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中羊群行为研究综述.docx_第1页
市场经济中羊群行为研究综述.docx_第2页
市场经济中羊群行为研究综述.docx_第3页
市场经济中羊群行为研究综述.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场经济中羊群行为研究综述 提要 本文以近些年羊群行为的发展现状为基础,首先对羊群行为的概念进行系统梳理,针对羊群行为的存在性、羊群行为的产生原因以及研究羊群行为的实证模型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学者对羊群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羊群行为的产生原因和现实市场中羊群行为的实证分析上。研究领域主要出现在金融市场上,对房地产、农业、旅游业等行业存在的羊群行为却鲜有研究。 关键词:股票市场;金融市场;羊群行?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9月7日 在国内,对羊群行为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并且大部分理论都是直接复制西方关于羊群行为的相关理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羊群行为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积极关注。为了使大家对羊群行为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本文从羊群行为的概念开始着重研究,分别研究到底什么是羊群行为;到底羊群行为存不存在?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学者主要用哪些模型对羊群行为进行研究的?这对市场主要参与者个人、企业、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羊群行为的概念 最早注意到羊群行为的是宏观经济学的鼻祖凯恩斯,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羊群行为理论。他主要是站在投资者心理学角度分析其在信息不完全对称、未来环境完全不确定情况下的行为理论。羊群行为最早是指动物(牛、羊等畜类)成群迁移、寻找食物,后来这个定义被引用来描述人类的社会行为,现在主要是指个体决策人模仿大多数决策人的行为,并且与大多数决策人的行为保持一致。Bikhchandani等(1992)认为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股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的现象,大部分投资者在一段时期内做出购买和出售相同股票的行为。Banerjee(1992)最早使用序列决策模型来研究羊群行为,他认为每个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都会观察其他已经做出的决定,因为已经做出决策的人可能拥有一些相关的信息,这样做出的决策将被认为是理性的。李平、曾勇(2004)认为羊群行为指在不完全信息环境下,行为主体因受其他人行为的影响,进而忽视自己私人信息而模仿他人行动的决策行为。肖争艳、高荣(2014)认为股市中的羊群效应指投资者在缺乏有效信息的情况下,总是模仿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种盲目跟风的非理性行为。从对国内文献的梳理来看,大部分学者都是对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进行的研究,以往羊群行为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对机构投资者的研究上,然而对于以个体为主体的羊群行为相关研究的实证文献较少。并且对其他领域中存在的羊群行为明显研究不足。在理论上,至今羊群行为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一般来说,羊群行为是指人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了规避风险、减少获取高质量信息的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人们在决策过程中模仿他人决策的行为。 二、羊群行为的存在性 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是最早对羊群行为存在性进行检验的学者(1992),他们提出了衡量羊群行为的指标,在以后的研究中该指标普遍成为衡量羊群行为的经典方法(简称LSV模型)。宋军、吴冲锋(2003)研究得出股评家对舆论有明显的羊群行为。蒋学雷、陈敏、吴国富(2003)研究发现我国沪深两市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效应。陈浩(2004)研究结果发现羊群行为在投资基金之间表现显著。安毅、王书明(2014)以农产品为分析对象,并运用CSAD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在2008年的下跌市场以及2010年的上涨市场,下跌市场和整体市场中均存在羊群行为。廖理等(2015)实证结果表明我国P2P市场中的投资者在投资时存在羊群行为。田利辉等(2015)使用MS-GARCH模型发现了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在一般波动状态中的羊群行为。龙海明、颜琨(2015)研究结果证明我国机构投资者存在着明显的羊群行为。吴文清等(2016)研究得出众筹项目过程中存在羊群现象。 在大多数学者通过各种方法验证出羊群行为存在的同时,也有学者发现有些行业不存在羊群行为。邵永同等(2009)运用CSAD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期间的棉花期货市场进行了研究,也没有证实有羊群行为。潘婉斌等(2014)采用LSV方法对保险公司的羊群行为度进行计算,发现保险公司的投资行为都不存在羊群效应。 总之,我国的相关学者针对股票、基金市场、期货市场以及机构投资人和投资人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大量探索,并验证了羊群行为的存在性。然而,之所以会在相同行业是否出现羊群行为而产生争议,笔者认为:理论上是因为不同的研究者对羊群行为的定义认定角度不同。实证上是因为选取对羊群行为衡量的指标不同和对其进行检验的模型不同。并且我们也要看到这些研究中,对于非金融市场领域中的主要参与个体研究较少,需要开展更加全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对羊群行为的存在性研究由于方法的不同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羊群行为的存在与否仍然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三、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 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导致羊群行为的原因有以下三种:基于信息串联的羊群行为、基于声誉的羊群行为、基于委托代理的羊群行为。Banerjee(1992)最早提出了基于序列决策的信息串联羊群模型。他认为每个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都会观察他自己前面的决策者做出的决策,因为前面的决策者可能拥有私有信息,于是他可能模仿他人的决策而不使用自己的信息做出决策。序列性羊群行为有以下几个特征:个人依次进入市场、决策不可逆、每个人可观察到先行决策者的决策结果。Scharfstein和Stein(1990)提出了声誉羊群行为理论,其主要是指当投资者不相信投资经理人选择股的能力和相应管理的能力,投资经理人就会处于不被信任的处境中,源于对声誉的关心,经理人的理性决定是在决策上模仿其他投资经理人。Maug和Naik(1996)提出的委托代理羊群行为理论是指当基金经理人的利益驱动取决于他的业绩与其他投资经理人业绩的相对水平时,这种不合理的激励机制会使投资经理人做出没有意义的行为,于是会造成投资经理人的从众行为,羊群行为因此产生。还有部分学者提出非序列性羊群行为,是指每个人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市场中,决策可逆,每个人通过集体意见产生相互作用。随机性羊群行为是指相互联系的一群人相互产生影响,形成一个组,组与组之间的决策相互对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在1951年就设计、利用著名的阿希实验证明出了人在群体重压之下会产生从众行为。彭惠(2000)运用微观结构理论分析了羊群和泡沫现象产生的原因信息不对称,信息收集上的正反馈效应导致了羊群和信息串联现象。朱锡庆、黄权国(2004)认为羊群行为的出现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别人的决策是可观察的,否则无法模仿;第二,决策有先后次序,而不是同时做出决策。郑丰等(2015)发现模仿行为是羊群行为产生的机理之一。杨卫忠(2015)发现当搜寻、解读和利用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信息的成本过高,却能够从社会网络信息中获取足够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信息时,农户仍具有高程度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意愿,表现出羊群行为。郑瑶等(2015)认为羊群行为源于信息和行为等多方面因素,在信息不完全时,投资者通过观察他人抉择来获取私有信息将会导致信息瀑布,先行者的决策就会显著影响后行动者的决策,从而导致投资者间产生羊群行为。通过对国内关于羊群行为产生原因研究现状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出在羊群行为的产生原因方面,已经产出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为继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羊群行为产生原因的解释缺乏普遍意义和解释力的支撑。 四、研究羊群行为的模型 近十年来,羊群行为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提出了许多关于羊群行为的理论模型主要有LSV模型、MS-GARCH模型、CSSD模型和CSAD模型。潘婉斌等(2014)采用LSV方法?展?司的羊群行为度进行计算,发现保险公司的投资行为都不存在羊群效应。田利辉等(2015)使用MS-GARCH模型发现了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在一般波动状态中的羊群行为。柯?N沛、黄静(2012)基于CSAD非线性模型对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羊群行为进行了研究。朱丽娟(2013)通过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户玉米品种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品种的价格、亲戚朋友的推荐以及农业科技人员的建议对农户玉米品种的选择行为都有重要影响。目前相关实证研究中使用的理论模型大部分都采用上述几种类型,其中使用较多的是LSV模型。通过观察发现国内学者对于羊群行为研究的计量模型类型使用比较单一,关于对羊群行为的研究,应该对模型的建立有所侧重。 综上而言,目前国内学者对羊群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羊群行为的产生原因和现实市场中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上。对于不同领域是否存在羊群行为没有统一的界定,对于不同行业羊群行为的产生机制还存在许多问题,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度量羊群行为的新方法。运用羊群行为理论分析更多的领域依然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宋军,吴冲锋.中国股评家的羊群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3.1. 陈浩.中国股票市场机构出借人羊群行为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4.2. 廖理,李梦然,王正位,贺裴菲.观察中学习:P2P网络投资中信息传递与羊群行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杨卫忠.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户羊群行为来自浙江省嘉兴市农户的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