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车间调温工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焙烧车间调温工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焙烧车间调温工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焙烧车间调温工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焙烧车间调温工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焙 烧 车 间 调 温 工 岗 位 作 业 指 导 书 NSLY3-10(02-04)-319-1 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怡力电业4炭素厂焙烧车间调温工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等。1.2 本标准适用于怡力电业4炭素厂焙烧车间调温工岗位。2 职责2.1 负责调整负压、风量、燃料供给量等,保证火道温度符合升温曲线,制品理化指标符合工艺要求。2.2 负责各火焰系统的移炉作业,处理炉面着火、氧化等异常情况。2.3 负责焙烧炉、燃烧架、风机、计算机、排烟架等设备维护、保养2.4 完成上级交办的临时性任务。2.5 负责焙烧炉的烘炉操作。3 技术要求:3.1.1焙烧炉3.1.1.1 火道尺寸:55265305735。3.1.1.2 料箱尺寸:55268005735。3.1.1.3 每个炉室由9条火道8个料箱组成。3.1.1.4 装炉方式:侧立装三层,每层七块,每箱二十一块。3.1.2 料箱尺寸:5526(L)800(W) 5735(H)mm。3.1.3 生阳极尺寸:1650(L)700(W) 600(H)mm。3.1.4 焙烧阳极尺寸:1645(L)690(W) 590(H)mm。3.1.5 阳极设计产能:80000-90000t/a。3.1.6 填充料:煅后石油焦16mm。3.1.7 燃料种类:天然气100#,密度:0.94-0.98g/cm,发热值39777-41870kJ/kg。3.1.8 天然气总管压力:0.080.15MPa,燃烧架支管压力:0.080.11MPa。 3.1.10 烟道负压18003500pa。3.1.11 燃烧系统数目:共计五个,每个火焰系统由18个炉室组成,其中有六个预热加热炉室,七个冷却炉室,二个密闭炉室,一个待出炉室,一个待装炉室,一个待修炉室。3.1.12 燃烧移动周期:28-32小时。预热焙烧时间:168-192小时。冷却时间:168-192小时。3.1.13 火道最高温度:1180。阳极终温:1050,3.1.14 排烟架入口处负压:8001800Pa。负压架所在炉室各火道负压:-90-150Pa。喷火口处点火负压:-2pa15pa。3.1.15 正常生产采取28-30小时周期168-180小时焙烧曲线,焙烧曲线如下:3.1.15 28小时燃烧周期168小时焙烧曲线(目前使用30h周期)名称1p2p3p4p5p6p起始温度32058078087010801180最终温度580780870108011801180温升时间h19.3(余8.7h)53.324(余4h)2810(余18h)28温升速率/h13.53.753.757.510保温3.1.16 30小时燃烧周期180小时焙烧曲线名称1p2p3p4p5p6p起始温度32065083087010801180最终温度650830870108011801180温升时间h304810.7(余19.3h)3010(余20h)30温升速率/h113.753.75710保温3.2 烘炉及开炉:详见焙烧炉烘炉作业指导书3.2.1 温度控制3.2.1.1 挥发份排出区温度不作要求(2P、3P)。3.2.1.2 升温误差:常温900:50,900-1200:30,同一炉室火道温差:常温900:40,9001180:30。3.3 基本操作及要求:3.3.1 严格执行调温工操作规程。3.3.2 调温工要严格按操作标准进行调温,使温度严格按温度曲线升温,超出误差范围或出现其他特殊情况应向班长及时汇报,并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3.3.3 认真填写焙烧过程中的记录。3.3.4 调温工应经常检查天然气有无泄漏、火道燃烧状况、挥发分逸出情况、燃烧墙有无结焦、堵塞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有关人员报告。3.3.5 运转炉室必须保持严密性,防止冷空气大量进入炉内,影响操作。3.3.6 充分利用挥发分的燃烧,减少天然气单耗,节约能源。3.3.7 冷却严格按冷却要求进行,并随时注意冷却风机的运转情况。3.3.8 当制品温度冷却至200以下时,即可进行出炉作业。3.3.9如遇到突然停电、断天然气、停排烟机等异常情况,要根据操作及相关应预案要求的有关规定,迅速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并通知调度室。3.3.10 凡操作人员必须精力集中,坚守岗位,各种操作过程都要符合安全要求。3.4 调温工操作标准3.4.1 燃气温度的测定及调整:1)测定:在加热的6个炉室(一个系统)中6P、5P、4P、1P的各火道中插入N型热电偶,在6P、5P、4P料箱中插入N型热电偶检查火道及制品的温度,从现场FP和中控室CP显示器上监控调节。异常温度比设定范围高时,温度监视出现红色,实际温度在设定范围时,温度监视为绿色,异常温度比设定范围低时,温度监视出现黄色。2)调整系统依据设定温度自动调整。3.4.2 压力的测定及调整: 火道负压通过1P炉室的负压传感器测定并显示,通过排气架的滑板手动调整负压。 排气架压力现场传感器显示。排气架负压通过烟道蝶阀调整,烟道负压通过排烟机入口阀调整。总烟道压力由控制室测压表显示。天然气支管压力现场显示,天然气总管压力(四期90-150Mp,三期70-110Mp)由控制室测压表进行观察记录,由天然气站调整至规定要求。3.4.3 其他操作:a. 防止填充焦烧红的操作:为了防止料箱上部氧化,填充料要堆积成一定高度,高出炉室平面150mm。山形的填充料同料箱的角之间,用焦子在料箱内充填,低的部分可用高的部分的焦子来补充。出现红料要及时处理,并将填充料踩紧压实。b 停止漏气的操作: 排气架与火道的顶墙短管安装部位的密封要确认,必要时进行密封。检查该火道插板密封情况。在火道负压测定值低时,检查该火道的排气架顶墙口部密封情况,检查该火道插板密封情况。产生漏气时用石棉密封,密封后再确认负压。3.5 突然停负压、停电、烟道着火等异常情况发生后,重新点火方案3.5.1 确保排烟架与烟道分离。3.5.2 启动风机,调整负压至1000pa,根据生产实际需要打开炉面烟道盖12个(一般打开18#、19#两个炉室大盖),同时打开此处烟道蝶阀通风,通风运行30分钟后,确认烟道无明火异常现象后,调整负压至2000pa。3.5.3 将排气架各火道滑板调整至中间位置。3.5.4 指挥天车将排气架吊放在规定位置,并慢慢打开排气架处的烟道蝶阀,排气架负压调至800pa,随后慢慢关上事先打开的两个烟道蝶阀,连接好通讯电缆,并送电,观察排气架温度情况,确认无异常现象后,吊放好负压架,连接好通讯电缆、并送电。3.5.5 盖好各炉室火道盖。3.5.6 通过烟道蝶阀和排气架滑板调整火道负压为90120pa。3.5.7 连接好燃烧架燃烧器、天然气软管,连接好通讯电缆,并送电。3.5.8 按规程依次点BB3、BB2、BB1燃烧架。3.5.9 点火后检查调整负压、天然气压力至最佳值。3.5.10 通知中控室点火完毕。4. 移炉的操作4.4.1 燃烧架的停止:4.4.1.1 关闭移动系统燃烧架的各火道的天然气燃烧架阀门,再关闭支管阀门。4.4.1.2 确认天然气停止,看燃烧嘴的燃烧是否停止。4.4.1.3 取下天然气软管接头检查一下,软管是否完好无损,如有必要进行更换。4.4.2 做好设备移动时吊用器具的准备。4.4.3 炉室顶墙口密封除去。4.4.3.1 根据火焰移动表,在移动前20分钟除去。4.4.3.2 除去烟斗和冷却风机的石棉绳,放在下一个炉室各火道顶墙口处,等移完烟斗和冷却风机后再密封上。4.4.4 火道插板的移动:4.4.4.1 打开移动工作炉的顶墙盖。4.4.4.2 取出挡板,从1火道到9火道进行。并将挡板插入排烟架前面炉室1-9火道内密封。4.4.4.3 设置好挡板,检查是否插好、漏气,然后盖好顶墙盖。4.4.5 冷风机停止运行。4.6 温度监控装置停止:4.6.1 停止同系列的温度监视。4.6.2 移动时,取下温度测温架的连接器上的插头。4.7 取出测定火道燃烧架用的热点偶,设置在台架上。4. 8 移动:4. 8.1 烟斗的移动,设备吊具在烟斗上,用天车吊上,设置在移动前段指定的位置上。4.8.2 温度测温架移动在指定位置上。4.8.3 燃烧架移动在指定位置上。4.8.4 冷却风机移动。4.9 移动后的操作:4.9.1 打开放散管,联好集合管与天然气总管。4.9.2 打开支管旋塞阀门。4.9.3 当集合管天然气压力稳定后,打开天然气阀门,重新点火。4.9.4 火道堆积孔里,检查各火道的燃烧情况,必要时进行流量的调整。4.9.5 关闭放散管。4.10 移炉作业里的有关注意事项4.10.1 移炉应根据时间表进行。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