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综合医学论文.doc_第1页
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综合医学论文.doc_第2页
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综合医学论文.doc_第3页
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综合医学论文.doc_第4页
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综合医学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综合医学论文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王直强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0年12月采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2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同时,对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以及36个月出现的畸形愈合、感染、异位骨化、骨关节炎、肘关节僵硬、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在术后第36个月时,优12例,占37.5%;良17例,占53.1%;差3例,占9.4%。总优良率达90.6%。在术后感染、异位骨化、肘关节僵硬以及尺神经损伤几种并发症上,均出现1例患者,分别占3.1%。未出现畸形愈合和骨关节炎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3)01(a)069-02 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复杂难以处理的一种粉碎性关节内骨折。关节面伤损程度大,移位明显,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传统的有限内固定或者手术治疗方式,往往对关节面的平整性恢复效果不够理想,且由于术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肘关节外固定,很容易造成肘关节功能降低甚至丧失,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切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并直接影响到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革,以及临床治疗经验的丰富和治疗方法的大胆尝试,加之内固定材料不断出现新的改善,对骨折处手术部位的愈合效果以及血运情况等愈加重视。为了探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该院近几年尝试使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临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自2006年12月2010年12月该院收治32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了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方式。现通过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共收治32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20例,占62.5%;女12例,占37.5%。年龄在2270岁,平均45.7岁。摔伤11例,车祸受伤16例,其他伤者5例。右侧肱骨远端骨折14例,左侧18例。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29例。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1例,伴有前臂双骨折患者1例。受伤到手术时间为212 h,平均6.9 h。根据AO/ASIF进行分型,其中C1型患者12例,C2型患者6例,C3型患者14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或者侧卧方式,进行神经麻醉,肘后正中手术入路,两侧适当延长切口长度,游离尺神经,进行尺骨鹰嘴V形或横形截骨,向近端翻动三头肌,切开关节囊,清理肘部关节腔,使肱骨骨折段显露出来,逐一将髁骨骨折块、肱骨小头以及滑车进行解剖并做复位处理,使用空心钉进行临时固定。髁间骨折整复后,将髁上骨折进行复位。根据肱骨远端的外侧柱后缘形状,以及肱骨小头的形状,使用3.5 mm的锁定钢板进行塑性,时于肱骨远端外后侧予以固定。管型钢板的1/3进行塑形后,呈八字形固定于肱骨内侧骨嵴上。固定时,双侧钢板要纵向放置,并保证与骨骼贴合完好。 1.3 术后处理 伤口处放置负压引流管,并于2448 h后拔出。术后使用抗生素,并用支具对肘关节进行固定。术后第3天开始,对肱二头肌以及肱三头肌进行功能锻炼,锻炼23次/d,在医生的协助下,逐步加大对肘关节主活动的锻炼程度。514 d后以肘关节的主活动锻炼为主,6 个星期后视骨折恢复情况,逐步进行抗阻锻炼。 1.4 评价指标 手术出院后进行随访336个月然后予以评价。根据Jupter等有关肘关节的评分系统,分别对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其中,优:无功能障碍,无疼痛感,屈曲130,伸直丢失150良:功能障碍处于中度,肘关节活动时会有疼痛感,屈曲90,伸直丢失40。差:功能性障碍比较严重,肘关节经常出现疼痛感。屈曲90,伸直丢失40。分别对术后6个月、12个月以及36个月患者出现的畸形愈合、感染、异位骨化、骨关节炎、肘关节僵硬、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情况进行评定。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手术后在第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分别根据Jupter等有关肘关节的评分系统进行评定。在术后第36个月时,优12例,占37.5%;良17例,占53.1%;差3例,占9.4%。总优良率达90.6%。见表1。 2.2 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在术后通过随访,对并发症情况做出统计。在术后6个月、12个月以及36个月,在术后感染、异位骨化、肘关节僵硬以及尺神经损伤几种并发症上,均出现1例患者,各占3.1%。未发生畸形愈合和骨关节炎等相关并发症。见表2。 3 讨论 3.1 手术入路的选择 该组患者均采用肘后正中纵向切口的方式,较之传统手术方式采用的肱三头肌造瓣位置入路的方式,在避免出现肱三头肌肿胀以及渗血、纤维化方面,以及减少患者出现骨关节僵硬现象方面,均有积极意义。该研究资料统计术后出现骨关节僵硬的患者仅为1例,占3.1%,较之传统手术方式效果更优。另外,采用尺骨鹰嘴V形或横形截骨方式,使截骨接触面积增大,并将肌肉之间的接触愈合转变为截骨之间的接触愈合,不仅更加稳固,且便于进行功能锻炼。 3.2 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优势 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固定方法较多,但据临床实验以及研究证实,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具有较明显的优势。Korner2研究证明,双侧锁定钢板进行90放置,在旋转稳定性以及初期的屈伸功能方面,较之传统手术方式效果明显更好。另外,Self3等人经生物学实验证实,双侧锁定钢板在扭转以及前后和左右的屈曲方面,较传统方式牢固性更强3。由于双侧锁定钢板的内固定支架并非借助钢板对骨头施压来达到稳定目的的,因而对骨折的愈合效果更有利,并利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3.3 手术时间 由于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一般在24 h后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软组织肿胀现象,并在35 d内达到肿胀程度的最大化,导致软组织出血量大大增加,极易发生感染,给手术造成很大难度,且一旦手术不及时,还容易出现不愈合的情况,因而骨折后在24 h内及时接受手术,争取最佳手术时机,对于尽快帮助骨折复位,并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3.4 术后并发症 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因会触及肘关节,一旦处理不当容易出现并发症。手术后期关节周围纤维化或者手术中软组织受到损伤,均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中,在术后感染、异位骨化、肘关节僵硬以及尺神经损伤几种并发症上,均出现1例患者,应通过提高手术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如,应在手术中对患者进行彻底止血,减少术后感染、异位骨化以及骨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另外,在术中游离前置尺神经,可避免出现尺神经损伤,并能避免关节周围出现卡压以及瘢痕粘连现象。 3.5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早期功能锻炼对于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的尽快恢复具有十分有利的作用,可防止患者术后出现肌萎缩以及骨质疏松症状,并避免出现肘关节僵直以及粘连现象4。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由于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对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术后第3天便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并逐步增加锻炼的次数和强度。 另外,综合以上统计材料可知,采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在术后第36个月时,总优良率达90.6%。此外,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整体较低,较之前的手术方式或者有限内固定治疗方式,在临床整体效果上具有较明显优势,值得今后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邓明高,潘杰,谭军,等.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2):213-215. 2 王远双,金启来,祝祥文,等.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