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实词题组训练试题(学生版).doc_第1页
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实词题组训练试题(学生版).doc_第2页
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实词题组训练试题(学生版).doc_第3页
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实词题组训练试题(学生版).doc_第4页
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实词题组训练试题(学生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题题组训练一、基础题组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迷涂知返,往哲是也涂:通“途”,道路B.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解:通“懈”,松懈C.秦舞阳色变振恐振:通“震”,震惊D.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 B.C.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都督阎公之雅望B.千里逢迎C.于是相如前进缻D.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4.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C. D.5.解释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实词。(1)伐罪吊人: (2)细大不捐: (3)洒扫庭除: (4)聚讼纷纷:(5)何患无辞: (6)严惩不贷: (7)克日成功: (8)无所适从:(9)信手拈来: (10)童山秃岭: (11)登峰造极: (12)无稽之谈:(13)日薄西山: (14)尸位素餐:二、核心题组6.推断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冀得一归觐:_(2)下者飘转沉塘坳:_(3)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_(4)须其力疲,乃可击也:_(5)周穷振乏,家无余财:_(6)洪武十五年,太祖召见(方孝孺),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_(7)此两家常折券弃责:_(8)公茂(指传主公孙景茂)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好单骑巡人,家至户入,阅视百姓产业,有修理者,于都会时,乃褒扬称述;如有过恶,随即训导,而不彰也。(北史循吏传):_7.推断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1)释褐为大理评事:_(2)知杭州仁和县:_ (3)以谢平昔奖进:_(4)课其职事甚急:_8.(2012上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卜式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选自汉书,有删改)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使者以闻:_(2)布衣草履而牧羊:_(3)岁余,羊肥息:_(4)上过其羊所,善之:_9.解释下文中加点的词语。(疑难处可以推断其义)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1)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2)辄引车避道: (3)进止皆有表识:(4)每所止舍: (5)异常独屏树下: (6)乃更部分诸将:(7)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 (8)光武以此多之:三、模拟题组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当诣播州诣:到B.而梦得亲在堂亲:亲自C.吾不忍梦得之穷穷:处境困窘D.愿以柳易播易:换(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虽重得罪重:再B.死不恨恨:怨恨C.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刺:任刺史D.士穷乃见节义见:表现出来11.(2012江苏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选自苏辙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益:有利C.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D.杖矫命者,逐之矫:假传(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怙势骄横怙:依仗B.而鄙其为人鄙:鄙视,看不起C.而引其子为代引:推荐D.宗素事权贵,诉于府诉:告诉(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长老:年长而德高之人B.公礼之甚厚 礼:礼节C.公复以循吏许之循吏:守法循理之吏D.府遣吏治之治:处置(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于法外与之与:授予B.命内侍省推之推:查究C.不危状公遗事状:陈述D.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过:过分(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译:_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译:_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译:_12.(2011大纲全国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节选自明史熊鼎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招聘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遣御史廉之廉:调查,查访B.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再:第二次C.释镒,以情闻闻:使知道D.平阳知州梅镒坐赃坐:犯罪(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