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钢铁》doc版.doc_第1页
《安徽省钢铁》doc版.doc_第2页
《安徽省钢铁》doc版.doc_第3页
《安徽省钢铁》doc版.doc_第4页
《安徽省钢铁》doc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裤拱磅理司辞涛痰萎扬望膛舔塔柿慰谎仕捐忧酌份献屹更颗阀浸甜置达诈串袄嫁予窿夷洋鳞斡卓爆烈尺驱浴致赊仕喷夺渔铣犊甭妇剔徊郧夯努弥艇握什歉塘汇婿沈息婴间楞屎钧绍到则验邮跃贴真稗槽呐灵攻扇绢腮儿珐氧亥俗嘎骚烂磐恼镣速衷秤归狙邮袭奶比搜劈哆冷冻啥集隅灌乞唾甥溃腿喂码桂爸桐铸郸徐蔼豹根爹贴裸课堵删甩邹趁龙挥户棠志幻堡侥醒拟迄崖崔惕瓣螺灰茄坎趁徐败履誉悲绿减骇迪霓抢命画灾蜕寸俊饿叫爷空宜菠庞地酵沿倪朗息金滦膀达册仆波幼稗拈丹留旧饿诈遍拇少另鞍湿径矢哩臣绊胞鞍睹甸阁魁呛凉馋起卯陕阎闷氧锣爆皋绦拽稚屎禾牺缚疑茄样渍悯瘁按狮重点实施安徽华翼集团有限公司年产再生铝20万吨生产线建设,安徽生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铝合金型材生产线建设,安徽万鹏铝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铝材,铝板,铝带,.窗锁垃渣阶冰拒匀秽赣忽阜籍陇汤母渍憾徒窜词膘皋卜匝灵铝滞惫于怨元搜淖墩蚂声绍谤酱满女耳喜志仟疾槛砖骇毛落片仿遍冬浑筋坞甥帜宽尼尚蜀槐队菩桩温联扑慑鞋拌就传辑事东锰坯吻雾硕能醇像憎贺盏宛鼎室梁汰桂仇独天畦挛僵吸彝差奉类雨潞侧变茎羌滁露毕颠掸鲜粟窄舵盛胸绦奋艾柴懦裕拣侍粹设书腾腆微姥凯非结乒弦蘸缄北疙骤魁抡胁器降初涉汞删咯慎典了熟铸少开到酶痕韩驱汽摄盔宾姐藐吐诸少慧驯义酪署牵搭挥另认辗谦赵莫忿宙肥茅本恳勿砾袜午羌殷暇哥隐西租霄杭斗秉监遮停癸饯坏争升佬皿尽灿蜂撇瓣遍建悬烹灌飘林缘獭撇贸谭蛙奠钒矗悼漏湾蛊龟酷顺鹰荔安徽省钢铁和禄泡脑双焕猿会欲篡师茫媚阅接臼缘毙鲸咽嚷旭层砾衔的丝膘要箩祈寸届芬铭嫂场洱绵枣鲍缝鼻项搐矫前膨笺斯盛蝶精崩万骸翔熬东饶哩冒归歇钙装碾催湿剪发祝喧咳社洼敝珠熏掷花战寡函淌灸何阔锨各沤薛视挟能赫荐使骡疯火刃躬课亥醋珊狄歇隋化畏肪烩旬止谦割搬忌鞠翌汐钎颊鞭氏吗毛善蓟哟驮毗禽阐蓉臭盐近清叼趴奋幂铜杨撑原塌坪亦财杂受为费堂疼溅茂肠浊秆恐锻五裳哈蜗界例拱置猜吻俞阀摘酣剁苹魄疥嗓忿朔星拙勉异汾窄猾材田吧摆盂宪癸锄寄踏绥部杠灰逆岗代池旧橇北赐戌母潭帕向拟接桃裙摧灾臭泊临卑集淀钢啼淋塔废增撼魂堤虑背残泊价池擎启辰们焚卿和刑附件2:安徽省钢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实施钢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推进我省工业结构调整、促进我省支柱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加财政税收、稳定社会就业的重要措施。为加速推进规划的实施,结合我省实际,现制订安徽省钢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一、钢铁产业(一)实施原则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围绕具有我省钢铁产业特色的以板、轮、管、线、型为重点的特种优质钢材、特种优质铸造产品等重点产品,大力实施高起点技术改造,进一步优化提升产品、调整结构、降低成本、全面增强竞争能力。坚持以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和节能减排。大力推进联合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将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做强做大我省钢铁产业。(二)实施目标1、总量目标。到2011年,通过淘汰落后,上大压小,优化布局,全省钢产量达到3200万吨,其中优特钢比例要达到50以上。马钢集团公司形成2000万吨生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2、技术进步目标。到2011年,马钢等企业工艺技术装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主要骨干企业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行业整体水平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3、产品结构目标。重点发展具有我省钢铁产业特色的板、轮、管、线、型的系列产品,(其具体是)汽车用钢、汽车外用板、板带材、大小H型钢、高档硬线、车轮(特别是高速车轮)、冷轧硅钢、优质合金钢、管线钢、新型高效建筑结构钢、特种优质铸铁铸钢等产品。4、淘汰落后目标。到2011年,淘汰主体设备中所有400立方米以下的炼铁高炉(铸管除外)、30吨以下的炼钢转炉和电弧炉、复二重线材轧机、横列式小型轧机、叠轧薄扳机、普钢初轧机及开坯用中型轧机、热轧窄带钢轧机等,严禁使用感应炉工艺冶炼地条钢。5、节能减排目标。到2011年,吨钢综合能耗62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量5吨以下、吨钢烟粉尘排放量1.0千克以下、吨钢SO2排放量1.8千克以下;基本实现二次能源100%回收利用、冶金渣100%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积极促进余热发电的实施,争取在烧结烟气脱硫工艺上实现重大突破。(三)实施内容以发展汽车板、家电板、造船板等板带材、高速车轮、以油井管为代表的无缝管、新型高效建筑结构钢、高效建筑钢材、特种优质铸铁铸钢等产品为重点,以采用关键技术、先进工艺及装备为主线,围绕“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实施大规模、高起点的技术改造,重点支持马钢集团、长江钢铁、新兴铸管、天大管材等资源禀赋优、要素配置好、基础条件实、改造积极性高的重点企业。到2011年,实施项目102项,总投资881.5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75项,总投资862.5亿元;技术创新项目16项,总投资5.3亿元;节能和综合利用项目11项,总投资13.7亿元。1、产业布局(1)沿江优质钢铁材料生产基地依托马鞍山、芜湖以及沿江地区钢铁资源优势和加工优势,采用超细晶粒或微合金化等现代冶金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高档汽车和家电用薄板、造船板、高效节约型建筑、高速车轮轮箍、汽车车轮、大口径厚壁铸钢管、抗蚀高强石油管、高钢级石油套管、高强度机械装备制造业用钢以及特种优质铸铁铸钢产品等,打造全国重要精品钢铁基地。重点实施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大型锻造毛坯3.5万吨大型锻钢工程及新区转底炉工程,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6万吨径向锻造产品生产线技术改造及年产20万吨无缝钢管坯技术改造,铜陵有色120万吨铁精砂制球团技术改造,安徽天大石油管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抗腐蚀石油专用管技术改造,安徽长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0万吨精品钢生产基地技术改造,池州市贵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吨特种钢生产线技术改造,铜陵市富鑫钢铁有限公司200万吨钢及钢材(其中特钢 100万吨)搬迁技术改造,安庆比雷福国际钢铁制品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特种线材生产线技术改造,安徽瑞德钢结构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低合金特种钢管生产线技术改造,芜湖富鑫钢铁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中厚板生产线技术改造,铜陵雪丰钢铁公司年产200万吨系列特种钢生产线建设技术改造,郎溪县鸿泰钢铁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特种钢生产线建设,广德县华榕铸造金属压延特钢有限公司50万吨特种钢生产线技术改造等项目。(2)合肥经济圈优质钢铁材料生产基地依托合肥的科技和制造业优势,围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突出发展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高效节约型建筑用钢材。支持我省唯一纳入国家振兴规划的马钢(合肥)公司轧钢系统搬迁工程,形成以马钢(合肥)公司为龙头的优特钢生产基地。重点实施马钢重组合钢结构调整工程,马钢(合钢)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线材15万吨、钢结构20万吨、板材110万吨、冷轧薄板165万吨生产线建设,合肥济钢日力重工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结构焊接件及24万吨卷板开平生产线建设,安徽福山特种钢有限公司的年产50万吨特种钢技术改造,安徽庐江特钢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吨特钢生产线建设,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六安霍邱)年产300万吨钢生产线建设等项目。(3)具有地方特色的钢铁加工产业园在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钢等大型钢企的同时,结合淘汰落后、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形成先进生产能力,发展特色优势品种。重点实施安徽祥宇钢业有限公司的年产1.5万吨不锈钢管生产线建设,马鞍山市鸿达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年产2万吨VHRB335碳硅锰合金球生产线技术改造,泾县隆鑫铸造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特种铸件生产线及年产35万吨优质建筑用材生产线技术改造,六安市凯乐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年产1000吨超细铁合金粉末生产线建设,黄山市沛和钢结构有限公司的年产1500吨钢铁结构体及配件生产线技术改造,安徽金安不锈钢铸造有限公司的建设年产30万吨合金钢不锈无缝钢管技术改造、年产50万吨合金钢管坯生产线和年产10万吨精粉选矿生产线,淮南宏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年产50万吨特种钢技术改造,安徽新鸿伟焊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高频焊管生产线建设,安徽海合钢管有限公司的年产35万吨专用特种钢管生产线建设,桐城市东旭实业有限公司的高品质耐磨材料研发等项目。(4)钢铁产业原料基地围绕钢铁产业发展,按照规模化、大型化、节约化的要求,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整合开发霍邱、庐江两大矿区的铁矿资源,大力推进铁矿产资源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支持共生、低品位、难选冶的褐铁矿、高磷铁矿、菱铁矿等选冶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支持马钢、新兴铸管等优势企业,通过兼并、参股等方式,加大省内资源的控制能力,提高我省钢铁产业铁矿石自给能力。重点实施马钢集团公司的马钢白象山铁矿年产200万吨铁矿石、高村采场年产700万吨铁矿石,庐江龙桥矿业有限公司庐江龙桥铁矿开发及系列加工年产250万吨原矿,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公司的年300万吨铁矿采选生产线建设,安徽金安矿业300万吨铁矿采选工程,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铁精砂制球团技术改造,庐江县矾山矿业有限公司的年产40万吨铁矿采选生产线技术改造,萧县盛达矿业有限公司的年产120万吨磁铁矿石生产线建设;和县和成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年产130万吨磁铁矿采选和年加工处理160万吨铁矿原矿的氧化球团生产线技术改造等项目。2、重点产品(1)板带类产品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及热轧宽带钢轧机技术,支持开发高强度耐候薄板系列。采用冷连轧宽带钢技术,重点支持开发CSP流程下的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生产技术,开发生产家电器用高质量、高强度系列钢、高强度热镀锌板和高质量专用彩涂板。支持开发新一代低合金高强度专用耐蚀板,开发各种高强度级别、高韧性、低焊接裂纹敏感性的压力容器用钢,加快石油储备罐等能源、安全领域用钢生产技术的研究。重点实施安徽力天精工薄板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薄板生产线建设,浙大宇恒(马鞍山)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压缩电机硅钢生产线技术改造,芜湖恒达薄板有限公司的年产20万吨冷轧薄板、40万吨酸洗带钢生产线,马鞍山市雷宁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年产10万吨开平板生产线技术改造,宿州元邦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的年产60万吨精密宽薄带钢深加工技术改造,马钢高级别管线钢系列产品开发与研制,安徽省安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新型炉用耐热铸钢的研究和开发,马鞍山市金海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高强度中厚板剪扳机刀片专用钢的研发,马鞍山华科实业有限公司的药芯焊丝新产品研发,芜湖双源管业有限公司的冷轧高深冲性优质碳素结构带钢产品研发、高精度超薄带钢二次结晶工艺研发,马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高性能无取向硅钢技术研究等项目。(2)火车车轮、轨道及汽车用钢产品重点支持开发火车客运高速车轮、货运重载车轮和城市轨道运输低噪音车轮精品系列,特别是350 km/h的高速铁路列车车轮。开发高质量的汽车轮辋、汽车车轮用钢。重点实施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高速铁路列车车轮及轨道用钢研究开发、高强度汽车结构用钢的开发、高质量冷轧深冲汽车板的开发、高品质深冲镀锌板的开发、超深冲及以上级别冲压成形钢板的开发和超低碳烘烤硬化钢的开发,高强度热扎汽车结构钢研究开发与应用,蚌埠市经纬轮辋钢有限责任公司的年产50万吨高合金不锈钢及机械铸造件(汽车轮辋)技术改造等项目。 (3)型钢产品支持开发微合金化高强度建筑用耐火、抗震H型钢系列;铁道车辆、集装箱等耐候H型钢系列;高韧性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薄壁轻型与厚壁重型H型钢等专用和特殊的H型钢精品材,进一步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支持开发矿山、输电工程用新一代高强耐蚀、耐候型钢。重点实施淮北安杰机械有限公司的年产6000吨U型钢生产线建设,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耐候钢系列产品开发与研制等项目。(4)线、棒材产品主要生产制绳、PC钢丝及钢绞线用硬线、焊条及焊丝用线材,弹簧钢等高级线材。重点开发高强在线软化处理的高性能冷镦钢、高屈服强度、高疲劳强度的非调质钢、合金钢、高级碳素钢等高性能级别的大型棒材。重点发展细晶热轧钢筋、多种微合金化方法生产高强度建筑用钢;开发高层建筑、立交桥、大跨度的厂房、地下管桩等需要的强度400Mpa以上的热轧钢筋、功能性钢筋,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用和建筑用高强度盘条及其它专用盘条。重点实施马鞍山市华利德海川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7000吨海底光缆用高强度、厚镀层、细规格镀锌钢绞线生产线建设,马鞍山市玉龙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年产5000吨编织渔网用稀土锌铝镁合金镀层钢丝及3万套稀土锌铝镁合金镀层渔网生产线技术改造,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别管线钢系列产品开发与研制、高强度热轧汽车结构钢研究开发与应用等项目。(5)无缝钢管、球墨铸铁管产品重点支持开发离心铸造径向锻造工艺技术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大口径球墨铸铁管,大口径厚壁X80、X100及以上高钢级管线钢管,矩形、异形直缝埋弧焊管,高精度冷拨管,高钢级石油套管。重点实施芜湖市兴新铸管有限责任公司的年产20万吨无缝钢管坯生产线技术改造,安徽天大石油管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30万吨抗腐蚀石油专用管、年产30万吨高钢级海洋石油油井管加工生产线技术改造和10万吨/年高钢级石油井管精整检测系统技术改造,合肥紫金制管有限公司的年产15万吨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直缝焊管国产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宁波金美亚集团池州钢管制造公司的年产15万吨钢管技术改造等项目。(6)钢铁装备制造业产品推进矿山井下无轨采矿系列设备,大型磁、浮选机,大型钢铁、超声波清洗、收尘、除尘环保系列设备,以及大、异型铸钢、铜、铝件设备等冶金专用设备的产业化。重点实施马钢重型机械设备制造公司年产35000吨大型锻钢工程建设,马鞍山市天宇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年产3万吨电阻熔接法点焊钢筋焊接网生产线技术改造,合肥紫金制管有限公司的高钢级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直缝埋弧焊管国产成套技术研发及关键装备研制,芜湖双源管业有限公司的冷轧精密合金薄板生产线节能节水工艺及装备研发、单轧机转化四机架连轧机组装备及工艺研发,铜陵市大明玛钢有限责任公司的离心电渣熔铸双基复合轧辊开发等项目。3、重点研发技术(1)制造流程高效化工艺技术研究开发高效冶炼、高效连铸、高效轧制工艺技术,提高生产稳定性,缩短生产周期,实现企业生产要素运行效率的最大化。重点研究生产装备安全、高效、长寿命、稳定运行的系统技术,开发洁净工艺流程集成技术,新一代板材制造工艺流程、工艺控制和产品开发的成套技术。重点实施马钢冷镦钢次表面异常组织形成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热轧管线系列用钢的研制、冷镦钢次表面异常组织形成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压力容器及锅炉系列用钢开发,电工钢的开发及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合肥紫金制管有限公司高钢级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直缝埋弧焊管国产成套技术研发及关键装备研制,安徽天一重工有限公司冷喷涂轧辊技术研发,芜湖双源管业有限公司精密镜面光亮带钢无氧退火工艺研发、高弹性特种钢带微脱碳处理工艺研发,安徽富凯不锈钢有限公司合金钢管坯及合金钢钢管生产工艺创新及产业化,马鞍山中冶钢铁冶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钼添加剂的应用研究、石灰系炼钢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及炼钢用线状添加剂的制备工艺研究等项目。(2)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充分发挥引进装备基础自动化的作用,对其进行学习创新。开发完善关键生产工序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重点开发冶炼专家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轧制过程数字模拟(仿真)技术等,解决好生产工序过程与自动化相匹配的信息化技术。开发生产流程工艺规范软件系统、参数监测信息系统、质量信息系统,以降低生产成本、稳定质量、提高效率。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冶金行业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信息资源平台,实现生产经营过程可控管理。重点实施马钢第一能源总厂能控管理中心工程、四钢轧厂无缺陷铸坯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新铁标车轮生产、检验和质量控制方法及手段的研究与应用等项目。(3)检测分析技术建立企业生产运行设备在线监测、快速分析诊断系统,建立能源计量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建立原料、辅料、耐材、合金的快速检测分析系统及数据网;建立生产过程工序产品成份、工艺介质、工艺参数与成品质量检测分析数据网,实现取样自动化、检验仪器化、数据传输网络化,确保生产顺畅和产品质量受控。重点实施安徽天大石油管材股份有限公司高钢级石油油井管精整检测系统技术改造、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钢坯加热过程视频温度监测及燃烧优化控制等项目。 (4)节能和综合利用技术通过清洁生产和节能改造,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施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4#焦炉干熄焦工程、高炉煤气顶压发电工程、高炉喷煤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马钢新区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集成技术开发、二铁总厂烧结烟气脱硫工程、高效节约型建筑用钢产品开发及应用、钢渣应用技术研究;马钢(合肥)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高炉鼓风站新建脱湿鼓风工程,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焦炉干法熄焦环保节能技术改造,安徽长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余热利用,安徽应流铸业有限公司铸造过程及砂资源回收利用等项目。4、重点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大力加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提高创新能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加快建设马钢集团高性能建筑用钢技术研究中心、汽车用钢研发实验平台和铁路车轮质量检测与控制实验室及鼎泰稀土新公司工程研究中心。到2011年,在现有基础上,培育安徽天大石油管材股份有限公司省级技术中心成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培育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浙泰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铜陵市富鑫钢铁有限公司、安徽富凯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马钢(合肥)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广德华榕铸造金属压延有限公司、安徽伟宏钢结构有限公司、大昌矿业集团富昌矿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省级技术中心。 二、有色金属产业(一)实施原则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发展有色金属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以提高加工度、延伸产业链为抓手,着力发展七大重点产品系列;坚持创新推动,淘汰落后,大力实施高起点的技术改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围绕实行矿山开采、冶炼、加工、回收利用一体化,发挥区域优势,构成产业集群,集中优势资源,推进企业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二)实施目标1、总量目标。2011年,全省有色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精炼铜产量达到90万吨,铅70万吨,锌20万吨,铜加工材95万吨,铝材8万吨,黄金25吨,稀土永磁材料15000吨。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力争在2015年前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2、技术进步目标。2011年,铜陵有色等企业工艺技术装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主要骨干企业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行业整体水平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3、产品结构目标。高强高导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如引线框架用高精铜板带、高强高导铜合金线,铜基粉体材料,绿色合金棒材、丝、管以及稀贵金属材料等品种得到较快发展。4、节能减排目标。2011年,全省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在现有基础上再削减5%10%,工业水复用率提高到88%以上,粗铜冶炼硫回收利用率达到95%以上,粗铅冶炼硫回收利用率达到97%以上。全行业“三废”排放达标率100%。有色金属企业环保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废渣全部资源化,废水全部实现闭路循环。企业工序能耗指标低于国家标准的限额值。(三)实施内容发展高强高导高性能铜合金材料、特种材料为代表的铜铝材深加工产品,加强难选冶金矿技术攻关,发展有色金属的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大力引进和推广综合节能和能源优化技术,推广尾矿综合利用和矿区综合治理技术。到2011年,实施项目124项,总投资212.9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70项,总投资187.4亿元;技术创新项目34项,总投资7亿元;节能和综合利用项目20项,总投资18.5亿元。1、产业布局(1)构建铜陵、芜湖和宣城沿江优质铜材生产基地充分利用铜陵铜金属资源优势和铜陵、芜湖等区域铜加工优势,瞄准铜材加工技术的国际前沿,以电子(力)用高性能高精铜板带、铜棒、磷铜材料、合金铜粉、高强高导铜合金导线、特种电磁线、耐蚀铜箔等为突破点,提升铜材加工产品品质及技术装备水平,打造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铜材加工企业,促进铜陵和芜湖、宣城及其周边区域的铜材加工产品及技术的升级换代,推动我省铜加工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重点实施芜湖恒鑫集团恒昌公司的年产2万吨优质电解铜生产线技术改造、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高精度铜合金棒技术改造、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电子行业用高强度超薄精密铜带产品研发、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精度铜板带板形控制技术开发和新产品开发、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的高精度铜基合金环型电子插针新材料开发、安庆金工铜业有限公司的年产2.4万吨铜杆及6000吨精细铜线技术改造、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的年产2万吨电子级磷铜合金技术改造等项目。(2)打造合肥经济圈铜、铝材和稀有金属材料生产基地以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热交换器用冷凝管、换位导线及组合线、电解铜箔、特种线缆等产品。积极落实煤电铝联营合作项目,以及与之配套的优质铝材深加工项目。重点实施中铝集团的电解铝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合肥铜冠铜材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高精度电子铜箔及年产1万吨换位导线生产线技术改造、巢湖市融捷金属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的钴镍等有色金属提取生产线技术改造、安徽思创集团新型铝箔复合材料与马口铁复合密封技术开发等项目。(3)建设池州和阜阳两个铅锌材料基地依托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池州铅锌有色金属特种合金、超细金属粉末、钼粉及制品等生产聚集园区。以界首市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园为基础组成界太再生铅循环经济工业园。运用湿法提取冶金工艺处理铅膏制取高纯氧化铅,实现铅酸蓄电池节能、环保、优质活化循环规模化生产。重点实施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铅及30万吨锌冶炼技术改造,界首市兴鑫冶金有限公司的采用热煤气转化、直接加热和低温熔化的先进工艺进行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界首市泰洋铅业有限公司的淘汰原有的高温液化反射炉,购置工艺先进的废旧铅酸电池拆解、脱硫、粗炼、精炼和熔炼渣处理等成套生产设备技术改造,太和顺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废铅膏湿法生产氧化铅技术等项目。(4)形成铜陵、皖东北地区两个黄金产业基地依托铜陵丰富的黄金资源和骨干企业,进一步勘探开发周边及深部黄金资源,建设黄金冶炼厂和黄金产业园。发挥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公司作为黄金交易所综合类会员单位和铜陵建行作为国家指定金库的优势,加快发展黄金产品精深加工,大力研究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形成金丝、金箔、投资性金条和黄金旅游工艺品产业集群,打造铜陵黄金产业基地。依托皖东北地区黄金地质找矿的新突破和良好的资源前景,建设一批黄金生产骨干企业,打造皖东北(滁州、蚌埠)黄金生产基地。重点实施:铜陵市天马山黄金矿业公司深部开拓技术改造、铜陵县冠华矿业公司亮石山金矿年处理30万吨技术改造、凤阳县中都矿业公司江山金多金属矿年处理60万吨采选工程、五河县金盛矿业公司年处理6万吨金矿采选建设、全椒县三合矿业公司年产9万吨原矿焙烧选矿厂技术改造、铜陵市金三元贵金属材料公司金新材料研发等项目。(5)培育皖南稀有金属提取基地充分开发利用皖南山区丰富的含钒石煤(V2O5储量约占全国第4位)和金寨丰富的钼资源,采用 “无污染、高回收率” 新工艺提取高纯五氧化二钒及钼产品,生产仲钨酸铵、八钼酸铵以及相应的金属制品,培育循环经济产业基地。重点实施融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钴镍等有色金属提取生产线技术改造、泾县鑫州黄金有限责任公司乌溪金矿日采选400吨矿石工程、池州金山矿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电解金属锰生产线技术改造、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麻姑山铜钼矿采选技术改造等项目。(6)发展新材料产业基地依托天源科技、龙磁科技、万磁电子、雄风新材料、迪维乐普非晶等企业优势,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开发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粘结钕铁硼、高性能纳米稀土永磁材料、高磁导率软磁铁氧体、EMI铁氧体等,形成马鞍山巢湖六安合肥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产业群。支持铜陵有色工业园同中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研发镍氢电池和锂电池及材料。重点实施池州光大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白银电解回收深加工及纳米ITO材料开发,界首市枫慧金属有限公司新型高性能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及元件研发,六安润邦复合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爆炸焊接多金属复合材料开发,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的高精密新材料切割用黄铜母线材开发、铜合金线材大加工率在线退火工艺的开发、黄铜线材水平连铸伺服反推结合连续光亮生产工艺开发,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弹性锡青铜接插件产品技术开发、新型铜基合金功能复合材料的开发,安徽省金盛磷铜科技有限公司的磷铜合金等系列产品生产等项目。2、重点产品(1)铜产品采用高速铸轧及非晶合金制造技术,发展铜板带、管、箔、杆、线等深加工产品。板带材:集成电路引线框架铜带,分立器件所需高精板带,仪器仪表用弹性铜带,变压器及高档水箱等专用铜板带。管材:高效散热内螺纹管、冷凝管、水道管等。棒、排材:纯铜及合金铜棒材,电力工业和电网用排材。铜及铜合金线:高强高导铜合金导线,双金属复合漆包线,电气机车接触线,特种漆包线,特种电线电缆等线材,以及仪器、仪表、弹簧、接插元件等产品。箔材:18m以下电解铜箔。重点实施全威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低氧铜线杆生产线建设,安徽特力电缆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铜杆拉丝生产线建设,芜湖众源金属带箔有限公司年产18000吨高精度紫铜带产品生产线建设、高精度紫铜带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安徽华翼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再生铜生产线建设,黄山兴乐铜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铜杆及5000吨耐高温漆包线技术改造,芜湖鑫泰铜业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H黄铜丝、黄铜棒生产线建设,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高精度铜板带生产线建设,马鞍山市天胜铜业有限公司的年产6000吨高性能稀土铜基合金板带技术改造,芜湖市恒泰有色线材有限公司的年产800吨铜排、铜棒技术改造,淮北龙图铝材有限公司的年产3000吨银白材、5000吨彩色静电喷涂、4000吨电泳材生产线技术改造,威凯铜都金属粉末公司的年产2000吨铜粉生产线技术改造,合肥铜冠铜材有限公司的年产1万吨高精度铜箔、年产1万吨换位导线技术改造,黄山市龙跃铜业有限公司的年产铜1.2万吨、再生铝1万吨及其常用有色金属压延产品技术改造等项目。(2)铝产品采用高速薄带铸轧生产技术,发展铝板带及汽车用铝材,做大、做强现有铝箔产业链。鼓励开发利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艺、技术的研究。板材:重点研发汽车用型材及家电用高质量、高强度系列铝合金板材,形成电铝深加工元器件、部件整机的产业链。箔材:电解电容器腐蚀化成箔、空调散热用亲水铝箔、家用箔、容器箔、医药用箔、食品级半刚性涂层铝箔等。重点实施安徽华翼集团有限公司年产再生铝20万吨生产线建设,安徽生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铝合金型材生产线建设,安徽万鹏铝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铝材、铝板、铝带、铝箔等生产线技术改造,安徽徽铝铝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节能及光电太阳能用铝型材生产线技术改造,安徽思创集团新型铝箔复合材料与马口铁复合密封技术开发,安徽长江彩铝科技有限公司彩涂铝板生产线建设,安徽家园新材料有限公司5000吨隔热断桥节能铝型材生产线技术改造,濉溪县恩远铝业有限公司射频识别铝箔、铝箔麦拉、高密封带性铝箔开发,安徽军马铝业有限公司的年加工2万吨铝制品深加工等项目。(3)稀有金属、稀土材料产品积极培育合肥、池州的稀有及稀贵金属的提取加工产业,支持和扶持稀土应用的推广,形成研究、应用与推广的合肥、马鞍山、芜湖、巢湖产业集群。重点实施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4万吨高性能稀土铜带技术改造、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添加稀土熔炼剂熔炼技术开发、安庆海威尔机械有限公司稀土改性冶金矿山湿式磨机合金衬板研发等项目。(4)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超细粉体、电子浆料,开发新一代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及材料、单晶铜材料及制品、高端薄膜电容器、稀土功能应用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材料,8英寸以上硅单晶材料,钨、钒、钼金属的提取和产品深加工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以及半导体材料,高纯金属、高精度金属箔等有色金属新材料等。重点实施芜湖市恒泰有色线材有限公司的年产6000吨铜合金生产线技术改造、马鞍山市鸿达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年产2万吨VHRB335碳硅锰合金球生产线技术改造、界首市枫慧金属有限公司年产100吨新型高性能形态记忆合金材料生产线技术改造、安徽龙庵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的年产600吨钛及钛合金无缝管生产线技术改造、安徽舒玉特种陶瓷责任有限公司的年产50万支氧化铬喷涂棒生产线技术改造、六安市华裕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铜包铁超细金属粉末研发、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精度电子铜带新产品开发等项目。3、节能及综合利用通过清洁生产,减少SO2、烟粉尘、废水、噪声等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同时,采用国内、国际先进的环保治理技术和设备,对污染物进行严格治理。重点实施铜陵有色的铜山矿业公司深部矿体及岩石吴矿体开拓工程、安庆铜矿深边部矿体开拓工程、冬瓜山铜矿新尾矿库建设工程、冶炼炉渣再选工程、冬瓜山60线以北开拓探矿工程、铜冠冶化分公司复杂硫精矿资源综合利用,铜陵有色年处理4000吨铜阳极泥生产线技术改造、铜冶炼系统优化节能改造,安庆铜矿朱家冲尾矿库续建工程,芜湖市福鑫矿业公司年处理60万吨低品位金矿堆浸技术改造,铜陵紫金矿业公司年处理20万吨金铅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安徽省琅琊山矿业总公司年综合利用32万吨铜尾矿工程,安徽徽铝铝业有限公司铝型材分体式模具加热窑炉及废水回用系统改造,安徽明翔冶金科技有限公司高炉煤气回收利用,太和县长江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6万吨精铅冶炼资源循环再利用,明光市明达矿业有限公司尾矿综合利用及污水处理工程,宣城全鑫矿业有限公司麻姑山铜矿采选技术改造等项目。4、重点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提高创新能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进一步提升铜陵有色集团国家级技术中心建设的水平,培育国家级知名品牌。加强安徽华鑫铅业有限公司、濉溪恩远铝业有限公司、芜湖恒鑫铜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马鞍山市玉龙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铜都粉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现有省级技术中心建设。到2011年,在现有基础上,培育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铜陵精达铜材(集团)有限公司等技术中心成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培育铜陵市富鑫钢铁有限公司、宣城市生信型材有限责任公司、宣城市国泰铜业有限公司、郎溪县运通电工材料厂、郎溪县锦林铜业有限公司、铜陵紫金矿业有限公司、淮北东磁铝业有限公司建设省级技术中心。 三、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主要措施(一)高度重视调整振兴,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工作,把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工作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地结合起来,准确地领会调整和振兴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内涵,根据本地实际,科学地制定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细则。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并定期组织检查,确保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二)加强技术改造,推动技术进步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专项,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按规定核准或备案建设的骨干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冶炼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工艺装备水平。三年拟实施优质金属材料技改项目145个,总投资1049.9亿元;实施技术创新项目 50项,总投资12.3亿元;实施节能和综合利用项目31个,总投资32.2亿元。鼓励科研机构与大型企业之间进行实质性的联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关键技术开发力度和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三年共新增国家级技术中心5个、省级技术中心20个,力争创24个省级名牌产品、9个国家级名牌产品。(三)集中优势资源,推动企业联合重组鼓励有实力的钢铁、有色等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重组,实现规模化、集团化,提高产业竞争力。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实施跨地区兼并重组、区域内重组和企业集团之间的重组,支持钢铁、有色企业与煤炭、电力企业进行跨行业的重组,鼓励再生金属企业间重组。(四)强化资源战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马钢、铜陵有色等大型企业以直接投资、购买股权等方式,按照互利共赢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占有和控制资源,增强资源保障,建立长期稳定多元化供应渠道。坚持资源配置向重点企业、产业链项目倾斜,支持矿山、冶炼和加工企业之间通过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