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古代汉语02-08.doc_第1页
苏大古代汉语02-08.doc_第2页
苏大古代汉语02-08.doc_第3页
苏大古代汉语02-08.doc_第4页
苏大古代汉语02-0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欲索取更多考研资料,请上北京天问教育网站官网!蘇州大學 二二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學科 專業:漢語言文字學 考試科目:古代漢語一 寫出下列繁體字的簡化字 51 盡 2 龢 3 礙 4 礬 5 摺 6 曬 7 書 8 竅 9 雜 10 黴二 根據六書原則具體分析下列字形,并說出其本義 101 天 2 英 3 戒 4 題 5 廢 6 莫 7 膏 8 虛 9 頗 10 忝三 解釋下列各句中帶橫線的詞語在句中的意義 201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尓類。”2 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3 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願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4 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尓。”5 曾子曰:“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6 其學者,則稱先王之道以籍仁義,盛容服而飾辯說,以疑當世之法,而貳人主之心。7 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均,四方是維,天子是毗,俾民不迷。8 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絓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9 灌夫為人剛直,使酒,不好面諛。貴戚諸有勢在己之右,不欲加禮,必陵之;諸士在己之左,愈貧賤,尤益敬,與鈞。稠人廣眾,薦寵下輩。士亦以此多之。四 指出句中活用的詞,說明其活用的類型,并解釋在句中的含義 5101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2 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3 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4 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5 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五 翻譯下列各句,并指出其在語序或句式上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特點 101 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2 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 3 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4 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5 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六 將三十六字母按全清,次清,全濁。次濁的標準分為四類 10%七 標出下面一首詞的平仄(另抄題在相應字上方直接標出,平用“一”,仄用“十”)5%酒泉子 (南唐)馮延己芳草長川,柳決危橋橋下路。歸鴻飛,行人去,碧山邊。風微煙淡雨蕭然,隔岸馬嘶何處?九回腸,雙臉淚,夕陽天。八、標點下面幾段古文並回答問題 35%(正文及注文皆標點)1 宮徵商羽角各處其處音皆調勻不可以相違此所以無不受也受亦應也舊本脫1無字則義相反2 道主約君守近近者守之於身也太上反諸己其次求諸人其索之彌遠者其推之彌疏索求也彌益也注2求下舊衍3之字其求之彌強者失之彌遠3 戎車三百輛車音居釋名雲古者聲如4居所以居人也今曰車聲近舍車舍也虎賁三百人賁音5奔與受戰於牧野作牧誓至牧地而誓眾牧如字6時甲子昧爽王朝于商郊牧野乃誓4 綸字世人皆知兩音一曰倫一曰關而不知起故也倫巾韻同而音近詩法所忌也故讀曰關皮日休有白綸巾下發如絲之句有一本注作關想始於此韻會雖有兩收皆釋於倫字之下而無一字及關字義且關字仍注龍春切7則依舊當為倫字矣其所以二收正因韻會起于沈約若說文止於一收為可知矣。問題:1、解釋文中1脫 2注 3衍 4聲如 5音 6如字 7切 七個詞在句中的意思。2、根據最後那段文字,談談你是如何理解“倫”字讀音的。蘇州大學 二三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學科 專業:漢語言文學 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古代漢語一 請寫出下列漢字的古文字字形,并說明字形與本義的關係。 30例如:既:本義是一事已畢,字形像人食畢而掉頭要離去之狀,故有已 盡 畢之義。1 光 2 肯 3 閑 4 閒 5 習 6 解 7 莫 8 向 9 行 10 取 11 涉 12 伐 13天 14 望 15 發二 解釋下列句子中粗體帶著重號的字或詞。 301 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2 若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3 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4 晉不可啟,寇不可翫。5 若舍鄰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6 猶不改。宜子驟諫。7 公患之,使鉏麑賊之。8 擐甲執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9 各懲其忿以相宥也,兩釋累囚以成其好。10 魯人投其籥,不果納,不得入於魯。1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12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13 由也兼人,故退之。14 異乎三子者之撰。15 吾與點也。三 下列句子中粗體下加著重號的字是通假字,寫出它的本字。81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2 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龜吾以行。3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4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四 請寫出五個名詞活用作動詞的句子,例子要相對完整,在活用作動詞的名詞下加著重號,例句後用括號注明出處(包括書名或篇名或卷數),不得用自造例;或者,寫一文言短文,題目自定,文內用上三個賓語前置的句子,用括號指明前置賓語。25五 寫出41聲類的全濁聲母。11喉音 牙音 舌頭 舌上 齒頭 齒頭 正齒 正齒 正齒 重唇 輕唇六 校勘學上有“誤文”,什麽是“誤文”?試舉一例說明之。20七 綜合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26武宗賢妃王氏,邯鄲人,失其世。年十三,善歌舞,得入宮中。穆宗以賜穎王。性機悟。開成末,王嗣帝位,妃陰為助畫,故進號才人,遂有寵。狀纖頎,頗類帝。每畋苑中,才人必從,袍而騎,校服光侈,略同至尊,相與馳出入,觀者莫知孰為帝也。欲立為后,宰相李德裕曰:“才人無子,且家不素顯,恐詒天下議。”乃止。帝稍惑方士之說,欲餌藥長年,後寢不豫。才人每謂親近曰:“陛下日燎丹,言我取不死。膚澤消槁,吾獨憂之。”俄而疾侵,才人侍左右。帝熟視曰:“吾氣奄奄,情慮耗盡,顧與汝辭。”答曰:“陛下大福未艾,安語不詳?”帝曰:“脫如我言,奈何?”對曰:“陛下萬歲後,妾得以殉。”帝不復言。及大漸,才人悉取所常貯散遺宮中,審帝已崩,即自經幄下。當時嬪媛雖常妒才人專上者,返皆義才人,為之感慟。宣宗即位,嘉其節,贈賢妃,葬端陵之柏城。(新唐書卷77后妃下.王賢妃,中華書局本頁3509)1 解釋文中下加橫線的字詞或短語。18失其世 陰 狀纖頎 畋 光侈 素 詒 稍 寢不豫 疾侵 艾 安 脫 大漸 悉取所常貯散遺宮中 審 自經2 寫出文中所有名詞用作動詞的句子。43 寫出文中所有意動用法的句子。4蘇州大學 二四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學科 專業:漢語言文字學 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古代漢語一 填空 20% 每小題1分1 廣韻共有 個韻部,其中四個獨立去聲韻是 。2 唐宋三十六字母中次濁聲母是 。3 “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的理論是 提出的。4 下面八個字中(七上八下 明月圓缺)的入聲字是 。5 寫出五言平起式兩種首句的平仄格式 。6 王力上古三十韻部中與“魚”部相配的入聲韻是 ,陽聲韻是 。7 廣韻的“德紅切“折合成普通話的讀音是 (用漢語拼音注明)。8 “衙”字的形體構造,在六書中屬於 。9 寫出下列繁體字相應的簡體字:竅 ;礙 ;僅 ;態 。10 校勘術語“形訛”指 。11 春秋“三傳”指 。12 十三經索引為今人 所編。13 在古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作狀語,有的表示 ,有的表示 ,有的表示 14 漢語詞彙的演變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15 漢語詞彙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勢是,由 為主,向 為主發展。16 古書在傳抄、刊印中誤增的字叫 。 17 經傳釋詞是 代 寫的一部分虛詞著作。18 明代梅膺祚的 ,首創 部首。19 漢語大詞典共收詞 萬條左右。20 研究上古語音主要根據 和 兩種材料。 二 單項選擇 20%,每小題1分1 下列各組字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字全都有的一組是( )。A 題、聞、安、日 B 取、視、人、欽 C 刃、忝、馬、阿 D 羊、穎、牧、本2 說文解字敘中所謂“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指的是“六書”中的以下哪一種A 象形 B 指事 C 會意 D 形聲3 許慎說文解字以 為正體,收錄了 個字。A 古文,9353 B 小篆,9353 C 古文,8353 D 小篆,83534 下列各組詞中,前後二字的關係為“古今字”的是( )。A 台颱 B 益溢 C 蚤早 D 徧遍5 詩周頌思文:“貽來我牟。”其中“來”用的是( )。A 本義 B 引申義 C 假借義 D 古義6 下列各組異體字中,其構成方式為變換意符的是( )。A 慚慙 B 邨村 C 泪淚 D 睹覩7 東漢劉熙釋名釋天:“雨,羽也,如鳥羽動則散也,雨水從云下也。”其中“雨,羽也”用的是( )方法。A 義訓 B 形訓 C 聲訓 D 互訓8 詩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毛傳:“薄,辭也。”毛傳中的“辭”的含義是指( )。A 實詞 B 虛詞 C 修辭 D 辭藻9 禮記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鄭玄注:“信,讀如屈伸之伸。”鄭玄注中的“讀如”的作用是( )。A 說明通假 B 標明音讀 C 說明同源字關係 D 隨文注釋10 下列工具書中,專門討論古漢語的虛詞的著作是( )。A 辭源 B 經傳釋詞 C 康熙字典 D 經籍纂詁11 將先秦古韻分為13部的是( )。A 顧炎武 B 江永 C 江有誥 D 王念孫12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韻所設立的韻部有( )個。A 19 B 20 C 15 D 1313 漢語大字典使用的部首是( )部首。A 185 B 250 C 540 D 20014 提出“同聲必同部”理論的是( )。A 陳澧 B 夏炘xin1 C 段玉裁 D 戴震15 研究廣韻而創立反切繫聯法的是( )。A 陳澧 B 顧炎武 C 梁憎寶 D 戴震16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其中的“望洋”是 A 複合詞B 單純詞C 詞組17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其中的“然而”是( )。A 複合詞 B 單純詞 C 詞組18 欲知舜與跖zhi2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其中的“間”的意思是( )。A 空隙 B 差別 C 離間 D 暗中19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其中的“焉”是( )。A 疑問詞 B 語氣詞 C 指示代詞兼語氣詞20 使馬如羊,不以入廄;使金如粟,不以入懷。其中的“以”是 A 介詞 B 連詞 C 動詞三 簡釋 40%,每小題5分1 以北京話為例,說明“平分陰陽,入派三聲”的規律。2 舉例說明王力先秦三十韻部中相配的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在語音上的異同。3 用“示”作意符的字,意義都和什麽有關?試舉二字說明。4 詩經衛風氓:“淇則有岸,隰則有泮。”鄭箋:“泮,讀為畔。畔,涯也。”鄭箋中的“讀為”的含義是什麽?并將鄭箋內容譯成現代漢語。5 論語顏淵:“雖有粟,吾得爾食諸?”阮元校勘記:“皇本、高麗本吾字下有豈字。釋文本吾焉得爾食諸案史記仲尼世家、漢書武五子傳并作豈字,與皇本合。疑今本吾下有脫字。”阮元校勘記中的“脫字”是什麽意思?阮元“疑今本吾下有脫字”的依據是什麽?6 古代判斷句的主要特點及典型句式舉例。7 舉例說明古代被動句的主要表達形式。8 簡要闡述說文解字的學術價值。四 分析下列語料反映的語言現象8%“書之詞文,有天下者力能同之。文之同音,雖圣人在天子之位,勢亦有所不能也。今天下音韻之謬者,除閩、粵不足較已。如吳語黃王不辨,北人每笑之,殊不知北人音韻不正者尤多。如京師人以步為布,以謝為卸,以鄭為正,以道為到,皆謬也。北直隸、山東人以屋為烏,以陸為路,以閣為杲gao3,無入聲韻。入聲內以緝為妻,以葉為夜,以甲為賈,無合口字不能悉舉,非聰明特達常用心與韻書者,不能自拔于流俗也。”(路容菽園雜記卷四)五 解釋句中加線的詞的意義 20%1 堂邑父,胡人,善射,窮急,射禽獸,給食。2 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陽。3 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4 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其民也。5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6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於紂。7 鍛煉之吏,持心近薄。8 南方有比翼鳥,不比不飛。9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10 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11 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12 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六 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詞,說明活用的類型,并解釋其意思。12%1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2 愿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沒死以聞。3 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4 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5 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6 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饒,少寇,志安樂。7 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七 標點并解釋有關詞語 15%景公探雀鷇,(kou4)鷇弱,反之。晏子聞之,不時而入見。公汗出惕然。晏子曰:“君何為者也?”公曰:“吾探雀鷇,鷇弱,故反之。”晏子逡巡北面再拜而賀曰:“吾君有賢王之道矣!”公曰:“寡人探雀鷇,鷇弱,故反之,其當圣王之道者何也?”晏子對曰:“君探雀鷇,鷇弱,反之,是長幼也。吾君仁愛,曾禽獸之加焉,而況於人乎!此圣人之道也。”【注】鷇:待哺的幼鳥 晏子春秋探 反之 惕然 逡巡 再拜 是長幼也 曾禽獸之加焉八 標點并翻譯 15%翟(di2)湯,字道深,尋陽人。篤行純素,仁讓廉潔,不屑世事,耕而後食。人有饋贈,雖釜庚一無所受。永嘉末,寇害相繼,聞湯名德,皆不敢犯,鄉人賴之。司徒王導辟,不就,隱于縣界南山子莊,字祖休,少以孝友著名,遵湯之操,不教人物,耕而後食,語不及俗,惟以弋釣為事。及長,不復獵。晚節亦不復釣,端居篳(bi4)門,歠(chuo4)菽(shu1)飲水。【注】釜庚:釜和庚,均古量器名,引申指數量不多。晉書翟湯傳蘇州大學 二五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學科 專業:漢語言文學 研究方向:各方向 考試科目:古代漢語一 請寫出下列漢字的本義 201 題 2 趣 3 肯 4 援 5 要 6 蓺 7 徧 8 侫 10 暴二 請寫出下列漢字的古文字字形(甲骨文、金文、篆書均可)101 頁 2 欠 3 承 4 辵(chuo4) 5 望 6 尊 7 戒 8 侯 9 奔 10 取 三 解釋下列句子中粗體且帶著重號的字或詞 301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2 坐而假寐。3 賊民之主,不忠。4 穆公訪諸蹇叔。5 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6 臣請辟於趙,淹留以觀之。7 被礛(jian4)噃(bo1),引微繳,折清風而抎矣。8 舍瑟而作。9 異乎三子者之撰。10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11 月攘一雞。12 門人治任將歸。13 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尤有蓬之心也夫。14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15 髧(dan4)彼兩髦(mao2),實維我儀。四 下列句子中粗體且下加著重號的字是通假字,寫出它的本字。101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2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3 伊尹之狀,面無須糜。4 率時農夫,播厥百穀。5 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五 請寫出四個賓語前置的例子,例子要相對完整,前置的賓語下加“ ”號,使賓語前置的虛字下加“”號,句末括號中注明出處(書名,篇名)。20六 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將上古音的韻部分為三十部,請按照韻尾的不同依次寫出所有的陽聲韻。10七 下面的字你能判斷在41聲類中是屬於什麽聲母嗎?請在其旁注明。101 白 2 開 3 停 4 猴 5 菁八 校勘學上有“衍文”,什麽是“衍文”?試舉一例說明之。10九 綜合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30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則不遜,不遜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眾必害之。霍氏秉權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廼(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愛厚之,宜以時抑制,無使至亡。”書三上,輒報聞。其後霍氏誅滅,而告霍氏者皆封,人為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竈(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徒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邪?主人廼寤而請之。今茂陵徐福,數上書言霍氏有變,宜防絕之。鄉使福說得行,則國無裂土出爵之費,臣亡逆亂誅滅之敗。往事既已,而福獨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貴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髪灼爛之右。”廼賜帛十疋(匹),後以為郎。(一)解釋文中粗體且帶著重號的字、詞或短語。241右 2害 3廼 4泰 5報聞 6更為曲突 7嘿 8上行 9次 10鄉 11寤 12 郎(二)文中有沒有名詞用作狀語的例子?如有,請寫出來,並在其下標上著重號。6蘇州大學 二六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專業名稱:漢語言文字學 考試科目:古代漢語一 單項選擇 301 下列各組字中,不含會意字的一組字是( )。A 英、集、刃、遵 B 辦、許、術、逸 C 騰、鹿、施、嬴 D 牧、滫、錯、職2 說文解字敘中所說的“畫成其物,隨體詰(jie2)詘(qu1)”,指的是“六書”中的哪一種?( ) A 象形 B 指事 C 轉注 D 假借3 許慎說文解字將 個小篆列入 個部首中去,這是他的一大創造。A 九千多、二百零六 B 八千多、五百四十 C 八千多、二百零六 D 九千多、五百四十4 下列各組字中,前後兩字的關係為“古今字”的是 A韵韻 B莫暮 C樂乐 D非匪 5 下列字典辭書中,在編排上用了韻母排列法的著作是( )。康熙字典經籍纂詁經傳釋詞辭源6 繁簡字“學学”的具體簡化方式是刪減筆畫同音替代另造新字草書楷化7 下列各組異體字中,其構成方式為改換聲音相近的聲符的是()。袴褲棄弃鷄雞歎嘆8 十三經注疏中詩經注疏包括的內容為()。詩經正文、毛傳詩經正文、毛傳、鄭箋詩經正文、毛傳、鄭箋、陸德明音義詩經正文、毛傳、鄭箋、陸德明音義、孔穎達疏9 在注解術語中,表示釋者與被釋者具有同義或近義關繫的術語是貌猶之為言讀曰10 說文心部:“噓,吹也。”其釋詞方法為 A聲訓 B義訓 C形訓 D形、聲、義兼顧11 庄子郭象注与成英玄疏的重点在( )。A 字句的解释方面 B 注明典故的来源 C 阐明老庄哲理 D 史实的考核12 古籍在流傳過程中,因傳寫、抄錄、刊行而誤漏的字為 A脫文B衍文 C訛文 D異文13 詩關鳩:“君子好逑。”陸德明釋文:“好,毛如字,鄭呼報反。”其中的“如字”是關於( )的術語。 A 互訓 B 破假借 C 反切 D 注音14 爾雅釋天:“榖不熟為饑,蔬不熟為饉。”其中的注解術語“為”相當于( )。A 讀為 B 謂 C 曰 D 之言15 下列各組繁簡字中,其中有一組的繁體字和簡體字本來在詞義上是毫不相干的,這組繁簡字為( )。 A 簽签 B 適适 C 艷艳 D 辦办二 解釋下列各句中劃線詞語的意義。251 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2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3 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4 項王乃疑范曾與漢有私,稍奪之權。5 足反居上,首顧居下,倒縣如此,莫之能解。6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7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8 哀鰥寡,恤孤獨,振困窮,補不足。9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10 徐偃王處漢東,地方五百里。11 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12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3 堯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迫天。14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15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16 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17 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18 鼓瑟希,鏗尓,舍瑟而作。19 德綏諸侯,誰敢不服。20 摶羊角而上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南圖。21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22 南方有鳥,不比不飛。23 任重道遠而無牛馬。三 解釋下列句子中帶點部分的語法特點。251 有狼當道,人立而啼。2 夫披堅執銳,義不如公。3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4 吾誰欺?欺天乎?5 時充國年七十馀,上老之。6 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7 故天下盡以扁鵲能生死人。8 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9 上官大夫短屈原與頃襄王。10 (蘇秦)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11 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 12 嫂蛇形匍伏,四拜自跪而謝。13 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 14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15 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16 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17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18 責畢收,以何市而反? 19 晉侯飲趙盾酒。20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21 豈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繼。22 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23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包月更刀,折也。24 貪夫殉財。 25 將虢是滅,何愛于虞?四 寫出唐宋三十六字母,并說明廣韻聲母與三十六字母的差異。20五 默寫王力上古三十韻部。5六 標點并解釋有關詞語 15齊宣王為大室,大益百畝,堂上三百戶。以齊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諫。王春居問於宣王曰:“荊王釋先王之禮樂,而樂為輕,敢問荊國為有主乎?”王曰:“為無主。”“賢臣以千數而莫敢諫,敢問荊國為有臣乎?”王曰:“無臣。”“今王為大室,其大益百畝,堂上三百戶。以齊國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諫。敢問王為有臣乎?”王曰:“為無臣。”春居曰:“臣請避矣。”趨而出。王曰:“春子!春子!反!何諫寡人之晚也?寡人請今止之。”遽召掌書曰:“書之,寡人不肖,而好為大室,春子止寡人。”(呂氏春秋驕恣)大益百畝 莫敢諫 釋 請避 趨 遽 寡人不肖七 標點并翻譯 15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也。父康漢末為廬江太守。績年六歲,與九江見袁術。術出橘,績懷三枚,去拜辭,墜地。術謂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欲歸為母。”術大奇之。孫策在吳,張昭、張紘、秦松為上賓,共論四海未泰,須當用武治而平之。績年少,末坐,遙大聲言曰:“昔管夷、吾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車。孔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今論者不務道德懷取之術,而惟尚武。績雖童蒙,竊所未安也。”昭等異焉。(三國志吳書)李斯不得見,因上書言趙高之短曰:“臣聞之:臣疑其君無不危國;妾疑其夫無不危家。今有大臣與陛下,擅利擅害,與陛下無異,此甚不變。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罰,以威行之,期年遂劫其君。田常為簡公臣,爵列無敵於國,私家之富與公家均,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群臣,陰取齊國。殺宰予於庭,即弒簡公於朝,遂有齊國。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於齊也。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陛下不圖,臣恐其為變也。”(史記李斯列傳)蘇州大學 二七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專業名稱:漢語言文字學 考試科目:古代漢語一 寫出下列各字的現代楷體漢字。20二 據六書理論分析下面各字的結構。10 本 雖 班 鳳 特 馬 薪 戒 爪 亦 三 解釋下列句中下劃綫部分的詞性和詞義 151 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2 自始合,茍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3 姜氏何厭之有? 4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5 許子奚為不自織?四 根據字形找出下面各字的本義。151 除: 去掉。 任命。 臺階。 姓。 數學計算方法之一。2 自: 自己。 本來。 鼻子。 開頭。 從,由。3 叔: 父親的弟弟。 丈夫的弟弟。 拾取。 姓。 善,好。4 置: 安置。 設立。 赦免。 備辦。 栽種。5 空: 窮盡。 天空。 孔穴。 徒然、白白地。 浮泛而不切實際。五 簡答題 601 舉例說明古代漢語里詞類活用的現象。2 清代說文研究極盛,試寫出最受推崇的四大家及其著作。3 舉例說明由中古到現代普通話的聲調變化規律。4 按照固有格式寫出傳統唐宋三十六字母,并舉例說明唇音組在現代普通話裡的變化。5 舉例說明古今同中有異的詞在詞義上的差異。 6 舉例說明何謂四聲別義。六 標點并翻譯下面兩段古文 301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叔虞”,姓姬氏, 字子于。2 注莊子者數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舊注外為解義,妙析奇致,大暢玄風,唯秋水、至樂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義遂零落然,猶有別本。郭象者,為人薄行,有俊才,見秀義不傳與世,遂竊以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樂二篇,又易馬蹄一篇,其餘眾篇,或定點文句而已。後秀義別本出,故今有向郭二莊,其義一也。蘇州大學 二八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