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济宁三号煤矿一采区13下03C工作面采后地质总结12201工作面采后总结7兴仁煤业菜子田煤矿工作面防治水效果评价14煤矿年度防治水工作总结16公司济宁三号煤矿一采区13下03C工作面采后地质总结一、工作面概况1、概况13下03C工作面位于一采区边角区中北部,是济三煤矿第一个边角煤回收工作面,且为一“孤岛、刀把”工作面。该工作面东临13下05工作面(已回采),西临13下04工作面(已回采) , 南邻13下04C工作面(已准备), 设计停采线南距13下04C辅顺巷中40m。工作面上对应地面位置均在泗河及其西堤保护煤柱范围内,预计回采后地表最大下沉0.5m,影响范围500m。工作面设计分为2个区段进行回采, 第一区段设计推进长度929.3m,面宽39.8m,第二区段设计推进长度210.7m,面宽126.2m,于2008年03月14日开始回采,2008年09月11日正式停采,采用综采放顶煤法回采。13下03C工作面胶顺、辅顺实际回采长度分别为1135.9m、1137.7m,累计回采面积61736m2(不包括联络巷、泄水巷及第二切眼联络巷的面积)。动用储量44.77万t,采出量38.36万t,损失量6.41万t,回采率实际完成85.68%。2、煤层情况工作面回采煤层为山西组煤3下,黑色,玻璃及沥青光泽,含一定量的镜煤及暗煤,属半亮型煤,结构简单,内生裂隙发育,脆性较大,条带状结构,棱角状及贝壳断口,含黄铁矿结核及黄铁矿薄膜。煤层厚度较稳定,回采中实际揭露煤厚3.07.3m,平均5.40m,煤厚变异系数为19.53% 。二、煤层顶、底板变化情况工作面3下煤老顶为灰白色中砂岩,厚度24.8027.79m,平均26.27m,粘土质胶结,具交错及斜层理,较坚硬,完整性好,f=810;直接顶板为深灰色粉砂岩, 厚度03.91m,水平层理,裂隙发育,完整性较差,f=46;直接底板为深灰色泥岩,下部以粉砂岩为主,厚度0.180.84m,平均0.32m,波层状,水平层理,遇水膨胀,f=24;老底为浅灰色粉细砂岩互层,厚度2.268.08m,平均3.45m,水平层理,裂隙较发育,泥质胶结,较坚硬。实际回采过程中,揭露煤层顶板大部分为灰白色中砂岩,较致密坚硬,部分区域发育直接顶深灰色粉砂岩,列席发育、完整性较差,易冒落。 三、储量利用情况1、采勘对比13下03C工作面掘进过程中揭露两顺槽煤厚3.207.40m,平均5.85m,回采范围内提交工业储量为50.1万t,可采储量40.1万t;动用储量44.77万t(不包含地质损失0.75万t),采出量为38.36万t,损失量6.41万吨,回采率实际完成85.68%。采勘对比工业储量减少5.33万t。工作面实际回采工程中,严格按设计施工,加强煤炭资源的回收管理。但由于断层SF566(20258H=4.08.0m)、SF571(070H=3.05.0m)、SF554(8445H=1.53.0m)的综合影响,在面内延展及落差均比预计变化较大,造成工作面超1/2范围全岩放炮推进达16.0m,给回采及安全管理带来较大困难,报请公司并经公司现场联合核定提前10.1m停采。第一区段实际推进长度936.1m,回采面积36704m2(不包括联络巷、泄水巷面积);第二区段实际推进长度200.8m,回采面积25032m2(不包括第二切眼联络巷面积),累计回采面积61736m2,比设计减少少1840 m2。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实际揭露煤层厚度3.07.3m,平均5.40m,比回采说明书提交平均煤厚减小0.45m。经上述分析可看出,由于断层SF566、SF571、SF554延展及落差变化较大,造成工作面提前停采,是造成采勘对比减少的主要原因。另实际回采中揭露平均煤厚减少0.45m,减小幅度为7.7%,煤厚前后变化较大,也是采勘对比工业储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2、损失量分析工作面共计损失6.41万吨(不包括地质及地质损失0.75万t),其中初采损失为0.11万吨,占总损失量的1.72% ;端头损失为3.49万吨,占总损失量的54.45% ;综放工艺损失为2.56万吨,占总损失量的39.94% ;末采损失为0.07万吨,占总损失量的1.09% ;面内落煤损失为0.18万吨,占总损失量的2.81。另受断层综合影响,列入矿井损失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为0.75万t。通过以上对工作面损失构成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工作面窄面(面宽39.8m)推进长度为936.1m,回采面积36704m2,占总回采面积的59.45%,故端头损失所占比重较大。今后工作面布置应尽量减少窄面的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四、地质构造13下03C工作面两顺槽及切眼、联络巷在掘进过程中共揭露断层点12处,落差为1.25.5m ,均为正断层,断层密度为190条/km2。工作面实际回采过程中共揭露正断层12条,其中断层SF581横向穿工作面(胶、辅顺均揭露断层点),并揭露隐伏断层1条,其它与掘进过程中揭露断层基本一致;其中大于5m的断层3条,最大落差8.0m,断层密度为194条/km2。对回采影响较大的断层有:断层SF567、SF568距离较近,合并落差7.5m,受其影响辅顺22m范围破顶03.1m(其中6m范围全岩),造成溜尾端头10个支架破顶,并给端头支护造成较大影响。SF575(70H=3.0 4.0m),10个架子割底板粉砂岩0 1.5m 。当工作面回采至1123m处,断层SF571进入工作面,由于断层面与煤壁夹角较小,造成工作面大部在断层下盘煤层底板中推进,最大18个支架全岩放炮推进,割岩石量占全工作面的21.4%,推进0.8m后即进入SF566断层上盘顶板全岩中放炮推进,最大41个支架全岩放炮推进,割岩石量占全工作面的48.8% ,累计放炮推进13.7m,至停采位置仍然有40个支架最大破顶3.4m。实际揭露断层情况祥见附表1。五、水文地质条件及对回采的影响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概况工作面于2008年03月14日开始回采,2008年09月11日正式停采。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煤3下顶板砂岩和侏罗系砂岩,最大导高范围内(7.413=96.2m)顶板砂岩以中、细砂岩为主,含裂隙水,富水不均一,以静储量为主,有突发涌水特点。侏罗系底界距煤3下顶板52.7768.18m,平均58.6m,岩性以中、粗砂岩为主,局部含砾岩。面内无钻孔,周围有C10-2、C11-4、C12-1三个钻孔,封孔质量均合格。工作面东部、西部采空区积水掘进期间已疏放完毕,共疏放水量103675.4m3,现东部13下05采空区动态补给水量15m3/h,西部13下04采空区动态补给水量5m3/h。另东部靠近KF17(H=025m),SF577(H=4m)断层,南部靠近3下煤层冲刷边界且距侏罗系砂岩含水层较近,边界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偏简单。13下03C胶顺沿13下04采空区掘进,13下04采空区存在积水,于5月3号夜班至8月5号早班采取了边探边掘措施,共放水94天,累计放水量13200m3。13下03C辅顺沿13下05采空区掘进,13下05采空区南部存在积水,为防止受采动影响断层活化,采空区积水溃入13下03C辅顺,确定提前通过13下03C泄水巷对采空区积水进行疏放,探放水工作于8月22号早班12:00开始至9月27号早班10:00停止,共放水36天,累计放水量77155.4 m3,其中疏放采空区积水量65507.4 m3,疏放动态补给水量11648 m3。辅顺掘进期间安装的1路108mm排水管作为生产时排水管,胶顺掘进期间安装的1路108mm、1路159mm排水管作为生产时排水管。泄水巷以北排水路线:辅顺、胶顺、泄水巷13下03C胶顺2#排水池13下03C胶顺13下04C辅顺一采新增胶带巷一采新增辅运巷东部辅运巷中央水仓地面。泄水巷以南排水路线13下03C胶顺13下04C辅顺一采新增胶带巷一采新增辅运巷东部辅运巷中央水仓地面13下03C辅顺13下03C第二切眼13下03C第二辅顺13下04C辅顺一采新增胶带巷东部胶带巷中央水仓地面2、工作面涌水量分析工作面受煤3下顶部砂岩及侏罗系砂岩含水层影响,充水条件与13下05工作面相类似,故采用相关比拟法预计涌水量。(1)工作面涌水量预计比拟因素:煤厚、回采面积。计算公式:QError! No bookmark name given.=Q0ShS0h0参数选取:Q0:13下05工作面开采煤3下正常涌水量70m3/hS0:13下05工作面回采面积161677m2h0:13下05工作面煤3下平均厚度4.95mS:13下03C工作面回采面积62990m2h:13下03C工作面煤3下平均厚度5.85m比拟系数确定:K=Q最大/Q正,Q正:3下05工作面正常涌水量70m3/h,Q最大:13下05工作面最大涌水量140m3/h,K=2.0。计算结果:13下03C工作面正常涌水量32.2m3/h,最大涌水量32.22.0=64.4m3/h。(2)工作面涌水量确定由于工作面南部靠近煤层冲刷边界,巷道施工过程中揭露断层12条,煤厚变化大,煤3下顶部砂岩富水性不均一,有突然涌水的可能,且13下04、13下05采空区动态补给水量20m3/h。综合考虑确定工作面回采时最大涌水量150m3/h,正常涌水量80100m3/h。(3)回采期间实际涌、淋水情况回采期间,13下03C胶顺受13下04采空区动态补给水量5m3/h,13下03C辅顺受13下05采空区动态补给水量为4m3/h。工作面第二切眼联络巷口处受13下05采空区原钻孔影响,出现钻孔涌水和顶板淋水现象,涌水量18m3/h。由于工作面较窄,回采面积较小(第一区段推进长度936.1m,面宽39.8m,第二区段推进长度210.7 m,面宽126.2m),且相邻的13下04、13下05及一采其它已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曾多次发生顶板砂岩明显涌水,对该工作面顶板砂岩水及红层水进行了长时间大量的疏降,工作面顶板煤层3煤顶砂和红层富水性降低,故 13下03C工作面回采期间面内没有出现明显涌水现象。由于巷道掘进与回采期间采取了探放水措施,完善了排水系统,加强了工作面监测,钻孔涌水和顶板淋水没有对生产构成影响,工作面得以安全高效回采。六、其它地质条件对回采的影响工作面位于13下04和13下05采空区内,回采期间,各单位较好的加强观测力度,做好了预测、预报、预防工作,没有发生冲击地压危险。附件:1、13下03C工作面实际揭露断层情况一览表2、13下03C工作面回采率基础表3、13下03C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1:1000)13下03C工作面实际揭露断层情况一览表附件1: 断 层编 号断 层位 置走 向()倾 向()倾 角()落 差()面内延伸长度(m)备注SF567工作面内90180534.55.3SF568工作面内127217653.05.540.8GA301工作面内17484802.046.5SF555工作面内135225601.12.248SF573工作面内17282651.846SF581工作面内15161601.22.581与SF549为 同一条SF575工作面内15868703.04.038与SF577为 同一条SF78工作面内211301601.618SF592工作面内12535601.849SF571工作面内900703.05.0124SF566工作面内112202584.08.075SF554工作面内193103451.53.0132201工作面采后总结一、 工作面概况1) 概 况2201工作面属我矿北二采区第二个综采工作面,工作面对应地面标高为+32m,工作面标高为-525-600m。工作面北邻北二轨道运输石门,南为不可采区,西邻工业广场保护煤柱,东部为正在掘进的2203工作面。2201工作面南北走向长573m,东西倾斜长175m,面积100275m2,工作面煤层稳定,煤层厚度3.36m3.92m,平均煤厚3.67m。工作面工业储量为41.6万吨,可采储量为39.5万吨。煤质以亮煤为主,次为暗煤。2) 工作面构造发育情况工作面位于马庄向斜轴部,向斜两翼地层倾角较大,根据三位勘探资料,仅在工作面内发育一条断层,断层落差0-3m,倾角70。3) 顶底板岩性工作面伪顶为炭质泥岩,厚度为0.2m,随采随冒;直接顶为中砂岩,平均厚度为9.49m,灰黑色,石英长石为主,厚度较大,是工作面的主要受力层;老顶为粉砂岩,平均厚6.66m,深灰色,泥质胶结。直接底为粉砂岩,厚度2.29m;老底为细砂岩,厚度7.37m。4)水文地质情况底板隔水层平均厚度为44.21m,岩性主要由砂岩及砂质泥岩组成,隔水层底部普遍发育厚层海相泥岩,厚约7m,是良好的隔水层。根据2202工作面回采经验,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须进行底板改造,改造后工作面受灰岩水的影响将大为减小。回采时主要水源为顶板砂岩含水层,但由于以静储量为主,不会对回采造成太大影响。二、 施工中实揭地质构造对比情况工作面在掘进中共揭露断层4条,其中轨顺揭露断层1条,其编号为F2-01-1,倾向315349,落差0.5m2.1m,倾角7080,此断层一直延伸到切眼处,经回采证实了此断层与掘进中揭露的情况一致,给回采带来了一定影响;皮顺揭露3条断层,其编号分别为F02-1-2、F02-1-3、F02-1-4。F02-1-3断层倾向为285,倾角80,落差1.1m,在回采中揭露了此断层,在工作面内落差变为0.7m,对回采影响较小。F02-1-2、F02-1-4断层落差均较小,对回采无影响。在回采中工作面共揭露3条断层,在工作面推至183m处揭露了一条落差为1.45m,倾角70的断层,此断层对回采影响不大,走向上影响长约20m。在回采至387m处揭露一条落差0.5m的断层,倾角80。工作面在回采至542.5m时揭露一条落差0.7m的断层,此断层与掘进揭露情况一致。三维勘探断层DF3未在回采中揭露。由于工作面位于马庄向斜轴部,从4月15日开始回采,到7月25日回采至381.72m时均为俯采,向前平推20m后,工作面由俯采逐渐变为仰采,至工作面回采结束。三、回采过程中煤层厚度和结构变化规律2201工作面从4约15日开始回采,至7月25日结束回采。地质人员对此工作面共计收尺27次,平均每隔4-5天收一次尺,准确而及时的收集了工作面煤厚变化情况。下图是2201工作面自回采开始自结束煤层厚度变化情况。由上图可以看出在工作面推采期间,煤层一直较厚,尤其是在工作面在推采到50m以后,煤层厚度变为3m,50m以后煤层厚度始终在3m以上,尤其是在350m-450m段和500m-550m段煤厚增加至4m。在工作面推采到335m351m时从工作面轨顺到25#架出现夹矸,厚度变化从0.5m0.8m;在工作面推进到505m555m出现夹矸,夹矸厚度变化从0.3m0.6m。四 、回采前后工作面储量变化情况工作面设计时的储量、回采前的储量、及实际回采的储量作了以下对比,列表简要说明工作面储量的变化。块段号走向长(m)倾斜长(m)斜面积(m2)煤厚(m)容重(t/m3)工业储量(万t)回采率(%)可采 储量(万t)根据图纸理论计算工作面储量I485175831253.51.4341.69539.5实际验收理论计算工作面储量I5731751002753.21.4345.99543.6对比增减+88+17150-0.2+4.3+4.1实际回采煤量I578.7175101272.53.61.4352.29549.6对比增减+5.7+997.5+0.4+6.395+6 由上表可以看出,工作面实际回采煤量跟工作面设计值相比累计增加了近10.1万吨,按煤炭价格1000元吨计算,多创造了近1个亿的利润。这与我们生产区队和生产科室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由于工作面前方有2602无煤孔,存在无煤带,由于无法确定无煤带的范围,工作面在掘进施工中尽量接近无煤带,在掘进至F2-02-2断层时,由于煤层变薄,停止掘进开切眼。实际掘进长度比设计延长了约88m。 在工作面回采至373m时,煤层平均厚度增加至3.8m,达到液压支架极限采高,为了多回收资源,矿上采取了尽量调高支架高度的措施,使煤炭得到了最大的回收。 在工作面回采到5月8日,推采75m时,老空区水量开始增加,由原来的150方陡增至220方,水流携带部分煤块流入水仓,矿上在皮顺搭建3处滤网,把水沟的水煤用10寸水管引导至滤网上进行过滤,对过滤出的煤进行回收,节约了煤炭资源。倒换上下顺槽运输系统,胶带运煤改成轨道运煤,同时保留胶带顺槽的皮带运输系统来保证清理的煤渣能够及时的回收。 生产科储量管理人员每隔3天下井收采高和工作面推进度,检查工作面的丢煤情况,根据采高和推进度上图,并作工作面素描图。从工作面开始回采到回采结束共计收尺38次,作素描图10张,下丢煤通知单1次,及时准确的反应了工作面的实际推进情况和煤层变化及构造情况,为矿上的生产提供了准确的资料。四、工作面防治水与底板改造工程情况 (一)底板改造工程数据分析2201工作面共设计钻场11个,上巷布置5个钻场,下巷布置6个钻场。施工前进行了瞬变电磁物探,根据物探结果,2201工作面探测范围内主要低阻异常区在工作面中、里段均有分布,尤其中部异常区范围较大且横向连通性较强,说明2201工作面中、里段煤层底板岩层赋水性总体较强。具体讲:从2201工作面轨道顺槽瞬变电磁勘探(往里斜探)视电阻率断面图看出,轨道顺槽附近低阻异常区分布于202G3点前2050m、190240m、290360m、395415m段附近,应是底板注浆加固重点区域。其它区段低阻异常区范围或导高较小,对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小。从2201工作面皮带顺槽瞬变电磁勘探(往里斜探)视电阻率断面图看出,沿工作面走向,低阻异常区主要分布在工作面中、里段,中段横向连成一体,范围较大;沿工作面倾向方向,低阻异常区主要分布在工作面中部附近,向轨顺和皮顺方向均有延伸。根据物探结果,我们在富水异常带适宜的补加了一些钻孔,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打钻出水量又补充施工了一些钻孔,其中2号钻场因施工不便,在轨顺6号钻场施工6-8、6-9孔,在1号钻场补孔1-11,在3号钻场施工3-6、3-10孔,弥补因2号钻场未施工而留下的注浆加固改造盲区;为防止回采时2203工作面底板水尤其是底板砂岩水对生产的影响,在轨顺各钻场分别施工朝向2203工作面的6-10孔、7-9孔、8-9孔;在轨顺10号钻场,原设计3个钻孔,由于底板裂隙特别发育,出水量、注浆量均较大,根据实际需要,补10-4孔、10-5孔、10-6孔、10-7孔、10-8孔进行注浆效果检查和补充注浆。由于注浆加固改造后,断层F2-02-1仍然出水,补10-10孔,该孔出水量和注浆量均较大,遂补10-11和10-12孔,以彻底加固断层破碎带;11号钻场原设计5个钻孔,11-4孔水量大,注浆量也特别大,11-5孔因塌孔,注浆量小,在两孔之间补11-6孔,以检查两孔注浆效果、补充注浆。同时,由于钻场揭露底板裂隙发育,岩性破碎,含水层水量较大,注浆量大,在钻场左侧补孔11-7孔、11-8孔、11-9孔,11-7孔落底后,出水200m3/h,注浆157.55吨,出水量和注浆量均较大,根据公司领导指示,在11-7孔下侧补11-10孔;同时考虑10号钻场右侧附近无落底钻孔,遂补11-11孔对该区域进行注浆加固;另外结合工作面注浆加固实际情况,对出水量、注浆量较大钻孔均补充钻孔,以检查注浆效果和补充注浆,同时针对物探异常区补充钻孔,如5-9孔、1-8孔、3-11等钻孔,验证物探效果,加密补孔,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至2008年7月17日注浆改造结束,工作面共施工钻孔103个,总进尺14421m,共注浆11740.6t。底板改造结束后,我们又进行了瞬变电磁物探,来检验底板改造效果。实际底板改造结果为:该工作面的富水异常区基本改造加固完成,资料显示异常区已经消失。尤其在工作面里段切眼附近、向斜轴部裂隙导高发育,灰岩富水区水量更加丰富,根据前期物探,我们对这一重点富水区进行了补孔。单孔注浆量较大的钻孔较多,其中靠近切眼段11-4孔单孔注浆量达1089吨,在进尺100.5m,垂深55.5m处出水50m3/h,注浆803.19吨。经物探检验这些富水异常带已经改造加固好。(二)工作面回采水量分析及防治水措施1、回采水量介绍该工作面为XX矿回采的第二个工作面,工作面位于采区标高最低处,煤层顶、底板砂岩含水层厚度较大,富水性较强,且工作面位于马庄向斜的轴部,应力相对集中,裂隙导高发育明显,造成工作面在掘进期间顶板淋水较大,特别是轨道顺槽揭露的DF2-01-1断层处,淋水很大。在工作面回采前,2201工作面正常涌水量达5080m3/h。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水量变化情况见表1。从工作面回采期间水量变化情况来看,水量在回采初期基本较稳定,略有上下波动,变化不大,但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老塘顶板跨落,水量逐渐增大,至08年5月3日,工作面上巷回采至32米,下巷回采至51米时水量突然激增,增加至125m3/h,随后几天,水量持续激增,至5月11日,水量增加至277m3/h(工作面回采期间最大水量)。在此后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水量一直维持在230m3/h左右。由于工作面顶底板砂岩水无补给来源,是静储量,随着顶底板砂岩水的释放,工作面的水量在5月27日后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其中5月27日测得水量200m3/h,较前一天下降了30 m3/h,随着回采的推进,水量稳定在150 m3/h左右。到7月份底,工作面水量约140m3/h。2、水害治理措施针对工作面复杂的水文地质情况及工作面水量较大的实际,采取表2:工作面水量观测台帐观测日期水量(m3/h)观测日期水量(m3/h)08.4.1471.00 08.5.23235.708.4.1567.00 08.5.2423008.4.1674.00 08.5.2523008.4.1776.00 08.5.2623008.4.1873.00 08.5.2720008.4.1977.00 08.5.3019208.4.2072.00 08.6.119808.4.2177.00 08.6.3193.808.4.227608.6.517008.4.237808.6.717608.4.247908.6.919308.4.257508.6.1119008.4.266808.6.13186.608.4.278308.6.1519208.4.288708.6.18180.5608.4.298808.6.2018508.4.309308.6.2217008.5.19608.6.2515008.5.29908.6.2814008.5.312508.7.214508.5.412808.7.713608.5.515608.7.1213708.5.617808.7.1813708.5.7150.508.7.2512808.5.819908.7.3113008.5.922508.8.513008.5.1026508.8.1711008.5.1127708.8.2611008.5.1223208.9.1315008.5.1324308.9.2515508.5.1422008.10.415008.5.1622308.10.1115008.5.1722008.10.1815508.5.18235.708.10.2515508.5.19235.708.11.115008.5.2022408.11.813508.5.21235.708.11.1513708.5.22241.97相关变化曲线图如下:了如下措施治理工作面的水害。施工了排水能力达1000m3/h采区泵房、水仓、管子道,保证工作面的水顺利排出。借鉴2202工作面出水后,水量较大,水煤较多的情况,倒换2201工作面运输系统,从而保证2201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能够减少水煤影响,延长下顺槽沉淀池及采区水仓的清淤周期,提高泵房及沉淀池水泵的排水能力。提前施工顶板及浅层底板放水孔对砂岩水进行疏放工作面顶板砂岩水水量较大,为了更好的释放顶板砂岩水,在2201工作面轨顺七号钻场(该钻场以里顶板水量较大,水量丰富)设计施工了2个探查孔和4个顶板放水孔,放出水量30m3/h,有效减弱了顶板砂岩含水层的富水性。为了有效的防止和减小工作面回采后底板扰动造成的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在工作面10号钻场和8号钻场利用注浆改造钻孔安装650m 6寸管路释放底板浅层砂岩水,对小水量砂岩水钻孔,坚持长时间疏放,以进一步减小底板富水性。采用有针对性的采煤方法在工作面向前推进时,在不影响正常回采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加大机尾推进力度,机尾超前机头10m左右,致使从工作面流下来的水尽可能多的流入采空区,顺采空区流到下顺槽,从而减少水对工作面煤墙的冲击,一定程度地减少了水煤量。成立专门清理淤煤队伍,做好采煤队副手为了保证综采准备队正常出煤,矿专门安排开三队整个队伍做好2201工作面胶带顺槽及采区水仓清淤工作。五、经验总结2201工作面为XX矿回采的第二个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工作面水量较大,给生产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施工排水能力逾1000 m3/h排水能力的采区泵房、管子道;倒换运输系统,采用上行出煤方式,以减少水煤;成立专门清淤队伍,全力配合综采准备队回采工作等措施。在2201回采的整个过程中,全矿上下团结在一起共斗水患、誓保生产,加大2201工作面防治水工作力度,全力支援综采准备队煤炭回采工作,其中开三队、掘二队、综采队在2201工作面回采期间,均抽出专门人员配合综采队做好清淤工作。通过全矿上下共同的努力,最终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2008年10月7日工作面安全回采完毕。针对2201工作面防治水施工及效果情况分析、总结,工作面底板改造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1、从2201工作面底板改造情况及井下实际揭露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分析,XX矿二2煤层顶底板砂岩水含量丰富,工作面顶板在回采后的垮落以及底板在压力释放后所引起的裂隙导高的上升,都会导致顶、底板砂岩水进入工作面,对工作面的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以后的底板改造过程中,要加强对煤层底板砂岩水的注浆加固工作,合理调配浆液配比,加大底板砂岩孔隙含水层吃浆量,提高底板砂岩的强度。2、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工作面水量大。受马庄向斜的影响,工作面坡度近20,坡度较大,水流速度很急,而工作面内没有较平整、规则的水沟满足测水要求。为此,有关技术人员对传统测水手段进行改进,创造性的设计出新颖的,能够满足测水要求的堰测水槽(长3m,宽0.5m,高0.7m),很好的解决了工作面测水难的问题,确保为工作面回采提供准确的水量数据,做好安全生产全服务工作。堰测水槽三维效果图见下图。3、根据2201工作面俯采坡度较大的实际情况,开三队在清煤过程中,发明了水煤过滤装置。通过10吋水管引水,把水位人为抬高,水煤经过滤装置,煤留在过滤筛上,通过过滤装置的水含煤量大大的减少,减少了水煤量,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很好的解决了清淤问题,为工作面快速、安全回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4、借鉴2202工作面施工经验和教训,2201工作面对断层尖灭处、地质构造轴部等应力集中处及物探异常区加大注浆改造力度,通过加密钻孔,延长洗孔时间,严格按照要求压水冲孔等措施,加大单孔注浆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5、根据目前XX矿工作面底板注浆改造加固过程中钻探揭露煤层底板岩层的实际情况来看,按照注浆加固改造煤层底板抗压强度的合理要求来看,XX矿在钻场布置及钻孔设计上确定钻场间距100m,钻孔俯角2540、钻孔深度110170m等技术参数能够满足底板注浆改造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钻孔埋管及试压,可充分发挥MKD-5S型钻机的性能优势。6、从XX矿通过首采工作面回采结束后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今后底板注浆改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注重钻探和物探相结合的办法,通过相关技术手段的相互印证,不断优化防治水设计从而达到最佳注浆效果。7、继续发扬XX矿在矿井建设过程中提出“快、好、省”的方针,加强程控和内部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设计,在保证良好注浆效果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注浆成本。兴仁煤业菜子田煤矿工作面防治水效果评价我矿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开展我矿的防治水工作。我矿水文地质情况中等,主采煤层附近无含水层分布。通过对我矿范围内地表水和井下水的调查分析及对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分析,我矿充水水源主要有老窑采空区积水、地下水、大气降水、地表溪流水、地表冲沟水、第四系孔隙水,实际生产过程中,我矿未发生过大的出水,多为顶板裂隙水及老空水,对我矿的正常生产无大的影响,现对我矿各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做评价总结如下:一、24002综采工作面:24002综采工作面目前已进入回采末期,准备回撤工作,现工作面微上山回采,本月生产过程中上下顺槽均无出水现象,推测回采结束前老塘水对回采工作无影响。由于24002工作面回采范围内无地质构造,且水文地质情况清楚,无积水区,可以确定剩余回采范围内无水害威胁。为了防止大气降水引起老塘水位上升,影响回采工作,我矿在24002下顺(风巷)停采线处挖设临时泵窝,并配备一台风泵,铺设排水管路一趟,以预防老塘水对回采工作产生影响。二、24003综采工作面:24003工作面紧邻24002工作面,该面本月平均回采32m,该面在机巷在推至501m处机头出现出水情况其水源来自24002老空区,经分析由于保护煤柱留设10m在回采后由于老顶垮落造成保护煤柱被压垮,使得老空水自24003工作面流向机头(其中机尾比机头处高1m)在水量最大时22m3/h,其水量严重影响工作面的回采。为此经矿领导研究决定,在24003机巷435m原水泵坑处增加了2台潜水泵(其中一台37kw,一台22kw)并加设了一趟4忖排水管路(现2趟排水管路原为3忖排水管),以确保工作面正常排水需要。在出水期间生产部地侧组每两天对水量进行测定,以便于及时掌握工作面水量大小。目前该面机巷已推至F2断层构造最低处,为了解决24002老空水对24003工作面回采工作的影响,缓解24003工作面机头处排水压力,经矿领导研究决定,在24004机巷构造低洼处做了一条联巷,该联巷未做透,在联巷迎头往24003水泵坑打了两个泄水孔,该孔泄水能力很好,达到了预期效果。目前24003机头处水量明显减小,经测定现工作面最大水量3.5m3/h,对正常回采工作无影响。三、2402炮采面:该面目前正常生产,生产过程中无大的出水现象,多为顶板淋水,对回采工作无影响。回采期间该面在下顺低洼处挖设临时水泵窝,并安排专人抽水,已排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防止积水影响正常的回采工作。该面回采范围内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地质构造,且已查明不存在老空区,无采空积水威胁。现回采期间由防治水技术人员定期对采面的水文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水害隐患及时令施工单位整改,确保该面防治水工作的正常开展,避免水害事故的发生。综合评价:目前我矿各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作落实到位,措施完善,能够满足我矿的防治水需要,防治水效果良好。 菜 子 田 煤 矿 生产技术部 2011年10月9日煤矿年度防治水工作总结在矿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及全科同事的共同配合下,我矿圆满的完成了2007年度矿井防治水的各项工作内容,为了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扬长避短,鼓足信心做好2008年度常村煤矿井上下防治水工作,现将今年防治水工作总结如下:1.四月中旬下发文件恢复成立了矿雨季“三防”指挥部,并且根据人事、组织关系变化,及时下发了今年“雨季三防”文件,重新划定了工作职责范围,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责任,迅速储备抢险物资,组建了抢险队伍,并进行了实战演习;对雨季“三防”前期准备工作组织了多次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责成有关单位迅速进行了整改,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认真细致地工作,保证了我矿汛期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保障了国家财产免受损失。2.完成了S3采区下部、N1采区、N3采区、S5、S6采区的瞬变电磁勘探工作,对在生产中存在影响的各个含水层进行了勘探及富水性划分,为S3采区下部、N3采区、S5采区、S6采区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 S5、S6采区面积为9.17km2,区内仅有3个钻孔,煤层赋存状态、瓦斯含量等开采条件不清,2006.3月份开始实施S5、S6采区补充钻探工程,至2007.1月共施工补充勘探钻孔9个,基本查明了S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输血安全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计算机操作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综合桥梁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文化产业园产业集聚与服务创新:2025年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与挑战深度分析报告001
- 2025年天然气加气站布局与社区安全防范体系的整合分析报告
- 编程教育未来趋势2025年在线平台盈利模式分析报告
- 2025年尾矿综合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创新成果分析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机械冷加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地质勘查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信号工-机车信号设备维修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传染病学课件:新发和再现传染病
-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指南解读
- 浅谈实现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
- 手动液压叉车安全技术培训
-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 输电线路工程项目划分表
- 第06章设计美学程能林第4版《工业设计概论》课课件
- DB23-T 3492-2023 工贸企业充电间安全设施技术规范
- 防水工程施工报价表
- 中行bfw框架开发和测试资料课件
-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