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doc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doc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裔德国人。他的观点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运动的发展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他的主要著作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的一些著作是与其朋友一同完成的,同为德国革命社会主义者弗雷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完成。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辞世。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对中国影响颇深。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著有自然辩证法。普鲁东(1809-1865),是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和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之一。1840年,在什么是财产一书中,提出“财产就是盗窃”的著名论断,公开反对科学社会主义,主张用个人领有为基础的互助制来改善资本主义社会,不需要任何国家政权,也不需要进行任何阶级斗争,把经济范畴看作是纯粹理性活动的产物宣称历史是普遍理性、永恒理性的自我表现理性支配历史发展。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所限,无法进行其推翻资本主义统治的愿望。但是它深刻地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当无产阶级的斗争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安全时,资产阶级会毫不犹豫地把无产阶级投入血泊之中。拉萨尔主义19世纪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思潮。以拉萨尔为主要代表。拉萨尔主义曾被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德国的小市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在拉萨尔看来,国家是超越阶级,凌驾于一切人之上的普遍利益的代表。认为无产阶级只要通过和平的合法的斗争,争得普选权,就可以把君主专制国家变为自由的人民国家;否认无产阶级进行经济和政治斗争的必要性。巴枯宁主义是19世纪中叶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以巴枯宁为主要代表。宣扬绝对的个人自由,否认任何权威,反对一切国家,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主张建立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杜林主义 欧根杜林(1833-1921)是德国哲学家,庸俗经济学家。是将实证论,机械唯物论和唯心论调和在一起的折衷主义大杂烩。在哲学上鼓吹唯心主义论的先验论,认为先有模式、原则和范畴,然后把他们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构成现实世界。在政治经济学方面,他攻击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反对废除私有制,把暴力看作是产生剥削的根源,否认暴力革命在历史上的作用。他站在自己本阶级的角度考虑,主张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行平均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以杜林为代表的这股思潮在党内建立了宗派小集团,恩格斯当时写了反杜林论予以回击。杜林的理论受到伯恩斯坦的称赞,后来又被希特勒法西斯奉为精神先驱者市民社会 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市民社会就是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梅林(1846-1919)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批判揭露了资产阶级哲学流派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和危害,批判了庸俗唯物主义,揭露了反动唯意志论,著有莱辛传奇和唯历史唯物主义,捍卫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考茨基 (1854-1933)是德国著名的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了宗教和伦理问题,著有伦理学和唯物史观一书,试图用唯物史观分析研究伦理道德,用唯物史观分析研究了社会革命的基本条件和客观必然性。第一国际国际工人联合会,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实际上的领袖。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民主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反压迫、剥削的斗争实践使欧洲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敌人,无产阶级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这种意识促进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产生。第二国际社会主义国际(18891916)是一个工人运动的世界组织。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大会,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作为工人斗争的武器。组织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解散。第二国际所作出影响最大的动作包括宣布每年的五月一日为国际劳动节,宣布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并创始了八小时工作制运动。今日世界最大的政党组织“社会党国际”实际上为其延续,在二战后的1951年成立,成员均为原第二国际成员。第三国际成立于1919年,在列宁领导下在莫斯科成立,是一个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组织。第三国际本名“共产国际”。第三国际正式抛弃改良主义,而号召世界革命。第三国际的权力中心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1943年5月15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为适应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并考虑各国斗争情况的复杂,需要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面临的问题,作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鉴于共产国际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反对协约国而创,而美国此时成为苏联拉拢以反对法西斯德国的非常重要对象,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定共产国际正式宣告解散。5月26日,中共中央决定解散共产国际。普列汉诺夫(1856-1918)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树立了马克思主义旗帜。贡献:肯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独立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基础;深入阐唯物辩证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不可知论;辩证的论述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创造性地提出社会结构的五项因素公式;科学的论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列宁(1870-1924)1893年参加了工人革命运动,后来成为了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创始人之一。列宁捍卫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反对民粹主义的唯物史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无产阶级阶级性,批判合法马克思主义的客观主义;阐明革命理论的重要作用,批判经济主义对自发性的崇拜。斯大林18781953,斯大林曾协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列宁逝世后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在任期间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树立个人崇拜,发动“大清洗”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红军,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著有斯大林全集。西方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仅仅看作是一种哲学,特别轻视以致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整体,否认或贬低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归结为一种历史理论;批判生产力决定论和历史决定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歪曲成唯心史观;巴恩格斯、列宁同马克思分割开来,认为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主要是指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恩格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非但没有做出什么贡献,而且有许多歪曲;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许多基本原理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处于危机之中,而拯救马克思主义的有效途径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某一种西方哲学思潮结合在一起卢卡奇(1885-1971)坚持主客体辩证法,总体性理论,物化理论,著有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葛兰西(1891-1937),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党性原则,葛兰西奠定了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础。法兰克福学派 其理论构建同马克思的著作有着密切联系,接受马克思否定资本主义的理论,渊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受卢卡奇等人对黑格尔哲学的推崇;通过对康德的研究,导致霍克海默尔对个体性的重视;主张把心理现象作为社会研究的总要内容之一;欧洲文学和思想史中代表着文化和哲学的浪漫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 是社会党国际的思想体系,是二战后主要流行于西欧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从阶级上看,实质上是一种与资本主义共生,并最终趋同于资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