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比较1. 开 汽 车 教学目标:在比一比的活动中,知道物体的大小,能够正确的判断物体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教学重点:在比较中知道物体的大小。教学材料:大小不同的玩具车、娃娃苹果等一些实物。活动与指导:情景设计:出示:一大一小两个卡片,“老师这有两张卡片,要奖励给眼里最好要的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这两张卡片那张大那张小?”观察交流:看书中的“开汽车”的图。小猫和小熊开的车,谁的大,谁的小?同桌互相交流。最后汇报观察交流的情况。要求学生尽量说完整话。活动操作:(1)让幼儿拿出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实物,选出一组进行比较,可以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再和全班小朋友进行交流。(2)圈一圈:把每组图中大的圈出来。让幼儿先自由说一说每组图中谁大谁小,然后再动手圈一圈。(3)比一比:谁薄谁厚。(4)教师可以拿出有薄有厚的书,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知道物体有薄有厚,然后再判断图上物体的薄厚。(5)连一连:把蛋糕装在合适的包装盒里。让幼儿自行观察动手连一连,然后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6)练一练中的相关练习题,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练习。生活实践:指导幼儿利用自己的玩具、书等一些实物进行比较,感知物体的大小。资料包涂一涂:最大和最小设计几组漂亮的图案或可爱的小动物,每一组中有大有小,让幼儿选出最大的涂上红色,选择最小的涂上黄色(也可以自由设计其他的颜色)。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 考 眼 力 教学目标:在比一比的活动中,知道物体的粗细,能够正确的判断物体的粗和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教学重点:在比较中知道物体的粗细。教学材料:粗细不同的笔、绳子等实物,幼儿每人准备一盒水彩笔和一只铅笔。活动与指导:情景设计:出示长颈鹿和大象对话的图例,讲述大象和长颈鹿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比一比大象和长颈鹿谁的腿粗,谁的腿细?观察交流:引导学生摸一摸自己的胳膊和腿,哪个粗一些,再找一找生活中有粗有细的物体,可以让幼儿亲自的摸一摸,感知粗和细。活动操作:(1)涂颜色:把粗的涂上喜欢的颜色,让幼儿观察图中的两个物体,说一说哪个粗哪个细,然后再涂颜色。(2)判断:判断图中两组人物谁胖谁瘦。教师可以让幼儿同桌互相交流,然后再完成判断练习。(3)比一比:引导幼儿能够正确的判断出每组图中粗细、宽窄不同的物体。(4)涂颜色:把最宽的涂成黄色,最窄的涂成绿色。图上有三条宽窄不同的毛巾,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理解,最宽和最窄分别表示的是一条毛巾。(5)排一排:按照由粗到细的顺序排列,用序号1、2、3、4在括号里标出来。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理解排序的标准是由粗到细,那么序号1应该填在最粗的那棵树下面的括号里。生活实践:指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能够正确比较它们的粗细和胖瘦。资料包我来排一排。教师可以设计几组由粗到细、由细到粗、由宽到窄、由窄到宽等排序的练习,培养幼儿的判断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 比 一 比教学目标:在比一比的活动中,知道数的大小。能够通过数一数的方法正确判断物体个数的多少。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在比较中知道物体个数的多少。教学材料:准备一些个数不同的实物。如:梨、苹果等。幼儿准备一盆水彩笔和一只铅笔。活动与指导:情景设计:小兔子吃萝卜。兔妈妈给三个兔宝宝准备了3个萝卜,每个兔宝宝吃一个萝卜,兔妈妈准备的这些萝卜够吗?又来了一只兔宝宝,它也要吃一个萝卜,这3个萝卜够吗?观察交流:1、出示四个兔宝宝和3个萝卜,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萝卜的个数和兔宝宝的只数,发现兔宝宝的只数比萝卜的个数多1,萝卜的个数比兔宝宝的只数少1。让幼儿能够用这样完整的语言去描述比较的结果。2、出示3只小猴子和2个桃子,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桃子的个数和猴子的只数,能够用“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这样的语言来描述。活动操作:(1)连一连,比一比。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每组图中物体个数的多少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每组图中物体的个数谁比谁多,谁比谁少。(2)试试看:教师放手让幼儿独立观察判断每组图中物体的个数。(3)练一练:先让幼儿独立完成,然后再交流自己的想法。(4)第2题和第3题可以让幼儿独立完成。生活实践:教师让每个幼儿准备好一些三角形或圆形,摆一摆、比一比三角形和圆形的个数谁多谁少。资料包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 长颈鹿和山羊教学目标:在比一比的活动中,知道物体的高矮、长短,能够正确的比较出物体的高矮和长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教学重点:在比较中知道物体的高矮、长短。教学材料:教师准备长短不同的铅笔、格尺实物。幼儿准备一盆水彩笔和一只铅笔。活动与指导:情景设计:讲述长颈鹿和山羊的故事,让幼儿说一说长颈鹿和山羊它们谁说的对?观察交流:1、 让幼儿观察长颈鹿和山羊,以及它们身后的小房子,比一比它们分别走哪个门更合适?2、 正确判断后,可以让幼儿动笔连一连。活动操作:(1)试试看:教师引导幼儿正确比较出每组图中两个不同的人物或动物的高矮。(2)比一比:教师可以让幼儿拿出长短不同的铅笔或格尺,动手比较它们的长短,同时交流比较的方法。(3)练一练:教师可以放手让幼儿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习题,然后再进行汇报交流,对于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指导。(4)第3题可以根据路上的脚印来判断最远和最近。生活实践:教师设计实际的情景让幼儿判断远近。如:选择三名小朋友站在不同的位置,然后判断彼此的距离。资料包比较长短的方法比较长短在以后的学习当中也会经常遇到,因此要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比较方法。例如:比较两只铅笔的长短,我们通常是把两只铅笔的一端对齐,然后观察另一端,判断谁长谁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5. 跷跷板游戏教学目标:在一些实践活动中感知物体的轻重,知道快慢,通过观察比较,能够正确判断物体的轻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感知物体的轻重以及速度的快慢。教学材料:教师准备一些重量不同的实物,如:柿子、苹果。幼儿准备一盆水彩笔和一只铅笔。活动与指导:情景设计:教师说儿歌:跷跷板真奇妙,小熊狐狸都来瞧。狐狸高高翘,小熊吓一跳。谁更重一些,请你来比较。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狐狸玩跷跷板的画面,比较它们俩谁轻谁重,说说自己的想法。活动操作:(1)让幼儿拿出准备好的重量不同的实物,用手掂一掂,感知轻重。(2)试试看: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每幅图上两重物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它们的轻重。(3)谁跑的快: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4)练一练:比一比谁轻谁重,幼儿可以根据图例独立判断。(5)排序:注意要按照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6)判断最轻和最重。这是一道推理题,要注意引导幼儿根据天平的显示情况,判断谁是最轻谁是最重。生活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赛跑,感知比较快慢。资料包练一练中的第3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教师可以适当的选择这样的习题训练幼儿的推理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6. 智 慧 谷教学目标:在实践探险活动中,巩固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加深对物体的大小粗细、高矮、长短等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综合能力。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教学材料:教师准备智慧谷的情景图。活动与指导:情景设计: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你们想去吗?那我们一起走进智慧谷吧。观察交流:1、 欢迎来到智慧谷,快来参加我们的探险行动吧;2、 引导幼儿观察智慧谷里有哪些动物植物,可以同桌交流。活动操作:(1)根据智慧谷中为我们提供的数学信息,完成试试看中的相应练习。(2)练一练: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绳子在杯子上缠绕的圈数来判断绳子的长短,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说一说判断的方法。(3)连一连:根据杯子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杯盖。(4)排序:这道题可以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自己选择比较判断的方法。生活实践: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会用大小、粗细、高矮、快慢等语言来描述。资料包这一单元的学习,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将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培养幼儿做个有心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分析:这一单元教材安排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教材创设了串珠子、动物运动会、浇花、搭积木(一)(二)、小猫吃鱼、整理图书等情景和活动,利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和身边的事物来学习20以内各数的认识,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对各数的认识及正确的书写,体会和认识生活中的数学,并理解数学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单元学习目标:这一单元要求幼儿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体会这些数就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在具体的情景中,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幼儿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能够正确的读写各数。使幼儿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1. 串珠子教学目标:1、 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初步体会1120各数的组成,并通过生活化的实例使学生体会这些数就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3、 参与实践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重点: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教学材料:珠子。教学过程:活动一:初步感知出示图片:(例题)请你观察给出的这两堆珠子有什么不同?(一堆是串起来的,一堆是单个放的)那你能不能数出串起来的这串珠子一共有多少个?(10个)单放的珠子有多少个?(5个)谁知道合起来一共是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数出来的、加起来的-)活动二:总结规律出示图片:(书中试试看图1)猜一猜这串珠子能有多少个?(10个)验证一下(实际的数一数)。那你能不能很快说出图1中一共有多少个珠子?如果其余的几幅图片中一串珠子的个数也都是10个的话,看谁能很快的说出珠子的总个数。你怎么说得这么快呀,你能不能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一串珠子是10个,多几个就是十几)活动三:先圈后数出示图片:(练一练)图中画的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你先估计一下。那我们要想很快、很准确的知道一共有多少个该怎么办呢?(数一数)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先数出10个圈上然后再看剩几个,剩几个就是十几)。活动四:涂一涂、画一画(练一练)先看图1画的是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图的左边有一个数字19)你能不能数出19颗星星,边数边给它涂上喜欢的颜色?那我们要想一想怎么涂才能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是19颗?(要求有点难,但老师可适时的引导,因为这是对20以内数的组成的一种渗透)。看图2:画的是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16)你数一数这些笑脸够不够16个?那怎么办?活动五:数数(1)数出20以内的数:自己数、同桌互相数(2)数出20以内的单数、双数(3)从10数到20活动六:摆一摆(活动操作)(1)摆出14根小棒,想一想怎样摆能让我们很快的就看出是14根,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2)看数字摆小棒:17、18、11(3)把今天学过的所有的1120各数摆到黑板上让小朋友很快的有序的摆出(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出现)活动六:总结小朋友们谁愿意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呀?那你回家后愿意把今天学会的说给妈妈听吗?活动七:实践活动数生活中你熟悉的事物看一看它有多少个?并说给妈妈听好吗?生活中你在哪见到过我们学过的数字找找好吗?资料包:罗马字數字罗马字數字I1XI11II2XII12III3XIII13IV4XIV14V5XV15VI6XVI16VII7XVII17VIII8XVIII18IX9XIX19X10XX20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 动物运动会教学目标:1、通过幼儿观察和已有的经验来学习2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数序的含义。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3、 参与实践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数序的含义。教学材料:数字卡片教学活动:活动一:出示图片1、 我们一起观察一下图上有什么?大部分小动物都找到了卡片,可还是有几个小马虎没找到,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好吗?你认为他应该是几号比较合适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再试着帮他填上,你为什么这样填?2、 小游戏:捉迷藏(试试看)有一幅美丽的图案藏在了数字的后面,细心的小朋友如果能按020的数序准确的连线,你就会很快发现这幅图画的是什么?看谁连得又快又准。把你找到的美丽图案展示给大家看好吗?活动二:出示图片1、 图上画的是什么呀?小房子就是小狗的家,可是有几只小狗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我们帮帮他们好吗?如果你帮他找到了就用线把他送回家吧。2、 图上画的都有什么?天色晚了鸡妈妈在急着找她们的孩子,快看鸡妈妈多着急呀我们帮帮她吧:比鸡妈妈身上的数字多1或少1的就是她的宝宝,你找到了吗?找到了就把她们圈在一起。活动三:猜数游戏小丽家住13层,小毛家住18层,小明家住在小丽家的楼上小毛家的楼下,你猜一猜小明家可能会住在几楼?(答案不唯一)活动四:数数(1)从12数到20(2)说出19的邻居(3)数出16前面的数活动五:总结小朋友们谁愿意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呀?那你回家后愿意把今天学会的说给妈妈听吗?活动六:实践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公共汽车上、年历卡片上-)你都见到过哪些数字?你认识吗?读给妈妈爸爸听好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 浇 花教学目标:1、观察和已有的经验来学习数1120各数。并进行多少的比较。2、使幼儿初步学会由图到数,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3、 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精神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幼儿的数感。教学重点:会数1120各数。并进行多少的比较。教学材料:动物图片教学过程:活动一:出示图片请你观察图中画的都有什么?不同的花各有多少朵?哪种花多一些?多几朵?你是怎么知道的?(注意一一对应的渗透)活动二:出示图片1、 请你观察图片中的两排小鸡各有多少只?白鸡多还是花鸡多?白鸡比花鸡多几只?花鸡比白鸡少几只?你是怎么知道的?2、 足球和篮球各有多少个?谁比谁多?多几个?谁比谁少?少几个?(注意回答问题的完整性)活动三:练一练1、 比一比:(1)看哪一组的蝴蝶多? (2)看哪一组的小正方体多?2、 画一画:(1)先数一数三角有几个?要想画圆的个数比三角多3个应该怎样画?你有什么好办法? (2)先数一数菱形有几个?要想画长方形的个数比菱形少3个应该怎样画?你有什么好办法?活动四;摆一摆,说一说第一行先摆16个苹果图片,第二行摆12个桃子图片,说一说谁多?多多少?谁少?少多少?要想让它们的个数变得同样多你都有哪些好办法?活动五:总结小朋友们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那你回家后愿意把今天学会的说给妈妈听吗?活动五:游戏活动同桌之间摆图片,先说一说各摆了多少?谁比谁多?多多少?谁比谁少?少多少?资料包:学习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相等或不相等,即所谓的“一样多”和“不一样多”。在比较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 搭积木(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十加几的计算方法。2、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学重点:掌握十加几的加法计算方法。教学材料:小棒、小方块教学过程:活动一:出示图片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数一数第一幅图中第一竖行有几个积木?第二竖行呢?一共有多少个积木?怎样列式计算?(结合算式再分别问孩子算式中每一个数字分别代表什么?)第二幅图你自己能不能独立解决?试试看。活动二;摆一摆(1)左边摆一捆小棒,右边摆二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计算?(2)左边摆一捆小棒,右边摆五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计算?注意:课前要引导孩子数出十根小棒捆为一捆。活动三;算一算(出示图)1、 从图中你都看懂了什么?(1)左边有一盒10支的水彩笔,右边单支的有三支水彩笔,一共有几支水彩笔?(2)左边一串珠子有10颗,右边单个的有6个,合起来一共有多少颗?2、 你能不能自己试着列式解决。活动四;练一练1、 出示卡片并连线,看谁算得准确。要求: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如:电影院里小朋友要凭票入座,算一算每位小朋友坐在哪里最合适?2、 画一画,填一填(1) 先看图中画的是什么?左边有几个?右边的大框是什么意思?画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先画后算(2) (3)幅图要求同(1)(4)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五:总结结合今天学过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象这样的算式怎样算最快? 十加几题目的计算规律就是:十加几就等于十几。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下面的“凑十法”做好铺垫。资料包:板书设计:教学反思:5. 搭积木(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材料:小棒、小方块教学过程:活动一;出示图片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搭积木)先搭了多少块?再搭几块?一共搭了多少块积木?怎样列式计算?算式中每一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结果等于15你是怎样算的?(体现算法多样化)活动二:先摆后算(1) 左边先摆出12根小棒,右边摆出4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想一想填一填并说出算式中每一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2) 处理方法同(1)活动三:想一想,算一算看图试着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并说明每一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活动四:练一练(1) 看图试着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并说明每一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2) 先看图说清题意然后再涂色。(也可建议学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先把每一个算式的得数先写出来,然后再根据结果涂色这样会更准确些。)活动五:总结结合今天学过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象这样的算式怎样算最快?资料包: 十几加几题目的计算规律(结合小棒):先把单根的加在一起,然后再和整捆的相加。如:12+4=?先算2+4=6再算10+6=16板书设计:教学反思:6. 小猫吃鱼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材料:小棒、教学过程:活动一:出示图片(1)看图试着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2)说说为什么用减法进行计算?算式中每一个数字表示什么?活动二:摆一摆(拿出小棒摆一摆)(1)先摆出14根小棒,怎么摆?(一捆零4根)拿走4根还剩几根?怎样列式?(2)先摆出17根小棒,怎么摆?(一捆零7根)拿走7根还剩几根?怎样列式?(3)看书中的图,你明白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吗?从哪能看出是减去了?(4)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活动三:算一算(1)看图试着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2)说说为什么用减法进行计算?算式中每一个数字表示什么?活动四:练一练(1) 看图试着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并说明每一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注意:图1要弄明白树上原来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图2要向学生介绍大括号表示什么?“?”表示什么?这幅图什么意思?看懂题意然后再列式计算。(2)先看图说清题意然后再连线。(可建议学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先把每一个算式的得数先写出来,然后再根据结果连线这样会更准确些。)活动五:总结结合今天学过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象这样的算式怎样算最快?资料包: 十几减几题目的计算规律(结合小棒): 14-4=10,15-5=10,18-8=10-只要把单根的小棒都减掉剩下的就是一个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7. 整理图书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材料:小棒教学过程:活动一:出示图片(1)看图试着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2)说说为什么用减法进行计算?算式中每一个数字表示什么?活动二:摆一摆(拿出小棒摆一摆)(1)先摆出16根小棒,怎么摆?(一捆零6根)拿走5根还剩几根?怎样列式?(2)先摆出18根小棒,怎么摆?(一捆零8根)拿走4根还剩几根?怎样列式?(3)看书中的图,你明白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吗?从哪能看出是减去了?(4)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活动三:算一算(1)看图试着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2)说说为什么用减法进行计算?算式中每一个数字表示什么?活动四:练一练(1)看图试着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并说明每一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注意:图1要弄明白树叶上原来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2)比一比看谁跑得快?小兔和小狗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有算对眼前的题把得数填在算式前面的空格里,然后继续算,直到最后一个空填完为止。看谁算得又快又准。(3)盖楼房:在空格内填出得数是10的减法算式;在空格内填出得数是16的十几加几的加法算式;在空格内填出得数是13的减法算式。活动五:总结结合今天学过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象这样的算式怎样算最快?资料包: 十几减几题目的计算规律(结合小棒):先从单根的小棒里往外减,单根剩下的再和整捆的相加,加几就等于十几。如:16-4=?先算6-4=2再算10+2=12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综合实践:元角分教学目标1、 幼儿能够认识不同面值大小的货币,并能准确的找出货币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2、 通过归纳总结,使幼儿能够熟练的以不同的形式来兑换货币,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使幼儿感受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认识元、角、分。初步会用人民币买东西,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材料不同面值的货币图样、活动与指导 情境设计出示挂图: 你认识它们吗?给你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认识他们的?逐一认识每个人民币。(5元、10元、100元、50元、20元、1角、5角、1元) 幼儿自由发言,观察交流。 观察交流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我用一个1元硬币,可以换多少个5角硬币呢?还可以换几个1角硬币呢?2、如果我有一个10元可以换几个5元呢?你还有其他的换法吗? 活动操作1、 出示样品:妈妈给毛毛10元,请你帮他选一选东西吧!可以买几个2元的冰淇淋?可以买几个1元的毛笔?可以多买几样吗?试一试。如果买一个机器人、一个信封、一辆吉普车还会有剩余的钱吗?2、 兑换货币2元 ( )个1角5元 ( )个1元20元 ( )个10元20元 ( )个5元3、 考考你依次读出各商品的名称和价格。思考如果用5元买其中一样,应该找回多少钱? 生活实践1、师生共同模仿超市,通过买卖物品练习货币的兑换。2、回家和爸爸妈妈练习兑换货币的游戏,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你知道吗?中国古代正式流通的钱币上面,大部分没有图像,但钱币上的文字却是多种多样的,约在三千年前,已经有了金属铸币。中国的货币叫做人民币,是由国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我国现在可以收兑的外币有:美元、英镑、法国法郎、德国马克、日本圆、澳大利亚元、奥地利先利、比利时法郎、加拿大元、港币、瑞士法郎、丹麦克朗、荷兰盾、挪威克朗、瑞典克朗、新加坡元、马来西亚林吉特、意大利里拉、澳门币、芬兰马克等。银行办理外币的兑入和兑出业务,成为外币兑换业务。资料包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三 认识图形1.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目标1、 通过幼儿观察和已有的经验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明确各自的特征。2、 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精神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能熟练的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材料长方形、正方形纸板和彩纸各一张活动与指导 情境设计出示图形,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方形和正方形?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吗?它们两个有什么不同吗? 观察交流小朋友们,你能用一个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自己动手试一试!把你的方法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体现折法多样化 活动操作4、 出示图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两幅图,仔细认真的数一数有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数后核对答案。5、 想一想,画一画观察前五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想一想应该如何把它补充完整。引导幼儿用完整话说清图形的规律,并说出你是怎样发现的,为什么这样填写。6、 连一连观察图片,说一说都有哪些物品,依次读出物品的名称。思考哪些物品是长方形,哪些物品是正方形,动手连一连。 生活实践1、 观察教室里哪些物品是长方形,哪些物品是正方形?还有哪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2、 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回家动手折一折,拼一拼。资料包考考你: 你能数出有多少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试试看!加油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 认识三角形教学目标3、 通过折纸、动手画来引导幼儿观察和已有的经验来认识三角形,明确边角的特征。2、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精神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幼儿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点,并能熟练的画出三角形。教学材料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纸板和彩纸各一张活动与指导 情境设计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请小朋友和他们打个招呼,引出今天的新朋友三角形。(板书课题)出示三角板,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三角形。 观察交流1、观察认识三角形,你发现三角形它有什么特点吗?(三个角,三条边)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图形是三角形?(红领巾、三角板、小红旗)。2、小朋友们,你能用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出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吗?自己动手试一试!把你的方法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找几个小朋友在投影仪上演示不同的折法。 活动操作三角形的本领可真不小,它们组成了很多漂亮的图形来看我们,请小朋友观察图形,1、 请你数一数每幅图中分别有几个三角形?2、 照样子,请你试一试,看看你能设计出哪些由三角形组成的图案。 生活实践3、 观察教室、家里哪些物品是长方形,哪些物品是正方形,哪些物品是三角形?还有哪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利用三角形动手折一折,拼一拼,看看你能折出哪些美丽的图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 圆的认识教学目标4、 通过观察圆形事物和已有的经验来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圆形,明确圆的特征。5、 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精神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圆形的特点,并能熟练的区分学过的图形。教学材料 足球、气球、硬币、钟表等圆形物品活动与指导 情境设计出示足球、气球、硬币、钟表等圆形物品,小朋友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形状吗?引出课题圆的认识。引导幼儿观察物体,感受圆形的特征。 观察交流1、观察认识圆形,你发现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图形是圆形?(太阳、乒乓球、饼干等)。2、小朋友们,睁大你的眼睛,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圆?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数的时候要细心,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把数过的圆加以记号标记。 3、数一数小雪人一共有几个圆吧,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4、涂一涂,请你把三角形涂成黄色,把正方形涂成蓝色,把圆形涂成红色,其他图形可以涂成自己喜欢的颜色。 活动操作3、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学具或者格尺,与小伙伴一起画一画、认一认我们学过的图形,看谁画得多,画得好,画得快。2、小朋友们,认识了这么多图形你开心吗?现在就发挥你的想象力,用这些图形设计一幅自己喜欢的漂亮图案吧! 生活实践4、 观察教室、家里哪些物品是长方形,哪些物品是正方形,哪些物品是三角形,哪些物品是圆形?还有哪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2、利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幅自己喜欢的漂亮图案吧!资料包小朋友们,认识了这么多图形你开心吗?现在就发挥你的想象力,用这些图形设计一幅自己喜欢的漂亮图案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 比眼力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幼儿意识到同一若干物体的不同摆放,只是样子不同,其大小是不变的这个简单道理。2、 通过拼图活动,巩固幼儿对所学过的图形的认识,同时开发幼儿的想象力。3、在活动中,使幼儿深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感受到数学的无限魅力,使幼儿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幼儿懂得同一若干物体摆放方式不同,其大小不变的道理。教学材料 四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水彩笔,七巧板活动与指导 情境设计小朋友们,今天小狐狸来到我们的教室,它想考考我们小朋友,你们有信心接受它的挑战吗?引出今天的课题比眼力。 观察交流1、 小狐狸盖了五间木房子,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哪块草地大?哪块草地小?还是两块同样大?请你们仔细观察!和你的小伙伴说明理由。2、 小狐狸用4个三角形拼出了下面这些图案,你知道它是怎样拼出的吗?请画出分界线,再说一说这些图案谁大谁小?为什么?和你的小伙伴动手拼一拼吧? 活动操作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个图形,他们一样大吗?为什么?先组内交流再集体汇报。2、通过猩猩的到来,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猩猩用6个正方形画出了各种有趣的图案,请你也试试,看看用6个正方形能画出什么图案?并说一说这些图案谁大谁小?为什么?3、帮助幼儿利用七巧板拼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请你也做套七巧板,试一试看能拼出什么图案来? 生活实践鼓励幼儿和家长、小伙伴大胆创造,利用七巧板拼出更多更美的图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四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分析:这一单元教材安排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教材创设了花皮球、体操表演、飞行表演、比眼力等情景和活动,利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和身边的事物来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引导幼儿体会和认识生活中的数学,了解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单元学习目标:这一单元要求幼儿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体会进位加法的过程,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会进位加法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1. 花 皮 球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得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幼儿初步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2、培养幼儿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幼儿初步的创新意识。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的学会用“凑十法”解决“9加几”的计算方法。“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等教学材料:小棒教学过程:活动一:初步感知(出示图片)(1)请你看图说图意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2)你是怎样算的?(3)9+4=?你是怎样想的?(体现算法多样化)凑十法:教师拿出装皮球的纸盒(10个格子)。教师在盒里放9个红皮球,盒外放4个花皮球。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皮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请小朋友到前边摆一摆。你是怎么摆的?(盒子里有9个皮球,放进去1个是10个皮球,外边原有4个皮球,拿走1个还剩3个,一共是13个皮球。)教师着重说明:要把9凑成10,就想9加几得10,9加1得10,先放进去1个和9个凑成10。盒子外的花皮球分成了1和几?(1和1)盒子里已经有10,再加上一个是多少?那么9加4得多少?教师板书得数“13”。谁再说说9加4得13是怎么摆出来的?(如果学生回答是数出来的,从头数的或从9接着往下数的,教师可以先说这个方法是对的。)(4)同桌小朋友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和小朋友们交流一下。活动二:试试看1、 摆一摆:(1)左边摆出9根小棒,右边摆出3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想点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根?(凑十法)(2)左边摆出9根小棒,右边摆出6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能不能象刚才那样用凑十的方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根?(3)根据刚才摆的过程解决书中的摆一摆,建议可以先圈后算。2、 算一算看图说图意并列出算式。在解决问题时能不能用凑十法先圈一圈然后再算。活动三:练一练1、 看图说图意并列出算式。在解决问题时能不能用凑十法先圈一圈然后再算。2、 出示小兔拔萝卜的情境图:读懂图意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尝试着提出不同的问题,小朋友之间尝试着解决。活动四:总结结合今天学过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象这样的算式怎样算最快?资料包: 有关“凑十法”: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看9想1,看8想2,看7想3,看6想4-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 体操表演教学目标:1、使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3、培养幼儿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加几的各种方法。“拆小数,凑十数”教学准备:小棒,圆片等教学过程:讲8加几时,强调8凑成10,这跟9加几相同,只是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活动一:初步感知(出示图片)(1)请你看图说图意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你是怎样算的?(3)8+6=?你是怎样想的?(体现算法多样化)(4)同桌小朋友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和小朋友们交流一下。活动二:试试看1、 摆一摆:(1)左边摆出8个圆形,右边摆出4个圆形,一共是多少个圆形?想点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是多少个圆?(凑十法)(2)左边摆出8个三角,右边摆出5个三角,一共是多少个三角?能不能象刚才那样用凑十的方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根?(3)根据刚才摆的过程解决书中的摆一摆,建议可以先圈后算。2、算一算看图说图意并列出算式。在解决问题时能不能用凑十法先圈一圈然后再算。活动三:练一练1、看图说图意并列出算式。在解决问题时能不能用凑十法先圈一圈然后再算。2、出示小熊运南瓜的情境图:读懂图意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尝试着提出不同的问题,小朋友之间尝试着解决。活动四:总结结合今天学过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象这样的算式怎样算最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飞行表演教学目标:1、使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7、6加几。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3、培养幼儿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得出计算7、6加几的各种方法。“点数”、“接着数”、“凑十”“交换加数的位置”教学准备:小棒、圆片等教学过程:活动一:初步感知(出示图片)(1)请你看图说图意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你是怎样算的?在8加几的基础上,计算8+4,可以将把8凑成十的方法直接迁移过来;计算7+6、6+5采用“凑十法”,强调怎样把7、6凑成10。把7凑成10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3和几;把6凑成10要把另一个加数分成4和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凑十法”完成新的计算题: (3)7+6=?你是怎样想的?(体现算法多样化)(4)同桌小朋友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和小朋友们交流一下。活动二:试试看1、 摆一摆:(1)左边摆出7根小棒,右边摆出4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想点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根?(凑十法)(2)左边摆出7根小棒,右边摆出7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能不能象刚才那样用凑十的方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根?(3)根据刚才摆的过程解决书中的摆一摆,建议可以先圈后算。2、算一算看图说图意并列出算式。在解决问题时能不能用凑十法先圈一圈然后再算。活动三:练一练1、看图说图意并列出算式。在解决问题时能不能用凑十法先圈一圈然后再算。2、出示课间游戏的情境图:读懂图意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尝试着提出不同的问题,小朋友之间尝试着解决。活动四:总结结合今天学过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象这样的算式怎样算最快?资料包:注意算法多样化,提倡最优化。如:7+6=?方法1:7+3=10 10+3=13 方法2:6+4=10 10+3=13 方法3:记大数数小数(数数的方法)-提倡选用“凑十法”,但对于接受有困难的同学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认识时间教材分析: 认识时间是本册书上第五单元的内容,是由奇妙的时钟、认识一(认读整时)、认识二(认读半时)、忙碌的星期天、愉快的星期、有趣的日历等6课组成。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和已有的经验来认识时间,设计有趣的活动,培养幼儿对时间知识的兴趣,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让幼儿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为以后一年级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目标:这一单元要求幼儿认识钟面结构,并能熟练的区分时针,分针,秒针.正确认读整点,半点的时间。在此基础上明确一星期有7天,及7天的排列顺序,认识日历,了解并知道一些重要节日的时间。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幼儿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2)结合生活实际,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1. 奇妙的时钟教学目标6、 通过幼儿观察和已有的经验来认识钟面,明确时针、分针、秒针的特征。7、 培养幼儿对时间知识的兴趣,能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事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8、 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精神和观察能力。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并能熟练的区分时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哈尔滨建筑方案设计招聘(3篇)
- 附近建筑装修方案设计(3篇)
- 电商客户体验提升方案
- 对建筑方案设计认识(3篇)
- 地标建筑拍摄创意方案设计(3篇)
- 大棚建筑建造方案设计(3篇)
- 运动场地设计与施工技术调整方案
- 七巧板创新教学设计方案及案例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护理)内科护理学(一)-护理学基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建筑工程)钢结构-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足少阴肾经试题及答案
- 血液透析中心护士手册
- 眼科OCT基础知识课件
- 高一年级英语学法指导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 2025-2030中国还原铁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经皮肾术后护理试题及答案
- 河南航空港发展投资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心脏骤停后高质量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2024
- 烤烟种植与管理技术精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