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经济史的一些体会.docx_第1页
研究经济史的一些体会.docx_第2页
研究经济史的一些体会.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经济史的一些体会 ; 由于战争和时代思潮的动荡,我的学生生活非常曲折。我曾经历北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过工科、理科、和,非常杂,都没学好。但是,后来我在专业经济史研究中,却发现过去学的一点点理工知识(尤其)很有用。我学过的文献学,连同童年在私塾读的经文,也都常派上用场。这里的一个体会是:做学问必须专,专才能精;但又要有比较广泛的知识,博而后专,大有好处。 ; 我做学生时学得很杂,但后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做研究生,就专学经济了。回来教,又做了20年的经济工作。恰好我的直接领导薛暮桥、许涤新诸先生,都是著名学者,在行政工作中也叫我们做研究,并有不少成果,包括经济史。这里我的一个体会是:在经济机关研究经济史大有好处,因为能密切联系实际,并易取得和资料。 ; “文革”后我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专业研究经济史了。据说经济史是门交叉学科,其实没有这门学科,研究经济史的不是学经济出身的,就是学历史出身的。这就很自然地形成两大学派:学历史出身的注重史料考证,学经济出身的重视理论分析。这两种研究方法都好,两派比一派好,可互相促进。但就每个研究者说,不妨有自己的体会。 ; 我算是学经济出身的。我研究经济史就主要用分析方法,并喜欢计量分析,因为我学过计量学,并因此获金钥匙。但是,到上世纪80年代,看法开始有改变。 ; 我首先感到的是,分析很重要,计量学分析则有很大局限性。一个模型变量有限,许多事情只能假定不变,这不符合历史。研究,灾荒不好计量,只能有灾是1,无灾是0。1986年我在美国参加计量史学会议,那时Rw福格尔还没获诺贝尔奖,但有些老计量史家已经转业了。历史现象,历史学家把它看成是因果关系,有时嫌简单化。计量史家把它看成是函数关系,那就太简单了。正如R索洛所说,他们是“用时间变量代替历史思考”。历史是要下功夫思考的,不能用t推论出来。 ; 也有很大局限性。它没有普遍意义,受时间空间限制。有些可称为规律,如价值规律,但恩格斯说,它可用于15世纪以前,到16世纪就要用生产价格理论,到19世纪(这不是恩格斯说的)就要用边际效益理论了。这指欧洲,中国还不行。1995年我写了一篇文章,提出“在经济史研究中,一切经济学理论都应视为方法论”,“任何伟大的经济学说,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会变成经济分析的一种方法”。作为方法,它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应用。这篇文章由经济研究发表,经其他刊物转载,并获孙冶方经济学论文奖。RMSolow:“Economic History and Economics”,Economic History,V0175,No2; (1985); 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经济研究1985年第4期,第39页。 那时,法国年鉴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的经济史都在中国流行起来。年鉴学派的整体观和结构主义都来自,不是来自经济学。整体观接近中国史学,它与经济学之强调分析,有如与。M怀特写了一本书分析的时代,指20世纪,叙述的历史变成分析的历史。不过近年来又有恢复叙述历史的倾向。年鉴学派所称结构,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结构的良窳造成经济兴衰,这比原经济学的线性增长理论要高明得多。D诺斯的新制度学派是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但他注意到非经济因素,把国家论和意识形态引进经济史。这实际是中国史学传统,中国历史上是强政府,讲义利论,不过,诺斯说他是取法马克思。总之,学习年鉴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给我很大启发。至少,经济史不能就经济论经济要研究社会结构、制度、思想。 ;然而,使我感触最深的是JA熊彼特。他在传世巨著经济分析史开篇说,经济分析有三项基本功:历史、统计、(经济)理论。其中历史最重要,“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 美约瑟夫熊彼特著、朱泱等译:经济分析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2页 ; 我深感自己缺乏历史知识,没有历史感,这就做不好经济史研究。“历史感尤难。我曾努力读前人的“历史”,有十几家,虽可借鉴,但还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感。历史感或历史经验要靠自己研究历史得来,并要学古史,因为要通古今之变。这我就不如学历史出身的同行。好在我也读过两年历史,并幸遇名师陈寅恪、钱穆等,还有孟森老先生。也写过考据文章,只是太浮浅,需补课。 1999年我写了篇文章,提出我对研究经济史的看法。我提出历史、经济、制度、社会、思想五个方面。 ; 我以为,经济史首先是史。每个历史时代都有它的时代的经济。如战国时代,各国经济都要为战争服务;秦汉大统一,就有了货殖列传。这不是上层决定论。历史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统一的整体。从历史出发就是从整体人手。布罗代尔的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一书的第1卷就是整体论,它规定着第2卷经济和第3卷资本主义的“边界条件”。 ; 历史研究是研究我们还不认识或认识不清楚的过去的实践,如果已认识清楚,就不要去研究了。这种认识,只有根据经过考证的、你以为可信的史料,别的都不足为据。但历史认识是相对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时代的进步,过去认识清楚的东西又变得不清楚了,因此历史总要没完没了地再考证,再认识。 ; 经济史是研究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是怎样运行的,以及运行的机制和效果。这就出现经济理论问题。经济理论是一定的经济运行的抽象,但不能从抽象还原出实践,正如不能从“义利论”中还原出一个君子国,世界上也没有一个“经济人”国家。在研究经济史时,一切经济理论都应视为方法,思维方法或分析方法。任何经济都是在一定制度下运行的,否则就乱了。制度变迁通常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和诺斯看法有异,是JR希克斯观点,也是马克思观点。历史上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租佃制度、雇工制度的变迁都是由于需要。但在重大的历史变革,如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中,单这些制度变迁还不行,还需要有体制的变革,以至根本法(constitutional)的变革。这是历史学家关注的,经济学家忽略了。; 经济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与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吴承明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9353页。 ; 经济史本来是社会经济史,老一辈经济史学家都研究社会。1952年禁止社会学,不敢研究了。1979年已解禁,自应恢复社会经济史。 经济发展、制度变革、社会变迁,在最高层次上都要受文化思想的制衡。我不把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