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 要1第1章 绪论1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2研究内容与方法21.2.1研究内容21.2.2研究方法31.3论文的创新点3第2章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综述42.1中小企业的界定和特点42.1.1中小企业的界定42.1.2中小企业的特点62.2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72.2.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72.3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112.3.1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外研究现状112.3.2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内研究现状122.3.3现状综述的启示13第3章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其评价143.1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果143.1.1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143.2中小企业发展取得的成果143.2.1管理不健全,制度不规范153.2.2注重短期利益153.2.3销售手段原始163.2.4盲目多元化经营163.3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63.3.1企业战略意识淡薄,战略意图不明确163.3.2资源经营分散,容易跌入多元化陷阱163.3.3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173.3.4产权制度不合理,组织结构调整滞后173.3.5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17第4章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条件与问题194.1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需要的条件194.1.1拥有先进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194.1.2拥有良好的组织能力194.1.3拥有超强的管理能力194.1.4拥有好的企业管理制度194.1.5拥有核心的技术能力204.1.6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204.2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存在的问题204.2.1没有先进的价值理念204.2.2无明确的战略定位214.2.3营销竞争能力不足214.2.4没有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224.2.5技术创新能力弱,信息化水平滞后224.2.6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差23第5章 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策研究245.1培育先进的价值理念245.1.1重视客户关系245.1.2激励员工255.1.3构建学习型组织255.2重视战略定位255.2.1企业内部环境分析255.2.2企业外部环境分析265.3市场营销竞争能力培育265.3.1正确市场定位,创新营销观念265.3.2探索全球化营销275.4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275.4.1建立产权制度275.5加强技术创新和企业信息化建设295.5.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类型295.5.2企业信息化建设305.6积累人力资本315.6.1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315.6.2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31第6章 实例分析一RMT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336.1实例对象的选择336.1.1RMT公司概况336.2.1重视客户关系管理346.2.2营销竞争能力的培育346.2.3发展电子商务356.2.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366.2.5企业文化的培育37第7章 结论和展望397.1结论397.2展望39参考文献40摘 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但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解释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机理,而对中小企业的内部素质和能力缺少深入分析与研讨,如进行体制改革、立法、财政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却较少地关注中小企业内部竞争力的培育和构建。即从微观个体的角度来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进行过系统、深入的针对性研究,成果单一且数量有限。为此,本论文选择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战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为理论基础;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背景,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的实际情况;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调查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第1章 ,通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分析、介绍,阐述了对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培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的是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研究的趋势与重点,掌握研究的脉搏。同时,介绍了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2章 ,通过对中小企业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总体概述,目的是为论文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指导;接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力图反映本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国际前沿,有助于本文研究的深度。第3章 ,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分析,挖掘出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为此,要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培育。第4章 ,如何培育,围绕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需要的基本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培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5章 ,解决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在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其相应的培育对策,为中小企业提供策略参考。第6章 ,以RMT公司为实例,分析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第7章 ,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进行总结,同时提出研究展望。【关键词】 中小企业; 核心竞争力; 培育; RMT公司;AbstractTO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researc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eholars have done the massive research to it, has formed the comparison system theory and the method. But pauses in the macroseopic stratifieation plane explain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exist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but lacks the through analysis and the deliberation to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temal quality an dability, like carrics on aspect and so on organizational reform, legislation, financial finance, service system research are many, little pays attention to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terior competitive power actually the eultiv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Namely the mieroseopic individual angle studied still oeeupics the start stage, has not conducted systematic, the thorough pointed research,the achievement sole also quantity is Iimited. Therefore, the present paper chooses Our e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the cultivation is the object of study, take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theory,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 on as rationale; Take the world economics integration and the economic soeiety eontinually, the fast development as a baekground, unifies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haraeteric the actual situation: Using methods and so on literature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case researeh, have condueted quite systematically, the thorough research to our e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ore eompetitive power eultivation. Lst chapter, through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alysis, the introduetion, elaborated eonduets the eultivation research to Our e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de 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the importance and the necessity. The goal is understand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he histo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search tendency and key, grasping research pulse. At the same time, introdueed the paper research eontent and the method. 2nd chapter, through to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and the core eompetitive power theory overall outline, the goal is provides the basic theory basis and the instruetion for the paper researeh: The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e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tries hard to reflect this topic research the newest progress and the intemational front, are helpful the depth which studies in this article. 3rd chapter, eaes on the appraisal analysis to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exeavation has problems the existence basic reason is lacks to own core struggles the strength unexpeetedly the eultivation. Therefore, must carry on the cultivation to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is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4th chapter, how eultivates, revolves the basic condition which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 priseeore competitive power eultivation needs to earry on the analysis, proposed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some questions which exists in the cultivation.5th chapter, in the solution cultivation exists the question,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oothold which this artiele writes.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 which exists in the eultivation, this artiele proposed its eorresponding eultivation countermeasure, provides the strategy reference for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6th chapter, take RMT Corporation as the example, analyzes its core eompetitjve power the eultivation proeess. 7th chapter, carries on the induetion summary to the research overall idea. Simultaneously has analyzed the foreeast which further studies.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the core eompetenceCultivate,RMT corporation第1章 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998年以来,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成为我国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经济学界、管理学界、政府及企业界等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发表了大量研究中小企业的文章,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背景、特点、发展战略、作用、意义及国外中小企业发展对我国的借鉴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但目前经济学界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解释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机理,而对中小企业的内部素质和能力缺少深入分析与研讨,如进行体制改革、立法、财政金融、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却较少地关注中小企业内部竞争力的培育和构建,使人们似乎感觉到发展中小企业仍然是政府的事,中小企业只有依靠政府的扶持和政策才能运行、发展。我认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中小企业命运的仍属企业内部的竞争能力。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结束了以卖方市场为特征的短缺经济时代,出现了相对过剩的经济。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者对产品的差别化有了更高要求,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只有通过进一步提高其内部素质,培育其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逐渐地由地区性的、全国性的过渡到全球性的。我国中小企业不仅要与国内的主导企业竞争,而且还要面对实力更加强大的国际跨国公司,这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与大企业相比,它还有不少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企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产品结构和工艺简单;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员员素质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寿命短等特点。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内部的不足给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外部和内部问题,使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在困境中成长、壮大起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然要不断培育和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增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超过293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9.9ry0,其工业总产值及实现的利税分别占总值的60w0和4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及贡献了出口总额的60%。中小企业已经在我国的GDp构成、出口总值、税收方面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保证。不仅如此,发展中小企业,将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趋于增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日益突出的就业矛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进行详细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从战略意义上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国每年在安置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小企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长期活跃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与市场有天然的联系,是繁荣市场、搞活流通的主要力量。中小企业对市场反应敏捷,经营方式机动灵活,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充分体现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从现实意义上看,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进行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研究,分析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培育中需要的基本条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一是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从观念上加强对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视;二是为我国中小企业培育和构建自己的核J自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以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总之,在现阶段对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进行详细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1.2研究内容与方法1.2.1研究内容论文由七个章节的内容组成:第1章 ,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通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介绍,阐述了对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培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的是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研究的趋势与重点,把握研究的脉搏,奠定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二节,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介绍论文的整体框架结构,阐述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论文各章节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介绍论文研究使用的方法和手段。第三节,论文的创新点。第2章 ,相关理论及其研究现状综述。第一节,中小企业的界定和特点。通过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特点介绍和分析,为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指导。第二节,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目的是在己有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炼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本质特征和构成要素,为论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节,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目的是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力图反映本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国际前沿,有助于本文研究的深度。第3章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其评价。目的是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一节,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果。目的是为问题的提出提供依据。第二节,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为分析问题打下基础。第三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目的是挖掘出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对自身核心竟争力的培育。为此,要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培育。第4章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条件与问题。目的是为后面的培育对策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和思维框架。第一节,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需要的条件。目的是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第二节,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需要的基本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5章 ,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策研究。解决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解决了这些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在理论上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培育和构建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与指导。所以,有必要对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策进行详细研究。第一节,培育先进的价值理念。因为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是前提。第二节,重视战略定位。正确的战略定位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构建至关重要。第三节,市场营销竞争能力培育。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提升市场营销竞争能力是中小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操作性很强。第四节,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公司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为培育其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第五节,加强技术创新和企业信息化建设。这一对策是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第六节,积累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是培育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第6章 ,实例分析一RMT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第一节,实例对象的选择。目的是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第二节,RMT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构建。目的是从实例上分析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检验前面培育对策的适应性和正确性。第三节,RMT公司成功经验的启示。通过实例成功经验的总结,目的是为中小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提供策略参考。第7章 ,结论和展望。第一节,结论。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进行总结。第二节,展望。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研究的不足进行小结,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内容。1.2.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比较分析、调查访谈、个案研究等方首先,是文献分析法。广泛收集与本文所需的理论资料,如相关的重要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等各类信息、文献。在感性认识丰富、掌握信息充足、了解相关研究动态、储备足够理论力量的前提下,组织材料,用于研究。其次,是比较分析法。在系统综合与吸取国内外对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领域重要论文和研究报告的思想要点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力图反映本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国际前沿,有助于本文研究的深度。再次,结合实例分析,强调本文理论研究的应用性。1.3论文的创新点(1)本论文选择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战略管理、竞争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等为理论基础;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背景,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的实际情况;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调查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2)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即从中小企业自身内部来研究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为我国中小企业构建其核心竞争力提供对策,强调应用与实战性。经济学界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解释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机理,而对中小企业的内部素质和能力缺少深入分析与研讨,如进行体制改革、立法、财政金融、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却较少地关注中小企业内部竞争力的培育和构建。即从微观个体的角度来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进行过系统、深入的针对性研究,成果单一且数量有限。(3)创新性地提出培育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六个基本要素条件,理论上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时,提出的培育对策具有针对性,其培育对策主要是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提出,培育对策重点突出,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可操作性。55第2章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综述2.1中小企业的界定和特点2.1.1中小企业的界定中小企业如何划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产业部门都有着不同的标准或要求。目前大多数国家还没有法定的、统一的定义。中小企业的界定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以企业的经济特征和控制方式予以界定,这是定性的描述;二是以若干数量指标衡量企业规模的大小,这是定量的描述。(1) 中小企业的定性界定由于各国都存在一些小的差异,我们不妨以美国为例。一种说法是小企业是独立所有和自主经营,并在其经营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美国企业管理局(SmallBusinessAdministration)曾有过一个非常简明扼要的定性定义:小企业是指不能从大企业所获得的经济规模中得到好处的企业。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TheColnlnitteeforEeonomieDevelopment)在20世纪50年代给小企业的定义必须包含如下四个特点中的至少两个:独立经营管理,通常由业主兼任经理;个人或小集团提供资本并具有所有权;企业主要在当地经营业务;企业规模在本行业中相对较少。(2) 下面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定性说明见表1一1。国别机构中小企业定性描述述德国德国联邦政府所有权和经营权管理相统一;对企业进行个人或家族工作管理;独立经营,不是其它企业的下属单位。英国皇家委员会主席市场份额较少,无法影响价格;由业主或合伙的部分业主自己管理和决策;自身独立,业主不受外界的控制加拿大独立企业联合会业主独立所有和经营;在经营领域不具垄断地位。小企业秘书处独立所有;无大公司管理结构特征的企业。表1.1相关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定性描述我国从国家角度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我国吉林大学教授李玉潭,他给出的定义是:所谓中小企业,是指相对于大企业来说经营规模较小的经济单位,它一般有以下四个特点:中小企业是垄断大企业直接或间接的剥削和压榨对象,它们的存在以不影响垄断大企业获得垄断利润为前提;所有权和经营权不相分离,经营者直接接触工人;通常不以股票等形式筹措资金,而以商业信用或内部积累等途径筹集资金;在活动范围上,带有典型的地方色彩,即与地方有密切联系。(2)中小企业的定量界定性界定可以较为概括地反映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稳定性较强,能较可靠、准确地认定企业规模。但是由于存在不直观的缺陷,具体操作上存在问题。因此具体操作时有必要借助定量界定。从量化角度对中小企业的规模标准予以界定一般有三项指标最为重要:一是员工人数;二是实有资本;三是一个周期(通常为一年)的营业额。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是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的。而国家的不同、时期的不同、行业的不同,数量也有所差异。表1一2为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定量界定一览表。国家和地区时间行业人数(人)实有资本年营业额美国500日本1973之后工业、矿山、运输3001亿日元批发业1003000万日元德国300531万马克1062万马克3002124万马克4248万马克法国500500万法郎1亿法郎英国制造业100比利时50700万欧元台弯50800万新台币表1-2 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定量界定一览表注:表中数据摘自从表中可以看出,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定量界定一览表:林汉川中小企业的界定与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7)第8页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都不尽相同。这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现状紧密关联。我国于2003年2月19日统一对中小企业进行了统一的量化界定。界定标准为同时采用从业人员、营业额或资本额三项指标,这种划分相对比较准确。见表1一3我国中小企业界定表。行业职工人数(人)年销售额(万元)总资产额(万元)备注工业20003000040000中小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上,总资产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建筑30003000040000中小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上,总资产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20030000中小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5000万元及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零售50015000中小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上;其余为小型企业。交通运输300030000中小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邮政100030000中小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酒店餐饮80015000中小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上;其余为小型企业。表1-3我国中小企业界定表注:表中数据摘自: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2.1.2中小企业的特点由于中小企业为数众多,各个企业之间既存在生产规模和技术等数量上的差异,又存在着管理结构与组织形式等实质上的区别,因此很难得出一个适用于所有中小企业的比较一致的特点概括。我们只能把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与大型企业相比较而言来说明它们的特点。中小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量众多,分布面广。这一特点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2)普遍投入产出规模小。由于自身的实力有限,经营一般固定在某一行业中的单一产品或服务,经营规模偏小。(3)企业素质普遍偏低。这种情况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一般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和工艺简单;二是经营管理水平低,相当部分企业习惯传统的经验式经营管理;三是员工素质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4)市场竞争力不强,受外部影响大。尽管中小企业的人员费用一般偏低,但是由于企业本身技术、管理落后,人员素质低,生产规模小,资金力量小等原因,致使生产效率低,费用高,产品开发能力低,市场竞争力差。(5)利润率偏低。中小企业从事的业务,由于综合实力的欠缺,一般不能从事高附加值产品的经营业务。(6)市场反映快。船小好掉头,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产品比较单一,技术装备较简单,在市场变化时,转向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中小企业能对市场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在竞争中,能抓住时机,抢在大型企业之前生产出产品,迅速占领市场;信息反馈及时,中小企业产品较单一,市场面狭窄,有更多精力贴近目标市场和目标顾客。(7)企业经营周期相对较短。由于中小企业在进入市场时,主要是从企业所有者比较熟悉的行业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营业绩不佳或找不到新的经营业务时,企业往往退出市场。从以上对中小企业特点的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为其生存提供了生机,然而,其劣势却对其持续发展形成障碍。核心竟争力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在困境中逐渐成长、壮大起来,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势所趋。2.2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2.2.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教授和伦敦商学院哈默(GarryHamel)教授首先提出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的概念,在他们发表的TheCoreCompeteneeoftheeorporati。n)一文中,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学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着不同的定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定义为“资源论”持这一类观点的研究者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以独特方式运用和配置资源的特殊资源。这也是经济学研究中资源观的研究焦点。普拉哈拉德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描述的“积累性学识”或“学识”,是一种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能力与知识同属于一类事物。资源差异能够产生收益差异。企业内部的有形与无形资源,在企业间存在差异,资源优势能产生竞争优势,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的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国外,杰伊和潘罗斯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在国内,李悠诚等认为企业核心能力就是无形资产。他们认为核心能力的内容包括技术、技能和知识,它在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对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而获得的能力。核心能力由无形资产构成,是通过对各种无形资产的有机整合而形成的。第二种定义为“能力论”“能力论”观点强调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一系列能力的综合。能力与资源是一对有关联但作用不同的概念。以罗斯比和克里斯蒂森为代表的能力学派认为能力是确定资源组合的生产力,资源是能力发挥的基础。高知识和高技能的个人集合体并不能自动形成有效的组织。以团队和经验基础上的人力资本方可以看作企业的能力。无形资源与企业能力的区分应以是否可交易来确定。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在国内,周星、黄建孚等学者分别撰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就是企业具有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独特营销的能力。它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内部组织协调管理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并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发展的一种资产和知识的互补体系,其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面临的产业技术和市场动态的影响。第三种定义为“资产机制融合论”持这一类观点的研究者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核心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核心资产包括人才、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等在内的核心因素,其中高素质核心人才是核心资产的核心。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全部核心资产的综合运用和反映,是企业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的核心。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全部核心资产的综合运用和反映,是企业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不同技术系统管理及技能的有机组合。企业具备某些核心资产却不见得一定有核心能力,有了核心能力才有企业竞争优势。企业核心能力是形成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关键,核心人才是形成核心能力的关键。王秉安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构成的。核心竞争力指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它是硬核心竞争力(以核心产品形式和核心技术或核心技能为主要特征)和软核心竞争力(经营管理)的综合。第四种定义为“消费者剩余论”管益忻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大、更多、更好的消费者剩余。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是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顾客得到的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品质与价值。简言之,就是价廉、物美或兼而有之,是实惠的产品或服务。第五种定义为“体制与制度论”左建军认为,企业体制与制度是最基础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体制和制度是生产关系,现代企业体制与制度能保证企业具有永久的活力、决策的科学性、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是企业最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发展其他竞争力的原动力和支持平台,其它竞争力只是在此平台上的延伸。第六种定义为“创新论”持这一类观点的研究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创造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张瑞敏也有类似的观点,其认为“创新是海尔文化的价值观,也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其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有研究者研究认为,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在概念上具有越来越强的趋同性,一些学者的研究把技术创新能力几乎等同于核心能力。2.2.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的特征:(l)用户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应能给最终产品用户带来实惠。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应具有市场的价值,应能给消费者带来价值创造或价值增加,那些能够给企业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顾客价值,才称得上是核心竞争力。(2)独特性(异质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独自所拥有,同行业中几乎不存在两个企业都拥有准确意义上相同或相似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演进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它孕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为该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企业运作模式、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员工的素质、能力、观念、行为方式等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正是这个缘故,因而企业核心竟争力不为企业中的个别人所拥有,更不为其它企业所能模仿和其它竞争力所替代。(3)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力地支持企业能延伸到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中去。它为企业提供了进入新的多样化产品市场的潜在途径,企业能够从某种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产品与服务,具有打开多种产品潜在市场、拓展新的行业领域的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核心竞争力一核心技术一核心产品一最终产品”的传递延展过程。它是一个“能力源”,通过其辐射作用,将能量不断扩展到最终产品上,从而为消费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创新产品,使企业获取市场领域的持续竟争优势。例如佳能公司由光学镜、电子成像技术、微重量控制技术等构成的核心竞争力成功地进入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十多个最终产品领域。能向外辐射,不断拓展出新产品,开发出新市场。(4)不可模仿性(模仿和学习成本很高)如果该能力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很容易达到,则它就不可能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那些内化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建立在系统学习经验基础之上的专长,比建立在个别专利或某个出色的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基础之上的专长,具有更好的持久竞争力。2.2.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1)核心竞争力不是独立存在的要素,而是多位一体的要素体系。其主要包括五种能力要素: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管理体制、组织制度、制度体系、技术实力,其中组织和制度应作为基础,技术和管理应作为支撑,价值理念和文化应作为引导,从而形成一个体系化的、动态的核心竞争力要素体系。其基本模型可做如下表示:图2-1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模型(2)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多种能力复合而成的,各组成要素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存在内在的逻辑结构和机理。根据其内在机理可将其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核心价值观。企业核心价值观为第一层面,它包括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行为规范、企业价值标准等等。工BM公司前总裁沃森说过:“就企业相关业绩来说,企业的经营思想、企业精神和企业目标远比技术资源、企业结构、发明创造及随机决策重要得多。”价值观分为大价值观和小价值观,大价值观是解决企业员工的态度问题;小价值观是解决企业核心技术专长的定位培育问题。大价值观就是用户第一,或者像海尔提出的产业报国、追求卓越,都是大价值观。大价值观强调信任和尊重,这主要体现在对员工和顾客的信任和尊重。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盖洛夫认为:企业的成功来自于顾客的忠诚度、员工的满意度,还有它的品牌。小价值观一般指企业的行为规范,也就是着眼何种技术选择问题。第二层面是组织制度与管理组织制度与管理是第二层面,组织灵活性强,核心能力发挥作用的范围就广,企业效率就高,反之则会制约企业的核心能力。组织和管理既是核心价值观的执行者,又是技术技能、软件和硬件的运作环节。从组织上来看,现代企业中组织结构不断变化,从原来的直线职能制发展成事业部制,现在IT产业里这种企业组织结构灵活性不强,又发展成为扁平式、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样便于上下沟通,便于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从管理上来看,组织结构设置得好,管理起来方法就简便,效果就明显。从管理方式来看,管理简单粗暴,缺乏民主精神,都会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要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方式要适应当前的形势,要适应企业自身的条件,要适应企业的战略目标,要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因企业制宜,因人制宜。第三层面是技术、技能,产品、软件、硬件等。中国多数中下企业普遍缺少核心技术、核心技能与核心产品,现在多数中下企业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就是缺乏有一定熟练技能的技术工人。没有一流的技术工人,即使有了好的创意,有了好的技术,还是无法加工出产品。现在中国的一些大企业,聘请高技工、高级人才,就是这个原因。一流的技术加上一流的技能,才能生产一流的产品,才会有一流的竞争力。所以说技术和技能都不能少。软硬件又称物理系统,它不但有助于核心技术专长开发,而且是核心能力的表现。比如现代万能数控机床就比手工机床的加工精度要高。信息时代软件开发对于提高竞争力有很大帮助。比如一些营销企业,一记录用户的资料,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就可以知道用户群体的具体信息,通过电脑数据库处理以后,再进行市场定位就会一目了然。软件硬件同样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一个法宝。由上述可知,每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其三个层面一个也不能少,只不过每个层面要素体系的功能不同,重点不同,但它们是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统一的要素体系。图2-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构与层面示意图2.3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自1990年由美国密西根大学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教授和伦敦商学院哈默(GarryHamel)教授提出核心竞争力,该观点一经提出,迅速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认同和积极响应,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融合的理论成果,正是由于其理论来源的交叉性和多样性,各学者研究的角度也是千差万别,所以,目前对核心竞争力内涵的表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3.1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主要的学术流派有:(1)基于技术观的核心竞争力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ryHamel)(1990)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他们从技术开发和生产活动的视角提出并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过程伴随在企业的核心产品与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产品和技术平台是需要通过长时期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建立的,因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往的投资和学习所积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国罗伯特与学前教育发展史
- 工厂设计答辩结论撰写要点
- 工程项目管理学习资源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经济法申诉案例试题及答案
- 社会教育节约用水实施路径
- 2025年工程经济经典例题试题及答案
- 冲刺抢分卷03 备战2025年高考考前仿真模拟卷冲刺抢分卷化学试题03 (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专用) 含解析
- 生产航天无人机领域装置、海底深水探测动力装置、工业母机直线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如何优化工程绩效评估试题及答案
- 现代工程经济应用实践试题及答案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 饲料添加剂(全)课件
- 《田间药效试验》课件
- 劳务外包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第1章 绪论
- 教育教学实习教案幼儿园
- 电镀有限公司双体系资料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手册
- 【医院管理案例学习】-床单位终末消毒标准的执行
- 退化草地修复亲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 暗挖格栅加工技术交底
- DB5106∕T 01-2019 农村彩钢棚管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