室两个专业实验室。2004年,学校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厚泽先生作为测绘学科的特聘教授,带领测绘学科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2006年大地测量学和测量工程硕士点获得批准,测绘工程学科被学校列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同年,在原来两个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山东省骨干学科实验教学中心-空间地理信息实验教学中心得到山东省教育厅的批准成立。该实验中心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实验仪器设备总值685多万元,下设普通测量实验室、精密测量实验室、卫星大地测量实验室、摄影测量与遥感实验室、GIS实验室等5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有Trimble等GPS双频接收机20台,有Leica等全站仪32多台,另外还有数字水准仪、陀螺仪、绘图仪等先进仪器一批,有Gamit和Bernese、ArcGis、ARC/INFO、Mapinfo、VIRTUOZO、EarthView InSAR及Cass6.1和MapGis专业软件一批,承担了测绘工程、土木工程、城市规划、交通工程、资源环境工程等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和科研服务,面向全校开放。中心主任姓 名韩保民性别男出生年月1969.10民族汉专业技术 职 务教授学位博士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通讯地址山东淄博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邮 编255049电子邮箱联系电要职责1、负责实验中心的全面工作,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科研需要,负责制定中心长远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以及物资购置计划。2、组织审定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修改及编写实验课程教材及教学改革。3、组织实施实验室工作计划,负责实验中心人才培养与引进、中心人员的业务考核、学习培训等工作。4、负责组开展科研和社会科技服务等工作,为本科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教学科研主要经历承担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地籍测量学、专业英语、测量学C、土地利用规划学等本科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担任GPS实习、测量学实习、精密工程测量实习及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组织了山东省骨干学科实验教学中心的申报和各种仪器及软件购买的可行性论证工作,参加了实验教学改革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验室管理经验。先后参加和主持纵横向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2002年获在美国召开的ION GPS 2002年会最佳优秀论文,现为山东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国际CPGPS协会会员,卫星定位及空间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骨干学科实验中心-地理空间信息中心主任。教学科研主要成果 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创新基金等重大项目4项,主持杰出青年基金子项目、航空航天科技项目、教育部和科学院重点实验室项目6项,主持和参与昌邑管线测量等企业委托项目12项,主持省级实验改革项目1项。在测绘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煤炭学报、系统仿真学报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10多次,其中EI、ISTP索引22篇。2007、08年获山东理工大学教学质量奖,2008年获山东理工大学优秀教师、山东理工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专职人员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总人数平均 年龄人数756175511940占总人数比例37263253726325教学简况实验课程数 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数实验学生人数/年实验人时数/年191088199224026环境条件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设备台件数设备总值(万元)设备完好率1500m2395685万元99.5%教材建设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主编参编16近五年经费投入数 额来 源主要投向 2004年:实验中心投资100万元(其中实验教学及实习费用10万元,科研专款及基金27万,60万仪器购置费用,实习基地建设3万元)。主要用于精密测量实验室仪器购买、实习实验教学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2005年:实验中心投资50万元(其中实验教学及实习费用10万元,科研专款及基金20万,20万仪器购置费用)。主要用于精密测量实验室仪器购买、实习实验教学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2006年:实验中心投资75万元(其中实验教学及实习费用10万元,科研专款及基金30万,35万仪器购置费用)。主要用于精密测量实验室仪器购买、实习实验教学;2007年:实验中心投资353万元(其中实验教学及实习费用10万元, 340万仪器购置费用,实习基地建设3万元)。主要用于GIS实验室、摄影测量实验室、精密测量实验室、普通测量实验室和卫星大地测量实验室的仪器和软件购买、实习实验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 2008年:实验中心投资87万元(其中实验教学及实习费用10万元,实验室及研究机构建设费用60万,国家地壳网络基准站建设费用17万)。主要用实验中心教学、实验室改造及国家地壳观测网络基准站建设;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该实验中心所在的测绘工程系在特聘教授许厚泽院士的带领下,秉承几十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建立了先进的教学管理系统。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2006年取得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现代测量数据处理”创新团队被列为校级扶持创新团队,2007年测绘工程专业被学校确定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山东省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成立,测量学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2008年测绘工程专业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测绘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地理空间信息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其中由曹俊茹教授主持的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测绘工程专业改革和曲国庆教授主持的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获得了教育部测绘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宁津生院士的高度赞扬。近5年来,共获省部级教学成果10余项、校级教研成果20余项、编辑专著、教材8部,教学论文20余篇。该中心还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环节,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及“第二课堂”等活动,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测绘工程共获“全国大学生测绘科技创新论文大赛”一等奖1次,优秀奖5次,获“山东省大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2次,2等奖2次,承办并组织了“山东省高校测绘技能大赛”等活动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普遍提高。近五年教学研究成果及获奖项目:1、曹俊茹,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测绘工程,20052、曲国庆,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20053、姚吉利,山东省实验教学成果3等奖:地面设备数据采集与预处理,20044、曹俊茹,山东省实验改革项目:测绘工程校内多功能实验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20065、韩保民,山东省实验改革项目:全球定位系统GPS综合实验设计,20066、张大富,山东省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成果3等奖:实验室选课预约系统V10,20047、宋振柏,山东省高校教学成果2等奖: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20018、秦永,教育部测绘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GPS讲课竞赛3等奖,20079、秦永,教育部测绘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青年测绘教师讲课竞赛3等奖,200810、张海玲,教育部测绘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青年测绘教师讲课竞赛3等奖,200811、曹俊茹,山东省精品课程测量学,2007 12、曹俊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山东省教育厅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项目三等奖,200913、韩保民,基于星载GPS的低轨卫星定轨理论及GPS定位中某些关键问题研究,山东省教育厅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三等奖,2008近五年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中心人员还积极参加科研活动,近5年来,实验中心老师共撰写学术论文147篇,其中三大检索40余篇,撰写专著2部,主持山东省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子项目、航空航天科技基金、教育部及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16项,主持泗河下采煤变形监测及裂缝发育规律研究等横向项目30余项,获山东理工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篇,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次,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1韩保民男1969.10博士主任教授大地测量6全面负责是2郭丰伦男1962.05学士副主任副教授大地测量22实验教学管理是3孔维华男1968.08硕士副主任副教授地理信息16教改科研管理是4曲国庆男1962.09博士教授大地测量22授课、科研是5宋振柏男1953.06学士教授工程测量26授课、科研否资环学院6曹俊茹女1954.04学士教授工程测量25授课、科研是7史玉峰男1965.03博士教授地理信息23授课、科研是8王振杰男1968.02博士教授大地测量17授课、科研是9张明波男1971.06博士副教授地理信息15授课、科研是10姚吉利男1964.03学士教授摄影测量22授课、科研是11庞蕾男1970.10博士副教授摄影测量14授课、科研是12张大富男1967.08硕士副教授地理信息18授课、科研否材料学院13王殷行男1972.10博士讲师地理信息3授课、科研是14王志勇男1978.10博士讲师大地测量2授课、科研是15秦永男1978.09硕士讲师摄影测量6实验教学是16王艳女1977.08硕士讲师地理信息4实验教学是17张海玲女1979.12硕士助教工程测量2实验教学是18刘科利男1968.08学士实验员大地测量15实验室管理是19程景东男1965.04专科实验员工程测量20实验室管理是20许厚泽男1934.05硕士顾问院士大地测量4发展规划否中科院中心成员简表2、实验教学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一、实验教学相关政策(1)加强实验室基础条件建设,仪器设备总值由250万元增加到685万元,实验室面积由200多平方米增加到1500多平方米,达到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规定的合格标准。(2)实验室在适应学科调整的前提下,按照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三个层面设置,经过两次布局调整,将合校初的2个分散状态的实验室,发展为现在包括5个实验室在内的实验教学中心,进一步确立校院两级管理体制。(3)实验室开放自2002年起,经历了由学分制要求的被动开放向主动开放、开放范围由基础实验室向专业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开放逐步展开的历程,目前开放范围已涉及与测量有关的实验课程、选修实验、各类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实验室开放已形成良性循环,保障体系基本建立。(4)加强了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结合实验教学改革,重新修订了全部实验教学大纲,并修订本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为实验室规划、建设提供了依据,保证了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及学科的调整融合,促进了资源的共享。(5)注重设备的资源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每年度在设备立项前对上年教学实验室经费立项项目和大型设备及成套设备进行效益考核,鼓励利用实验室开放、对外科技服务、对设备功能进行开发等多种形式,实现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和共享,增加仪器设备使用效益。(6)重视实验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把实验教学研究纳入学校教学研究课题管理范围,完善了实验教学研究项目的立项、评审、验收制度,通过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和改革,充实实验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能力,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二、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为全面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提高为主线,以适应社会能力为目标,以资源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教学队伍建设和完备实验条件建设为保障,注重内涵发展,实现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和精益化,构建符合“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要求的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中心建设,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按学校新时期事业发展及长远发展规划,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的高水平实验教学队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条件。争创高水平实验教学研究成果;实现实验教学的多媒体化和远程网络化;提高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形成“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实验”逐步推进、“实验实训实习”相互补充、“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三、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1、总体思路(1)以实验教学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为学校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条件,同时兼顾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需要。(2)在完善和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以规范化实验室建设为核心,以学科群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和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考核为辅助,推动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教学、科研搭建高效的开放式实验平台。(3)在建立和完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以实验项目库建设为核心,以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系列实践创新活动为辅助,建立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开放式管理与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水平。(4)在健全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以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网络平台为手段,形成约束、激励并存的管理机制,促进实验室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精益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2、具体措施:(1)建立科学实验中心管理机制强化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根据学校关于开展规范化教学实验室建设的意见和规范化基础教学实验室评价标准和规范化专业教学实验室评价标准等文件,对实验中心下个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教学、设备维护及使用、环境、实验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达到规范化要求。(2)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健全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下的实验教学体系探索和建立,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将实验教学计划独立出来,建立模块化、独立设置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现从“单一课程、单一实验、单一目的”向“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式实验”的多层次、多模块化体系的转变,每个层次和模块在必要实验基础上增加可选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按学分和实验管理要求,选择其中一部分实验项目。加强实验室开放工作。按照网上公布的实验项目,采取预约制度,在课堂实验之外,学生可利用开放实验室自主做实验,特别是鼓励同学们做一些综合性的、设计性的和研究性的实验。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工作。鼓励中心老师多渠道积极申请实验教学研究专项经费,为每年研究项目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并对立项的研究项目严格管理和验收,使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实验教学。(4)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实验技术人员是师资队伍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技术力量,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实验队伍。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校际交流,完善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5)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提高仪器完好率和利用率仪器设备管理本着“统一管理、落实到人、加强维护、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的原则,不断提高完好率,充分发挥使用效益。实验中心设置专职资产管理员,负责对仪器设备和物资等的入库、调拨、领用、维修等进行全面的日常管理,建立仪器设备(资产)分户帐,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要做到帐帐、帐物标签相符率为100%,仪器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其中5万元以上贵重仪器设备专人管理和使用。(6)加强校内和校外实习及实验基地建设 在实习、实验基地建设方面,以产-学-研为基础,加强与企业联合,坚持为企业培养实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办学理念,按照实习基地条件评价指标体系,对现有的实习承担单位进行评估和建设,建立了6个适合测绘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验、实习教学基地。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实习基地基础上,下一步准备再建3-5个专业强、有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专业实习基地,同时加大对现有校内多功能实验实习场地的改造和完善,以保证测绘类的大部分实验、实习和有关专业实验实习的操作要求。 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地理空间信息实验中心面向对测绘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城市规划、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工程管理等8个二级学科,承担着全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测绘工程等8个专业,近1400人的测绘工程方面实验、实习教学任务。近3年开设测量学实验的专业及人数见下表:课程专业人数(2006)人数(2007)人数(2008)测量学(包括测量学A、测量学B、测量学C、测量科学技术基础和测量学5门课)测绘工程4079122资源与环境工程808080土木工程120121120交通工程122123121城市规划817981工程造价808080工程监理817980工程管理808080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测绘工程4079122地理信息系统4079122GPS数据处理03575GIS工程及应用0078摄影测量与遥感4079122精密工程测量4079122数字化测图原理4079122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407978工程测量学4079122大地测量学基础4079122遥感原理及应用4079122CAD在测量中的应用4079122测量程序设计0089Matlab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07986工程测量学4079122合计1089162522682-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等)(1)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目标上,以实验教学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核心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大模块。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特点,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由单一到综合,由验证到综合,由演示到设计及研究型、由校内到校外的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实验”逐步推进、“实验实训实习”相互补充、“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引入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建立新型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的多元化实验考核方法和实验教学模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对测绘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反复进行运用和训练,按螺旋递升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提高专业素质。(2)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下面是中心开设07-08学年的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表。序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学时1测量学A曹俊茹水准仪认识及普通水准测量验证4经纬仪认识及角度测量验证4导线测量综合2四等水准测量提高2三角高程测量提高2坐标方格网的绘制验证2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提高42测量学B郭丰伦经纬仪认识及角度测量验证2水准仪认识及普通水准测量验证2曲线测设提高2路线纵断面测绘综合23测量技术基础张大富水准仪认识及普通水准测量验证2经纬仪认识及角度测量验证2导线测量验证2大比例尺测图综合4点位和角度的测设验证24地理信息系统王殷行学习使用MapGIS数字测图系统验证2MapGIS图形编辑模块的功能与使用验证2MapGIS三维可视化、空间分析综合25大地测量学基础王振杰精密J2经纬仪使用验证2精密导线测量实施综合4精密水准仪认识验证2精密水准测量实施提高26摄影测量学姚吉利立体观察验证2摄影测量软件使用综合27遥感原理与应用秦永地物波谱测定验证2遥感图像处理验证2计算机遥感图像分类综合28GIS工程与应用孔维华Mapinfo基本操作验证2MAPBASIC基本操作验证4MAPBASIC用户界面设计验证4MAPINFO表的操作验证4VB基本程序编制验证4VB用户界面设计设计4VB数据库建立验证29CAD在测量中 的应用秦永简单图形的绘制验证2二维图形绘制(1)验证2二维图形绘制(2)验证2绘图环境、图层管理、 对象捕捉与自动跟踪验证2二维图形编辑(1)验证2图案填充、渐变填充验证2字段、表格、图块验证2二维图形编辑(2)验证2lisp编程之范例1验证2文本读取编程验证2AutoCAD菜单开发设计410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韩保民权属调查验证2数字化地籍测量综合411房地产估价孔维华样点数据的录入与测算综合412测量学C史玉峰水准仪认识及普通水准测量验证4经纬仪认识及角度测量验证4电磁波测距及三角高程测量验证2导线测量综合4四等水准测量提高2纵横断面测绘综合413测量学张海玲水准仪认识验证2水准测量验证2经纬仪认识验证2角度测量验证2导线测量验证2大比例尺地形测图综合214GPS数据处理王志勇PCCDU软件的认识接收机参数及数据管理演示2Pinnacle软件静态数据处理综合2Pinnacle软件动态数据处理及内业成图演示215Matlab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秦永一个矩阵定义和操作演示2矩阵运算演示2结构数组研究2M文件角度弧度转换研究2M文件平面坐标正算和反算研究2文本文件读写研究2图像文件读写研究2二维、立体绘图研究2用户界面设计研究2测量平差模型建立综合性2高程网平差研究2导线平差研究2高斯平面的新旧坐标转换研究216工程测量学郭丰伦用交会法放样点位验证2线路纵断面的测绘综合2圆曲线测设验证2陀螺经纬仪使用演示217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韩保民GPS静态测量演示2GPS 实时动态测量(RTK)综合2GPS数据处理软件使用演示218数字化数据采集实验B曹俊茹全站仪的认识演示2全站仪测站设置演示2全站仪一般测量演示2全站仪程序测量演示2全站仪数据采集演示2全站仪导线测量综合4全站仪点位放样演示2全站仪数据传输演示2数字化绘图软件使用演示2地物与地貌绘制演示6数字图整饰演示219Matlab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B姚吉利一个矩阵定义和操作演示2矩阵运算演示2结构数组研究2M文件角度弧度转换研究2M文件平面坐标正算和反算研究2文本文件读写研究2图像文件读写研究2二维、立体绘图研究2用户界面设计研究2测量平差模型建立综合性2高程网平差研究2导线平差研究2理论学时508学时,其中综合性、提高、设计及研究性实验108占总学时的21%(3)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实验中心坚持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实践和社会服务相结合。中心教师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近5年来,实验中心老师共撰写教研论文和学术论文14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40余篇,撰写专著、自编教材及讲义5部,主持山东省自然基金、航空航天科技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16项,带领学生参加了“泗河下采煤变形监测及裂缝发育规律研究”、“ 淄博城区GPS网的建设与研究”、“张店区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研究”、“北宿煤矿井筒十字中线测量和罐道准直测量”、“鲍店煤矿工厂沉降观测”、“鄄城县村庄地形图的测绘与培训”、“淄博矿业集团公司葛亭煤矿陀螺定向与导线测量”、“寿光市城镇更新地籍调查”、“淄博市张店区新建道路竣工测量”、“淄博矿业集团公司唐口煤矿陀螺定向与导线测量”、“烟台市地籍数据库建立”、“枣庄市驿城区石膏矿井上下对照测量”、“昌邑管线测量”等横向项目30余项,将具体工程项目引入到实验课堂,并将部分工程项目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学生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题目,使学生真题真做,保证了实验教学的真实性和实用性。通过参加科研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完成相关实践(实验)学习任务的同时,还具备了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为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4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技术、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等)实验技术、方法、手段:(1)以老师讲授为辅,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学采用分层次、多模块体系进行。实验安排按照由浅到深,由简单到综合,由演示到设计及研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教学,学生应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能够正确地使用仪器设备,准确地采集实验数据。并具有正确记录、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逻辑处理、做出结论的能力;通过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教学,学生应能正确设计实验(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设备等),能通过查阅手册、工具书及其它信息源获得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高年级开始创新性与设计性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高级层次,这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实验,主要在高年级学生中进行。实验项目一般来自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学生大学科技创新活动中自己提出的科研设想在实验室中进行开发和研究。(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教学学校专用网站上,网络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介绍、仪器设备使用、课程大纲、实验大纲和多媒体课件等。实验课程的课件含相关实验的指导、实验过程、步骤、方法等,有些实验还提供了网上虚拟实验方式;为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前沿,实验内容的相关参考材料等提供了方便。(4)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制作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综合性实验(如GPS数据处理软件等的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做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及一些参数的设置等,并提供实测数据供同学们锻炼,提高了教学效率。(6)各种工具软件的仿真应用(5)实验中心实行开放制度实验中心实行全开放式创新教学机制,在教师指导下,做到实验时间开放、内容开放、仪器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在课外有选择地做一些实验,以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中心开通了网上实验预约系统,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实验指导老师和每次实验的时间与内容。实验教学中心的开放分为实验内容开放和实验平台开放两个层面。在实验内容开放方面,首先是把实验分为必做型和选做型,前者保证教学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训练;后者则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与兴趣,在众多的实验课题中选择,可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除了教学计划之内的实验内容外,学生还可以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中心进行自主实验或研究。比较突出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大学生第二课堂项目和老师的科研课题进入创新实验室进行研究和开发。二、考核办法实验课程的考核从以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数量为重点,转变成为重点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从结果考核转变成为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于采用分组形式进行的实验课程,将单个学生的考核与小组的考核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实验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来确定,如参与情况(出勤、态度等)、个人能力(如知识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实操结果的优劣等综合评判。期末成绩以结课考试成绩来确定,结课考试的方式有闭卷笔试、上机考试、实际操作考试、撰写实验报告、答辩等多种方式。成绩的评判也从单一的由教师评判,转变为教师评判与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从优。实验成绩要登记、建档。2-5实验教材(出版实验教材名称、自编实验讲义情况等)1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万剑华、曲国庆等 石大出版社20032数字信息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史玉峰、靳奉祥科学出版社20073测量中不适定问题的正则化解法 王振杰科学出版社20064MATLABL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姚吉利、史玉峰、秦永20075 数字化数据采集原理与应用 曹俊茹、宋振柏 20086 非线性大地测量信号小波分析理论与方法 曲国庆,测绘出版社,20097 数字化数据采集实验指导书 曹俊茹,山东理工大学,20098 土木工程测量 郭丰伦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另外实验中心老师自编各类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20多种,实习指导书8种。同时中心实验人员还对每年新近的实验仪器设备编写实验指导书多种。3、实验队伍3-1队伍建设(学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等)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办学思想,以培养和造就“人文素质高、专业基础厚、实践能力强”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教育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实施了“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 。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1)队伍组成结构的规划:以中心负责人为核心、专兼职结合、按学科专业和实验教学层次构建实验教学团队。(2)实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目前师资队伍平均年龄40岁,已形成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年轻化实验教学队伍。五年内通过调整、补充和培训等多个渠道,使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和讲师/工程师/实验师的比例将分别占40%、20%。学历结构中博士和硕士学位教师由目前的37%、26%在五年内达到40%、40%。(3)实验人员师资培训规划:针对课本知识和实验设施落后于现代技术发展步伐的现状,实验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制定计划,采取安排青年实验人员外出进修,参加测绘方面各种培训班和实验中心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到中心培训的方式,使中心每一位教师在五年中都能得到相关培训,以提高实验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4)实验教学改革和科研能力提升规划:制定计划,鼓励中心教师从多种渠道申请各类教学及实验改革项目,并自筹资金设立一些实验技术及体系建设方面的课题。鼓励实验中心老师利用寒暑假及学生实习时间,积极承担各类课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老师的课题中,争取做到80%以上教师能参加各级教学改革项目、自制实验平台设备的开发, 60%以上中心教师能参加科研项目,其中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20%以上。相关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实验课的指导质量,加快实验师资队伍建设,鼓励理论课教师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改革和指导学生实验,我校采取了如下措施:(1)采取青年导师制,给每一位新来的青年教师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理论及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并进行实验课培训,最后经过试讲,后才能独立带实验课程,过好实践教学关;(2)鼓励教师进入实验室工作,鼓励青年教师担任实验室工作;安排高层次理论课教师担当实验教学工作,既加强了理论教学、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的结合,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又带动和帮助实验课教师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3)鼓励现有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各种形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鼓励青年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为实验教学人员提供系统学习的机会,定期选送教师、实验人员外出进修,参加各种形式专业培训;鼓励中心教师参加各种学术及教研方面的会议。 (4)学校将实验工作量计算单列,将实验教学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同等看待,并将结果纳入职称晋升、岗位职责考核体系中,从而调动了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和改革的积极性。(5)鼓励教师和实验教学人员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研究成果和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编写的实验教材与同类科研成果一样享受各种奖励。3-2实验教学中心队伍结构状况(队伍组成模式,培养培训优化情况等)队伍组成模式实验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以理论课主讲教师和固定实验技术人员为主,以不同实验项目聘任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为辅的模式组成。其中,专职实验人员和部分以实验教学为主的教师构成了实验室的核心骨干,主要从事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负责设计和更新实验项目、维护实验仪器设备以及指导学生实验。理论课教师参与到实验教学环节中。实验室已经形成了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实验中心实验教学队伍由19人组成,其中专业教师17人,实验员2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7人、硕士学位有5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12人,已形成是一支结构优化、专业素质好、教学科研水平高的中青年结合的教师梯队。培养培训优化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专业的不断发展,实验室拥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工具及多功能应用软件等。作为教师及实验员为适应实验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实验室对于教师及实验人员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软件、仪器操作使用培训工作。根据学校的有关政策,实验中心采用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积极吸引和培养高素质、高学历教师,实验中心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组织实验中心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安排听课、赴外校进修、参加生产实践、参加科研课题及学术会议,安排青年教师到外校攻读在职博士,邀请有关专家到实验中心讲学等系列过程,以各种形式提高实验中心教师科研和业务水平。3-3实验教学中心队伍教学、科研、技术状况(教风,教学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承担教改、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对外交流等)实验教学教风地理空间信息实验中心以测绘工程系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人才为依托,搭建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平台,引进高水平教师参加实验教学,建立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实验中心教学队伍是由专职、兼职和研究生助教三个部分组成。采取了一系列规范学风和教风的措施:(1)成立了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使实验教学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学院成立了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负责指导、监督和协助学院管理实验教学工作,为实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提供咨询和指导,制定各种制度。(2)加强对实验教学过程的监督成立教学督导组,监督实验教学,确保教学质量。(3)建立网上查阅成绩和教学评议方法,以学生为本,由学生无记名评议实验教学。(4)教师批改实验报告后,向学生进行讲解和展示部分实验报告。通过以上措施,实验中心教学效果显著,教学质量优良,实验中心的师资队伍中,2004年-2007年,有46人次年终考核获得优秀;有12人次获教学质量奖,曹俊茹教授、史玉峰教授、曲国庆教授和韩保民教授曾先后荣获淄博市、山东理工大学优秀教师称号等。教学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承担教改、科研项目目前在实验教学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比例为70 %,在近5年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数量10多篇,编写出版的教材数量5部,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其中测量学为2007年山东省精品课程,测绘工程专业改革获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优秀成果奖、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获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课程优秀成果奖、地面设备数据采集与预处理获山东省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三等奖、测绘工程校内多功能实验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获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优秀实验技术成果三等奖。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山东省教育厅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项目三等奖。在教学之余,实验中心人员还积极参加科研活动,近5年来,实验中心老师共撰写学术论文147篇,其中三大检索40余篇,撰写专著2部,主持山东省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子项目、航空航天科技基金、教育部及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16项,主持泗河下采煤变形监测及裂缝发育规律研究等横向项目30余项,获山东理工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成果应用张大富老师的山东省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成果3等奖成果“实验室选课预约系统V10”已被用作山东理工大学实验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曹俊茹教授的山东省实验改革项目“测绘工程校内多功能实验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现在已成为校内实习的主要场地;姚吉利教授的山东省实验教学成果3等奖“地面设备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已被用作实验及实习的主要方法和参考,另外曹俊茹教授的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改革成果测绘工程专业改革和曲国庆教授主持的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的部分成果已在山东省部分高校推广使用。 另外实验中心发表的论文总被引频次超过500次,部分成果已被引入到教材建设及实际工程应用中,如韩保民教授和王振杰教授的部分科研成果已被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GPS教材引用,有些成果已成为卫星发射、卫星定轨及定位中的参考算法,受到外界好评。对外交流情况:实验中心注重对外交流和与国内同行进行合作。(1)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