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分析 内容摘要:随着国内外一系列财务丑闻的爆发,会计诚信成为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研究的热点。追溯近代国内会计诚信思想的发源,首推会计之父潘序伦博士的会计诚信思想。本文从国际与国内两个层面论述了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的历史背景,旨在为国内会计诚信思想的蕴育提供线索。 关键词:潘序伦 会计诚信 背景 “经济思想是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某一个时期或某一个地域,产生某一个经济环境,便随着产生某一个特殊的经济思想”,近代中国的经济思想也不例外。作为我国近代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亦是如此。 1927年1月,潘序伦先生创建“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次年,将其更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取论语中“民无信不立”之意。潘序伦先生创办了事务所、学校、出版社“三位一体”的立信事业,开创了中国会计诚信思想之先河。其时正值西方经济大萧条的前奏,国内民族工商业、国外资本的侵入及证券市场交易的发展全面展开,潘序伦先生借鉴国外资本市场的经验教训,适应国内经济发展对会计的需求,对当时的民族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思想从来就不是真空中的花朵,其形成与发展必赖当时之具体历史环境。当时国际与国内均有经济制度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为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1929年秋,随着纽约股市的惨跌,美国爆发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持续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财富损失最重、影响程度最深的经济危机。至1933年,美国经济已经彻底陷入了“大萧条”时期。 (一)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 经济危机的发生引发了社会对当前会计制度的思考。普遍的观点是:会计舞弊、监管不力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危机爆发后,会计界,特别是当时混乱的会计实务,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指责和批评。为了改善会计职业界的形象,提高会计职业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当时的美国会计师协会(即后来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任命了乔治梅为主席的“证券交易所协调委员会”(Committee on Cooperation with Stock Exchange),对会计实务进行调查,并于最后通过了六条“认可的会计原则”。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一个下属委员会在“财务报表的检查”报告中,又加入了“一般的”一词,从而正式产生“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的概念,从而率先制定了世界会计史上体现监管者意志的公认会计准则(GAAP),用来规范会计实务,确保公司提供统一可比的会计报表信息。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完善 早在南海公司事件爆发后,英国便颁布了泡沫公司取缔法。在美国,20世纪20年代以前在会计方面并没有建立相关的制度,也没有法律规范。会计只是为了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和取得银行贷款,很少考虑股东的需要,也不强制要求向股东提供报告(西方学者称之为“银行家的时代”)。危机之后,为了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和达到监管的目的,美国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作为政府专门负责的监管机构。1933年和1934年,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相继颁布,要求股份公司在向社会公众出售股票之前,必须向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并公布其会计报表。两部法规的颁布从法律上对会计信息质量形成了强有力的约束。1937年,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公布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关的法规会计系列公告(Accounting Series Releases,ASR),从而开始财务会计接受准则规范的时代。 (三)民间审计制度的加强 民间审计制度发端于1720年的“南海公司”破产事件。由于股份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直接接触经营的各个方面,要了解公司经营的详细情况,只能求助于数字和报告书,这就要求有独立的“外部控制”公司审计。西方民间审计制度正是适应这样的历史要求而建立起来的。美国的经济危机爆发后,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明确规定,股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必须公开披露,公司的管理当局必须对报表的质量承担法律责任。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独立审计,从专业角度就报表质量发表意见赋予报表可信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形成对受托管理公司的当局履行其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会计信息责任的独立监督。正是这种独立监督构成了维护和加强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合理保障各自利益的基础。因此,民间审计制度作为西方市场经济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在危机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产生的国内背景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全面侵华发生之前的42年间,中国的现代化在经济各部门次第展开。 (一)民族工业的发展 1927-1937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以纺织、丝织、卷烟、面粉等四大轻工业为主。以上海华商纱厂增长纱锭数为例,1931年比1927年增长147%,1936年比1927年增长162%。同时一些特大型的民族资本集团在1930年前后发展起来,如荣氏的申新纺织厂。其他如机器工业,1924年,有船舶、轧花、修配等机器厂284家,1925-1931年间,机器工业扩大了生产范围,新设厂家238家。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成,促使封建经济体系日趋瓦解,进而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情况下,“中式簿记”也渐自暴露了它与机器工业生产及近代商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种种弊病,有关“改良中式簿记”的问题此时开始在一些开明人士的头脑中活动起来。 1905年冬,连环账谱(蔡锡勇著)由湖北官书局出版面世,成为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阐述借贷复式簿记的专著。尽管这部书所述内容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连环账谱引进西式簿记方面具有先导性作用。 到了民国初年时期,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初步发展,在一些爱国学者的推动之下,公共会计师事业开始在中国兴起,我国早期的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也在京津地区及上海开办,谢霖、秦开、杨曾询、徐永祥等学者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公共会计师,1925年还在上海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会计师公会。 上述所有这些国内的会计改良与改革的初步进展都为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成长的肥沃土壤。 (二)国外资本的侵入 虽然民族工业得到了缓慢的发展,但外资在中国产业中的比重仍然占有很大的优势。1914-1931年间,国外资本在华投资增长了一半,1931-1936年间,增加23%,平均每年增长13000万美元。煤矿、交通、电力等行业基本上被资本主义大国垄断。在传统的轻工业生产中,外商也占据着很高的比重,且资本渗入的比例逐步攀升。 内容摘要:随着国内外一系列财务丑闻的爆发,会计诚信成为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研究的热点。追溯近代国内会计诚信思想的发源,首推会计之父潘序伦博士的会计诚信思想。本文从国际与国内两个层面论述了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的历史背景,旨在为国内会计诚信思想的蕴育提供线索。 关键词:潘序伦 会计诚信 背景 “经济思想是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某一个时期或某一个地域,产生某一个经济环境,便随着产生某一个特殊的经济思想”,近代中国的经济思想也不例外。作为我国近代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亦是如此。 1927年1月,潘序伦先生创建“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次年,将其更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取论语中“民无信不立”之意。潘序伦先生创办了事务所、学校、出版社“三位一体”的立信事业,开创了中国会计诚信思想之先河。其时正值西方经济大萧条的前奏,国内民族工商业、国外资本的侵入及证券市场交易的发展全面展开,潘序伦先生借鉴国外资本市场的经验教训,适应国内经济发展对会计的需求,对当时的民族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思想从来就不是真空中的花朵,其形成与发展必赖当时之具体历史环境。当时国际与国内均有经济制度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为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1929年秋,随着纽约股市的惨跌,美国爆发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持续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财富损失最重、影响程度最深的经济危机。至1933年,美国经济已经彻底陷入了“大萧条”时期。 (一)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 经济危机的发生引发了社会对当前会计制度的思考。普遍的观点是:会计舞弊、监管不力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危机爆发后,会计界,特别是当时混乱的会计实务,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指责和批评。为了改善会计职业界的形象,提高会计职业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当时的美国会计师协会(即后来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任命了乔治梅为主席的“证券交易所协调委员会”(Committee on Cooperation with Stock Exchange),对会计实务进行调查,并于最后通过了六条“认可的会计原则”。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一个下属委员会在“财务报表的检查”报告中,又加入了“一般的”一词,从而正式产生“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的概念,从而率先制定了世界会计史上体现监管者意志的公认会计准则(GAAP),用来规范会计实务,确保公司提供统一可比的会计报表信息。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完善 早在南海公司事件爆发后,英国便颁布了泡沫公司取缔法。在美国,20世纪20年代以前在会计方面并没有建立相关的制度,也没有法律规范。会计只是为了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和取得银行贷款,很少考虑股东的需要,也不强制要求向股东提供报告(西方学者称之为“银行家的时代”)。危机之后,为了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和达到监管的目的,美国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作为政府专门负责的监管机构。1933年和1934年,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相继颁布,要求股份公司在向社会公众出售股票之前,必须向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并公布其会计报表。两部法规的颁布从法律上对会计信息质量形成了强有力的约束。1937年,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公布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关的法规会计系列公告(Accounting Series Releases,ASR),从而开始财务会计接受准则规范的时代。 (三)民间审计制度的加强 民间审计制度发端于1720年的“南海公司”破产事件。由于股份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直接接触经营的各个方面,要了解公司经营的详细情况,只能求助于数字和报告书,这就要求有独立的“外部控制”公司审计。西方民间审计制度正是适应这样的历史要求而建立起来的。美国的经济危机爆发后,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明确规定,股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必须公开披露,公司的管理当局必须对报表的质量承担法律责任。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独立审计,从专业角度就报表质量发表意见赋予报表可信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形成对受托管理公司的当局履行其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会计信息责任的独立监督。正是这种独立监督构成了维护和加强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合理保障各自利益的基础。因此,民间审计制度作为西方市场经济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在危机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产生的国内背景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全面侵华发生之前的42年间,中国的现代化在经济各部门次第展开。 (一)民族工业的发展 1927-1937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以纺织、丝织、卷烟、面粉等四大轻工业为主。以上海华商纱厂增长纱锭数为例,1931年比1927年增长147%,1936年比1927年增长162%。同时一些特大型的民族资本集团在1930年前后发展起来,如荣氏的申新纺织厂。其他如机器工业,1924年,有船舶、轧花、修配等机器厂284家,1925-1931年间,机器工业扩大了生产范围,新设厂家238家。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成,促使封建经济体系日趋瓦解,进而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情况下,“中式簿记”也渐自暴露了它与机器工业生产及近代商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种种弊病,有关“改良中式簿记”的问题此时开始在一些开明人士的头脑中活动起来。 1905年冬,连环账谱(蔡锡勇著)由湖北官书局出版面世,成为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阐述借贷复式簿记的专著。尽管这部书所述内容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连环账谱引进西式簿记方面具有先导性作用。 到了民国初年时期,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初步发展,在一些爱国学者的推动之下,公共会计师事业开始在中国兴起,我国早期的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也在京津地区及上海开办,谢霖、秦开、杨曾询、徐永祥等学者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公共会计师,1925年还在上海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会计师公会。 上述所有这些国内的会计改良与改革的初步进展都为潘序伦会计诚信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成长的肥沃土壤。 (二)国外资本的侵入 虽然民族工业得到了缓慢的发展,但外资在中国产业中的比重仍然占有很大的优势。1914-1931年间,国外资本在华投资增长了一半,1931-1936年间,增加23%,平均每年增长13000万美元。煤矿、交通、电力等行业基本上被资本主义大国垄断。在传统的轻工业生产中,外商也占据着很高的比重,且资本渗入的比例逐步攀升。 国际资本的逐渐渗入,不仅带来了新式的会计方法,而且增加了经济对会计信息及会计人才的需求,并对会计信息及会计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形势的发展,潘序伦先生创办了事务所、学校、出版社“三位一体”的立信事业,以满足当时经济社会对会计的强烈需求。 (三)银行、证券及期货市场的发展 国民政府建立后,着手建立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金汇业总局及中国农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1928-1936年,国民政府发行大量公债,由银行代理发行。9年间,新设私人资本银行105家,到1936年,实存98家,拥有资本1.15亿元。 总的来说,近代银行业对工商业的放款是逐年增长的。其中对工业的放款,增长速度又要快一些。20年代中期,银行对工业贷款额不断上升,供给工厂资金的方式也由短期融资转为中长期的厂基押款。 此时,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开始互相渗透。一方面银行资本通过贷款和投资渗入到工业中,分享工业企业在战时的优厚利润;另一方面产业资本通过入股或创办银行,吸引银行向大资本的产业投资,共担经营风险。 银行等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渗透使得民族资本经济中原本微弱的委托代理关系变得逐渐明朗。银行为了维护其权益,必然要加强对民族工商业的监管,这一方面促进了民间审计市场的开拓,另一方面增加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四)相对稳定的政局及相关法规的颁布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到1937年,国内虽然战事不断,但大规模的军事战争仍未有爆发,国内局势相对稳定。国民党政府为维护其统治也对政府会计组织及会计法规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要变革。 政府会计改革。1931年,国民政府设立了“主计处”,在监察院设立了审计,自此实行所谓“超然主计制度”。主计处下设岁计、会计、统计三局,分掌预决算编制、全国会计工作与统计工作。同时,在主计处构建的基础上,又在审计系统、财务行政系统、出纳保管系统与主计系统之间建立了“计政联练组织关系”,在政府会计的组织形式与内容方面,其进步十分明显。 会计法规制度建设。1927年,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颁布会计师注册章程及会计师章程。1929年,立法院制定会计师条例,陆续制订和颁布公司法、会计法、营业税施行细则、银行收益税法、所得税暂行条例及施行细则等。 在会计制度方面,主计处设立之后,1932年7月正式颁布了“中央各机关及所属统一会计制度”。1939年,根据会计法的精神,在原统一会计制度的基础上颁布了简称为“一致规定”的会计制度。在会计方法方面的改进,突出地体现在路、电、邮、船四政特别会计方面:一是统一采用了“借贷记账法”;二是在成本核算方法应用方面有较大改进;三是建立了科学的会计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恶性肿瘤电磁干预-洞察及研究
- 2026届天津市新四区示范校化学高二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西南宁二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6届惠州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重点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 2026届河北深州市长江中学 化学高一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济南市名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 2026届辽宁省各地化学高二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摩擦片式自锁差速器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 【教案版】小学一班级下册 跳绳:基本跳
- 废旧船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3年河北省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 2025年4月自考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2024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备赛试题库500(含答案)
- 公共管理监督体系构建
- 数学史课件教学课件
- 私人代客炒股协议合同
- 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剖析
- 2026年日历表含农历(2026年12个月日历-每月一张A4可打印)
- 2025年低压电工作业证理论考试笔试试题(1000题)附答案
- 现金提现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