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试卷物理学科考生水平评价及教学质量分析天津市基础教育学业水平评估中心高考评价项目组* 天津市基础教育学业水平评估中心高考评价项目组物理学科组成员:高杰、朱行建、窦艳。本文执笔人:朱行建。天津,300387。【摘要】本报告依据考生水平表现标准,从总体水平概况、知识范畴和能力属别角度,对全市及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学校全体以及不同水平的普通高中应届生考生在2012年理综物理卷的作答表现进行分析。全市达到熟练水平及以上的考生有37.83%,达到基本水平及以上的考生有82.82%。全市考生在近代物理知识范畴的作答表现相对最好,实验与电磁学知识范畴的作答表现相对最差;在理解能力属别的作答表现相对最好,实验与探究能力属别的作答表现相对最差。比较不同区域考生的作答表现可知,市内六区与滨海新区水平总体相当;不同类型学校考生水平比较可知,市重点中学考生优势明显,同水平不同类型学校考生在不同知识范畴和能力属别作答比较,各有优劣。报告还通过典型试题对考生水平深入分析,结合作答情况提出不同水平考生在基础知识与方法、情景想象、实验和建立物理模型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加强基本知识与方法、重视情景想象能力、强化实验与培养建立物理模型能力等四点教学建议。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卷(以下简称“2012年理综物理卷”)全面体现了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与目标,以考试说明所列出的力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实验等五部分知识作为载体,注意了必修和选修比例,同时还关注了基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在此基础上全面考查了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等五种能力,综合考核了考生综合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了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达到了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和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目的。2012年理综物理卷分为两卷,总分为120分,其中第卷为选择题,共有8道,其中不定项选择题3道,满分48分,第卷为非选择题,共有4道,满分72分。考后数据统计结果为:难度为0.56,区分度为0.53,ALF信度为0.82。数据表明,试卷具有适当的难度、较高的信度和区分度,可据此进行考生水平评价及教学质量分析。1考生水平分析。想人意enlv2012年高考物理学科评价项目组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考生水平表现标准(物理)(见附录),确定了2012年各水平的临界分数,其中精通水平的临界分数为95分,熟练水平的临界分数为77分,基本水平的临界分数为43分。本报告中将基本水平以下的考生组记为G1组,基本水平的考生组记为G2组,熟练水平的考生组记为G3组,精通水平的考生组记为G4组,全体考生记为G5组。2012年全市参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应届高中考生共有39248人,本报告将对全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学校的全体以及不同水平组考生的作答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1.1全市考生水平分析1.1.1全市考生总体水平概况表1.1 2012年物理学科全市不同水平组考生的人数及所占百分比水平组人数百分比(%)累计人数累计百分比(%)G4543413.85543413.85G3941323.981484737.83G21766045.003250782.82G1674117.1839248100.00根据考生水平表现标准确定的2012年各水平的临界分数,各水平组的人数及占总人数的比例如表1.1所示,全市共有13.85%的考生达到精通水平, 23.98%的考生达到熟练水平,45.00%的考生达到基本水平。达到熟练水平及以上的考生有37.83%,达到基本水平及以上的考生有82.82%,与2011年达到基本水平及以上的考生(80.34%)相比,上升了2个百分点。 1.1.2 从知识范畴层面分析全市考生水平及教学质量表1.2 2012年全市全体及不同水平组考生理综物理卷不同知识范畴的得分率知识范畴题号满分值G5G4G3G2力学 3,7,8,9_1,1038.000.700.960.880.67实验 9_2,9_314.000.330.650.410.26光学 66.000.690.950.860.65电磁学 2,4,5,11,1256.000.490.840.640.41近代物理 16.000.750.940.830.72图1.1 2012年全市不同水平组考生物理试卷各知识范畴得分率比较的折线图考试说明规定,物理学科的知识范畴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和实验,这是按照物理学传统的分类方法对知识体系进行的分类。表1.2的数据表明,2012年理综物理卷侧重于对电磁学知识范畴的考查,占总分的42%。全市全体考生(G5组)在力学、光学和近代物理知识范畴的得分率高于全市考生全卷的得分率(0.56),在电磁学和实验知识范畴的得分率低于全市考生全卷的得分率,实验知识范畴的得分率为最低,仅为0.33。图1.1表明,G4、G3组考生各知识范畴的得分率均高于全市考生的得分率,G2组考生各知识范畴的得分率均低于全市考生的得分率。1.1.3 从能力属别层面分析全市考生水平及教学质量表1.3 2012年全市全体及不同水平组考生理综物理卷不同能力属别的得分率能力属别题号满分值G5G4G3G2理解能力 16.000.750.940.830.72推理能力 2,3,4,5,6,7,8,9_146.000.670.960.860.61分析综合能力 10,11,1254.000.510.840.650.45实验与探究能力 9_2,9_314.000.330.650.410.26图1.2 2012年全市不同水平组考生物理试卷不同能力属别得分率比较的折线图考试说明中对于理综物理卷能力考查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从表1.3可知,2012年理综物理卷侧重考查推理和分析综合能力,这两种能力属别所包含试题的分值占试卷总分的80%。全市全体考生(G5组)在理解和推理能力属别的得分率高于全市考生全卷得分率(0.56),在分析综合、实验探究能力属别的得分率低于全市考生全卷得分率。但是实验与探究能力属别的得分率较2011年(0.60)有了明显降低。图1.2表明,G4、G3组考生各能力属别的得分率均高于全市考生的得分率,G2组考生各能力属别的得分率均低于全市考生的得分率。1.2 不同区域考生水平分析1.2.1 不同区域考生总体水平概况表1.4 2012年不同区域考生理综物理卷的作答概况区域人数平均分标准差最高分最低分得分率市内六区1257867.4725.28120.000.000.56滨海新区432467.9325.27120.003.000.57环城四区398864.1624.95120.000.000.53三县两区1822167.3023.31120.000.000.56全市 3924867.1424.36120.000.000.56图1.3 2012年不同区域不同水平组考生所占本区域总人数的百分比表1.4的数据表明,全市不同区域考生水平存在差异,滨海新区考生水平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市内六区和三区两县考生水平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环城四区考生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而且比较不同区域考生得分的标准差可以发现,三县两区的标准差最小,说明三县两区考生水平相对整齐。进一步结合图1.3的数据可知,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G4组考生所占百分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环城四区和三县两区G4组考生所占百分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滨海新区G4组人数所占比例最高,为16.51%;环城四区G4组人数所占比例最低,为12.91%,G1组考生所占比例最高,为20.71%。滨海新区考生达到熟练程度及以上水平的考生人数占40.47%(=16.51%+23.96%),环城四区仅为33.30%(=11.21%+22.09%),有较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对G2组考生水平的提升。1.2.2从知识范畴层面分析不同区域考生水平表1.5 2012年不同区域不同水平组考生理综物理卷不同知识范畴的得分率比较水平组知识范畴全市市内六区滨海新区环城四区三县两区G5力学0.700.710.710.670.70实验0.330.350.350.310.33光学0.690.670.670.700.71电磁学0.490.490.490.460.49近代物理0.750.740.740.750.75G4力学0.960.960.960.960.96实验0.650.660.650.640.65光学0.950.940.940.950.95电磁学0.840.86(+)0.840.830.83近代物理0.940.940.930.960.94G3力学0.880.890.880.880.87实验0.410.420.420.400.41光学0.860.850.840.890.87电磁学0.640.640.640.650.64近代物理0.830.830.830.840.83G2力学0.670.680.670.660.66实验0.260.270.270.250.25光学0.650.610.600.700.67电磁学0.410.400.410.420.42近代物理0.720.710.700.740.73注:括号内的“+”、“+”、“-”、“-”表示不同区域考生各知识范畴的得分率与全市考生得分率的差值经效果量检验后,有实际意义的显著性,其中“+”和“+”,分别表示本区域知识范畴的得分率显著高于或高于全市考生,“-”和“-”,分别表示本区域知识范畴的得分率显著低于或低于全市考生。表1.5的数据表明,不同区域全体及不同水平组考生在不同知识范畴上的得分率以及与全市考生各知识范畴得分率差值的效果量检验结果,具体分析可知:(1) 不同区域全体及不同水平组考生均在光学和近代物理两个知识范畴的作答表现相对较好,在力学、实验知识范畴的作答表现次之,在电磁学知识范畴的作答表现相对最差。(2) 比较不同区域全体考生(G5组)各知识范畴作答表现可知:市内六区与滨海新区考生各知识范畴的得分率一致,而且在力学和实验知识范畴的得分率均高于或等于全市考生,在光学和近代物理知识范畴的得分率均低于全市考生的得分率。环城四区考生除在光学知识范畴得分率高于全市考生之外,在其他知识范畴的得分率均低于或等于全市考生,三县两区除在光学知识范畴得分率高于全市考生之外,在其他知识范畴的得分率均等于全市考生。经效果量检验可知,不同区域与全市考生各知识范畴得分率的差异无实际意义显著性。(3)比较同水平组不同区域考生与全市考生在不同知识范畴上得分率的差值,经效果量检验可知,同水平组不同区域考生各知识范畴的得分率与全市考生的得分率虽存在一定差异,经效果量检验后,只有G4组中市内六区考生在电磁学知识范畴的得分率高于全市考生,有实际意义显著性差异。1.2.3 从能力属别层面分析不同区域考生水平表1.6 2012年不同区域考生理综物理卷不同能力属别的得分率比较 水平组能力属别全市市内六区滨海新区环城四区三县两区G5理解能力0.750.740.740.750.75推理能力0.670.660.670.650.68分析综合能力0.510.520.520.470.50实验与探究能力0.330.350.350.310.33G4理解能力0.940.940.930.960.94推理能力0.960.950.960.960.96分析综合能力0.840.86(+)0.840.820.82实验与探究能力0.650.660.650.640.65G3理解能力0.830.830.830.840.83推理能力0.860.860.860.860.86分析综合能力0.650.650.650.650.65实验与探究能力0.410.420.420.400.41G2理解能力0.720.710.700.740.73推理能力0.610.600.600.610.62分析综合能力0.450.450.460.450.45实验与探究能力0.260.270.270.250.25注:括号内的“+”、“+”、“-”、“-”表示不同区域考生各能力属别的得分率与全市考生得分率的差值经效果量检验后,有实际意义的显著性,其中“+”和“+”,分别表示本区域能力属别的得分率显著高于或高于全市考生,“-”和“-”,分别表示本区域能力属别的得分率显著低于或低于全市考生。表1.6数据表明,不同区域全体及不同水平组考生在不同能力属别上的得分率以及与全市考生各能力属别得分率差值的效果量检验结果,具体分析可知:(1)不同区域全体及不同平组水考生均在理解能力属别的作答表现最好,在推理、实验探究能力属别的作答表现次之,在分析综合能力属别的作答表现相对最差。(2)比较不同区域全体考生(G5组)各能力属别作答表现可知: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考生均在分析综合、实验探究能力属别的得分率高于全市考生,环城四区考生在推理能力、分析综合和实验探究能力属别的得分率均低于全市考生,其中在分析综合能力属别的得分率差距最大,为0.04,三县两区考生只在推理能力属别的得分率高于全市考生。经效果量检验可知,不同区域与全市考生各知识范畴得分率的差异均无实际意义显著性。(3)比较同水平组不同区域考生与全市考生在不同能力属别上得分率的差值,经效果量检验可知,同水平组不同区域考生各能力属别的得分率与全市考生的得分率虽存在一定差异,经效果量检验后,只有G4组中市内六区考生在分析综合能力属别的得分率高于全市考生,有实际意义显著性差异。1.3 不同类型学校考生水平分析1.3.1 不同类型学校考生总体水平概况表1.7 2012年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区域考生理综物理卷的得分率学校类型全市市内六区滨海新区环城四区三县两区市直重点高中校 0.780.78市级重点高中校 0.630.570.660.680.72区级重点高中校 0.520.390.540.470.54一般高中校 0.440.430.400.45民办高中校 0.460.430.400.380.52图1.4 2012年不同类型学校不同水平组考生占本类型学校总人数的百分比表1.7和图1.4表明,不同类型学校中市直重点高中校的得分率最高,且有84.67%(=50.83%+33.84%)的考生水平在G3组及以上,市级重点高中校考生的得分率高于全市考生全卷得分率(0.56),且有51.47%(=21.01%+30.46%)的考生水平在G3组及以上,区级重点高中校、民办高中校和一般高中校考生的得分率均低于全市考生全卷得分率,且一般高中校有84.08%以上的考生属于G2和G1组,民办高中校有78.78%以上的考生属于G2和G1组。说明不同类型学校考生水平差异较大,且同类型学校不同区域考生水平相比较,均是三县两区考生水平为最高,而且还注意到市级重点高中校处于G2和G3组的考生所占比例为30.46%和40.68%,作为市级重点高中校来说熟练水平的考生应多余基本水平的考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G2组考生的培养。1.3.2 从知识范畴层面分析不同类型学校考生水平表1.8 2012年不同类型学校不同水平组考生理综物理卷不同知识范畴得分率比较水平组知识范畴全 市市直重点高中校市级重点高中校区级重点高中校一般高中校民办高中校G5力学0.700.90(+)0.78(+)0.660.56(-)0.60(-)实验0.330.56(+)0.39(+)0.290.24(-)0.26(-)光学0.690.85(+)0.750.670.58(-)0.60(-)电磁学0.490.73(+)0.56(+)0.440.36(-)0.39(-)近代物理0.750.86(+)0.770.740.700.70G4力学0.960.960.960.960.97(+)0.96实验0.650.69(+)0.650.620.610.63光学0.950.940.950.950.930.94电磁学0.840.87(+)0.840.79(-)0.80(-)0.84近代物理0.940.950.940.940.940.91G3力学0.880.90(+)0.880.870.870.88实验0.410.47(+)0.420.400.400.39光学0.860.840.870.870.850.88电磁学0.640.650.650.640.630.64近代物理0.830.810.830.840.830.80G2力学0.670.75(+)0.690.650.640.65实验0.260.32(+)0.270.250.240.25光学0.650.600.630.660.630.64电磁学0.410.46(+)0.430.410.390.39近代物理0.720.660.690.740.740.75注:括号内的“+”、“+”、“-”、“-”表示不同类型学校考生各知识范畴的得分率与全市考生得分率的差值经效果量检验后,有实际意义的显著性,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类型学校考生知识范畴的得分率显著高于或高于全市考生,“-”和“-”,分别表示不同类型学校考生知识范畴的得分率显著低于或低于全市考生。表1.9的数据表明,不同类型学校全体及不同水平组考生在不同知识范畴上的得分率以及与全市考生各知识范畴得分率差值的效果量检验结果,具体分析可知:(1) 不同类型学校全体及不同水平组考生均在力学、光学、近代物理知识范畴的作答表现相对最好,在电磁学知识范畴的作答表现次之,在实验知识范畴的作答表现相对最差。(2) 比较不同类型学校全体考生(G5组)各知识范畴的作答表现可知:市直重点高中校、市级重点高中校考生各知识范畴的得分率均高于全市考生的得分率,经效果量检验,除市级重点高中校考生在光学、近代物理知识范畴不具有实际意义显著性之外,在其他知识范畴均具有实际意义显著性;区级重点高中校、一般高中校和民办高中校考生各知识范畴的得分率均低于全市考生的得分率,经效果量检验,仅一般高中校和民办高中校考生在力学、实验、光学和电磁学知识范畴的差异有实际意义显著性。(3) 比较同水平组不同类型学校考生与全市考生不同知识范畴得分率的差值,经效果量检验可知,G4组中市直重点高中校考生在实验和电磁学知识范畴,区级重点高中校和一般高中校考生在电磁学知识范畴,G3组中市直重点高中校考生在力学和实验知识范畴,G2组中市直重点高中校考生在力学、实验和电磁学知识范畴,具有实际意义显著性差异,市直重点高校的得分率均显著高于或高于全市考生,除一般高中校G4组考生在力学知识范畴的得分率高于全市考生之外,一般高中校和民办高中校在其他知识范畴的得分率均低于全市考生。1.3.3 从能力属别层面分析不同类型学校考生水平表1.9 2012年不同类型学校考生理综物理卷不同能力属别得分率比较水平组能力属别全市市直重点高中校市级重点高中校区级重点高中校一般高中校民办高中校G5理解能力0.750.86(+)0.770.740.700.70推理能力0.670.88(+)0.73(+)0.630.55(-)0.58(-)分析综合能力0.510.74(+)0.59(+)0.460.36(-)0.39(-)实验与探究能力0.330.56(+)0.39(+)0.290.24(-)0.26(-)G4理解能力0.940.950.940.940.940.91推理能力0.960.960.960.960.960.95分析综合能力0.840.87(+)0.840.79(-)0.79(-)0.84实验与探究能力0.650.69(+)0.650.620.610.63G3理解能力0.830.810.830.840.830.80推理能力0.860.870.860.860.860.87分析综合能力0.650.660.650.640.630.65实验与探究能力0.410.47(+)0.420.400.400.39G2理解能力0.720.660.690.740.740.75推理能力0.610.66(+)0.610.600.610.62分析综合能力0.450.50(+)0.48(+)0.450.41(-)0.41(-)实验与探究能力0.260.32(+)0.270.250.240.25注:括号内的“+”、“+”、“-”、“-”表示不同类型学校考生各能力属别的得分率与全市考生得分率的差值经效果量检验后,有实际意义的显著性,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类型学校考生能力属别的得分率显著高于或高于全市考生,“-”和“-”,分别表示不同类型学校考生能力属别的得分率显著低于或低于全市考生。表1.10数据表明,不同类型学校全体考生及不同水平组考生在不同能力属别上的得分率以及与全市考生各能力属别得分率差值的效果量检验结果,具体分析可知:(1) 不同类型学校全体及不同水平组考生均在理解能力属别的作答表现相对最好,在推理、分析综合能力属别的作答表现次之,在实验探究能力属别的作答表现相对最差。(2) 比较不同类型学校全体考生(G5组)各能力属别的作答表现比较可知,市直重点高中校、市级重点高中校考生各能力属别的得分率均高于全市考生的得分率,经效果量检验,除市级重点高中校考生在理解能力属别不具有实际意义显著性之外,在其他能力属别均具有实际意义显著性;区级重点高中校、一般高中校考生和民办高中校考生各能力属别的得分率均低于全市考生的得分率,经效果量检验,只有一般高中校和民办高中校在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能力属别具有实际意义显著性。(3) 比较同水平组不同类型学校考生与全市考生不同能力属别上得分率的差值,经效果量检验可知,G4组中市直重点高中校考生在分析综合、实验探究能力属别,区级重点高中校和一般高中校考生在分析综合能力属别,G3组中市直重点高中校考生在实验探究能力属别,G2组中市直重点高中校考生在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属别,市级重点高中校考生、一般高中校和民办高中校在分析综合能力属别,具有实际意义的显著性差异,其中市直重点高中校和市级重点高中校高于全市考生,一般高中校和民办高中校低于全市考生。2.典型试题分析考试结束后,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的访谈以及对学生答题的统计分析,我们从试卷中选取了一些典型的、具有共同特征的试题进行归类分析,旨在说明今后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和加强的一些问题。2.1 从基本知识、技能和基本方法仍需加强的一组试题分析考生水平和教学质量例1:(2012年理综物理卷第3题)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C周期之比为18 D轨道半径之比为12表2.1 2012年全市不同水平组考生理综物理卷第3题选项分析表选项G1G2G3G4频数频率(%) A1545261548156469711.97 B19733468752105629816.05*C17269106768951942371560.42 D1479245148979449811.46 未选或多选182020400.10合计6741176609413543439248100.00得分率0.260.520.820.9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题型是考生熟悉的情景,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很简单,基本方法也是相对常规的万有引力定律提供卫星航行中的向心力。考后数据分析表明,难度为0.60,区分度0.62,是一道中等偏易,高区分度的试题。表2.1的数据表明,错选率较高的是选择B的占16.05%,特别是G1组考生,选择错误答案B比选择正确答案C的考生还多,说明B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仔细分析选项不难发现,选择错误答案A、B的主要原因其实是由于考生错误认为轨道半径不变,错误地套用了圆周运动的运动学公式所至,考生没有想到向心加速度、角速度、周期都仅是轨道半径的函数,因此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是轨道半径,必须用动力学解决轨道半径与各物理量的关系;选择D答案的可能是数学计算基本技能出现问题。可见,当很多物理量变化时,抓住问题解决的本质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是物理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例2:(2012年理综物理卷第9_1题)质量为0.2 kg的小球竖直向下以6 m/s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再以4 m/s的速度反向弹回,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为_kgm/s.若小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为0.2 s,则小球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_N(取g10 m/s2)表2.2 2012年不同水平组考生理综物理卷第9_1题得分点数据统计表得分点G1G2G3G4频数频率(%)0-4665717012241581321733.681-313070.022-19958675473517551716043.723-001010.004-78181434503521886322.58合计6741176609413543439248100.00得分率0.160.350.620.8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量及动量定理的运用,试题作答需要知道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动量是个矢量知识的理解;二是对动量的变化的理解;三是动量定理应用时重力可否忽略的问题。考后数据分析表明,难度为0.44,区分度0.45,是一道中等偏难,区分度较好的试题。表2.2的数据表明,有43.72%的考生得2分,说明有近一半的考生第一空是正确的,而第二空是错误的,即考生在用动量定理求解时,将重力忽略了。有33.68%的考生得了0分,特别是G2组的考生得0分的人数比G1组的考生得0分的人数还多,说明即使是成绩稍好的考生对动量的变化的理解也存在着错误,没有考虑到在求解动量变化时首先要考虑选择正方向,按照矢量运算的法则来进行运算。因此,对物理基本规律的学习,需要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要充分认识物理规律中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要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这样才能正确使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2 从情景想象的一组试题分析考生水平和教学质量例3: (2012年理综物理卷第5题)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A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B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C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D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表2.3 2012年全市不同水平组考生理综物理卷第5题选项分析表选项G1G2G3G4频数频率(%) A100114803283528447.25 B1772230327729438111.16*C19039318757051932398461.11 D204545501235176800620.40 未选或多选20931330.08合计6741176609413543439248100.00得分率0.280.530.800.9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涉及运动轨迹的判断的方法,电势、电势能及电场强度等概念。要求考生根据粒子受力情况构思出问题所述的空间情景或者运动变化过程。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个运动过程做出具体的想象,同时分析其中各物理量的情况。考后数据分析表明,难度为0.61,区分度0.57,是一道中等偏易,高区分度的试题。表2.3的数据表明,有20.40%的考生选择了错误选项D,特别是在G1组的考生中,选择错误选项D的比选择正确选项C的还多,说明选项D有较大的迷惑性。仔细分析选项D不难发现,主要原因是由于考生对粒子运动的空间情景不是太清楚或者是对电势能的概念不清楚。这说明在物理学习中,情景推理与思维的想象结合特别紧,在今后的物理教学应重点加强。例4: (2012年理综物理卷第8题)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甲 乙A0t1时间内F的功率逐渐增大 Bt2时刻物块A的加速度最大Ct2时刻后物块A做反向运动 【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Dt3时刻物块A的动能最大表2.4 2012年全市不同水平组考生理综物理卷第8题选项分析表选项G1G2G3G4频数频率(%) A1282101116023095.88 B186130741565509612.98 AB8651549129625496.49 C593223408202.09 A59 BC1151262882770.71 ABC251200370.09 D56087161214943.81 AD32476381311712.98 *BD7679501879153952445462.31 ABD101383137136341.62 CD6351611210.31 ACD13210160.04 BCD8710160.04 ABCD410050.01 未选14401190.05合计6741176609413543439248100.00得分率0.290.650.950.99【分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以及功率、动能等概念,要求考生能将图象的物理意义与物理过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特别是根据图象想象出具体的运动情景,并从这一情景中找出相关的物理量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有关规律和公式,推出合理的结论。考后数据分析表明,难度为0.70,区分度0.63,是一道中等偏易,高区分度的试题。表2.4的数据表明,有5.88%的考生选择了错误选项A,在G1组的考生中,选择错误选项A的比选择正确选项BD的还多近一半,说明选项A有较大的迷惑性。这说明这些考生没有将图象的意义与具体的物理过程结合起来,因此,弄清楚图象的物理意义,并结合具体的问题想象出物理过程,依据空间想象能力再作出合理的推理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向,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情景想象与推理能力。2.3 从实验试题分析考生水平和教学质量例5: (2012年理综物理卷第9_2题)(2)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填字母代号)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0 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mm,单摆摆长为_m.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为1 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sin50.087, sin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_(填字母代号) AB CD表2.5 2012年不同水平组考生理综物理卷第9_2题得分点数据统计表得分点G1G2G3G4频数频率(%)0-2607351855462674117.181-452201589716035248.982-17783021761162572214.583-112536511427342654516.684-209208520821063543913.865-36915241291979416310.616-163109498863028757.337-386131024124529207.448-013938979113193.36合计6741176609413543439248100.00得分率0.210.330.500.68【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涉及实验仪器的安装、游标卡尺的读数、周期的测量方法以及对振动图象的理解。特别要求考生在测量单摆的摆长和周期时方法。考后数据分析表明,难度为0.40,区分度0.38,是一道中等偏难,区分度较好的试题。表2.5的数据表明,有17.18%的考生得了0分,得2-5分的人数占了一半。究其原因:一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反复强调摆长等于线长加小球半径,造成“求摆长只能加”的错误;二是多学生在解决该题时看到题中给了两个角度的正弦值,考生自然会想到要有角度运算,但是,怎样用这两个正弦值?正弦值与题目的问题是什么关系。说明考生不理解实验的基本的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和进行数据处理,提高学生的实验的能力。例6: (2012年理综物理卷第9_3题)(3)某同学在进行扩大电流表量程的实验时,需要知道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和内阻他设计了一个用标准电流表G1来校对待测电流表G2的满偏电流和测定G2内阻的电路,如图所示已知G1的量程略大于G2的量程,图中R1为滑动变阻器,R2为电阻箱该同学顺利完成了这个实验【本资料来源:全品高考网、全品中考网;全品教学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教学资源。】实验过程包含以下步骤,其合理的顺序依次为 (填步骤的字母代号);A合上开关S2B分别将R1和R2的阻值调至最大C记下R2的最终读数D反复调节R1和R2的阻值,使G1的示数仍为I1,使G2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此时R2的最终读数为rE合上开关S1F调节R1使G2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此时G1的示数为I1,记下此时G1的示数仅从实验设计原理上看,用上述方法得到的G2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英语词汇拓展训练计划
- 小学艺术活动方案及材料准备
- 高校教案设计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
-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复习大纲分析
- 霍金斯能量层级应用与解析
- 家政服务行业培训教材及操作规范
-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记录表
- 制造企业精益生产实施方案实例
- 市场营销策略执行情况跟踪报告模板
- 山东省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解析
- 钢结构维护结构施工方案
- 仓管员晋升组长述职报告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读
- 《厨房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第七讲推动构建新时代的大国关系格局-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件)
- 机场安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2024)教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石首楚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研报告
- 材料科学基础-第2章-固体的结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