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全降解.doc_第1页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全降解.doc_第2页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全降解.doc_第3页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全降解.doc_第4页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全降解.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全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合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重点项目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高分子材料对石油资源的高度依赖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针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原料多元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以工业废气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高分子材料,不仅可以减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还能使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实现其资源利用,而且所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可降解的特性,属于环境友好材料,是目前高分子技术领域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项目以工业废气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合成生物降解的二氧化碳共聚物为目标,重点突破制约其规模化生产的高效专用催化剂、聚合和后处理工艺、聚合物的改性和应用等关键技术,建立万吨级以上规模的示范生产线,并研究和开发新型催化剂及相应的连续化生产工艺技术。为公正、公平、公开地选择项目承担单位,集成全国优势力量,促进二氧化碳共聚物合成关键技术研究与万吨级以上示范生产线的建设,特此发布“全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合成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重点项目申请指南。二、指南内容1项目名称 全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合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2项目总体目标针对万吨级全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攻克高效专用催化剂的规模化生产、共聚合和后处理工艺、共聚物的改性和应用等关键技术,完成千吨级高效专用催化剂和年产25000吨二氧化碳共聚物生产线的建设;开发二氧化碳共聚物改性技术和大宗应用产品,形成技术和产品的产业链;进行高温高选择性催化剂及相应连续化生产工艺及关键装备的设计,建成500吨级连续化生产中试示范线,推动我国在降解塑料产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3项目课题分解本项目设置课题3项。课题一: 全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全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的规模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和过程控制优化;适合超高粘度流体的高压聚合反应器的研制;脱挥装置关键技术及连续化生产工艺的开发;年产25000吨全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规模化生产线的建设及工艺优化;十万吨级合成全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的成套工艺技术包开发。课题考核指标:(1)建成年产25000吨全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规模化生产线,实现正常运行;(2)形成十万吨级合成全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的成套工艺技术包;(3)万吨级规模化生产线的生产工艺满足环氧丙烷损失量不高于2%,生产周期小于18小时,二氧化碳共聚物生产成本小于1.3万人民币/吨(按照环氧丙烷的价格为11000元/吨计算)。(4)生产出的全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性能:二氧化碳含量 42%,数均分子量250,000 ,玻璃化温度40,软化点(维卡) 35(0.45MPa),拉伸强度30 MPa(25oC),生物降解性符合ISO14855标准。(5)申请专利3项。课题二:二氧化碳共聚物合成专用催化剂的产业化研究课题研究内容:高效纳米负载催化剂规模化制备工艺技术研究;高效纳米负载催化剂关键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高效纳米负载催化剂规模化生产中的催化剂干燥及包装技术研究;年产1000吨级催化剂生产线建设及工艺优化。课题考核指标:(1) 建成年产1000吨二氧化碳共聚物合成专用催化剂生产线并实现正常生产。(2)催化剂技术指标:比表面积80 m2/g,活性组分粒径250 nm,催化活性120 g聚合物/g总催化剂;催化剂生产成本控制在4万元/吨以内。(3) 申请专利2项。课题三:二氧化碳共聚物新的合成技术与改性应用技术研究课题研究内容:二氧化碳高温共聚反应的高选择性催化剂的研制;适合新的高温高选择性催化剂的共聚合工艺、反应动力学研究,为连续聚合生产工艺开发提供依据,并进行连续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开发;二氧化碳全降解塑料改性技术研究,提高其耐热温度;二氧化碳全降解塑料多层共挤成膜技术和工艺研究。课题考核指标:(1) 开发出适合80以上使用的二氧化碳共聚反应的高效和高选择性催化剂,催化剂活性高于150克聚合物/g总催化剂。(2) 开发出高温连续化共聚合工艺,建成相应的年产500吨规模的连续化生产的中试生产线。(3)全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改性后使用温度超过70;开发出2种以上大宗产品的应用技术,其中高阻隔性包装用塑料复合膜应满足如下指标:封合强度30 N/15mm,内层塑料剥离强度3.0 N/15mm,水蒸气透过量5.0 g/(m2.24h),透氧率15 cm3/(m2.24h.01MPa);注塑级共混改性料应满足如下指标:拉伸强度40 MPa(25oC),软化点(维卡) 70(0.45MPa),冲击强度(简支梁) 25 kJ/ m2 (ASTM D256),5% 失重温度250(20/min)。(4)申请专利5项。4项目经费来源及构成本项目国拨经费控制数为2000万元,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的比例不低于10:1。5说明:(1)本项目支持年限不超过3年。(2)本项目申请必须针对项目整体申报,编写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申请书,针对某一课题的申请将视为无效申请。(3)本项目须由企业牵头,与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等联合申请。三、注意事项1申报本项目的团队由申请单位自行组成(同一申请单位只能参加一个申请团队),并明确项目牵头单位、项目申请负责人和课题依托单位、课题负责人。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应签订研究开发合作与知识产权分享等相关协议。2申请者应符合的基本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一年以上、过去两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事业法人单位,包括:大学、科研机构等事业法人;中方控股的企业法人。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联合申请。3项目召集人和课题负责人应符合的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年龄在55岁(含)以下(按指南发布之日计算);(3)具有高级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4)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5)过去三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项目申请负责人应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具有相关工作背景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将主要精力用于项目组织协调与研究工作。4项目、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不得违反以下限项申请的规定:为保证科研人员能够高质量地开展研究工作,国家科技计划实行限制申请及承担课题数量规定。每人同期只能主持1项国家主要科技计划(包括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课题,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国家主要科技计划课题数(含负责主持的课题数)不得超过2项。申请者应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申请,且在同一批发布的申请指南中只能申请1项863计划课题或项目。5项目和课题申请经费不得高于申请指南规定的国拨经费控制额,并应按照申请指南要求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及证明材料,否则不予受理。6申请者要遵守科学道德,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填写项目申请书,保证项目申请书的真实性,避免出现夸大和不准确的内容。同时,不得将研究内容相同或者近似的项目进行重复申请。863计划对申请者在申报过程中进行信用记录,对于故意在课题申请中提供虚假资料、信息的,一经查实,记入信用档案,并对单位在两年内取消其申报863计划资格、对个人在三年内取消其申报863计划资格。7申请程序和要求:项目申请采取网上集中申报。申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进行,网址为。有关申请的程序、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