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大毕业论文-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西南林大毕业论文-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西南林大毕业论文-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西南林大毕业论文-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西南林大毕业论文-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设计)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陈建雄(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学2007级 昆明 650224)摘 要: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调节公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杠杆,在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着其他税种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征管环节存在一定缺陷,征管水平也有待提高。本文针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及征收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公平收入分配的职能。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现状;对策Personal Income Tax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Chen Jianxiong(Economics Management Faculty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Accounting in 2007 Grade Kunming 650224)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economic lever for the country to regulate the citizens income, personal income tax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comparing with other taxes in the aspects of alleviating the conflicts of unfair distribution in the society, promoting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unity, and safeguard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ue to many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in our nation, theres very limited influence in regulating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distribution and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res certain defect in the collection aspect, and theres also space to improve the collection level. This paper aims at some problems appearing in the current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and collection management in our nation, giving advice on the revolution of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in order to make the fair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personal income tax in a better way. Keywords: personal income tax; the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前言自1980年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税收理念的更新,几经改革与调整,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我国的核心税种之一,也是目前我国社会关注程度最高、改革力度最大、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一个税种。然而,我国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毕竟仅有30年的历史,个人所得税制度还不够成熟,由于个人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与税制建设滞后、税收征管乏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应有的调节分配、组织收入的功能仍然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偷漏现象十分严重,税制结构难以体现公平原则,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制度不健全,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在缩小等弊端客观存在。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与完善。为此,应当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做出客观的评价,在肯定其发展成果的同时,认真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研究改进对策。1 个人所得税概述1.1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和分类1.1.1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1。在西方国家,个人所得税又称为罗宾汉税种,它起源于1789年的英法战争时,英国为筹措战争经费,首先开征临时税性质的综合所得税。由于个人所得税相对商品劳务税而言,不会产生因税收的差别征收所产生的超额负担,因此经过数百年的税制演变,它逐渐成为各国税制的主要税种。1.1.2 个人所得税税制的分类征税模式是个人所得税设计的基础。拥有一个科学的税制模式是合理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增加财政收入的前提条件之一,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一般可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以及综合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三种模式。(1)分类所得税制分类所得税制是将纳税人所得按不同的来源划分若干类别,按照规定的不同等级的税率,以超额累进或比例税率办法课税2。这种税制的主要优点有: 一是可以按不同性质的所得分别采用不用税率,实行差别待遇; 二是广泛采用税收来源来征税,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税源,税收计算方法很简单,也节省了征管费用。但是,分类所得税的缺点是不能反映纳税人的真正纳税能力,税收调节功能不足,具有多种收入来源的高收入者可以通过改变收入来源减少纳税,相反具有单一收入来源的绝大部分人税负重于所得来源项目多的纳税人,有失公平。(2)综合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是指对纳税人全年各种不同来源的所得综合计算征收所得税。这种课税模式具有人性化:它将纳税人的各种所得作为一个整体对待,综合征收,最能体现纳税人实际负担水平,这样比较具有人性化,能够体现量能课税的税收原则;另外这种方法有利于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因为采用综合税制纳税人很难通过转移收入类型来避税,这样既能保证税源的安全,又能真正的缩小收入差距。但综合所得税制费用扣除标准复杂,办税的手续特别繁琐,而按纳税人的不同来源的所得综合计征所得税这就要求纳税人有很强的纳税意识,并且相关部门要有很强的收入稽查能力2。在目前国内纳税人收入情况不透明,税务部门征税能力差的情况下,采用综合所得税制不现实。(3)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是一种以综合所得税制与分类所得税制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所得税模式是指依据纳税人某些有规则来源所得先用源泉扣缴的办法分类课征所得税,而后综合纳税人全年各种所得后再以累进税率征税。它既坚持了按纳税人的支付能力来征税,对纳税人不用来源收入实行综合计算征收,又坚持了对不同性质的收入实行区别对待。同时还考虑到了征税机关的征收管理水平,因此是适用性较强的课税模式。从总体上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的是综合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1.2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我国从1980 年起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至今已有30 年了。在这30 年中,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个人所得税的发展也与我国不同时期的特殊国情基本吻合。特别是1994 年新税制实施以来,个人所得税收入以年均34%的增幅稳步增长。1994 年,我国仅征收个人所得税就达到73 亿元,2009 年个人所得税收入达到3949 亿元3。个人所得税是1994 年税制改革以来收入增长最为强劲的税种之一,目前已成为国内税收中的第四大税种,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3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从我国个人所得税立法本意来看个人所得税有两大功能,一是调节收入分配。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所采用的重要手段是从收入来源方面减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对收入高的公民征收高的税额,对收入低的公民征收教少的税额或者不征税,从而达到调节收入差距的目的。二是筹集财政资金。从立法至今,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继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之后的第四大税种,个人所得税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起到很大作用。其中调节收入分配应该是个人所得税最主要的功能。但从个人所得税立法运行至今,反应出其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在调节收入分配,体现社会公平方面作用甚微,这就需要加以改革完善。2 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制度2.1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美国实行的是纳税人全年各种所得部分性质、来源、形式等同一家总求和、统一扣除的综合所得税税制,并以家庭为纳税单位,以年为纳税期限,对汇总的净所得应用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这种制度体现了量能负税的原则,从纵向上实现了所得多,纳税多的;横向上避免了因收入结构不同而带来的负税不公平问题4。税率方面,美国实行10%、15%、20%、28%、33%、35%的六级税率制,见表1。表1 美国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未婚单身个人申报夫妻联合申报应税收入(美元)税率(%)应税收入(美元)税率(%)不超过755010不超过1510010超过7550-30650部分15超过15100-61300部分15超过30650-74200部分25超过61300-123700部分25超过74200-154800部分28超过123700-188450部分28超过154800-336550部分33超过188450-336550部分33超过336550部分35超过336550部分35美国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税收的公平。费用扣除内容包括:个人免税扣除,用来补偿劳动者的基本消耗;成本费用扣除用来补偿个人为取得所得而花费的成本,包括交通费、培训费、医疗费;家庭生计扣除,用来补偿家庭生活开支。在征收管理方面,建立完整的纳税人信息系统。每个纳税人都有一个社会保险号码,这一号码包含着纳税人的各项收入信息,并建立了严密的信息收集及稽查系统,对故意逃税偷税的纳税人进行严厉惩罚5。这有利于税源的监控与保护,避免了税源的流失。我国偷税漏税的情况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对纳税人的真实收入监察不利,造成了税源的流失,美国现代化的征税手段值得我国借鉴。2.2 英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英国从1977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英国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税所得,是指所的分类表规定的各种源泉所得,扣除各种费用后加以汇总,再统一扣除各种生计费用后的余额,而扣除的各种生计费用包括:基础扣除、抚养扣除、劳动所得扣除,老年人扣除、病残者扣除、寡妇扣除和捐赠扣除等6。这些扣除项目的金额 ,按法律规定,每年随物价进行调整。我国目前的费用扣除办法是定额扣除与定率扣除,征税仅仅考虑个人收入,而不考虑纳税人的家庭情况:仅仅根据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而不考虑物价水平。相比较而言,英国的个人所得税扣除办法无疑更具“人性化”。2.3 日本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日本使用的是分类综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这种制度与美国等国家的综合所得税制度的最大区别在于,先根据纳税人的各项特定所得征收一定比例的分类所得税,然后再综合纳税人的全年各项所得额,如果达到了一定课税额度标准,就使用统一的累进税率课以综合所得税,并扣除以前已经缴纳过的分类税6。许多日本人尽管年收入相同,但由于家庭收入情况不同,所需抚养的子女及老人的数量不同,所需缴纳的税款也不相同。3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现状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一个国家税收制度的公平与否。我国采用的是分类计征的所得税课税模式。即按照纳税人收入的不同来源、不同性质,以及不同的税收级率以超额累进或比例税率办法课税。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依所得的性质类别不同而异,大体有三种:一是超额累进税率,即对工薪所得实行545%的9级超额累进税制。二是对个体经营、承包租赁经营所得则实行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制。三是对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项目适用20%的比例税率,稿酬所得在使用20%的比例税率后减征30%;对一次收入畸高者的劳务报酬所得适用加成征税税率。在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方面,由于税基不宽,导致费用扣除范围较窄,扣除时采用 “一刀切”的方式,具体费用扣除标准为2000元。尽管我国个人所得税自1980 年起开征以来,不断进行改革完善,但个人所得税制度还存在多方面的缺陷,主要的是税制模式的选择不合理;以个人为纳税单位的费用扣除标准缺乏科学依据,全国统一的费用扣除标准没有顾及地方差异;对特殊群体的税收优惠不公平。而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面,由于税务征收制度的健全,造成了偷漏税的情况。3.1 分类课征税制模式有失公平与效率 现行个人所得税采用的分类课征征收办法。这种模式广泛采用源泉课征,虽然可以很好的控制税收来源,节省征收成本,但不能体现公平原则,也难以发挥调节个人高收入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收入的迅速提高,各种新行业不断出现,收入形式和收入种类愈来愈多元化,个人收入来源渠道增多,收入结构日趋复杂,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已暴露出一些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漏洞和问题。3.1.1 难以体现税收公平性个人所得税不能全面地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有多个收入来源和收入来源较单一的两个纳税人,收入相同缴纳不同的税收。所得来源多的人分别按不同税目多次扣除免征额,可不纳税或少纳税;而所得来源少、收入相对集中涉及税目单一的人却因扣除金额少要多纳税。这就难以体现“多得多征,公平税负”的原则,也不能有效调节高收入和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的矛盾。【案例1】甲、乙两个纳税人,甲工资2600元/月,需缴纳个人所得税(2600-2000)x10%-25=35元。乙则每月有1900元工资再加800元的劳务报酬,前者需要纳税,而后者则无需纳税。由此案例可以看出,这种税制模式不能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容易导致税负不公。会造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不用纳税或少纳税,所得来源少的、收入相对集中的纳税人却要多纳税的现象。3.1.2 根据收入的性质及类型按不同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不合理税法规定对非独立劳动所得(工资、薪金) 按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对独立劳动所得(劳务报酬)按20的比例税率征税相同收入的纳税人,会造成由于收入类型不同而税负不同的不公平现象。【案例2】某纳税人某月取得工资收入4000元,需缴纳个人所得税(4000-2000)x10%-25=175元,另一纳税人某月取得劳务收入4000元,则需缴纳个人所得税4000x(1-20%)x20%=640元,二人同属于勤劳所得,收入相同但税负不同,这同样有悖于税收的公平原则。3.2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缺乏科学性3.2.1 以个人为纳税单位的费用扣除标准不合理 我国个人所得税对生计费用扣除采用定额和固定比率两种方式,仅以个人为纳税单位来进行费用扣除,而没有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婚姻状况,所赡养人口多少,有无老人、儿童、残疾人,这种费用扣除方式影响了个人所得税公平原则的实现。在赡养状况差异很大时,税收负担的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税收的不公平性更为突出。【案例3】甲、乙两个纳税人,某月甲、乙各获得收入3000元,而甲乙的家庭状况有所不同,甲需要瞻养两个老人并抚养一个小孩,同时甲的配偶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而乙则单独生活,没有家庭上的负担。在现行税制下,甲乙两人的费用扣除项目是相同的,这完全没有考虑到甲、乙的家庭情况,这是很不合理的。3.2.2 全国统一的费用扣除标准不合理我国统一的费用扣除标准一直备受争议,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为2000元/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了由国务院提请审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此次审议尚未通过,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审议通过。草案将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拟定为3000元。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比内陆省份经济发达,居民收入较高。相应的,发达地区的生活成本也较高,所以3000元起征点这一标准对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来说偏低,但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由于消费水平、物价以及房价相对东部发达地区来说较低,3000元/月的起征点还是合理的。【案例4】甲、乙两个纳税人,甲所在地区月生活成本为800元,乙所在地区是东部沿海某城市,生活成本高于甲所在地区,生活成本为1300元/月,某月甲、乙各获得收入3000元,两人均需缴纳75元个人所得税。由于全国各地的消费水平及房价不一,而费用扣除标准也应该做相应调整,物价、房价、生活成本较高的地区,费用扣除标准可以调高,笔者认为5000元为宜。在确定费用扣除标准时,“一刀切”的做法不合理,应考虑到地区差异,根据各地区的生活水平不同而加以区分。3.2.3费用扣除标准内外差距过大在2005年以前,外籍人士减除费用标准为4000元,是中国公民800元的5倍;2006年调整为4800元,为中国公民1600元的3倍,2008年费用扣除标准调至2000元,但外籍人员的费用扣除标准仍是中国公民的2.4倍。这是对外籍人士的一种鼓励和支持,但其在中国取得收入,并且大部分时间居住在中国,主要在中国消费,其减免费用标准可以适当高一些,但差距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税负的不公平。3.3 税率结构不合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了由国务院提交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修正案将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从2000元调至3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也作出了调整,拟将现行工资薪金所得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七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第一级5%税率对应的月应纳税所得额由现行不超过500元扩大到1500元,第二级10%税率对应的月应纳税所得额由现行的500元至2000元扩大为1500元至4500元。税率档次减少的优点在于,将现行繁琐复杂的税率结构变得简单,这样更有利于税务机关征收管理,体现了税率档次少而简的税制原则。但现行的税率结构仍有不足之处,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稿酬所得同为勤劳所得,而征税时却区别对待,对劳务报酬所得还要加成征收,这种做法缺乏科学的依据,明显是不合理的。3.4 税收方式难以控制高收入者 现行个人所得税采取个人申报纳税和单位代扣代缴纳税两种方式,而且以代扣代缴为主。这种征管方式与现行个人所得税制设计是相衔接的,但在征收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公民纳税意识淡薄,越是高收入者逃税的越多,他们或利用权利自定纳税标准,或化整为零,以实物、债券、股权分配等方式逃税。工薪收入者逃税几乎不可能,他们没有前述的权利和经济实力支付逃税费用,工资薪金收入基本上是单位代扣代缴,逃税无门。在实际纳税过程中,高收入者由于收入结构复杂、隐性收入较多,且能享受到各种减免优惠与专业指导,最终实际承担的税负远低于名义税率7。而广大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普通在职人员,则缺乏避税手段,最终成为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纳税群体。3.5公益性捐赠的扣除限额偏低 我国税法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税所得额中扣除。公益性捐赠指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公益性捐赠的扣除额偏低。美国国内收入法典规定,纳税人向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的捐赠,个人捐赠扣除比例为50%8。美国是世界上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健全的国家,与美国相比,我国30%的扣除比例偏低,不利于调动纳税人捐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促进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案例5】张某2010年3月取得劳务报酬5000元,通过民政部门向贫困地区捐赠2000元。(1)允许在税前扣除的捐赠限额5000(1-20%)301200元;(2)应纳所得税额5000(1-20%)-1200 20%=560元。在我国,非营利性组织还很不发达,在捐赠渠道较少的情况下,笔者建议适当提高公益性捐赠的扣除限额,以鼓励公益性捐赠。3.6 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 我国目前实行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法,申报、审核、扣缴制度都不健全。一是以代扣代缴为主要征收方式,减少大部分纳税人自行申报环节,纳税人不直接参与纳税过程,在代扣代缴制度贯彻不利的情况下,极易造成税收流失,更重要的是不利于纳税人纳税意识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是现代税制应具备的重要条件。二是由于不同地区、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要求差异,导致纳税人的信息资料在税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难以实现共享,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如果同一纳税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内取得各项收入,在不主动申报的情况下,税务部门根本无法准确掌握其涉税信息。国际经验表明,没有配套政策,单一的个人所得税无法有效地发挥对个人收入的调节作用 9。三是税务机关征税能力较低,对税源控制不力。前段时间笔者在实习过程中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核查就遇到这种情况:某学校以考察费的名义向职工发放现金,每名职工5000元,根据税法规定,5000元/人的考察费用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学校并没有代扣代缴这笔个人所得税。4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对策研究4.1 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分类所得税制能够对不同性质的收入加以区分,具有人性化,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税源,简化计算方法。而综合所得税制将纳税人的各种所得作为一个整体对待,综合征收,最能体现纳税人实际负担水平,符合量能课税原则,又能有效保护税源,避免了纳税人通过转移收入类型来避税的情况。综合两种税制的优点,笔者建议改分类所得税制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实行综合所得税征收模式客观上要求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普遍较高、财务会计制度相对健全,税务机关能较为全面准确地搜集、监控个人收入分配信息,并有先进的现代化征管手段,而我国现阶段还达不到上述要求10。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存在大量的现金结算,个人所得税完全采用综合征税模式将导致大量税收的流失。因此,在我国完全采用综合征收模式尚不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笔者认为,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在条件成熟后可逐步向全面的综合征收模式过渡,且项目不宜过多。从应税所得上看,属于投资性的、没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如股息、红利、股票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适合实行分类所得;属于劳动报酬所得和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稿酬、财产租赁等项目,适合实行综合征收。另外,这样的分类需要逐步完善,在税收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可以逐步扩大综合征收的所得范围。在这个基础上,也就能避免因为收入项目不同和纳税时间不同而对同一项收入的重复征税,同时可防止税收流失。4.2 合理设计税率结构如前所述,税率档次降低的优点在于可以简化税制,降低征税难度。但现行税率还有不足之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基本上是按照应税所得的性质来确定税率,采取比例税率与累进税率并行的结构,并设计了两套超额累进税率。这种税率模式不仅复杂繁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税负不公。按照国际惯例,个人所得可按生产方式划分为劳务所得和财产所得,一般而言,劳务所得和财产所得宜采用统一的累进税率,资本利得则采用比例税率。按此思路,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至少应将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纳入累进税率的调节范围之内,这样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变现行税制造成的同是勤劳所得却缴纳不同税费不公平现象。因此,应根据全球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状况,结合税制模式的选择科学地设计个人所得税率结构:即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行、以超额累进税率为主的税率结构。具体而言,对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息利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等非专业性和非经常性所得,实行比例税率;对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专业性和经常性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11。4.3 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目前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征税,并没有考虑纳税人的家庭情况以及家庭成员的收入水平,而在进行费用扣除时,也没有考虑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在日本,个税的起征点根据家庭成员的人数多少而不同,一对夫妇加一个孩子的家庭,起征点为283 万日元;如果是没孩子的家庭,起征点为220 万日元;如果是独身,那么起征点为114.4 万日元。2004 年,德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单身家庭年收入7664 欧元,已婚家庭年收入15328 欧元。但是已婚家庭中,如果拥有18 岁以下子女或者子女在27 岁以下但仍在上学的以及子女没有收入的,可以减免个人所得税;如果存在不可抗拒的特殊高额开支的家庭,所得税同样可以减免12。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也应该按照家庭为对象进行征收,以体现税负的公平与合理。在进行纳税单位的设计时,可以考虑选择以家庭为纳税单位,选择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的最重要之处就是可以实现相同收入的家庭纳相同的个人所得税,以实现按综合纳税能力征税,因为家庭总收入比个人收入更能全面反映纳税能力。另外,以家庭为纳税单位还可以实现一定的社会政策目标。比如对无生活能力的儿童采用增加基本扣除的方法,对有在校学生的、贷款购房的、购买保险的、捐赠的家庭都可以采取一定的优惠措施。4.4 扩大费用扣除项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许多计划经济时代无需居民个人承担的费用,现在也转由居民个人承担。居民除了需承担基本的生存支出外,还得考虑住、行、养老、医疗等诸多方面的支出。尽管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也陆续增加了一些特殊的费用扣除项目,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支出,但扣除的范围过窄且这些支出仅限于工资薪金所得允许扣除,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对此,应充分考虑到纳税人的经济负担和合理开支费用,扩大费用扣除项目。比如增加独立劳动者费用、个人的特殊支出、例外支出、可扣除的捐赠等扣减项目。4.5 建立制度化税收征管机制我国目前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缴纳税款。对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控制,由支付单位作为代扣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这是我国现行税法的要求13。这种做法既符合国际惯例,也适合我国现阶段税收征管手段落后,专业化征管力量不强、急需形成社会征收网络的实际情况。为此,针对前些年扣缴义务人的扣缴税款作用未能很好发挥的现实,应建立扣缴义务人档案,规范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和申报的程序,加强对扣缴义务人的宣传明白其不履行税法规定的扣缴税款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代扣代缴税款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化14。但对于独立所得的劳务报酬,由于目前我国收入来源稽查制度不健全,公民纳税意识淡薄的情况下,导致自行申报纳税的制度不完善。从目前情况看, 偷、逃、避税现象十分普遍, 税收流失严重,存在税基隐性、征管不到位、打击力度不够等问题。对此应从源头上抓起, 采取措施尽可能使个人收入显性化。 具体来说,就是要强化自行申报制度,不断提高纳税人的自觉纳税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4.6 加强税收源泉控制,防止税款流失我国普遍存在个人收入分配多元化、隐蔽化且支付方式现金化的情况。要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首先要强化税源控制,采用现代化手段15。采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为每个有正常收入的公民设立专用的税务号码,建立收入纳税档案,使个人的一切收入支出都在税务专号下进行。与此相联系,针对长期以来储蓄存款的非实名制使公民个人的收入不公开、不透明,以致严重妨碍税务机关对个人所得税税源控制的现状,改个人储蓄存款的非实名制为税务、银行联合且微机联网前提下的实名制16。这样能加大个人收入的透明度,使公民的每项收入都处于税务机关的有效监控之下,使每个公民的收入纳税情况都一目了然,进而可堵塞税收漏洞,防止税款流失。二是把个人纳税情况纳入个人信用体系中,在纳税人进行房车等大宗贷款时将个人信用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