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划建设生态型城市.doc_第1页
浅谈规划建设生态型城市.doc_第2页
浅谈规划建设生态型城市.doc_第3页
浅谈规划建设生态型城市.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建设生态型环湾城市的思考泉州城的环湾规划【摘要】生态城市即: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一种无污染、无公害、能源效率高、物质循环利用、环境舒适、最适合人类生存、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 1.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及内容 1.1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应运用生态学的三个基本原则:整体性、循环再生性、区域分异性原则。整体性谋求的是经济、社会、自然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循环再生性是要求城市物质循环对环境的破坏及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区域分异性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工环境、城市类型等,制订不同的建设计划和对策。结合城市规划理论对其规划应坚持“协调性、区域性、层次性”的原则,生态城市规划首先强调经济、人口、资源、功能布局、各项工程设施及专项规划要协调发展,这是核心所在;二是生态城市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区域,故需特定的区域为依托,包括产业结构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匹配,生产力布局,人工、自然环境和各种基础设施的合理安排等;三是强调层次性,城市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 1.2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 规划内容包括四个层次:一是新生环境的自然属性,即城市的区位、地势气候等,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层次,包括生态位的趋势、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二是社会功能属性,主要指城市的社会经济、功能结构,包括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增强城市有机体的共生能力;三是历史文化的内涵属性,考虑到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旨在增强人的历史文化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变自发为自为;四是管理和规划意识属性。重在提高全民规划意识和加强规划管理机制,保证规划按计划分期实施。 2.生态城市的规划 2.1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配合 城市规划要从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观出发,才能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学原理。为此,生态城市规划应注重城市布局与自然山川的有机结合。好的规划都懂得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已有的自然因素,如山丘、河流、湖泊、植被、林木、地形、气候等,甚至把远处的自然景色,如高山、海洋等“借用”或“引入”到城市中来,加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接触和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创造一个更为贴近自然的宜人生存环境。 2.2 建立再生、循环利用的产业结构 建立合理的再生、循环利用产业结构,可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城市性质规定了城市基本的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和空间分布,也规定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基本轮廓。所以,在确定城市性质和职能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和地位、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城市在国民经济职能上的特点等,遵循生态工艺原理,将各部门组成综合利用资源、互相利用产品和废弃物,使其成为首尾相接的有机统一体,从而形成具有高效率、低耗能、低污染、规模化、集团化的产业结构。 2.3 利用自然地域空间的城市形态 就我国目前城市建设而言,其形态基本上有四种类型:一是在原基础上向四周扩伸,规划界形象的称为“摊大饼,即同心圆式形态;二是原基础上形成一城多心的组团结构;三是保留旧城,在周围建设卫星城,形成多中心开放式,达到地区全力的作用;四是充分利用地形,形成自由式城市形态。从生态城市的角度考虑,后三种是大中城市发展的方向,其优势有:(1)将城市分解成若干具有一定职能的组团单元,组团之间留有明显的绿色空间,拓宽了城市和自然界的接触面;(2)工作生活尽可能在组团内就近解决,形成相对独立平衡的“工作居住学习休憩社会活动综合区”,克服了钟摆式交通;(3)富于弹性和开放性,使城市可持续发展。 2.4 加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力度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中,绿地规划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大多只求在规划图上完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化覆盖率”这两项硬指标。而从城市生态的角度,对不同城市的绿地总量、布局等,常常缺乏定量的分析研究,因而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性与生态的平衡关系。 2.5 加强城市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 2.6 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应结合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能否体现城市地方特色是绿地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地方特色越强,留给游客的印象就越深刻,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的原材料、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整合运用上。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建设绿化景观大道、主题公园、生态居住小区等城市不同形式绿地景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保证城市绿地系统的开发,让市民亲近绿地保障资源共享和社会公平。 3.泉州城市组团规划建设3.1鲤城 打造“古韵泉州多元文化旅游区”鲤城主动融入泉州环湾、向湾发展大局,打造“双核(古城发展核、江南发展核)、两区(江南现代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生态区)”的空间发展构架。古城区以“三旧”改造为主,在西街片区规划包括市民广场、当代艺术馆、恒隆商业中心、甲第巷闽南风情旅游街和商住区五大功能在内的城市新区;县后街片区将成为集大型商贸、文化休闲和高尚住宅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城南二期和承天巷片区拟建成集商业金融、文化创意、高尚居住为一体的古城商住区。同时,发挥泉州特色,着力打造“古韵泉州多元文化旅游区”。江南新区板块定位为集现代高新产业和商贸物流、旅游业为一体的城市次中心。滨江新城将打造集总部经济区、创业服务区、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滨江居住及生态公园为一体的滨江繁荣带;站前大道两侧、南迎宾大道及北侧片区、江南新城将建设成为集大型商贸、休闲旅游、高尚住宅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紫帽山乌石山片区定位为风景名胜区,泉州中心城区后花园。3.2洛江 由后花园变城市发展新中心洛江区围绕“环湾、向湾、同城”战略,启动新一轮规划提升研究,规划范围由原来的167平方公里拓展到382平方公里,涵盖洛江全区域。发展定位由之前提出的泉州后花园提升为构建以现服务为主导,传统产业升级为支撑,山水文化为引领的山水花园宜居城区,成为泉州城市发展新中心。此次规划提升研究更加注重融入环湾大局。南部在交通、功能上与东海、城东片区积极对接,主动接受主城区的辐射、带动;中部以洛江新城为核心,向东聚惠安、泉州台商投资区,向西聚集丰泽北峰、南安,打造连接“三面四地”的重要枢纽;北部重点打造核心引擎版块,提升整体品质和影响力。通过南接、中聚、北优,打造“一心两轴五片”新的空间发展结构。一心即以洛江新城为中心;两轴即以快速路为城市建设发展轴,以滨江大道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轴;“五片”即从南到北,划分为洛阳江文化旅游片区、现代物流商贸片区、高科技产业转型片区、山水度假片区、美丽乡村生态休闲片区。 3.3石狮 环湾大道跳动向湾曲线按照泉州环湾发展的总体部署,石狮明确了城市总体向北发展的方向,确立了“环湾优先,面海发展”的城市发展策略,将按照“一港三片区”(石湖港和临港商贸会展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祥芝片区)的规划结构,实施三个规划提升项目。规划提升的同时,石狮环湾综合交通建设的步伐也正不断加快。目光掠过这方热土,环湾大道、沿海大通道锦江外线水头段、蚶江大道、濠江北路等一系列道路不断跳动着环湾、向湾的脉搏。这些道路建成后将极大改善环湾片区与石狮中心城区、泉州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构建石狮环湾片区与泉州各环湾组团之间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拉开石狮中心城区、环湾片区向湾发展的框架。与此同时,在不断强化园区建设的过程中,石狮在环湾区域规划建设石狮海洋生物科技园,项目总规划用地 2000 亩,如今项目已列入福建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3.4晋江 建设环湾区域经济中心环湾同城,晋江具有显著优势。围绕“环湾、向湾、同城”,晋江主动从理念、空间和功能布局、项目策划、资源共享、城市管理等方面对接,奋力抢占环湾城市制高点,全力把晋江打造成环湾区域经济中心,全面提升环湾区域整体竞争力。规划上对接环湾、提升品质。按照泉州“980 平方公里”和“一湾两翼三带”规划布局,晋江确立了“一带拥湾、同城联动、多区并举、示范引领”的发展思路,先后完成、提升、完善滨江组团、城北组团、池店南片区等片区建设规划和设计,完成环湾区域和中心城区主要道路规划及教育、医疗、文体、公共配套设施整合提升方案。项目策划和推进上,呼应同城,在环湾区域 5 个组团、2 个片区策划推进 146 个项目,总投资 1257 亿元,今年已完成投资 108.5 亿元,占年度计划近七成。主动出击,招大商招好商,立足环湾区域的总体定位,成功引进龙湖地产项目,正在对接联东 U 谷、碧桂园 2 个投资超百亿元开发项目以及多个商贸项目。 3.5南安 率先开展生态绿道网规划南安按照“融入环湾、聚集产业、组团发展”的思路,提升环湾城市品位,率先开展市域生态绿道网规划建设,塑造宜居南安的城市形象。加快南翼新城(南安组团)、仑苍等试点城镇建设,夯实城市发展产业基础,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水头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为龙头,推动沿海三镇联动发展,构建南翼新城核心区,今年实施建设项目 119 个,目前已完成年度计划的 82.4%3.6丰泽 五星级酒店将达 10 家2012年以来,丰泽同步推进多个总部经济项目、五星级酒店项目和城市综合体项目。其中,投资 5 亿元的泰和酒店扩建、投资 10 亿元的刺桐饭店升级改造、湖美大酒店五星级改造,洲际酒店和(虫+寻)埔五星级酒店等 5 个项目,有望在今年动工。加上另外五家分别位于城东、北峰等组团内的酒店,未来的丰泽区,将拥有 10 家五星级酒店。值得一提的还有泉州晋江大桥至(虫+寻)埔片区渔人码头的建设,其长约 1.6 公里,规划建设 3 个渔人码头平台、4 段渔船停靠区域和 1 处修船平台,目前项目平面方案已经市规划局审批。下一步,丰泽将进一步明确和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体系,按照网格化、全覆盖、无缝隙和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建立三级协调管理的工作格局,并推动城市环境卫生保洁的市场化运对接环湾,交通先行。 3.7惠安 改造更新提升城市面貌融入环湾,惠安将在多个方面下工夫。作为福厦高铁泉州北站的配套项目,惠安将高铁站站前广场规划建设成为集交通、物流、接驳功能为一体的道口区,9 月底开工建设。位于县城中心城区通往福厦高铁惠安站连接线隧道出入口的高铁连接线拓改片区,总规划用地面积 186.8 亩,将打造成具有“新地标、新引擎、新活力”的惠安城市门户,目前正着手开展各项建设前期工作。产业方面,惠安将转型提升石雕创意产业园,整合崇武、山霞区域散乱分布的企业和小规模园区,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打造国家重要的石雕创意产业基地。下阶段,惠安将加快启动主干道系统、绿道系统等专项规划;推进改造更新,提升城市面貌,同时重点抓好嘉惠片区、惠西片区、黄塘镇区等项目的城市更新改造,继续推进项目的土地征迁和报批及安置房和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公建配套,重点完成禹洲城市综合体以及中闽百汇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 3.8泉州台商投资区 打造五大百亿集群建区两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主动融入环湾城市发展大格局,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推进城市规划建设,五大百亿集群正展现出雄厚的实力,为环湾片区发展助力生辉。在“大手笔”规划、“高起点”建设的基础上,下阶段,新区将全力做好“提速、突破、创新”三篇文章,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围绕“引一个项目、建一个基地、形成一个产业”思路,新区将加快北车泉州基地、玖龙纸业、钧石能源、华锐风电等产业龙头项目的投建投产步伐,推动相关产业园区的启动建设,带动配套企业的入园发展,延伸产业链,积极打造绿色智能交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