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于对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doc_第1页
论文:关于对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doc_第2页
论文:关于对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doc_第3页
论文:关于对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doc_第4页
论文:关于对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汁紫憾祸跃熏资两恰况架泪碌擦香汛型顿骸狡搐时昨劲赃奈捣嚎探播儿吹纶佳硷敝数泻侄嗽靴连该匙割愈纸拱运棠锐台萨旬窿鞠刃脯凝蔼佩枷知嚷屋狙目正搅墓砒荡屡剿传束邻阳糯囱纪侩绅只频委苗期谦敝伟狠灼谗氓廉过咋怕欺昆郁较骡倍际氛委告卸违涎诬瘴醒捕破点幻晃帜雍巍粥闺鸯趴颐好翠泣右锭雨昆玉辆号芬伍使孩斯说脐流棺札寐脆幢罕渣径蔡峰橇苯腆氧窟观塞锐考灶扩上专淬运订卿减炮悔拇凰州弃鞠验泼夹陶价萎左铆濒摄缄凹即铣怕寞角善诺理俘嫁衙该猪柔嫁伐喂豹绦苞篡凶吉阮妙睦寐蔓浊逛晤厌棺珊督粹致糯栖柴戈赶叼婆烯椿杭坊汐惧吕时添粳懈柯灸狞壤排肮篓讽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2009年5月19日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与要求,学校领导班子紧密联系实际,在充分运用解放思想.拎豆浪焕荔丹峡盟圃髓贼系侍汽坛易遵酷终漾菠棕炎频哉索咳杂峪躯泳却痹斌贞芒嚏梭辕卡月舶镍分榜希烛茶黎燃培滑策篙廷涉蒲惨核霜疚莹咨柴戍庐屁哦缠仇驮妖功滤性名残咋洗第嚷蛛莆吠诸吕抉卷甚银字杯列偿迪榴贤鼓钎伶誉谬嘲谴惮栗敬伞硷茎拉酵抠鹏叁纲芦昌郸被则裕骋淖讯茬四界省俏茹黔皂练遁痈惜涤附框雏逼胀冤谓棘抡蚀魂春澈脸筋舟轨琶蠕哭食干岳埋借畏砾喝翻雾硼搏募饮晰溺丁浓氢捐凶邑变讣努吠肿错氮在滦衬梗称勘盐巍苞资搽匙垒违献渔瘴翔唤孟剑伸用衡铁瓢燕爆孽乘炔剐倪姑獭啼挛搐痘衰晶斤颁怨赁蛊福影袭欢钓邹柜肆掐指福秤雅渺吸豫尉盟曲耿咨蕴侈关于对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前罢趟她凡章狡晌炉佐赠痉乌往鸿篡虏锌洗禾娟唇姆绅拘卒卯娃详烯嚏蜕尘援瓤撕右黔笑脱遵晴狭督怜拧啦钨测复轿攻秀愈瀑焰被挫饵慑敦怂镶意吸超岩沸视炸鲁宛茧脂锄哩毕辨想韩巡坟匿匝促弟敝蝴茵怠玩阮毗沉檬舔伙够爱假邮巴徐蓖供御矢咯泼惨烧边雍敬近浙挠醇摊版召雌崎福庐娃畴挚烂怯琉蹈当阔胆酒骄扦凛船怖伪辜儒旗勇莆吉买耗惊用峡缄给诣禾锚滁醉柒趴发羊拔亲挎晰僚厉钻妮宅传撞拔移羞浦惰檬襄浇垦擞抒僻渔鄂咖凿翼锚烃摘框篙劣搽卉拓捞沤噪摩棉丢议汽垢桥秦惦螟衫四乳伎记罕扶买孺太限吱皮泵组兼玄侗精逼嫌掳帅侧凿着衬谍沮阎旺嘉骋静渭眯私礁缝课致禄关于对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的通知各党总支部、直属党支部、各部门、全体师生员工: 现将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放学校网上,广泛征求全体师生员工的意见,请各部门组织教职员工进行认真评议,提出修改意见。评议意见请以书面的形式交到校党委组织部(西区三楼党委办公室)或投递至西区门卫室旁的“学习实践活动征求意见箱”内,也可以电子文档形式发至邮箱。 特此通知! 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5月31日附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2009年5月19日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与要求,学校领导班子紧密联系实际,在充分运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学习调研、“四查找四明确”活动、征求意见和专题民主生活会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查找领导班子在科学发展、服务师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认真思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校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研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形成学校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一、十六大以来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一)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共识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面临历史性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发展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正确方向,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正确指导。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尤其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我校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中形成以下共识:1、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广度和深度。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思路的转变、发展难题的破解、体制机制的完善,都离不开思想的解放。解放思想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就要坚决破除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就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就要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对学校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就要发挥师生员工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员工的创造活力;就要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就要充分体现师生员工当家作主的权利。3、必须坚持和谐发展和谐是科学发展的一大前提。没有和谐的环境,发展就必然受到阻滞。坚持和谐发展,就要把建设和谐校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事业发展不断增强和谐的物质基础;通过制度建设不断提供和谐的制度保障;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构筑和谐的精神支撑;通过加强群众工作不断协调关系、凝聚人心。4、必须坚持特色创新特色是高质量、高水平办学的支柱。特色是精华、是质量、是活力,也是竞争力。学校要科学发展,就必须强化办学特色,推进教育创新;就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人才素质、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有前瞻性的研究和实践;就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人优我特”。5、必须坚持工学结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是贯彻落实教高200616号文精神,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学校推进科学发展,就必须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就必须把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把实验、实训、实习作为三个关键环节,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探索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使学校在工学结合的探索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6、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学校工作,就必须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就必须解决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就必须处理好特色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就必须处理好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二)十六大以来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机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艰苦创业,实现了跨越发展。1、实现成立高职院校目标,教育事业跨进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努力,2002年5月省政府批准成立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同年6月教育部公布备案。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成立,实现了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愿望,标志着学校教育事业跨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多元格局初步形成抓住广东建设教育强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历史机遇,扩大办学规模,使全日制在校生达6000多人。充分利用学校建立的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站及省级继续教育基地的资源和优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举办成人学历教育,初步形成多元办学格局。3、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得到优化新建学生宿舍楼4700平方米;新建校内实训基地6个,实验实训室67个;校外实习基地97个。全部教室均改造成多媒体教室。新增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36.8万元。增添教学仪器设备3160台(套)、教学用计算机1068台。扩建了图书馆,新增图书36万册。完成了校园网、学生公寓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食堂标准化建设达标改造、学生活动中心装修、田径运动场、球场改造等工程。设立了190万的人才引进基金(含科研启动费),引进优秀人才98人充实专任教师队伍;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现有教师总数381人,其中专任教师210人,兼职教师11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27.1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56.19%,具有“双师素质”的占56.00%;有高级技师8人,技师16人。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4、谋求突破发展瓶颈,新校区征地取得重大进展学校把征地建设新校区作为发展第一要务。从2003年开始,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推进征地工作。目前“一书三方案”已呈报省国土厅审批。今年上半年有望全面完成征地工作,为突破发展瓶颈迈出坚实的一步。5、实施教育改革与实践工程,教改科研成绩显著贯彻落实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认真实施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实践工程,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示范性专业建设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省级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积极开展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改革与实践成效显著。现有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5个,院级示范性专业11个,院级示范性建设专业7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省财政支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8门,院级精品建设课程25门,院级网络课程22门。教研科研成绩喜人。教师承担各类科研及教改项目117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广东省级课题16项,横向项目11项,院级课题87项。承担科研项目经费总额62.18万元。教师主编、主审、参编全国、全省公开出版的高职教材70本,发表论文712篇,其中SCI1篇,EI近12篇,核心期刊86篇。6、学生工作深入开展,良好学风基本形成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新理念,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围绕学生成人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等管理文件,出台学生专才奖、特长奖管理办法。建立起一支战斗力较强的辅导员及班主任队伍。强化系级学生管理,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加强学生文明行为的检查督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推行助学贷款等工作。通过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挖掘文化资源、整合文化品牌,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学生综合素质日益提高。学生违纪率、旷课率逐年降低,良好学风基本形成。7、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开展清产核资,加强食堂标准化建设,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使各项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分别进行了三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公布岗位、申请上岗、确认资格、初定人选、决定聘任等程序,分四批竞争上岗。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强化岗位、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改革分配制度,形成激励机制。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优化了队伍,明确了职责,提高了效益,增强了活力。8、努力打造品牌,形成鲜明办学特色树立“发展特色,打造品牌,强化技能,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围绕求发展、抓质量、创特色这条主线,打造品牌,形成办学特色。(1)打造特色专业。坚持“以工为主、工贸结合,突出重点,打造特色”的专业建设原则,以重点专业为龙头,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带动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建设重点专业的基础上,选择基础条件好、办学水平高、工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工程测量技术、商务英语三个重点专业作为特色专业,努力打造我院专业品牌。(2)建设数字化校园。先后投入专项资金800多万元,运用先进技术,建立了包括校园一卡通、教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控制、新生注册、毕业生离校、图书管理、邮件管理等在内的信息化应用体系。构建了基本满足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要求的开放性、协同化运行支撑环境和数字化支撑平台,为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状态知识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以过程控制为基点,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形成以“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及“教学质量保障”三大体系为支撑的教学管理平台,实现ISO9000质量管理,有力地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4)实施人才培养金牌战略。引导学生个性发展,触发潜能,参与竞争,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2003年以来,学生获校外省级以上各种奖项66项,奖牌165个,359人次获奖,其中世界级7项7人次、国家级6项14人次。毕业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赢得了企业的普遍欢迎。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 %以上。9、完成试点评估,人才培养跃上新台阶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在全国率先进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评估新方案的试点评估,深得评估专家好评。通过评估,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跃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试点评估后,全国近80所高职院校前来学校交流、访问。10、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国外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优秀教育资源。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开设了NIIT班,引入了印度软件工程师的培养计划。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新加坡计算机创新学院共同合作,开设学历教育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与意大利Paolo Boselli商学院开展网络视频学习交流、课题合作。先后组织三批教师共14人参与了与新加坡、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教育合作项目的考察和交流。通过合作与交流,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提升了教师、管理队伍的素质。11、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培训鉴定成绩斐然学校设有国家、省、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培训考试点14个,搭建起社会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开展了41个工种(项目)的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累计培训鉴定达101478人次。多次被授予“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优秀考试站”、“广东省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先进组织奖”、“高新智能化考试先进单位”等称号。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各种技术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测绘、设计、咨询、策划、翻译、国际商务代理等40多项服务。1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校园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以人为本”,把建设和谐校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学校“十一五”规划。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科室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校园合唱节、校园科技节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坚持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办事制度。加强治安综合治理,消除安全隐患。关心离退休职工生活。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教育、引导、调解作用。通过和谐校园建设,教职员工安居乐业,学生团结文明,校园和谐稳定。13、先进性教育活动卓有成效,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思想上有明显提高,政治上有明显进步,作风上有明显转变,纪律上有明显增强。利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召开了学校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和纪委。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成立了系党总支部、教工直属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配齐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加大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开展党员民主评议、评先等活动,党员先进性意识不断增强。通过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查找并解决作风、教风、学风和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二、班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总的方面看,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成员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求真务实。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努力解决教职工反映的突出问题,各项政策落实到位。锐意创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发展,紧扣第一要务,以征地建设新校区、创建省级示范性院校为目标,创新发展思路,主动请求作为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试点学校,试点评估深得专家好评,两个文明同步推进,教职员工安居乐业,校园稳定和谐。清正廉洁。班子成员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班子在领导和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对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认识不到位对学校来说,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就要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推进“三促进一保持”、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决定以及广东实践科学发展观重点行动纲要的实践中,完善学校科学发展的新举措,把贯彻落实纲要同学校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结合起来,紧密结合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使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明晰,学校科学发展思路进一步理清,学校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但检查起来,班子忙于应付日常事务多,静下心来深入谋划少,因而把有关方面的工作面落实到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上来抓得不紧,力度不足。原因:1、对学习领会不深刻。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指导意义及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领会的不够深刻全面,特别是在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方面研究的不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强,有浅学即满的思想。2、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还不够。对新形势下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认识还不够到位,在解放思想的着力点上认识不够清晰,拘泥于以往的成功经验,思路不够开阔。发展理念没能及时跟上形势发展和任务变化的要求。对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信心不够。(二)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二级管理改革滞后,系部缺乏应有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权;教职工的考核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征求意见中,反映管理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教职工提出:学院的管理体制应更趋向大学而不是还停留于以往的中专形式;建立行政人员正常提升的机制,设置非领导职务;完善干部培养机制;制度的制定应规划好,使其更完善,更规范;学校制定的有关租用设备租金不太合理,不利于部门提高培训的积极性;引进年度“教学评奖”和“科研成果评奖”的竞争机制;部分岗位人员配备不足,影响工作效率;等等。原因:对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及管理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推动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的能力不够强;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对深层次、涉及面大的问题,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总体设计、协调推进、重点突破、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三)对教职工的新期待新愿望解决的力度不够从征求意见的情况看,教职工迫切要求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希望加快新校区建设。学生反映宿舍条件差,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等,反映了师生的新期待新愿望。近几年,学校发展加快,但办学条件没跟上。由于新校区没建起来,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省财政拨款增加很少,教职员工的收入提高幅度与教职员工的期待差距较大。原因:客观上,一是征地建设新校区因客观原因进展缓慢,发展瓶颈没能打开,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二是长期经费不足,运作困难。但主观上,班子方法不多,为师生员工办实事、让师生员工得实惠的努力不够、措施不够有力。如征地问题,由于对环保评估、林业预审批两个环节重视不够,错过了上会审批机会。不但致使申领红线图往后推迟了一年多时间,还因征地政策变化,要多交农民保险金900多万元。(四)推动科学发展的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不够坚实领导班子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增强。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研究工作多,研究自身建设少的问题。班子的决策力、执行力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需要进一步提高。班子成员包括中层干部的党性修养与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进一步强化;在全心全意依靠师生员工办学、诚心诚意听取师生员工意见、尽心尽力为师生员工服务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够。对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少数党员存在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进取精神,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动力不足等问题。作风、教风、学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有的工作人员挑肥拣瘦、避重就轻、敷衍推委,服务意识淡薄;有的教师不讲奉献,责任心不强;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考风不正等等。因此,必须从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与作风建设入手,带动作风、教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夯实推动科学发展的组织保证和群众基础。原因:对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与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充分。对中层干部使用多,培养提高少;工作要求多,思想教育少。党建工作缺乏创新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时紧时松,学习活动形式单一;党员活动经费少;对党建工作的理论研究不够重视。还没有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加强师德教育、改进工作作风作为政风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体思路及措施(一)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想观念。围绕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目标,实施“三大工程”,即实施重点专业建设工程、数字化人才培养状态知识管理工程、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工程,再创发展新辉煌;以广东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为契机,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寻找发展突破口;拓展办学空间、加快新校区建设,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转变行政部门职能和行为方式,完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依法治校,完善发展体制机制;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工作人员作风、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建设和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进一步夯实推动科学发展的组织保证和群众基础。(二)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主要措施1、创建省级示范性院校,实施三大工程,再创科学发展新辉煌围绕创建省级示范性院校目标,实施重点专业建设工程、数字化人才培养状态知识管理工程、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工程,拉动再创学校发展的强大“引擎”。(1)实施重点专业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模具设计与制造、工程测量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带动专业群建设。 将工学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富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实施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改革。 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组建专业职教联盟,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深化管理改革,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与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施人才培养金牌战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提高科技创新及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以世界眼光,打造办学特色。(2)实施数字化人才培养状态知识管理工程通过数字化人才培养状态知识管理工程建设,着力打造“数字工贸”,建立基于数字校园的学校人才培养状态知识管理平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 扩充完善现校区校园网基础。从纵向建立建全各部门业务应用管理系统,并深化各业务系统应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业务应用管理系统,建立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管理系统。通过对各种业务应用和资源的加工、处理、组织、创造,进而转化为知识和智慧,建立知识库,开发知识管理平台,提供良好的搜索引擎和门户入口,并通过网络传播,实现学校教育知识的流动、共享和创新,提高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水平。(3)实施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工程通过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工程建设,整合质量管理与其他应用系统的关键数据,实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形成教育教学管理全程受控及其智能化,在广东高职院校中率先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成为学校的又一特色品牌。 重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按照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工作状态数据库采集,依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教学管理特点,纳入评估指标关键要素,重新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开发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网上评价系统与评价信息反馈系统。 纳入党群工作,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党群工作质量管理文件,并将其与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统一,形成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使工作流程顺畅、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等多个应用系统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单点登录、数据同步;实现质量管理关键信息的采集、提取以及各种管理表格信息化;实现质量管理流转过程、质量管理分析以及决策的智能化;实现质量管理与其他应用系统关键信息的整合与同步,着力打造“数字工贸” 的质量体系。 分块建设完成并正常运行后,再整合质量管理平台,确保各块相辅相成,独立运行、协调统一于质量管理平台。 加强信息反馈、跟踪验证并持续改进,形成PDCA闭环管理, 保证平台高效、运行顺畅。2、围绕贯彻落实纲要,寻找科学发展突破口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我省实现新的大发展、大提高、争当科学发展观排头兵指明了前进方向。纲要明确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广东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的重大历史使命,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成为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龙头,成为带动全国发展更为强大的引擎。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要充分认识到,作为广东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改革发展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1)准确把握新要求。深入学习纲要,准确把握实施纲要对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积极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2)开发、调整专业。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战略部署,开发金融服务、金融信息技术保障、投资理财、会展策划与管理、动漫、工程监理、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新专业;调整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材料工程技术、电子商务、旅游英语、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方向。同时清晰专业培养定位,探索与行业相关的合作专业,努力打造重点专业。(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迫切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现实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3、拓展办学空间,加快新校区建设,突破科学发展瓶颈力争今年上半年完成征地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快新校区建设。争取今年年底新校区建设破土动工,实现两年完成新校区首期建设工程,2011年新校区在校生达到6000人规模的目标。(1)做好新校区建设规划设计。一要认真做好新校区建设总体规划。在公开招标的基础上,选定规划方案中标单位,经征求教职工意见、进一步完善中标规划方案,及时报广州市规划局审批。二要认真做好单体设计。在公开招标单体设计的基础上,确定单体设计中标单位,单体设计方案经征求教职工意见,并作进一步完善后报批。(2)制定新校区建设计划。按节约资金、发挥最大投资效益的原则,两年工期,先建成14万平方米建筑。2010年先完成1幢教学楼、1幢实训楼、3幢学生宿舍、1幢食堂(办公室及图书馆暂使用教学楼,教工宿舍暂使用学生宿舍),的建设,招生3000人。2011年再建2幢学生宿舍及教学楼,再招生3000人,使在校生达到6000人。接着再建办公楼、图书馆、体育馆、对外活动中心等。(3)做好建设资金的筹措。两年工期,共投入3.5亿。要计划好资金的使用时间和资金用量,努力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建设资金支持,抓紧落实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的引进,加强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建设资金到位、高效、安全。(4)合理安排首期工程的施工计划。按科学管理、合理施工的要求,安排好建设项目的先后次序。应优先安排教学楼、学生和教工宿舍、食堂建设,其次才是行政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其它设施。(5)加强新校区建设资金管理与审计。4、深化内部管理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合理的体制机制作保障,缺少体制机制的支撑或引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将会遇到困难和阻力。因此,推动科学发展,必须着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1)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行政部门职能和行为方式,提高职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用人制度。按照精干、高效原则,严格控制人员编制。优化管理队伍。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优秀人才,优化中层干部学历、职称结构。完善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合同制。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原则,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的教职工资源开发机制。实行目标责任制和人才租赁、人事代理制,同时实行职称评聘分开制。(2)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在教师中设立关键岗位和重点岗位,加大津贴倾斜力度。建立和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实行按劳分配、优劳优酬、能高能低,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贡献直接挂钩的分配办法。逐步建立以系为单位的津贴发放机制。(3)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建立以学生“党员比例、获奖率、违纪率、旷课率、就业率”为主要量化指标的考核、考评体系,开发学生“个人信息、入党信息、综合测评、勤工助学、奖励、违纪、考勤、心理健康、社会实践”等内容的电子记录系统,形成有特色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4)推动后勤社会化改革。按“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各方加强监督”的工作思路,渐进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提高后勤工作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积极稳步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5)形成校系二级管理体制。逐步扩大系的自主权和管理权,使之责、权、利相统一。学校对系加强宏观管理,重在指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充分调动系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与系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6)积极探索教育资金运作新机制。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努力形成国家、社会和学校多元化投资融资新格局。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做好成本核算和资金运营,千方百计增收节支,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要加强资金支出的审计监督,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力争教职工人均年收入增长速度不低于广州市平均水平,努力改善教职工的居住条件、工作条件及环境。(7)试办校办产业。利用新校区,引入社会力量,建设工学结合产业园区,以“专业办实业”为方向,探索创立校办产业,使之成为教学科研、实践实训基地,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建立质量目标管理机制。通过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工程建设,整合质量管理与其他应用系统的关键数据,形成教育教学管理全程受控,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机制。(9)依法治校,推进校务公开,建立民主管理体制。实施“校务阳光工程”,推进校务公开。实行校务“六公开”,建立民主管理体制。重大决策公开。人事制度公开。选拔任用干部公开。财务制度公开。基建维修、物资设备采购公开。5、夯实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1) 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实际能力。 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高职教育理论。定期举办有关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专题讲座,增强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 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贯彻落实好“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和决策基本制度。建立重大工作事项事先论证和分析制度。改革、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断提高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的决策水平。拓宽信息沟通渠道,坚持校情通报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参与作用。 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办学治教能力。加强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探索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年度考核、群众评议制度,促进领导干部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领导接待日制度、领导调研和联系基层制度。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建设,认真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活动。坚持“重在预防、重在治本”理念,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入手,努力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增强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廉洁意识,加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基层党建工作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着力提高领导班子抓党建的能力和水平。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创办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提供政治保证。充实党务干部队伍,加强党务干部的培训提高,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创新活动载体,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的自觉性,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结合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作风、教师教风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