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D-CPZX-0204-BMBD-1-080430龙岗中心城校区个性化教案 XueDa PPTS Learning Center咨询热名 学生姓名 填写时间20120725学科 科学年级八年 级教材版本 浙教版阶段观察期:第( )周 维护期本人课时统计第( )次课共( )课时课题名称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课时计划(全程或具体时间)共( )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重点1、认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物质酸碱性及酸碱性强弱测定方法。2、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认识;PH的大小与物质酸碱性强弱的关系。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难点1、认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物质酸碱性及酸碱性强弱测定方法。2、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认识;PH的大小与物质酸碱性强弱的关系。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物质的酸碱性:、酸性物质1、引言:钢铁、化肥、塑料、食品、药物等的生产过程中经常要用到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是两类基本的物质。如:人的胃液里就含有胃酸盐酸,没有它,我们就不能有效地消化各种食物;若胃酸含量过多,又容易得胃病,需用含碱性的药物进行治疗。2、设疑激趣:(1)你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还有哪些认识?(2)你能说出哪些物质呈酸性、哪些物质呈碱性吗?以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说对相当一部分(鼓励之)。 3、实验:取一瓶食醋,倒一点在烧杯中,示范一下闻药物气味的方法,然后请每一探究小组学生闻一闻食醋的气味。回答:有酸味。 4、讲解:(1)用手轻轻扇动瓶口使气味飘进鼻孔来,同时告诉学生:实验室里的化学药品都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更不能用嘴尝,这是一个操作规范。(2)食醋是一种酸溶液,它有酸味,具有酸性。(3)出示盐酸、硝酸、硫酸,指出它们是常见的强酸。 5、提问:你们吃的水果中哪些有酸味呢?学生回答后指出这些水果中均会有一些不同的酸性物质,所以有酸味,但酸性不是很强叫弱酸性物质。6、实验:出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让一学生闻闻有没有酸味,回答:没有。但二氧化碳也是酸性物质(下面的实验验证),因此指出并非所有含酸性的物质都有酸味。7、实验:课本P141的浓硫酸强腐蚀性实验演示,得出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硝酸也有强腐蚀性。 8、讲解:万一不小心粘有浓硫酸之后的急救措施。 、碱性物质 出示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氨水及一些碱性物质:小苏打、纯碱、洗涤剂等物质。 1、读图:P141图450、图451,认识一些强碱和弱碱性物质。 2、设问激趣:你们知道清洗脱排油烟机的工人师傅用是的什么药品吗?(讨论:大多数不知道) 3、探究实验:P142碱性物质的去污能力。 4、问:现在你们知道刚才提的问题了吗?(答:知道,是碱性物质。教师指出:大多数是纯碱) 5、归纳:某些碱性物质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可作洗涤剂。但强碱有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物质酸碱性的测定、用石蕊试液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出示紫色石蕊试液,叫学生拿出探究小组桌上的石蕊试液,请他们辩别颜色。1、探究实验:二个探究小组做石蕊试液分别滴入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二个探究小组做石蕊试液滴入盐酸和石灰水中;二个探究小组做石蕊试液滴入二氧化碳气体和橘子汁中;剩余探究小组做石蕊试液滴入各种不同的洗涤剂中。2、探究结果汇报:(表扬)3、得出结论:通过比较实验现象差异性和共同性得出: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用PH判断物质酸碱性的强弱1、探究小组讨论:使用石蕊试液判断物质酸碱性的优缺点。2、讲解: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的必要性。3、课件演示:“由于土地的盐碱化和酸雨造成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4、演示:用PH试纸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方法及规范的操作方法介绍。5、探究实验:请各探究小组分别测出下列物质的PH值:1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10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纯水、食盐水等(教师巡视,帮助纠正他们的错误操作)。6、探究结果汇报。7、讨论:从上面实验中你们能归纳出哪些有规律性的知识?8、阅读P143144找出规律。9、实验P144:一半探究小组做15,另一半做610。10、结果汇报。11、阅读P145:“我们身边物质的PH”。、小结:酸性物质酸含酸性的物质石蕊试液呈红色PH7含碱性的物质碱(溶液)碱性物质两类基本物质、巩固训练:1、用PH试纸测定自己唾液的PH是多少?2、某物质的溶液用PH试纸测试显红色,若滴入石蕊试液,此时石蕊显 色。3、纯水、食盐水的PH 7,呈 性。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一)新课引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特征和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液体的沸点、物质的溶解性、酸碱性、可燃性等。物质表现的性质是非常广泛的,但不外是两大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板书)如何来判断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呢?我们先来探究下列四种变化,看哪些变化没有别的物质生成,哪些变化有别的物质生成。(二)探究活动:1、 冰山消融(图457)讨论: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什么?2、 钢铁生锈(图459)(学生演示磁铁分别吸引铁和铁锈的实验)讨论:)发式、实验探究 (1)银白色的钢铁和红色的铁锈是同一种物质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加以证明。(2)操作并报告现象和结论。3、 电热丝温度升高后颜色发生变化(图458)讨论:黑色电热丝和发白光的电热丝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什么?4、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图460)(教师演示)讨论:(1)木炭和氧气的颜色、木炭燃烧的条件、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2)你知道木炭在燃烧时有别的物质生成吗?用怎样的实验来加以证明。 从上述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知道了物质变化时,有些有新的物质生成,如钢铁生锈、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些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如冰山消融、电热丝温度升高后颜色发生变化。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物质变化后有没有别的物质产生可将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类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板书)没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强调:区分两种变化的依据是物质变化后有没有别的物质产生(板书)练习:下列各组两个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B 蜡烛受热融化、蜡烛燃烧 C 镁条燃烧、钢铁生锈 D 钢锭轧成钢材、食物腐烂二、讨论:1、 前面提到物质的许多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液体的沸点、物质的溶解性、酸碱性、可燃性等,哪些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是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学生回答后,引出物质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板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物理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强调:区分两种性质的依据是物质的该性质是否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2、(1)把物质上述特性进行分类,填入147页的表中(板书)(2)请你再举出几个事例来说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答:(就上述板书加以补充)物理性质;状态、密度、挥发性、导电性、传热性等化学性质:有些物质有毒性、食物会腐烂、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会变浑浊等3、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是否也能引起物理变化?例:蜡烛燃烧过程中存在哪些变化?通过这些变化你知道了蜡烛的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答:蜡烛燃烧过程中存在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变化(可演示),蜡烛的物理性质是白色固体、受热易熔化;化学性质是能在空气中燃烧,变成别的物质。结论: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能引起物理变化,物质在物理变化中不存在化学变化。练习: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 ;分子之间存在 ;分子在不停地做 。请从分子运动角度分析水的蒸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现象,并思考其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一分析交流1:判断下述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冰块消融; 铁块拉成铁丝; 钢铁生锈; 水变成水蒸气; 苹果腐烂; 木材做成课桌; 物理变化的共同特征是 ; 化学变化的共同特征是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根本区别是 2:师生共同讨论。物理变化中,物质本身不变,那么它变了什么呢?判断化学变化的关键是什么?如何知道物质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呢?物理变化发生时是否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发生时是否一定会发生物理变化?举例说明3:判断下列变化分别表现了物质的什么性质?玻璃破碎;a. 食盐溶解在水中变成盐水;b. 煤的燃烧;c. 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了;d.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 ;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二拓展练习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A颜色变化 B发光发热 C新物质生成 D固态变成气态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潮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了 B铜锭抽成铜丝C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D煤的燃烧3判断下列各句话的正误:A凡是有气体产生的变化就一定是化学变化。( )B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一定是化学反应。( )C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了新的物质。( )4下列叙述,哪些是铁的物理性质?哪些是铁的化学性质?A铁具有银白色光泽。 B铁能导电。 C铁跟潮湿空气接触,会变成铁锈。 D铁在点燃的条件下会跟氧气反应,能生成四氧化三铁。 5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并指出具体的性质和变化类型:A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B镁条在点燃条件下能燃烧。 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D矿石粉碎。 62000年5月8日,余杭区公安分局交巡警大队民警杨春平舍生忘死下窨井抢救两名中毒民工时,自己也不幸中毒。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可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1写出硫化氢的物理性质: 2)写出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拓展】实验设计:1 生物呼吸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吗?你用的方法中,涉及到的物质变化主要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的物质生成。现在给你以下一些器材:酒精灯、火柴、烧杯、集气瓶、条形磁铁、澄清石灰水、蜡烛、生锈的铁块。你能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化学变化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吗?(提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实验室常见强酸是 ;强碱是 。 2物质酸碱性的强弱可用 的数值大小来表示。pH值小于7的是 性溶液,pH值大于7的是 性溶液。酸性越强,pH值越 ;碱性越强,pH值越 。一 品尝以下水果:橘子、橙子、苹果、猕猴桃、柿子、香蕉显酸味的是-;显碱性的是-;显中性的是-二观察归纳1记录下列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前后的颜色滴入石蕊试液前 色 色 色 色滴入石蕊试液后 色 色 色 色2归纳结论: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3测定某溶液的pH值的方法是:用洁净的 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 上;再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对照,看与哪一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二练习巩固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 )A、人的胃液和洗衣粉 B、酸奶和桔子汁C、纯碱和酸梅 D、熟石灰和洗发液2下列物质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可以作洗涤剂的是 ( )A、食醋 B、纯碱 C、盐酸溶液 D、食盐溶液3pH为下列各值的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 )A、pH=9 B、pH=0 C、pH=3 D、pH=74蒸镏水、盐酸、氢氧化钾三种溶液,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 B、 C、 D、5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其中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是 ( )A、牛奶 B、苹果 C、鸡蛋清 D、葡萄6下列溶液混合后,pH可能变为7的是 ( )A、pH=3与pH=5的溶液 B、pH=7与pH=10的溶液C、pH=0与pH=7的溶液 D、pH=4与pH=12的溶液7人的胃酸过多时,医生常配一些具有_性的胃舒平药片来中和治疗。8若你想知道平时喝的“雪碧”这种饮料是呈酸性还是碱性,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是用干净试管取少量雪碧,往其中滴加 试液,若该试液变红色则说明“雪碧”这种饮料是呈 性的。若要定量测定“雪碧”这种饮料的酸碱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放射技术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防疫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有线广播电视机务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地图绘制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中式烹调师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印刷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银行金融类-金融考试-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法规+风险管理)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铁路职业技能鉴定-铁路职业技能鉴定(铁路通信工)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热射病患者的抢救课件
- 热喷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GB/T 19861-2005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弱碱基团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测定方法
- GB/T 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
- GB 30000.3-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3部分:易燃气体
- 读书分享-《教育的情调》
- 《材料力学》说课-课件
- 飞灰螯合物运输服务方案
- (完整版)沪教牛津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汇总(最新)
- JJF 1587-2016 数字多用表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完整课件-西方经济学下册(第二版)
- 机械制图教学通用课件(全套)
- 天星择日的基本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