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外国语高三语文训练.doc_第1页
郑州外国语高三语文训练.doc_第2页
郑州外国语高三语文训练.doc_第3页
郑州外国语高三语文训练.doc_第4页
郑州外国语高三语文训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几个人面对菩萨一一行礼,口中还振振有词地念叨着:“菩萨饶恕我们吧。”随即拿出钢锯,一个多小时后,十八尊罗汉的头全被锯下。B在饼干行业,广东饼干在全国居于无可非议的老大地位,而东莞饼干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学习。C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D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我国探月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正式由初样研制转入正样研制阶段,嫦娥三号探测器计划2013年发射,将进行月球软着陆探测与月面巡视勘察。 B金陵十三钗随着上映票房的攀升,出品人张伟平在底气越来越足的同时,说话也越来越谨慎。C我们浏览本地的几个教育网站和学校网站,发现各个学校都在大兴博客工程,教研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学生个人博客,应有尽有。D该剧制作人李盾、邓丽君兄长“三哥”邓长富携主演出席,期间90后“邓丽君”扮演者王静现场演唱获得好评如潮。3.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 。 ; 。 ; 。 。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A B C D二、古代诗文阅读(共19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9分)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初仕隋为长安县功曹。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素尝拊其床谓靖曰:“卿终当坐此。”大业末,累除马邑郡丞。会高祖击突厥于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四年,靖又陈十策以图萧铣,高祖从之。铣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见其军乱,纵兵击破之。时诸将咸云铣之将帅与官军拒战死者,罪状既重,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靖曰:“王者之师,义存吊伐。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但恐自此已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于是遂止。江、汉之域,闻之莫不争下。以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乃度岭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抚,其大首领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皆遣子弟来谒,靖承制授其官爵。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业末,累除马邑郡丞 除: 罢官 B.靖又陈十策以图萧铣 陈:上奏C遂休兵不设备 备:防备、戒备 D.突利可汗不虞于靖 虞:意料,预料5、下列各组中,全都能表现李靖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 素尝拊其床谓靖曰:“卿终当坐此。”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 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罪状既重,请籍没其家,以赏将士。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李靖年轻时候就有文才武略,礼部尚书牛弘认为他将来做官一定能做到自己现在的位置。B.李靖很有军事才能,在攻打萧铣时,他看中行军速度,抓住战机,最终取得胜利。C.唐太宗认为李靖在平定突厥各部时战功卓著,功绩超过当年的李陵。D.李靖至桂州后,派人招安抚慰,冯盎、李光度等部落首领派人来降。7.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1)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5分)答: (2)王者之师,义存吊伐。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5分)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踏 莎 行(宋)晏殊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画阁魂销,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注】祖席:饯行的酒席。居人:家居的人。这里指居留原地的送行者,相对于后面的“行人”。8有人评价:下阕中“只送”二字,语似平淡,含义却深婉曲折。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9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6分) 10把下面这几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可改变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游春图的右上角是宋徽宗赵佶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瘦金字。游春图描绘了达官贵人到郊外踏青的情景。游春图的正上方靠左是乾隆题写的诗词。游春图是隋朝展子虔画的。 答案1. C(A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充分,说个不休。B项词性误用,“无可非议”是指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此处应改为“无可争议”。C项中的“胼手胝足”是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运用正确。D项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不胜其烦”,不是不怕麻烦,而是烦琐得使人受不了的意思。)2. A (B偷换主语,“金陵十三钗”应放在“随着”之后。C并列不当,“教育网站”包含“学校网站”。D“获得好评如潮”,句式杂糅。)3. B(按照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将、排在一起,再根据句与首句中数字的直接关系,将排在首位,再根据句所述的“二者都需要肯定地回答”确定“二者”指的是“伸援手”和“正确救助”。)文言文阅读4、D。除:拜官、授官5、C6、A。是杨素,不是牛弘7、翻译:(1)、大丈夫如果遇到英明君主和大好时机,一定应该建立功劳成就事业,来取得富贵。(2)仁义的军队,打仗的正义目的是慰问百姓,讨伐罪恶,投降了却要抄没他们的家产,恐怕不符合拯救他们于水火的道义。参考译文:李靖,本名药师,是雍州三原县人。年轻时就有文才武略,常常对自己亲近的人说:“大丈夫如果遇上英明的君主和大好时机,就一定要建立功劳成就事业,来博取富贵。”他的舅舅是韩擒虎,号称为名将,每和李靖谈论兵法,没有不称赞他好的时候,抚摸着他(的头)说:“可以和他谈论孙、吴的兵法的,只有这个人。”开始的时候在隋朝做长安县功曹。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都称赞他。杨素曾经摸着他的座椅对李靖说:“你最终应该坐到这里。”在隋朝大业末年,授予马邑郡丞的官职。正碰上唐高祖李渊去攻打突厥,李靖观察李渊,知道他有夺取天下的意图,于是给自己戴上枷锁,将要前往扬州,向朝廷报告事变,路过长安,因为道路堵塞不通才作罢。高祖攻下京城,抓住李靖,将要杀他。李靖大喊道:“您拉起正义的队伍,本应为天下除暴乱,为什么不想成就大事,却要因为个人的私怨杀掉壮士呢?”高祖认为他的话很有气魄,太宗又坚决请求(不要杀他),于是就放了他。贞观四年,李靖又上奏十条计策来对付萧铣,高祖听从了他的意见,萧铣在夔州聚集军队。萧铣认为当时正是秋汛季节,江水上涨,三峡道路十分危险,坚信李靖不能进军,于是让士兵休息,不加防备。九月,李靖就带兵前进,将下三峡,将领们都请求停止进军来等待江水退了再说。李靖说:“兵贵神速,机会不能丧失。来到江陵,扎营在城下,萧铣十分害怕,这时才从江南征调人马,果然调集不到。李靖打败了他的勇将杨君茂、郑文秀,俘虏带甲的士卒4000多人,又率领军队包围萧铣所居城堡。萧铣派人请求投降,李靖当即进入占据了江陵城,军队号令如山,纪律严明,没有私下掳掠的现象。当时诸将都说萧铣的将士与官军以死拒战的人,罪行严重,应抄没他们的家资来奖赏将士们,李靖说:“我们是仁义之师,作战的意义在于吊民伐罪。人家投降了还要抄没他们的家产,恐怕不符合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救助出来的本意吧。只怕从这往南的各个城镇都会坚守不投降了,这不是一个好计策。”于是没有那样做。江汉一带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不争着归降的。李靖凭借战功被授予上柱国的官职,封为永康县公。李靖于是度过五岭来到桂州,派人分路招抚各部落。部落大首领冯盎冯盎、李光度、宁真长等都派人来请降。李靖秉承皇帝的意旨授予他们官爵。突厥各部叛变,朝廷计划进军攻打,任命李靖为代州行军总管。李靖率领三千勇猛的骑兵出敌不意,从马邑直走恶阳岭来逼迫敌军,突利可汗没有料到李靖会这样做,看到官军突然来到,于是很害怕,议论纷纷:“唐军如果不是全国军队都来了,李靖怎么敢孤军深入呢?”一天之内多次自相惊扰。李靖通过侦察知道这种情况,暗中让间谍挑拨突利可汗和他心腹将领的关系,突利可汗亲近的康苏密前来投降。贞观四年,李靖进攻定襄,打败了突厥,突利可汗仅仅一个人逃走了。唐太宗曾对他说:“从前李陵带领步兵五千去攻打匈奴,最后不免自己投降了匈奴,才得到史书留名;你带领三千轻骑兵深入到突厥内地,最后攻克了定襄,威名震慑了北边的胡人,这真是从古到今所没有(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只送”二字,描绘出“居人”在斜阳晖照之下,登楼远眺,不见“行人”的小船,只看到眼前渺渺的平波向远方流去的孤独身影。“只送”表现出了送行者怨极恨极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引出无穷无尽的离愁。9、直抒胸臆。“魂消”“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两处直接抒情,将相思之情写到极致,含蕴无尽,表达出缱倦缠绵的深情。借景抒情。词中借“祖席”“长亭”“马嘶”“棹转”“画阁”“高楼”“斜阳”等意象写别情之深,相思之苦。的功绩。10、参考示例:隋朝展子虔画的描绘达官贵人到郊外踏青情景的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游春图的右上角和正上方靠左分别是宋徽宗赵佶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瘦金字和乾隆题写的诗词。(5分,不是单句不给分,丢失1个要点扣1分,学生如有其它答法,合乎要求。诗歌赏析此词上片开始写送别场面,然后分别从居者、行者两方面写离情,一方面表现居者依依难舍,另一方面叙写行人不忍离去。下片单从居者方面写思念。因行者从水路乘船走,所以仍紧扣水波写。“只送平波远”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意境相同。 起二句,写饯别情依依。古人出行时祭祀路神,因称饯别宴会为“祖席”。“长亭”为送别之地。“离歌”与“别宴”同属一事,而“别宴”又与“祖席”意同。此处不避重复,是为了强调送别的场面。“香尘”句,写刚分手时的情景:落花满地,尘土也带有芬芳的气息,已隔着漠漠的香尘,彼此还一再含情回顾。“回面”,虽未点明是“居人”还是“行人”,但可以想见双方都缱绻缠绵,不忍别去。四、五句从送者与行者分别写来,两相对照,令人尤难解颐。尽管频频回望对方,总有不能再看到的时候。一个小树林,隔断了人的视线,那马儿也象了解“居人”的心意,仰首长嘶,而“行人”已乘船渐行渐远,终于随着江流的曲折而隐没不见了。马嘶、棹转,从侧面衬托出别情之深。 过片两句,写“居人”登上画阁,不禁黯然魂消,凭倚高楼,独自含愁极望,惟见江波映照着落日余辉,伸展向遥远的天边,徒令人增添别恨而已。居人登楼,只是惘惘离怀,有所不甘,并不必为了继续目送行舟。词语不粘不脱,有悠然远意。时间上,下片与上片亦不一定紧密衔接,登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