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专题1-文言实词.doc_第1页
期末复习专题1-文言实词.doc_第2页
期末复习专题1-文言实词.doc_第3页
期末复习专题1-文言实词.doc_第4页
期末复习专题1-文言实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范水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1(文言实词)主备人:陈金萍 责任人:李秋荣一、基础知识题 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臣以供养无主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但以刘日薄西山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项脊轩志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某所,而母立于兹 比去,以手阖门 后五年,吾妻来归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报任安书曩者辱赐书 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 用之所趋异也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见狱吏则头枪地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通其狂惑 思垂空文以自见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 审矣,曷足怪乎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剌谬乎?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渔父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圣人不凝滞于物新沐者必弹冠 鼓枻而去可以濯吾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逍遥游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置杯焉则胶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齐谐者,志怪者也 水击三千里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腹犹果然 之二虫又何知 众人匹之,不亦悲平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 不过数仞而下 此小大之辩也而御六气之辩 彼且恶乎待哉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兰亭集序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曾不知老之将至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不能喻之于怀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亦将有感于斯文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梦游天姥吟留别 烟涛微茫信难求 云霞明灭或可睹 势拔五岳掩赤城 栗森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訇然中开 虎鼓瑟兮鸾回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失向来之烟霞 兵车行 行人弓箭各在腰 哭声直上干云霄二、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指出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其翼若垂天之云 B渔父见而问之曰 C则仆偿前辱之责 D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3分)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而后乃今将图南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3分)A、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决心努力 B、行人弓箭各在腰:路人C、烟涛微茫信难求 :音信 D、思垂空文以自见 :指文章著作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云霞明灭或可睹 灭:暗 山阴之兰亭 阴:山的北面B圣人不凝滞于物 凝滞:停止流动 其制稍异于前 制:规模,格局C 不矜名节 矜:顾惜 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D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吊:慰问 用之所趋异也 趋:追求(二)阅读庄子的逍遥游节选,完成13题。(9分)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穷发之北有其海者 发,指草木植被B未有知其修者 修,长C翼若垂天之云 垂,同“陲”,边际D此小大之辩也 辩,变化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有鱼焉 置杯焉则胶B其广数千里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C翼若垂天之云 仰观宇宙之大D有鸟焉,其名为鹏 自令放为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彼且奚适也?”除了加重强调与反复的语气,还让人仿佛看到了斥鴳的不屑神态。B斥鴳的可笑,不在于它本身的渺小,而在于它用自己渺小与局限的经验去解释世界。C“小大之辩”说明了“小知不及大知”,用来肯定鲲鹏所达到的逍遥境界。 D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鲲鹏,表现了作者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三)阅读报任安书节选节选,完成14题。(12分)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侮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解,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 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1.下列各组中,实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不可胜记 胜:穷尽 西伯拘而演周易 演:推演 B、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迁:迁徙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会:适逢C、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稽:考订 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 :责任 D、仆诚已著此书 诚:确实 垢弥甚耳 弥:满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以通其狂惑 通古今之变B、思垂空文以自见 其翼若垂天之云C、且负下未易居 且适南冥也D、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若九牛亡一毛 3.下列各组中,全都表现司马迁“愤而著书”的思想的一项是( )(3分)(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3)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4)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6)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A、(1)(2)(4) B、(2)(3)(4)C、(2)(3)(5) D、(4)(5)(6)4.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例举了文王,仲尼,屈原等人的事迹,意在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实现自己的理想。、介绍史记的写作宗旨,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即使受到残酷的刑罚,作者也毫无愠色,继续奋笔疾书,这种在逆境中忍辱图强的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作者对余生的看法是无脸见人,痛苦至极,因此就隐退山林,顺从世俗而行事,通过著书立说来抒发在即内心的苦闷与不甘。(四)阅读兰亭集序,完成1-5题。(16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茂林修竹 修:修整 B极视听之娱 极:穷尽 C喻之于怀 喻:比喻 D曾不知老之将至 曾:曾经 2对下列各句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句) B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C是日也,天朗气清(判断句) D列坐其次(省略介词“于”)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B引以为流觞曲水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仰观宇宙之大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揭示作者心情悲痛的原因的一组是( )(3分) 仰观宇宙之大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A B C D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是一篇诗序。B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事由,着重表现宴会的豪华和与会人的快乐。C二、三段由快乐转悲伤,抒发了作者由兰亭聚会引发的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自然,简洁雅致参考答案:(一)1、D 2、B 3、B 4、解析:选B,凝滞:拘泥。(二)1D (辩,同“辨”分辨,分别。)2A (A项,兼词,“于此” B项,它,代鲲表揣测的语气副词 C项之解释为“的”结构助词。定语后置句标志,D项,叫做句末表疑问语气)3C (鲲鹏也未达到逍遥境界。)(三)1、解析:选A。 B迁:贬谪; C责,通“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