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浅谈摘要:自19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开始了痛苦的近代化。从这时起,无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文化,科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乎在同一时期,同样是处于封建统治的日本,也遭到欧洲列强的侵略,也同样面临名族生存危机。在这一时期,两国都经历了变革,然而,结局却是迥然不同的,中国继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沉沦,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开始对外侵略扩张,而侵略的主要对象就是中国。中日不同的结局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文化的不同是其中重要的原因。而两国走上不同的道路,也开始了不同的文化发展道路。其影响不可谓不深远,直至今日。关键词:中日近代;文化;交流;差异一:中日文化的渊源日本与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日本人也曾经那么热情深入地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并把中国语言和文化引入到了日本本土,日本的每一样东西,每一种习俗,似乎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上的日本曾经毫无保留地学习和沿用了中国的语言和习俗,又逐渐发展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特有的文化。在历史上,日本一直都在学习当时文明强大的中国,早在汉代,北九州的倭奴国九层遣使来中国。【1】而日本学习中国文化的高峰毫无疑问是在唐朝。日本大量遣使来华,留学生也有不少。日本从中国学习汉字,并带回日本,加以改造,形成日本自己的文字,并沿用至今。日本当时的首都奈良,城市布局是仿照唐长安城布局。而日本最为自豪的名族服饰,和服,即为仿照当时唐朝的服饰。同一时期,中国的儒家思想也传到了日本,中日的礼仪文化。中国的礼仪主要来自儒家思想。儒家学派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影响。日本人强调和,这种思想的本质与中国儒家思想是相一致的,人人安守本分的说法更是直接来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 。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已进入资本主义国家行列,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西方相近的文化和思想,而近代的中国则相对封闭和保守,所以这一时期,是中国从日本学习的时期。事实上,中国文化,尤其是近现代以来的文化,深受日本的影响。中日两国的文化交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是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的。从1896年起,大量中国学生涌入日本学习,仅1906年就有大约8,600人。这样大的数字,是到当时为止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留学运动。有趣的是,大部分留日学生的目的不是学习日本文化,而是学习西洋文化。或者叫,学习日本人学习西洋文化的方法,当然也包括从日本转手得到的,已经打上浓厚的日本色彩的西方知识。这些留学生集中了中国的有志之士和少年才俊,赴日本寻找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文学救国、军事救国,乃至改良和革命的方略。他们中有章太炎、陈天华、邹容、黄兴、蔡锷、宋教仁、汪精卫、蒋介石、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李叔同、胡风、周扬、田汉、夏衍、欧阳予倩辛亥革命的先驱,国民党的绝大部分元老,共产党创始人“南陈北李”,三分之一的中共一大代表(李达、李汉俊、周佛海、董必武),都曾东渡日本留学。【2】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 张元济是其中突出的一位。张元济曾三度出访东流。张元济抵达日本后, 作有七绝戊辰暮秋与心南同游日本, 至严岛。宿宫岛旅馆。步入肆中购得此构, 云可邮寄。心南索诗。在日下, 张元济受到作为东道主的彼邦文化学术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隆重接待。张元济逗留东京时还应邀观览了几处著名的私人藏书, 亦颇有所获。张元济将在日本公私图书馆借影的孤本秘籍的照相底片带回上海后, 经商务印书馆照相部放大, 由中华学艺社合集出版, 命名为辑印古书。【3】二:中日文化的近代差异近代,中国由于收到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化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他们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以抵御外侮。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他们则希望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把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改良逐步过渡到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社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以革命代替改革,是辛亥革命的一大进步,名族资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共和国。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思想更深入人心,从此中国无人再敢问津帝制。【4】虽然日本接触欧洲文化比中国晚,但是所采取的态度不一样。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抱着鄙视的态度。而日本虽然以中国为师,却形成了幕府吸收和研究欧洲近代文化模式,且传播的范围也渗透到一般民间。随着“西学”的引进,仅限于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已无法应付开港后的时局。在鸦片战争中英国击败了一直被日本奉为模范的中国,这给日本以很大触动。和日本一样,英国同样是岛国,其面积、人口与日本也无大的差别,但为何能以压倒优势的海军力量和经济实力称霸世界?经过研究,日本认为英国富强之根本在于君民共治的立宪制,日本认为必须引进立宪制。从此,“西学”从较单纯地吸收西方自然科学向吸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拓展,试图通过吸收西方社会科学文化,找到日本今后的发展道路。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向西方学习,推行脱亚入欧。中日文化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决定了中国的保守性,而身为岛国的日本,对外界是那么的好奇,它是非常善于学习的,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充分地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使之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成功地实现了初步的近代化,从而进入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3、 军事追求“强兵”是19 世纪下半叶中日的共同目标,实现军事近代化对两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但是,甲午战争以后的史实证明,两国军力相差甚远。关于近代海军建设和甲午战争。有学者在对比了两国海军军制后指出,日本实行军政、军令机构双元制的组织机构体制和联合舰队编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全国海军的作战能力,而清朝的海军最高组织机构海军衙门,却因不同派系的矛盾而形同虚设,四支舰队各自为政。日本海军中的官制、兵制有助于树立官兵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而清朝海军中的官兵俸银差别过大,恤俸制度也极不完善,影响官兵积极性。在征募制度方面,日本海军有常备、后备、国民三种兵役,而清朝海军实行临时招兵制度。在军规方面,清朝海军的训练和纪律没有日本严格。【5】 有学者对中日海战作了比较,得出如下结论:从总体上看,日军高度重视制海权,故以海战为核心制定作战计划,而清政府始终没有制定出针锋相对的战略方针,也未就统一指挥全国海军参战和海陆军协同作战等做出具体部署。从实战来看,北洋舰队消极防御,日本海军气势夺人,特别是在黄海海战中,前者难敌后者在航速、火炮射速上的优势,指挥水平亦低,遭受了对全局有深刻影响的损失,由此丧失了进一步争夺制海权的能力和从海上抗击登陆作战的可能,最终全军覆灭。甲午战争中海军对于双方胜负至关重要,清军之败,关键在于当权者缺乏发展海军和运用海军的战略战术意识,亦即海权思想。【6】总结:中日同为世界大国,又是邻邦,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化中有着大量的相似点。在近代,两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文化发展也各不相同。但这并不妨碍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中日两国有着极大的互补潜力。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两国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在新世纪里,希望两国正视历史,展望未来,共同努力创造和谐的东亚,和谐的世界。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厂卫生基础培训课件
- 科学教育认识天气课件
- 信用体系建设培训课件
- 关于春节的作文一年级100字左右(8篇)
- 人体核心区域康复及预防
- 市场推广协议履行细则
- 连州留学英语培训课件
- 康复患者的护理
- 农村种植技术培训与服务协议
- 一次英文朗读比赛600字7篇范文
- GB/T 10079-2018活塞式单级制冷剂压缩机(组)
-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版】
- 维护新疆稳定 实现长治久安课件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知情同意书汇编
- 体育社会学(绪论)卢元镇第四版课件
- 档案管理员述职报告9篇
- 舞台灯光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 牙体牙髓病最全课件
- 脑卒中的功能锻炼课件
- 护理质控简报
- JJG 700 -2016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