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线信息管理模式探讨①.doc_第1页
城市管线信息管理模式探讨①.doc_第2页
城市管线信息管理模式探讨①.doc_第3页
城市管线信息管理模式探讨①.doc_第4页
城市管线信息管理模式探讨①.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管线信息管理模式探讨田 冉1 喻国强2(1.宁波市规划与地理信息中心,浙江宁波 315040;2.宁波市鄞州区测绘院,浙江宁波 315040)【摘 要】目前,我国各城市相继展开地下管线普查、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以求全面、系统地掌握地下管线现状信息,但也都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管线信息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从管理模式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并给出了笔者认为适合当前管线信息管理发展趋势的一种模式。【关键词】管线信息、信息共享、动态管理、管理模式1.概述城市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信息传输、能源输送等工作,是现代化城市高质量,高效率运转的基本保证,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资料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管线越来越密集,地下管线新建、改建项目不断增多,采用怎样的信息管理模式才能尽快、全面、系统地掌握地下管线现状信息,以更好的为日益发展的城市建设提供规划、管理、决策信息,已悄然成为当前城市管线管理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2.管线信息管理现状2.1管理的技术手段我国地下管线管理方式从技术手段上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80年代前的传统管理阶段以管线图、属性卡片、表册的形式保存管理管线信息;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进入机助制图阶段,开始采用图形软件(如 AutoCAD)管理图形,采用数据库软件(如DBASE、FOXPRO)管理管线和管件的属性数据;90年代初期至中期,随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INTERGRAPH、Genamap、Mapinfo、MAPGIS)被广泛应用于一些行业,它们很快以将空间地理数据与其属性数据紧密结合起来的优越性能得到各行业的普遍欢迎,管线信息管理进入地理信息管理阶段。各个城市的专业管线信息管理部门、综合管线信息管理部门都积极展开管线信息GIS系统的建设工作。2.2管理主体专业管线信息系统由各专业管线单位建设和管理,即专业管线信息的管理主体是各专业管线管理部门,目前专业管线管理部门正在完成由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向企业的转变。综合管线信息系统一般由城市档案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城市市政管理部门等建设和管理,并对综合管线信息进行管理。3.信息管理上存在的问题3.1管线信息共享难管线信息资源共享困难,综合管线与专业管线的关系难以协调,各专业管线管理系统在近年来得到飞速的发展,成为管线施工运营管理和监控的重要手段,但往往在实际的综合应用中,各专业管线不能在城市规划管理上成为互通有无的管理数据。综合管线管理的不同的部门按现行管理职能,很难充分发挥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和作用1 ,无法统筹考虑综合管线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利用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共享标准不成熟,各部门建立的信息系统,互不兼容,数据无法共享。形成信息系统建立的越多,信息孤岛就越多的局面。3.2地下管线信息动态更新难为了掌握实时、准确的地下管线信息,通过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通过日后管线项目竣工测量更新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成为中国各城市普遍采用的管线信息采集与管理手段。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虽然有近百个城市通过地下管线普查的方式建立了综合管线信息系统,但真正作到对地下管线信息进行动态更新的城市几乎没有2,导致很多城市进行过第1次管线普查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内就要进行第2次,甚至第3次的管线普查。究其根本原因,管线动态更新依赖于管线权属部门进行地下管线项目的竣工测量并向有关部门提交竣工测量成果,虽然很多城市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由于未统筹考虑专业管线权属单位的义务与利益之间的关系,如一般城市都规定按照综合管线信息标准提供竣工图,而在建立综合管线信息标准时未充分考虑与专业管线信息标准的衔接,导致城市综合管线数据难以为专业管线单位所利用,同时专业管线单位在信息更新时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合理回报。目前,专业管线部门正在朝着企业化方向发展,完全依靠行政管理手段已很难调动专业管线管理单位在城市综合管线信息生产链上的积极性。4.信息管理的一种模式从城市管线整体性的应用需求看,分为两个层次,宏观与微观、综合及专业。综合与专业虽是对同一管线实体不同层次的信息表达,但就其综合性和基础性信息而言,是一致的,如管线管位、基本属性、空间关系,因此只要制定协调统一的专业管线数据标准和综合管线数据标准,经对专业管线信息提取、加工就能形成城市规划、管理所需的综合管线数据。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建立管线信息资源采集、服务协调机制,就可逐渐避免专业管线管理单位、综合管线管理单位在管线信息资源方面的重复建设与投资。由此可见,城市管线信息资源管理、利用应站在城市的高度进行统一规划。成立城市综合管线信息协调委员会,负责全市管线信息的统一规划利用。协调综合管线应用单位与专业管线管理单位的关系,制定管线信息共享管理及服务的政策、技术标准,推动城市管线科学运作机制的形成。其下设置综合管线信息维护中心,负责建立支持部门间协同作业的综合管线GIS平台,统一管理、调配管线资源。综合管线信息平台是根据城市管线规划、建设、管理的综合应用需求,对各专业管线数据进行收集、综合处理,实现综合管线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和数据共享服务。城市综合管线信息维护中心与专业管线部门、综合管线部门协同工作,如图1所示:城市综合管线信息协调委员会加工、处理形成综合管线信息其他专业管线的综合性信息提供服务专业管线单位综合管线应用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市政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城市应急等)城市综合管线信息维护中心本专业管线的综合性信息提供信息共享政策、技术标准、运作机制图1 部门间协同图综合管线信息维护中心的设置各城市可依照本城市的实际,可以单独建设,亦可依托于规划部门、市政管理部门或档案馆进行建设。但关键是赋予其城市综合管线信息管理与服务的职能,而不仅仅是管理本部门内部的信息资源,供本部门使用。该模式不仅适用于城市地下管线信息,而且适用于地面上的管线信息管理,可以实现地上地下管线信息的统一管理,真正形成城市的管网信息网。5.结语上述管线信息采集、加工处理、更新的模式,是适应城市各应用层次对管线信息的需求的,从合理利用城市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减少重复建设投资方面来看,也是合理的。但如何才能真正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得互相协作真正付诸实施,还需要充分研究协作流程中资金保障体系、收益分配机制、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形成一整套协调统一的综合管线信息管理政策法规及运作机制。参考文献:1 吴绘忠对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A李国泮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与应用技术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12 江贻芳地下管线动态更新管理体系的建立A李国泮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与应用技术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6 宁波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项目Research on management Model of Urban Pipeline InformationAbstract:Presently, to control the urban underground information more completely and systematically, cities in our country , one after the other, carry out General Survey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and set up underground pipelin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a number of univers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These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nagement mo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