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考要求 归纳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等。(1)全球气候变暖:是温室效应不断增强的结果。表现:全球气温近100年中升高了约0.6 。后果(或危害):导致南、北极地区部分冰川融化,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2)酸雨:概念: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原因: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酸雨污染由局部问题发展成为区域性问题。分布:世界上三大酸雨区是:欧洲、北美洲和我国南方;我国酸雨主要的分布区有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危害:对水生生物、农作物、森林的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腐蚀建筑物,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3)臭氧层破坏:作用:臭氧层处于大气平流层中,减少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保护动植物免遭伤害。趋势:全球臭氧总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危害:臭氧层破坏,其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原因: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氟氯烃等。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问题原因主要危害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低地面积缩小、加剧海岸侵蚀、引起洪水泛滥、造成咸水入侵等酸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对水生生物、农作物、森林的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腐蚀建筑物;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臭氧层破坏氟氯烃的大量排放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读下面“环境问题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环境问题。_,_,_,_。(2)据图分析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3)据图说出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解析根据图中各方框内的相互关系可判断其中序号代表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快速增长,资源消耗过度;人地矛盾突出所导致的。因此治理措施是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答案(1)臭氧层空洞酸雨气候变暖荒漠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2)人口快速增长,资源过度消耗。(3)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强国际协作。)二、大面积的生态破坏和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1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1)植被破坏:损坏区域自然景观,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目前对热带雨林损害尤为严重。(2)生物多样性减少:指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所有生物物种,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使物种不断消失。(3)水土流失:世界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危害:使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损失,破坏土壤结构。(4)荒漠化:概念:指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严重的分布区:非洲、亚洲。危害:使人类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养育人口的能力降低,影响社会经济发展。2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事故带有突发性;二是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我国重庆川东油田特大井喷事故等。大面积的生态破坏问题原因主要危害植被破坏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生态系统失衡、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部分物种减少水土流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损失,破坏土壤结构荒漠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可利用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土地养育人口能力降低下图中数字表示我国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是_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_。(2)是南方丘陵山区,主要环境问题是_。(3)是_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_。(4)是黄淮海平原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_。答案(1)西北干旱半干旱土地荒漠化(2)水土流失(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4)旱涝、盐碱和风沙教材P9活动提示1.酸雨对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使土壤酸化,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腐蚀建筑物;危害人体健康。2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导致酸雨的产生,因此世界酸雨分布区往往分布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地区,世界三大酸雨区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我国南方。教材P13活动提示组织这样的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认识、理解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学生的实际进行充分周密的准备,多阅读相关的资料进行题目的准备。通过环境问题相关竞赛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形成环保就在我身边,保护环境我有责任的意识,争做合格的新一代高素质的公民。1读“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发生在我国的比较严重或发展比较快的三种环境问题。请填出各图例代表的环境问题:_,_,_。(2)近年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趋于恶劣,主要是自然环境中的_要素发生了变化,进而导致陆地环境中的_表层松化,导致扬尘起沙。此外,人类对陆地环境中_要素的直接破坏,也扩大了沙尘暴的范围和危害。(3)缓解环境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2)题,根据环境问题的分布及我国地理环境特征可判断为土地荒漠化,为水土流失,为酸雨。沙尘暴频发与地理环境中气候、土壤、生物三要素密切相关。第(3)题,酸雨问题应该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回答。答案(1)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2)气候土壤生物(植被)(3)改善能源结构,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2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表问题。序号主要环境问题主要原因造成的主要影响(列举23条)解析读图可知,主要位于北非、西亚和中亚地区,因此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旱灾;主要位于北欧,酸雨危害严重;位于热带雨林的边缘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森林锐减。答案序号主要环境问题主要原因造成的主要影响(列举23条)土地荒漠化、旱灾滥垦草场、过度放牧土地退化、物种减少、诱发沙尘暴等酸雨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土壤酸化、破坏植被、腐蚀建筑物等森林锐减过度砍伐水土流失、气候恶化、气象灾害增多等1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各个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_(地形区)_(城市)_(湖泊)_(河流)(2)环境问题乙在我国的_地区最为严重;环境问题乙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_。长江上游地区该环境问题对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_。(3)环境问题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4)甲、乙、丙、丁四类环境问题中,目前在欧洲表现最突出的是_。答案(1)四川盆地武汉鄱阳湖淮河(2)黄土高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河湖淤浅,洪涝加剧(3)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4)丙2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2010年11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等三家单位联合发布了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正式发布了30个省(区、市)的绿色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的一级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经济增长绿化度反映的是生产对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体现的是自然资源与环境所能承载的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反映的是社会组织者处理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水平与力度。下表是2008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区及指数。指标绿色发展指数一级指标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权重100%30%45%25%地区指数值排名指数值排名指数值排名指数值排名北京0.791 710.563 710.003 0120.231 01青海0.450 520.252 3300.664 110.038 78浙江0.283 330.202 750.078 0180.158 52上海0.279 940.417 220.203 9290.066 77海南0.205 750.081 190.183 640.059 023天津0.160 260.324 630.152 7260.011 816福建0.158 270.167 470.014 6130.005 413江苏0.131 180.196 560.160 3270.094 93广东0.104 890.223 440.106 8220.011 817山东0.091 5100.100 680.093 4210.084 35材料二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的GDP同比分别增长12.6%、13.4%和11.6%,比东部分别高出1.9、2.7和0.9个百分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判断:“中国经济的重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1)指出2008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省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2008年,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区,结合材料一说明原因。(3)结合材料一分析浙江省如何进一步提高绿色发展指数。(4)分析材料二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答案(1)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原因:东部地区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取得了既发展又环保的较好效果。(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2)经济结构优越;2008年奥运会使得北京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其他答案 言之有理也可) (3)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加大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4)原因:区域开发政策;产业转移。注意问题: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控)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3读“印度洋及周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印度洋中许多低平岛屿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其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2)非洲北部沙漠化土地扩大的最主要趋势是向_(方向)发展。(3)澳大利亚墨累河下游地区盐碱化严重,使得土壤退化。说明该现象最为严重的季节及主要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印度洋及周边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第(1)题,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致使印度洋中许多低平岛屿面临被淹没的危险。第(2)题,撒哈拉沙漠南部为热带草原区,近年来遭到大面积开垦,加上过度放牧,土地沙漠化趋势明显加快。第(3)题,墨累河的下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从事混合农业生产,夏季气候干旱,农业生产活动需水量大,需要引水灌溉,故土壤盐碱化严重,使得土壤退化。答案(1)人类生产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破坏森林,导致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2)南(3)夏季。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工农业生产活动需水量大。4读“我国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1)以甲为代表性的/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人为原因主要有_。(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_,这个地形区中的大城市由于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_,当地能源结构的特点是_。(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_等不合理的活动使这一地区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4)图中18各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_,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解析从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来看,甲代表的地区应是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地处内陆,降水少,植被稀疏且人为破坏严重。丙是四川盆地,环境污染主要是因为燃烧煤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SO2而形成酸雨。乙地区是江南丘陵地区,主要出现水土流失问题。18城市集中在华北地区,降水少,水资源紧缺。答案(1)荒漠化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地表植被稀疏过度放牧、破坏植被、草原退化(2)四川盆地酸雨湿润多雨以燃煤为主(3)不合理耕作,过度砍伐森林水土流失(4)淡水资源短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近年来降水偏少,且春季多大风,蒸发量大,河流径流量小5读图及下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项目面积或利用率水土流失367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及受荒漠化的威胁400多万平方千米各种肥料对农作物的作用氮占40%50%磷占10%20%钾占30%40%(1)该图表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即: _,原因是_; _,原因是_; _,原因是_。(2)图中“对现有土地过分使用”主要指(多选)A半干旱地区农田的不合理灌溉B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开垦C草原地区过度放牧D林区的超量采伐(3)该图表反映了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十分巨大,表现在:_;_。解析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我国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根据图表进行归纳即可得出答案。“对现有土地的过分使用”结合图表可理解为对现有土地的不合理使用,超过土地生产能力,而出现生态问题。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开垦,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半干旱地区农田的过度灌溉往往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草原地区的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林区采伐,超过森林的再生能力,会导致森林资源减少。答案(1)水土流失毁林开荒土壤侵蚀和荒漠化过度放牧土壤污染过度施用化肥 (2)ABCD(3)人口压力深刻的环境危机6读下图,回答问题。(1)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人为原因是_。(2)近年来导致A周边地区沙尘暴常有发生的气候原因是_。对A周边地区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环保面试题及答案
- 医疗配合:沟通技巧大全
- 如何提升礼仪魅力
- 骨科面试题题库及答案
- 山鹰纸业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武术基本常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 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保密能力面试题及答案
- java内存区域面试题及答案
- 26个字母练字帖打印
- 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
- 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
-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注音版)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5吨压片机设计
- 网络设备巡检报告
- 2023年义务教育音乐2022版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GB/T 4513.7-2017不定形耐火材料第7部分:预制件的测定
- 铁路职工政治理论应知应会题库
- 服装购销合同范本服装购销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