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中毒机理与防救方法.docx_第1页
煤气中毒机理与防救方法.docx_第2页
煤气中毒机理与防救方法.docx_第3页
煤气中毒机理与防救方法.docx_第4页
煤气中毒机理与防救方法.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气中毒机理与防救方法 一、煤气、煤气种类及其组成1、煤气的定义煤气是煤、焦碳、含碳物质经过干馏(热解)、气化、氧化、还原等反应生产的含有多种成分的混合气体。2、煤气的种类和性质:煤气通常情况下可分为人工制气和冶金煤气,冶金煤气又可分为: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铁合金煤气五种。(1)高炉煤气:是冶金高炉在冶炼生铁过程中由空气不足燃烧的产物就产生了高炉煤气。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发热量在3349.444186.8千焦/米38001000大卡,理论燃烧温度为1500左右,着火点700左右。高炉煤气中含有30左右的CO,如果泄漏出来极易造成人身中毒。高炉煤气含N2和CO2之和近70左右,一但泄漏会使人发生喘息没有氧存在和窒息。高炉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和到一定比例,遇到明火或700左右的高温就会发生暴炸。(2)焦炉煤气:是炼焦过程中煤在隔绝空气加热时,其中的有机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变化,结果形成数量和组成不同的气态、固态产物,最后在炼焦末期形成了焦炭,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副产品焦炉煤气。净化后的焦炉煤气是无色、有臭味的有毒气体。发热量为16747.218421.92千焦/米340004400大卡/标米,着火温度为550650,理论燃烧温度在2150左右。焦炉煤气的CO含量较高炉煤气少、但也会造成人身中毒。焦炉煤气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遇到明火或550左右的高温就会发生强烈的爆炸。(3)转炉煤气:如今的转炉炼钢生产,都是氧气顶吹或顶、低复合吹炼转炉。氧气顶吹转炉在吹炼过程中,由于铁水中的炭的氧化、产生了炉气,其炉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吹氧量及铁水含炭量的多少。因为炉内温度很高,所以炭的主要氧化物是CO,也就是转炉煤气的主要成份。转炉煤气的成份在吹炼的周期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成份,而且与回收设备的操作条件及煤气的回收条件有关。净化后的转炉煤气是有毒的可燃气体。其发热量在7117.568373.6千焦/米317002000大卡/标米3。转炉煤气中含有55以上的CO,泄漏出来极易造成人身中毒。转炉煤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到明火就会爆炸。转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较高炉煤气要高。(5)铁合金煤气:是在封闭式电炉中冶炼铁合金使时,由于大多是还原反应,所以电炉产品除金属、非金属元素外、还生成大量的CO气体,即铁合金煤气。随着铁合金电炉冶炼周期的变化,铁合金煤气的成份也在不断变化。净化后的铁合金煤气是有毒的可燃气体,其发热量在10467千焦/米32500千卡/标米。煤气中含有70左右的CO泄漏出来极易造成人员中毒,铁合金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比转炉煤气稍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5)发生炉煤气:分散炉煤气不是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煤气。它是由专门的制气装置耗煤是生产出来的煤气。在一些特钢企业没有副产煤气,煤气的主要来源就靠发生炉煤气供给。发生炉煤气是由固体燃料煤或焦炭在发生炉内加热的过程中,通过通入空气及蒸汽使之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煤气。净化后的发生炉煤气是无色、有焦炉煤气味道的有毒可燃气体。含CO在20左右,发热量为9001500大卡/米3,着火温度在650700之间,理论燃烧温度为1300,对人身的中毒性及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造成爆炸的影响,介于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之间。3、常见煤气组成(见表1-1)常见煤气组成及性质 表1-1煤气种类成分CO(%)H2(%)CH4(%)CmHn(%)O2(%)CO2(%)N2(%)相对密度焦炉煤气5855602328240.40.81.53350.363高炉煤气2330240.20.5约10.8161851560.91.1转炉煤气60701.5215201020二、煤气的危害特性(1)易中毒。各种煤气中均含有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但一氧化碳可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导致组织缺氧,造成中毒,俗称煤气中毒。 (2)易着火。煤气中含有H2、CO、CH4、CmHn等可燃气体,当生产、储存、输送煤气的设备和管道发生煤气泄漏,在遇明火、高热、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电火花、雷击等火源时容易引起着火事故。 (3)易爆炸。当煤气与空气混合,其混合气体达到煤气爆炸极限时,遇到火源其爆炸性混合气体会发生爆炸。 (4)腐蚀性。当煤气温度底于煤气露点时,煤气中含有的水分会析出冷凝水。水与煤气中含有的少量H2S、HCH、CO、萘、焦油等杂质作用,生成硫酸、氢氰酸和碳酸,对煤气管道产生腐蚀,成为管道腐蚀诱因。 (5)尘毒慢性危害。主要表现在炼焦产生的荒煤气,包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多环芳烃、苯、氨、吡啶、酚类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有害气体可造成人体慢性中毒。三、煤气中毒原因(1)贯彻执行安全制度不严格,违规作业。(2)当煤气设备存在严重缺陷时,因煤气泄漏而发生煤气中毒。(3)缺乏安全意识,在设备附近休息、打盹、睡觉。(4)在停送煤气或煤气区域作业时,不注意风向,或设备内的残余煤气处理不彻底,没有严格执行检测、检查制度。(5)在煤气区域作业,当煤气超标时,强行蛮干,不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不佩带防护面具,不进行强行通风等措施。(6)吹扫煤气管道(设备)的蒸汽未及时断开,当蒸汽压力底于煤气压力时,造成煤气倒窜到蒸汽管道,引起中毒。(7)用水封煤气管道、设备时,由于水压低,煤气倒窜到水管中,引起中毒。(8)煤气管道、U型水封、排水器,缺乏管理,检查不到位,造成亏水,补水量不足,使大量煤气泄漏。(9)当煤气管网压力波动大,或煤气压力超过水封高度要求时,造成水封水位被击穿,煤气泄漏。(10)煤气区域的管道、设备附近没有明显警示标志,致使他人贸然进入煤气区域或乱动煤气设施设备。(11)在煤气管道下、排水沟、暗井处私搭乱建房屋、办公室引起中毒。(12)生产和生活用的煤气未分开,发生互窜,引起中毒。四、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1、组织管理措施。如:严格执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焦化安全规程,并制订本企业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煤气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事煤气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煤气安全知识教育与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工作等。 2、密闭防止泄漏措施。密闭防止泄漏措施既有管理措施,也包含技术措施。如:煤气设施的定期检查制度措施;蒸汽管道不能与煤气管道简单连通,防止煤气倒窜造成泄漏中毒;水管与煤气管道连接时,水管上应安装逆止阀,以防断水时倒窜煤气等措施。3、安全操作。如:在煤气放散过程中,放散上风侧20m,下风侧40m禁止有人,并设有警示线专人监护,防止勿入;煤气设备打开放散时,要侧开身子,防止中毒等。4、煤气安全检测技术。5、安全防护措施。五、煤气中毒事故的急救1、及时报告和组织指挥。(1)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要立即汇报。报告车间、厂调、煤气救护站,将中毒人数、时间、地点、中毒程度汇报清楚。(2)煤气防护站应立即组织好抢救人员,携带好救护设施、工具赶赴现场;进入煤气危险区施救人员必须佩带氧气或空气呼吸器;关闭阀门切断毒源;打开窗户和通风设施,排除过量一氧化碳气体。(3)同时通知附近医院,派医护人员赶赴现场(3394777)。(4)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切不可盲目施救。2、准确救护(现场救护是关键)。(1)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后,在及时报告的同时,应立即将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出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2)对于轻度中毒,吸入新鲜空气或适当补氧,其头痛、恶心、呕吐症状即可消失。经观察有异常表现,可送医院治疗。(3)对于中度中毒患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的,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和医院人员到现场救治。并采取以下措施:将中毒者双肩垫高15cm,四肢伸开,头部尽量后仰,面部朝向一侧,以利于呼吸畅通;适当保暖,以免受凉;给予中毒者吸氧,使用苏生器自主呼吸功能调整好进气量,观察其吸氧情况。在煤气防护站人员未到前,可将岗位用的氧气呼吸器的氧气瓶卸开,缓慢打开气瓶开关对在中毒者口腔、鼻孔部位,让中毒者吸氧,无氧条件下可以启用现场风源。(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