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研究.docx_第1页
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研究.docx_第2页
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研究.docx_第3页
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研究.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研究 摘要:左右江革命老区面临生态恶化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双重挑战,需要超常规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摆脱“脆弱贫困”恶性循环。论文拟以左右江革命老区整体研究,重新审视左右江革命老区发展思路。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利用循环、低碳、绿色经济理论,重点分析该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促进左右江革命老区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下载 关键词: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2015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批复要求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聚、经济繁荣的活力老区。规划要着力加强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聚、经济繁荣的活力老区;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打造天蓝山青水净的美丽老区;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弘扬老区革命精神与民族文化,打造全国旅游文化示范的文化老区,努力探索革命老区跨越发展、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加快老区开发建设步伐,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 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左右江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高度重视,加快振兴左右江革命老区,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五”的主要任务之一。并且,政府也意识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利用循环、低碳、绿色经济理论,研究该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问题,对于促进左右江革命老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相关理论分析 对生态文明问题的重视源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第一次提出“循环经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第一次提出了“低碳经济”。国内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有:2001年廖福霖著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2005年沈国明主编的21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2007年姬振海主编生态文明论。2007年,中共十七大确立了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现实问题的探索和思考进入全新阶段。不少学者对生态文明有进一步的研究。如,2009年严耕、林震、杨志华著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等。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 “建设美丽中国”。2012年12月,全国首家“美丽中国”研究机构四川大学“美丽中国”研究所正式并发布“美丽中国”省区建设水平年度研究报告(2012)、“美丽中国”研究所城市建设水平年度研究报告(2012)。2013年四月起,广西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美丽中国的大背景展开理论研究。如刘佳奇(2012)对“美丽中国”的价值解读;许瑛(2013)对“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的研究等等。第二是从“美丽中国”每个侧面展开研究。如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6日第017版发表文章建美丽中国靠制度先行。第三是以省市县等行政单元展开的研究。如各地以“美丽乡村”为主题展开的研究。如汪彩琼(2012)关于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谢培秀等(2012)发表论文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及对安徽的启示,认为安徽美丽乡村建设应当从产业支撑、富民为先、环境和谐、机制创新、项目切入和科学管理六个方面着力。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学者们都是以注重于国家、省、市、县等行政区划单元展开研究,鲜有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从区域协调整合整体上来研究。第二,鲜有学者结合十八大报告的内容,针对民族地区,深入剖析区域特色,结合区域特色来展开相关的研究。 因此,本次研究以左右江革命老区进行整体研究,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结合革命性、边疆性、民族性,资源富集区、大石山区、珠江水系的上游等特征,多层面探讨各种因素、各个方面与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建设的关系,揭示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建设路径。其次,试图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在左右江革命老区作为一个整体展开研究,研究的区域具有内容创新性。 二、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左右江革命老区包括桂黔滇三省区8个市(州)59个县(市、区)。左江、右江、红水河三江汇聚,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密集,森林覆盖率达58.7%,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是国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宝库。作为珠江水域的源头,维系着珠江下游特别是粤、港、澳地区的生态安全。“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建设有利于整个珠江流域的生态建设。左右江革命老区所在的百色、河池、崇左三市。目前都分别开展了美丽百色、美丽河池、美丽崇左等活动实施方案。但是,缺乏“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方案。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是这一老区发展的历史责任,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老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原因,目前左右江革命老区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该区域是资源富集区,百色铝土矿5.24亿吨,是中国的铝都。但该区域境内多是贫瘠的大石山区和丘陵山区,峰峦起伏,交通闭塞。特别是大石山区,石漠化相当严重,生态一旦破坏极难恢复,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支持,发展仍然是走一条粗放式的发展路子。主要表现为高耗能产业为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以产品初级加工为主,产业链短、技术含量不高等。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老区内石漠化、水土流失、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矛盾突出。 2015年6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在南宁召开左右江革命老区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对左右江革命老区沿边开放基础设施工程、特色产业发展工程、生态经济建设工程、扶贫攻坚工程、惠民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涉及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明确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集中财力物力,投资约 327 亿元,实施 141 个项目,建成一批有利于促进老区振兴发展的五大工程。五大工程总投资约 327 亿元,包括沿边开放基础设施工程、特色产业发展工程、生态经济建设工程、扶贫攻坚工程和惠民工程。其中,生态经济建设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三、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生态经济建设的对策建议 落实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经济建设,需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利用循环、低碳、绿色经济理论,探索出一条生态脆弱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路径。 (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科学发展、生态优先原则。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让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和引导生态导向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倡导朴素消费、适度消费和清洁消费理念,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单位和机关政府建设等。 (二)注重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统筹规划,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国家大力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背景下,必须解决产能过剩的存量问题和结构调整投资不足的增量问题。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及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加大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扩大石漠化治理试点县范围,加大对试点县的投资规模,逐步提高石漠化治理补助标准和石漠化治理重点县年均中央补助标准。加大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向老区的倾斜,打造天蓝山青水净的“美丽老区”。同时,调整老区产业结构,促进老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关闭及整治污染环境的工厂及企业,淘汰设备陈旧、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产业,加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力度,并且下岗及失业的分流及再就业培训和生活保障工作。 (三)实现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化经营。在老区生态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着眼于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及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实现循环经济。要求以生态文明的视角,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不仅要遵循市场规律,还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实现生态化经营。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服务业。 (四)建立健全相关生态制度。从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市场机制、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的法律保障、优化政府的生态行政行为、推进全体公民的生态参与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特别是研究完善左右江革命老区资源配置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研究逐步转变地方领导干部传统的政绩观,研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研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等。 (五)培养和引进生态经济建设管理人才。生态经济建设是近年来新兴的建设思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也没有太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还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全方位的生态经济建设管理队伍来进行生态经济建设的倡导以及管理。因此,培养和引进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生态经济管理人才迫在眉睫。重要的背景专业包括:生物学、环境与资源学、经济学、管理学、药学、农学、法学等。形成这样的一支专业的生态经济建设管理队伍,各专业背景的人才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对于促进老区生态经济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作者单位:百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广西边疆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广西社科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建设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CJY001)。 本文得到“广西边疆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资助。 参考文献: 刘世庆,林凌.革命老区振兴,开往春天的快车左右江革命老区百色调研及思考J.中国西部,2015(12):8-11. 李迪迪,严勇.生态经济化视域下湖州生态经济建设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