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长不打孩子》doc版.doc_第1页
《好家长不打孩子》doc版.doc_第2页
《好家长不打孩子》doc版.doc_第3页
《好家长不打孩子》doc版.doc_第4页
《好家长不打孩子》doc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家长不打孩子虽然小时候常受到老妈的暴力教育,深受其害,并对此深恶痛绝,但是,有时还是不免认同这种教育方式,觉得斥骂、暴打小孩子好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能真如一些心理学文章所说,人总是愿意认同自己的父母吧。 这两天重拾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把余下章节看完,我尤其愿意重提一下刚看过的“不做穿西装的野人”这一章,提一提作者尹建莉对于暴力教育的看法。这么做,我不仅要提醒自己,过两年当了母亲,千万不要用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还想呼吁各位家长闭紧斥骂的双唇,收起施暴的双手。 章节标题下方的一句话足以说明作者对于暴力教育的态度: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 许多家长打孩子,常常会以这样的理由:你做错了,所以我要教育你,要教育你,就要骂你,要打你。其实家长这么说,特别站不住脚。要想教育孩子,可以沟通,可以说服,家长只要具备一点点的耐心和智慧,就可以做到这些,为什么非要用打骂这种方式呢? 我想家长之所以这么做,要么因为没有文化,不懂得用正确的方法,或者压根不想用这种方法,嫌它麻烦,觉得费了一番唇舌,好像还不见得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骂孩子或者打孩子就简单多了,不仅不用家长动脑筋,还能让孩子迅速“乖”一阵子,最重要的是,打骂孩子的同时,家长还能出一口恶气。我觉得很多家长都属于后面一种情况,图一时痛快,而丝毫不顾及孩子心灵是否受到了创伤,不管暴力教育所带来的长期的负面的影响。 其实,和这些家长相仿,整个社会都笼罩在急功近利的氛围里,许多地方政府为了追求高GDP,盲目引进一些高污染的项目。有些企业,比如现在闹得很凶的“紫金矿业”,虽然长期存在环保问题,却因为处理相关问题不会带来经济收益,而始终没有彻底的治理,最终爆发了最近的“水污染”事件。 有些家长还喜欢以“我克制不住自己,我忍不住要骂孩子、要打孩子”为由,动不动对孩子施加淫威。那么,这些家长在面对自己的朋友、同事、乃至领导的时候,会不会就“克制不住”呢?会不会就“忍不住”了呢?显然不会,因为对其他成年人不客气,会给自己招惹到麻烦,所以家长们很“明智”的选择了没有反抗能力的孩子作为施暴对象,殊不知许多孩子在暴力教育之下,滋生了对家庭、对社会的不满和仇恨,渐渐走上了歧路,有些孩子还因为长期的心理压力,得了“多动症”等等流行病。 有些家长会说,我也是被打大的,我不还活得好好的,我干嘛不能打我的孩子呢? 我看过一期心理访谈,在那期节目里,一个当老师的父亲生有两个孩子,两个孩子曾经非常优秀,可是没等上大学,大女儿就先自杀身亡,小儿子上了高中以后,有了严重的抑郁症状。家长十分不解,求助于心理学专家。专家了解到,他对自己的子女非常严厉,动辄毒打,于是指出了父亲严厉而且暴力的教育方式是造成两个孩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个家长十分不解,觉得自己就是被打大的,怎么就没有问题呢?专家告诉他,在过去,家长是家庭中的权威,孩子必须要服从于家长,所以孩子即使被打骂,也不觉得怎样,而在现代社会,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追求独立和尊严,即使孩子也不例外,小孩子会认为,虽然我是你的孩子,但也要得到你平等的对待,你不能够打我,所以现在的孩子更希望被平等对待,而很难接受家长的打骂。 因此,在现代社会,暴力教育已经过时了,应该被狠狠地甩进垃圾桶,而不是而不是一而再而三的在现代的家庭中出现,伤害甚至扭曲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如果不打骂孩子,那么要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在这一章里,作者尹建莉也提供了若干方法供参考。 一次,作者带着自己的孩子圆圆进超市。圆圆要买一种加了很多色素的饮料。作者很肯定的告诉她这个不能买。当时她为此很生气,不肯离开那个地方,最后干脆躺地下哭闹。 作者一点也不生气,若无其事的等着她,一边等,还一边看看其他商品,和营业员说句话。圆圆看妈妈不生气,不在意她的脾气,哭闹的更厉害了,引起很多人注意。 作者就是沉着气,待她哭不动了,蹲下身,用商量的口气问她,咱们走吧?她看到妈妈来关照自己,就又开始哭闹。于是作者又站起来,若无其事的等待。 几个回合下来,圆圆意识到哭闹起不了作用,于是就乖乖的跟着妈妈走了。 作者没有批评,更没有斥骂、痛打孩子,也没有讲道理,因为刚才她已经把道理讲过了,就是用这么简单的办法解决了冲突。 看完了这本书后几天,我碰到了一件小事,我用作者的方法圆满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天傍晚,吃完晚饭,我和舍友在宿舍的操场上打羽毛球。邻居一个小孩看到我们在玩,本来要玩滑板车,也不玩了,一定要拿我的羽毛拍玩。我跟她解释说,我和舍友白天都要上班,一天之中也只有这半个小时可以锻炼一下,让她玩自己的滑板车。这个小女孩平时在家里可能比较受宠,又跟我比较熟悉,竟然不依,一定要我的球拍。我怎么说,她也不同意,最后居然伸手抢我的球拍,我不管她,自顾自的打球,她居然又抢了我的羽毛球,不肯还我。 我想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想到作者是怎样处理这种情况的。于是,我不搭理她,回宿舍拿了一个新球继续打。小孩又要过来抢这个球。这回,我也不跟她讲道理了,也不跟她着急,也不吓唬她要找她家长,只是自顾自的跟舍友打,并且注意不让她再把球抢去。她来回跑了几次,无功而返,又见我们都不理睬她,便没了兴趣。过了一会儿,她妈妈来叫她,她便跟着出去玩了。 她走之前,我心平气和的跟她说:“你把我的羽毛球拿去玩,要还我啊。” 小姑娘很顺从的跑回家,把之前拿走的羽毛球还给我了,表情很平静,一点也没有生气的样子。 这事过后,我和舍友说:“我估计小姑娘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干了。” 她笑笑,表示同意。 其实小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心机,会试图用哭闹或者耍赖等等方法达成自己的目的,如果大人不去理睬她,并且同时保持平心静气,不让孩子觉得她这么做能够对大人产生某种影响,她就会停止使用这些方法。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一位熟人的女儿。这个女孩子小小年纪居然经常呕吐。究其原因,她常常会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家长如果不同意,她就开始呕吐,吓的家长赶紧顺从。久而久之,她就把呕吐当成一种杀手锏。试想,如果小女孩第一次采用这个办法,家长坚持立场,并且心平气和对待,小女孩还会继续呕吐下去吗? 孩子都难免会无心闯祸。有一回,作者的女儿不小心把一架七千元的新摄像机镜头弄坏了。作者换一个,就花掉了两千元,而却没有说她一句,甚至连“以后注意点”这类提醒的话也没说。因为把东西摔坏的一瞬间,孩子看出来妈妈有多难过,她自己也很难过,不用家长提醒,更不用家长打骂,就知道以后一定要小心。 对于孩童的无心之过,我也有自己的体会。我清楚得记得,读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在卧室里养了一盆仙人掌。那株仙人掌长势良好,叶子似花瓣一样重重叠叠的环绕在花茎周围。每片叶子自与花茎相接的地方开始,由雪白过渡到欲滴的翠绿。没多久,仙人掌顶端就开出一大朵花来。 当时我年纪还小,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仙人掌,非常喜欢,常常一放学回家,就跪在仙人掌旁边的沙发上仔仔细细端详。有一天,我发现仙人掌靠近根部的地方有几片腐烂的叶子。那几片叶子软软的,而且变成灰褐色,十分难看。于是,我忍不住拿了一把镊子去拔,想把腐烂的叶子都拔掉,让仙人掌变得好看一些。 我爸爸看到我这么做,就提醒我,叫我不要拔。我没有听,继续我行我素。提醒了几次后,爸爸就不怎么管我了。 没过多久,我发现原来郁郁葱葱的仙人掌叶子竟然一片一片的腐烂,状态一日不如一日,后面居然就死了。我十分伤心,问爸爸,究竟为什么仙人掌会死。我爸爸心平气和的对我说,因为当时我用镊子拔叶子,恐怕伤了仙人掌的根茎,所以它就死了。 我于是意识到自己当初做错了,并深深地记住这个教训,还把它写到作文里。不仅如此,自那以后,我对待花草都非常的谨慎,不会轻易去摆弄它们。 想象一下,如果当时父母亲因为我不慎把仙人掌弄死,而骂我一顿,或者打我一顿,我一定不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也不会对自己的错误有这么深刻的体会,我更可能感到委屈,怨恨父母没有理解我的心情。 其实,如果家长能够体谅孩子的心情,原谅孩子无心或无奈犯下的错误,而不是在孩子犯了错误,已经感到很内疚的情况下,用打骂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让孩子失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